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板TC4钛合金TIG电弧和激光焊接接头晶粒尺寸与微观组织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军兆 孙清洁 +3 位作者 于航 张鹏程 刘一搏 曾宪山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7-62,70,I0006,I0007,共9页
对薄板TC4钛合金进行TIG电弧和激光焊接技术研究,重点分析了TIG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激光输出功率对TC4钛合金焊接接头晶粒尺寸、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实现薄板TC4钛合金完全熔透的条件下,激光焊接具有更小热输... 对薄板TC4钛合金进行TIG电弧和激光焊接技术研究,重点分析了TIG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激光输出功率对TC4钛合金焊接接头晶粒尺寸、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实现薄板TC4钛合金完全熔透的条件下,激光焊接具有更小热输入,接头焊缝区和热影响区宽度也显著降低.TIG焊接接头晶粒尺寸随热输入增加,呈现增加趋势.随距焊缝中心位置增加,焊接接头晶粒尺寸均逐渐降低.TC4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焊缝区呈现魏氏组织特征,针状α'马氏体细小.近缝热影响区组织为网篮状α'马氏体,而近母材热影响区为未转变α相和针状α'马氏体的双相组织.随距焊缝中心位置增加,马氏体生成量逐渐减少,焊缝显微硬度值呈现降低趋势;同时相比于TIG焊接,TC4激光焊接接头具有更高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TIG焊接 激光焊接 微观组织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多位置摆动激光填丝焊接熔池动态行为及焊缝成形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军兆 孙清洁 +3 位作者 张清华 刘一搏 甄祖阳 康克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5-39,61,I0003,共7页
以316L奥氏体不锈钢管道为研究对象,在摆动激光焊接研究基础上,对管道多位置激光填丝焊接熔滴过渡和焊缝成形展开研究,分析焊接熔池动态特征,优化各位置区间工艺参数,进而实现管道全位置激光焊接.结果表明,摆动激光束周期性的作用于填... 以316L奥氏体不锈钢管道为研究对象,在摆动激光焊接研究基础上,对管道多位置激光填丝焊接熔滴过渡和焊缝成形展开研究,分析焊接熔池动态特征,优化各位置区间工艺参数,进而实现管道全位置激光焊接.结果表明,摆动激光束周期性的作用于填充焊丝,产生的反冲压力能够促进熔滴过渡,使得焊丝始终以"液桥"形式向熔池过渡;同时摆动激光增强了熔融金属侧向流趋势,提高熔池界面表面张力,削弱空间多位置下重力对熔池形貌的影响,保证各空间位置熔池均能稳定存在,焊缝成形连续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多位置焊接 激光焊接 熔池动态行为 焊缝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2圆管辊弯成型边波缺陷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占一 刘晓立 +3 位作者 马希青 王艳辉 闫宾 张望成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9,共9页
目的 为消除TA2薄壁圆管在辊弯成型过程中产生的边波缺陷,研究分析不同成型方法中TA2薄壁圆管焊缝处纵向应力及应变大小的变化规律。方法 运用专业型钢软件COPRA RF和有限元MSC.MARC商业软件建立符合生产标准的三维薄壁圆管模型,展开多... 目的 为消除TA2薄壁圆管在辊弯成型过程中产生的边波缺陷,研究分析不同成型方法中TA2薄壁圆管焊缝处纵向应力及应变大小的变化规律。方法 运用专业型钢软件COPRA RF和有限元MSC.MARC商业软件建立符合生产标准的三维薄壁圆管模型,展开多机架连续辊弯成型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并进行辊弯成型试验验证。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成型方式不合理是引起TA2薄壁圆管辊弯成型边波的重要原因。随着道次间成型结束后塑性应力与纵向应力的累积,TA2薄壁圆管焊缝处出现褶皱现象,即薄壁圆管产生边波缺陷。通过有限元分析及TA2纯钛薄壁圆管生产试验验证发现,基于普通成型法加工的薄壁圆管焊缝处失稳区辊弯纵向应变波动峰值由0.6%降低到基于上山法成型的0.3%。结论 使用上山法可以消除TA2纯钛薄壁圆管在辊弯加工工艺中产生的边波缺陷,提高了产品精度并为后续装配提供了保障,研究结果为消除工业纯钛圆管边波缺陷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型 纯钛 边波 有限元 COP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时间对UNS N10276焊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望成 李强 +1 位作者 黄聪 曾宪山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8-92,共5页
以冷轧态带卷,经TIG焊制备的规格为Φ50.8 mm×1.5 mm的UNS N10276焊管为试验材料,在1150℃对其进行8~30 min的固溶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显微维氏硬度计等对固溶处理后的UNS N10276焊管组织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 以冷轧态带卷,经TIG焊制备的规格为Φ50.8 mm×1.5 mm的UNS N10276焊管为试验材料,在1150℃对其进行8~30 min的固溶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显微维氏硬度计等对固溶处理后的UNS N10276焊管组织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焊管的强度和硬度随着固溶时间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下降;焊管的晶间腐蚀速率随固溶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经固溶处理15 min时,焊管组织会发生再结晶,此时焊管的强度和HV硬度最高,分别为1021 MPa和276;晶间腐蚀速率最小,为1.744 mm/a。采用1150℃,保温15 min的固溶处理工艺,可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UNS N10276焊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 N10276焊管 固溶时间 金相组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