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涔天河工程1号泄洪洞出口边坡与隧洞联合变形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毅 胡兰桂 +4 位作者 汪洋 王江营 张如强 杨志明 张贵金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95-1104,共10页
涔天河水利枢纽扩建工程1#泄洪洞出口段开挖断面大、坡度较陡、围岩风化程度高、洞口偏压严重。由于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隧洞出口段上半洞开挖完以后,洞口边墙围岩及洞顶仰坡出现了系统性拉裂现象,导致工程停工。为尽快恢复施工,保障水库... 涔天河水利枢纽扩建工程1#泄洪洞出口段开挖断面大、坡度较陡、围岩风化程度高、洞口偏压严重。由于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隧洞出口段上半洞开挖完以后,洞口边墙围岩及洞顶仰坡出现了系统性拉裂现象,导致工程停工。为尽快恢复施工,保障水库按时下闸蓄水,在原有支护措施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增强加固支护措施,并增加洞室及边坡变形监测。通过建立能反映真实施工过程的大型三维计算模型,利用初期变形监测数据,对围岩的变形参数进行初步估计,并预测了隧洞出口下半洞及出口明渠基础开挖产生的变形情况,初步研究表明,在初设与增强加固支护措施的保护下,洞口及边坡的总体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研究成果促进了工程恢复施工。而后,结合新增的由于隧洞出口下半洞及出口明渠基础开挖产生的变形监测数据,对施工开挖进行了全过程反演分析,获得了更为准确的岩土体变形参数,变形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说明了反演分析的可靠性。最后,对工程永久衬砌施工进行模拟,计算了工程完工后永久衬砌新增变形量,并对衬砌应力进行了安全校核。本文研究成果对工程快速恢复施工及水库按时蓄水泄洪产生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涔天河工程 偏压隧洞 变形 裂缝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一期混凝土面板裂缝处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文举 胡兰贵 蒋水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92,122,共3页
以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一期混凝土面板为例,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模拟单裂缝分别在温胀和温缩荷载效应下的动态扩展过程,揭示混凝土面板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并采用钻孔取芯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缩性裂缝形态... 以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一期混凝土面板为例,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模拟单裂缝分别在温胀和温缩荷载效应下的动态扩展过程,揭示混凝土面板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并采用钻孔取芯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缩性裂缝形态特征与混凝土芯样裂缝较为一致,混凝土收缩(干缩和温缩)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刮涂聚脲和化学灌浆是处理混凝土面板裂缝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裂缝 化学灌浆 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涔天河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变形监测资料及参数反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斌 黄耀英 +3 位作者 赵新瑞 万智勇 左全裕 邓伟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9,共8页
对涔天河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变形监测资料进行了较全面分析,然后建立了堆石坝施工期有限元模型。基于实测相对沉降,采用正交设计、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反演了堆石坝的非线性材料参数。分析表明:(1)涔天河面板堆石坝坝体沉降... 对涔天河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变形监测资料进行了较全面分析,然后建立了堆石坝施工期有限元模型。基于实测相对沉降,采用正交设计、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反演了堆石坝的非线性材料参数。分析表明:(1)涔天河面板堆石坝坝体沉降随着大坝填筑的逐步升高而增大,当填筑到320.3 m高程后,坝体沉降变形渐趋稳定。在施工期间,该大坝经历了"5.20"洪水、"11.11"罕见冬汛等事件,但对堆石坝的变形影响小。(2)基于实测相对沉降进行的堆石坝材料参数反演结果表明,主堆石区的K和Kb较室内剪切试验参数偏小,而其他反演参数结果和室内剪切试验值较为接近,沉降值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时程曲线趋势符合较好。(3)由于观测房修建滞后,沉降仪从安装埋设到首次观测期间的沉降位移缺乏过程值,建议及时修建观测房,尽早获得沉降过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变形监测 反演分析 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涔天河面板堆石坝爆破试验分析
4
