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淹水稻田中土壤性质的变化及其对土壤镉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
作者 贺前锋 桂娟 +3 位作者 刘代欢 李学钊 李鹏祥 权胜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60-2268,共9页
近年来,面对稻田土壤镉(Cd)污染日益严重和"镉米"事件频发的现状,许多专家对稻田土壤镉的活性变化及其污染治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多数研究表明淹水能降低稻田土壤Cd的活性和稻米Cd的含量。但是,由于稻田土壤自身的复杂性以及... 近年来,面对稻田土壤镉(Cd)污染日益严重和"镉米"事件频发的现状,许多专家对稻田土壤镉的活性变化及其污染治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多数研究表明淹水能降低稻田土壤Cd的活性和稻米Cd的含量。但是,由于稻田土壤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综合性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淹水条件下,稻田土壤性质[土壤胶体和团聚体、pH和Eh(pe+pH)、阴离子和阳离子、铁锰氧化物和含硫化合物、有机质和可溶性有机物、碳酸盐和磷酸盐、根系分泌物和微生物等]发生了复杂变化,使得Cd活性变化更加复杂,Cd污染的防控和修复更加困难。通过综述淹水条件下稻田土壤性质的变化,阐述了这些变化对土壤中Cd活性的影响,同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实现Cd污染稻田的农业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Cd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 稻田 土壤性质 镉活性 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沉降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2
作者 戴青云 贺前锋 +2 位作者 刘代欢 黄放 朱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64,共9页
近年来,中国大气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其中大气中重金属因不能被生物降解且具有生物累积性,直接威胁人类健康而受到广泛关注。干湿沉降是去除大气中重金属的重要途径。通过收集大气干湿降尘样品,对其进行重金属含量和形态检测,分析大气中... 近年来,中国大气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其中大气中重金属因不能被生物降解且具有生物累积性,直接威胁人类健康而受到广泛关注。干湿沉降是去除大气中重金属的重要途径。通过收集大气干湿降尘样品,对其进行重金属含量和形态检测,分析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时空分布,可以解析研究区内大气沉降中重金属的来源和环境效应。研究表明,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大部分城市大气沉降重金属含量偏高。能源燃烧、交通运输、金属冶炼等生产生活活动是大气沉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含量随季节和区域的变化明显。该文总结概括了近年来国内外大气干湿沉降的研究成果,包括Cd、Pb、Zn、Cu、Cr、Hg和Ni等重金属的来源、污染分布特征、化学形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并对此研究领域提出了展望。对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综合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沉降 重金属 污染分布特征 来源判别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土壤锑污染特征研究进展及其富集植物的应用前景初探 被引量:22
3
作者 殷志遥 和君强 +4 位作者 刘代欢 邓林 常海伟 秦华 桂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9-207,共9页
我国是世界上锑储备量最高的国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大量的锑进入环境之中。锑作为一种致癌元素,其含量的超标严重危害着环境中生物及人类健康。但由于人们对锑污染关注程度不高,以及相关修复技术的不成熟(尤其是植物修复技术),我... 我国是世界上锑储备量最高的国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大量的锑进入环境之中。锑作为一种致癌元素,其含量的超标严重危害着环境中生物及人类健康。但由于人们对锑污染关注程度不高,以及相关修复技术的不成熟(尤其是植物修复技术),我国所面临的锑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对我国锑资源的分布、污染状况与特征以及相关锑富集植物进行综述,同时根据锑富集植物野外筛选工作的研究进展,对其进行应用评估,为今后应用植物修复降低土壤锑污染的环境风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污染 土壤 植物修复 应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及暴露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和君强 刘代欢 +3 位作者 邓林 常海伟 秦华 殷志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82,共14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在农田土壤污染领域面临较大挑战,其中镉(Cd)为最优先控制元素之一。农田土壤Cd污染风险类型为健康风险,其主要暴露途径为经土壤-植物系统,并经膳食进入人体。在当前的土壤Cd风险评估中,一般不考虑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在农田土壤污染领域面临较大挑战,其中镉(Cd)为最优先控制元素之一。农田土壤Cd污染风险类型为健康风险,其主要暴露途径为经土壤-植物系统,并经膳食进入人体。在当前的土壤Cd风险评估中,一般不考虑生物有效性问题,这使得风险评价中实际暴露评估的不确定性普遍偏高。所以,近年来欧洲国家有许多研究者提出将生物有效性因素放在土壤污染物风险评价框架内。