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略谈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改革——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部为个案 |
李雁飞
|
《艺海》
|
2010 |
0 |
|
2
|
大学推广校园音乐剧的意义及具体实施 |
宁大光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3
|
变和弦在中国音乐作品中的运用举要 |
王炎琪
王玫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4
|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 |
王玫
王炎琪
|
《船山学刊》
CSSCI
|
2008 |
2
|
|
5
|
高校声乐教育引入原生态音乐的思考 |
饶荣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6
|
论老子音乐美学思想 |
王玫
汤静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7
|
先秦音乐思想的伦理审视 |
曹玲玉
张碧霞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9 |
1
|
|
8
|
生而喜酒死而歌 鄂西土家族“跳丧舞”的音乐舞蹈与文化解读 |
管鸣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9
|
高校中的流行音乐教育应该得到重视 |
黄毅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
黄长安
|
《艺海》
|
2010 |
4
|
|
11
|
湘西苗族鼓舞的形态特征及音乐特征 |
潘存奎
|
《艺海》
|
2010 |
2
|
|
12
|
从多维视野审视音乐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建构 |
汤静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3
|
后现代音乐及其创作缘由 |
宋洋慧
|
《艺海》
|
2013 |
0 |
|
14
|
土家族“摆手舞”的音乐美学特征 |
汤静
|
《艺海》
|
2009 |
0 |
|
15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在音乐教育上的运用 |
王玫
尹建军
|
《艺海》
|
2009 |
1
|
|
16
|
音乐教育的美学思考 |
张茵
|
《艺海》
|
2009 |
1
|
|
17
|
将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渗入音乐教学中的思考 |
李雁飞
|
《艺海》
|
2011 |
1
|
|
18
|
舞蹈基训伴奏音乐的创作特点 |
彭翔
|
《艺海》
|
2007 |
0 |
|
19
|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
李青
|
《艺海》
|
2007 |
0 |
|
20
|
湘西本土音乐文化与南方长城的关系 |
李青
|
《艺海》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