作者 赵新瑞 景继 +2 位作者 黄耀英 左全裕 吕晓曼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为了消除堆石坝坝料爆破试验不准确造成的影响,以涔天河面板堆石坝扩建工程的爆破试验为例,建立了基于多工程的坝料爆破试验数据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不同工程的爆破试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以使模型达到最优,进而对作为... 为了消除堆石坝坝料爆破试验不准确造成的影响,以涔天河面板堆石坝扩建工程的爆破试验为例,建立了基于多工程的坝料爆破试验数据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不同工程的爆破试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以使模型达到最优,进而对作为检验样本的涔天河爆破试验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利用各工程爆破试验之间的差异排除影响爆破结果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适用于确定涔天河扩建工程面板堆石坝坝料开采的爆破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爆破试验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涔天河扩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万智勇 黄耀英 +2 位作者 赵新瑞 左全裕 李祥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61,共6页
为了分析挤压边墙的变形特性对混凝土面板的施工及应力变形影响,首次采用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ScanStation P40扫描仪对涔天河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进行3期扫描,将第1期扫描点云数据作为基准数据,将第2期、第3期扫描的点云数据分别与基准数... 为了分析挤压边墙的变形特性对混凝土面板的施工及应力变形影响,首次采用瑞士徕卡公司生产的ScanStation P40扫描仪对涔天河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进行3期扫描,将第1期扫描点云数据作为基准数据,将第2期、第3期扫描的点云数据分别与基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来获取挤压边墙的变形特性,然后与同期挤压边墙上的棱镜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挤压边墙中上部呈向下游位移的趋势,而下部呈向上游位移趋势;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挤压边墙顺河向位移变化区域大于棱镜实测顺河向位移变化区域;挤压边墙中上部沉降较大,两岸沉降较小,挤压边墙处于变形发展阶段,尚不适合进行面板施工;2种监测手段得到的挤压边墙变形趋势基本一致。说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表面变形进行监测是可行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挤压边墙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分布模型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变形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新瑞 黄耀英 +2 位作者 左全裕 邓伟军 袁斌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33,49,共6页
基于挤压边墙多测点变形监测资料,通过引入监测点的空间坐标标量,结合场理论建立了挤压边墙变形时空分布模型。结合建设中的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挤压边墙的实测变形资料,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挤压边墙变形时空分布模型。结果表明,该混凝土面... 基于挤压边墙多测点变形监测资料,通过引入监测点的空间坐标标量,结合场理论建立了挤压边墙变形时空分布模型。结合建设中的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挤压边墙的实测变形资料,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挤压边墙变形时空分布模型。结果表明,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的监测区域上部仍处于发展状态,尚不适合面板混凝土的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边墙 时空分布模型 填筑分量 时效分量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变形的雾江滑坡体弹-黏塑性参数反馈 被引量:6
7
作者 黄耀英 孙冠华 +3 位作者 李春光 李祥红 左全裕 张如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39-1745,1780,共8页
雾江滑坡位于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库首右岸的雾江峡谷进口段,下游边坡距大坝仅300余米,是一个典型的古滑坡,滑坡总体积为1 327×10~4 m^3,雾江滑坡稳定与否严重影响到大坝及泄水建筑物的运行与安全。首先分析了滑坡体实测位移;接着... 雾江滑坡位于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库首右岸的雾江峡谷进口段,下游边坡距大坝仅300余米,是一个典型的古滑坡,滑坡总体积为1 327×10~4 m^3,雾江滑坡稳定与否严重影响到大坝及泄水建筑物的运行与安全。首先分析了滑坡体实测位移;接着针对滑坡体处于缓慢蠕滑过程中,采用极限分析法,假定安全系数为1.0,反演了滑坡体的强度参数;然后选取滑坡体内部钻孔观测位移年蠕滑率,假定滑坡体满足莫尔-库仑屈服准则,由Perzyna假设计算黏塑性应变率,结合滑坡体典型剖面有限元模型,采用弹-黏塑性有限元计算程序进行滑坡体分析,将正交设计法和优化算法相结合,反演获得滑坡体和滑带的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为进行该滑坡堆积体的稳定变形分析和监控提供了依据,也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体 滑带 实测变形 弹-黏塑性参数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条件下堆石坝溃坝风险及应急预案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贵金 罗舸旋子 +3 位作者 朱博渊 陈会芳 王振华 周芳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5,共8页
考虑洪水漫顶条件下的溃决模式,拟定汛限水位、校核洪水位与校核洪水流量、多年平均入库流量的极端组合方式,采用DB-IWHR模型计算堆石坝溃坝洪水过程;利用MIKE 21模拟洪水演进过程,取支流历史最大洪水过程并使其与干支流洪峰遭遇,评估... 考虑洪水漫顶条件下的溃决模式,拟定汛限水位、校核洪水位与校核洪水流量、多年平均入库流量的极端组合方式,采用DB-IWHR模型计算堆石坝溃坝洪水过程;利用MIKE 21模拟洪水演进过程,取支流历史最大洪水过程并使其与干支流洪峰遭遇,评估洪水对下游的淹没风险。以涔天河大坝为例,根据库容、堆石材料参数等确定不同入库洪水组合方式及坝体侵蚀特性,结果表明:构建的溃坝及洪水演进模型能较好模拟溃坝过程及溃坝洪水对下游的淹没风险特征。最后提出库坝安全运行建议,并制定避洪转移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坝 极端条件 溃坝风险 应急预案 涔天河大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力状态的雾江滑坡体类型判定
