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鳖属一新种研究初报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工健 张轩杰 方志刚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379-382,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砂鳖的生物学特性,并与中华鳖进行了详细比较,两者差异明显,初步确认砂鳖为鳖属一新种.
关键词 鳖属 砂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和基质对中华鳖孵化性比和孵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飞 李戈锐 +6 位作者 张家瑜 徐倩 杨福忠 李明 史习刚 谢春华 席在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1,共6页
采用铁氧永磁体静磁场、矿物基质处理,初步探讨磁场效应对中华鳖孵化率和雌性占比的影响。孵化于夏季室内自然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显示,磁感应强度为1.2mT的静磁场(N极或S极)处理导致中华鳖的孵化率为49.8%~5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1%~81... 采用铁氧永磁体静磁场、矿物基质处理,初步探讨磁场效应对中华鳖孵化率和雌性占比的影响。孵化于夏季室内自然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显示,磁感应强度为1.2mT的静磁场(N极或S极)处理导致中华鳖的孵化率为49.8%~5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1%~81.5%;孵化后雌性占比为68.3%~6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8%~58.5%,呈现雌性化诱导现象。蛭石基质中孵化率为90.4%,高于土壤对照组的82.1%;但是其雌性占比为48.2%,低于土壤对照组的56.6%。通过性腺外部形态和组织切片特征进行雌雄鉴定,解剖后雌性个体有明显白色线状输卵管,而雄性输精管不可见;组织切片中,卵巢中可见发育成型的初级卵泡,精巢中曲细精管处于形成早期。结果表明,静磁场处理可出现中华鳖孵化后雌性化诱导现象,但孵化率降低;蛭石基质中孵化可以提高中华鳖孵化率,土壤介质中孵化有更高的雌性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孵化率 孵化性比 磁场 基质 雌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脑湖无围栏中华鳖生态养殖试验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工健 刘少军 +3 位作者 严斌 李德爱 李后主 符有保 《内陆水产》 2007年第10期42-44,共3页
在汉寿333hm2面积的西脑湖开展无围栏规模化中华鳖生态养殖研究,通过人工改造大湖生态环境和增殖饵料生物资源,使人工投放中华鳖种不用围栏,不投喂人工饵料,而靠适合鳖自然生长的优良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天然饵料资源"留住甲鱼"... 在汉寿333hm2面积的西脑湖开展无围栏规模化中华鳖生态养殖研究,通过人工改造大湖生态环境和增殖饵料生物资源,使人工投放中华鳖种不用围栏,不投喂人工饵料,而靠适合鳖自然生长的优良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天然饵料资源"留住甲鱼"。2006年甲鱼回捕率超过70%,每667m2产商品鳖5kg,综合效益超千元。在获得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避免了人工养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为解决我国大水面人工养殖高产而同时恢复和保持湖泊天然生态环境的新型养殖模式创出了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大水面 生态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蛙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下) 被引量:1
4
《中国水产》 1986年第12期21-22,共2页
第一阶段:脱离卵膜后30日龄内的蝌蚪,可在原孵化池内培育。蝌蚪全部出膜后,及时轻轻漂动附着物上的蝌蚪,随即取出旧水草,同时补放入新水草给蝌蚪附着,避免旧水草腐烂败坏水质。此时,水深在20—25厘米,随着蝌蚪长大,加深水位至3... 第一阶段:脱离卵膜后30日龄内的蝌蚪,可在原孵化池内培育。蝌蚪全部出膜后,及时轻轻漂动附着物上的蝌蚪,随即取出旧水草,同时补放入新水草给蝌蚪附着,避免旧水草腐烂败坏水质。此时,水深在20—25厘米,随着蝌蚪长大,加深水位至30—40厘米。密度视蝌蚪的大小而定,早期,每平方米800—1.000尾,不得超过1,000尾。水中溶氧量不要低于6毫克/升以下。蝌蚪体长1.9—2.1厘米时,每平方米250—300尾;2.83厘米时为70—75尾/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蝌蚪 平方米 水草 牛蛙 养殖技术 孵化池 腐烂 取出 早期 附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蛙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上) 被引量:1
5
《中国水产》 1986年第11期21-21,共1页
牛蛙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中一种大型蛙类,它生长快,繁殖力强,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牛蛙原产于北美洲,六十年代引进我国。我们引进的牛蛙由于一场大水被淹没跑掉了。1981年,我们在南湖发现其幸存者后代,获得亲... 牛蛙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中一种大型蛙类,它生长快,繁殖力强,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牛蛙原产于北美洲,六十年代引进我国。我们引进的牛蛙由于一场大水被淹没跑掉了。1981年,我们在南湖发现其幸存者后代,获得亲体,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养。1984年开始,已经向24个省、市、区的千余个单位和专业户提供种蛙800只,幼蛙和蝌蚪70万只,并在生态条件适合的汉寿县大南湖放流了60万余只,让广阔的大自然去养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蛙 养殖技术 放流 幼蛙 生态条件 引进 繁殖力 供种 专业户 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子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第11期48-49,共2页
池塘仿野生养殖的甲鱼品质更好,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目前,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养殖条件、放养准备、苗种放养、投喂管理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对池塘甲鱼仿野生养殖技术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甲鱼人工养殖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池塘 甲鱼 仿野生 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