9
作者 袁斌 黄耀英 +3 位作者 陈勋辉 李春光 万智勇 左全裕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5-680,共6页
从受力状态判定滑坡体的类型是滑坡体合理治理的前提。针对涔天河扩建工程雾江滑坡体的滑坡类型问题,首先对滑坡体地质特征和边坡原型变形监测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力学参数地质建议值及室内试验参数为基础,对4个典型剖面分别进行岩土参数... 从受力状态判定滑坡体的类型是滑坡体合理治理的前提。针对涔天河扩建工程雾江滑坡体的滑坡类型问题,首先对滑坡体地质特征和边坡原型变形监测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力学参数地质建议值及室内试验参数为基础,对4个典型剖面分别进行岩土参数的综合反演,再用摩根斯坦-普赖斯法建立计算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表明:雾江滑坡体以缓慢蠕滑变形为主,滑坡前缘浅层拉裂坍滑可能性较大,而滑坡整体快速滑动的可能性较小;水库蓄水前和蓄水后,坡脚处于薄弱区,最易率先发生滑动并牵引其他滑体相继发生滑动,从而判定雾江滑坡体属于牵引式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分析 安全系数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对雾江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勋辉 黄耀英 +3 位作者 李春光 张如强 左全裕 林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地下水位线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边坡稳定的影响较大。由于实际工程问题的复杂性,一般需要基于某种假定获得新的地下水位线。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结合雾江滑坡体工程,对比分析2种地下水位线处理方式...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地下水位线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边坡稳定的影响较大。由于实际工程问题的复杂性,一般需要基于某种假定获得新的地下水位线。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结合雾江滑坡体工程,对比分析2种地下水位线处理方式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水位下的的临界地下水位。分析表明:假定库水位与原始地下水位水平直接相连,古滑带安全系数随着水位上升呈现先缓慢增加后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假定考虑滑坡体内地下水位变化,古滑带安全系数随着蓄水位的上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即考虑库水位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后,安全系数有一定的降低,安全系数偏于保守;并且不同库水位都存在一个临界地下水位比例系数,且比例系数位于0~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线 安全系数 滑坡体 稳定性分析 临界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雾江滑坡体治理措施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练迪 左全裕 +1 位作者 黄耀英 李祥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3-166,共4页
雾江滑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大坝及泄水建筑物的运行与安全。鉴于滑坡体的安全系数与开挖台阶的高程、宽度及压脚高程等因素均相关,以雾江滑坡体典型剖面为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削坡压脚组合治理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程360、390m... 雾江滑坡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大坝及泄水建筑物的运行与安全。鉴于滑坡体的安全系数与开挖台阶的高程、宽度及压脚高程等因素均相关,以雾江滑坡体典型剖面为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削坡压脚组合治理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程360、390m处的台阶位于滑坡体中部主滑段地表突出部位,开挖越多,卸荷越大,对安全系数的提高有较好效果;相对削坡来说,压脚对整个滑坡体的安全系数影响更大,在不影响发电死水位和下游枢纽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压脚高程。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体 正交试验法 削坡 压脚 治理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落尾式泄洪洞泄流数值反馈与掺气设施布置优化
12
作者 王廷 黄耀英 +2 位作者 詹双桥 申幸志 王显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08,共4页
为验证和优化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1泄洪洞“龙落尾”布置方案,首先建立#1泄洪洞泄流数值计算模型,然后根据室内试验翼型掺气坎后的空腔回水结果反馈数值计算模型的合理性,进而基于水力安全和经济综合原则定义了掺气坎体型的优化目标函数... 为验证和优化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1泄洪洞“龙落尾”布置方案,首先建立#1泄洪洞泄流数值计算模型,然后根据室内试验翼型掺气坎后的空腔回水结果反馈数值计算模型的合理性,进而基于水力安全和经济综合原则定义了掺气坎体型的优化目标函数,最后利用反馈数值计算模型研究#1泄洪洞掺气设施优化布置。研究表明,采用结构化矩形网格的FAVOR方法、VOF方法、RNGκ-ε湍流模型及精细网格的数值模型进行模拟,其计算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在空腔长度和空腔形态上的规律较为接近;#1泄洪洞翼型坎挑坎角度α和坎后底坡坡率θ最优值分别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落尾 翼型掺气坎 空腔回水 数值反馈 布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