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农田系统,并从土壤、植物、污染物及环境因素等4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农田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其次,分别综述了近年来土壤Cd生物有效性预测模型和土壤Cd膳食暴露评估模型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我国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农田土壤Cd暴露评估发展态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预测,以期为农田土壤Cd健康风险评估及安全基准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生物有效性 暴露评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农田微生物修复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常海伟 刘代欢 贺前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而修复技术纷繁多样,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应用较为常见,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微生物修复技术因高效、经济、绿色受到环境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阐述了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微生物与重金属之间的作用机理,总结了植物与微... 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而修复技术纷繁多样,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应用较为常见,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微生物修复技术因高效、经济、绿色受到环境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阐述了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微生物与重金属之间的作用机理,总结了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修复机制。为微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重金属 微生物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富硒叶面肥对轻度镉污染稻田稻米降镉富硒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贺前锋 易凤姣 +4 位作者 李鹏祥 黄放 王帅 朱晓龙 刘代欢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38-41,共4页
评价了6种富硒叶面肥对轻度镉污染稻田不同水稻品种稻米中镉和硒积累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喷施6种不同富硒叶面肥处理比清水对照处理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增产0.5%-14.0%;其中,以山东出品的麦稻宝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平均可增产13.55%;... 评价了6种富硒叶面肥对轻度镉污染稻田不同水稻品种稻米中镉和硒积累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喷施6种不同富硒叶面肥处理比清水对照处理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增产0.5%-14.0%;其中,以山东出品的麦稻宝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平均可增产13.55%;喷施不同种类的富硒叶面肥对稻米有一定的降镉富硒作用,试验田稻米的镉含量降低25.75%-64.38%,以一种湖南出品的富硒叶面肥效果最佳;稻米的硒含量增加3.40-21.54倍,以一种上海出品的有机富硒肥和上述湖南出品的富硒叶面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叶面肥 稻米 稻田 镉污染 产量 降镉富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对土壤-水稻系统砷化学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肖莎 王欣 +4 位作者 刘代欢 张悦 彭渤 谭长银 章新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65-1971,共7页
为揭示绿藻对土壤-水稻系统砷形态转化的影响特征,系统分析了不同浓度小球藻共存条件下水稻土砷氧化还原与溶解释放行为的变化,并结合水稻培育试验,对小球藻影响水稻砷吸收与体内砷形态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试验设置对照组及小球藻浓度(... 为揭示绿藻对土壤-水稻系统砷形态转化的影响特征,系统分析了不同浓度小球藻共存条件下水稻土砷氧化还原与溶解释放行为的变化,并结合水稻培育试验,对小球藻影响水稻砷吸收与体内砷形态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试验设置对照组及小球藻浓度(以体积分数计)分别为1%、5%、10%的处理,研究了小球藻对溶液体系、淹水土壤体系和淹水土壤-水稻体系中砷的化学形态转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加藻组使As(Ⅲ)溶液和淹水土壤Eh(氧化还原电位)与pH均普遍高于对照组.在As(Ⅲ)溶液体系中,加藻组As(Ⅲ)氧化转化率较对照组升高2. 38%~4. 95%,该作用在淹水土壤中得到印证,小球藻的共存使土壤孔隙水ρ[As(Ⅴ)]较对照组升高129. 22%~221. 41%,而ρ(甲基砷)出现显著下降(5. 25%~53. 31%).水稻栽培试验进一步发现,小球藻明显促进土壤中晶体态铁铝氧化物向弱结晶与无定形铁铝氧化物结合态砷等的转化,导致水稻幼苗对砷的吸收积累量增加-3. 4%~23. 11%,推测这与小球藻作用下土壤孔隙水ρ(DOC)的增加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尽管小球藻有利于提高淹水土壤体系Eh并加速As(Ⅲ)的氧化转化,但小球藻可能通过有机酸等分泌物的竞争吸附作用促进铁铝氧化物结合态砷的溶解释放,从而增加水稻砷吸收;淡水藻类对土壤-水稻体系砷吸收积累的风险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并需要在大田试验中进一步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AS 小球藻 形态转化 溶出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镉食品卫生安全阈值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以长沙某地水稻土为例 被引量:28
8
作者 和君强 贺前锋 +2 位作者 刘代欢 黄放 唐春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81-1194,共14页
镉(Cd)是我国农田土壤首要污染物,在南方一些地区稻米Cd超标严重,土壤Cd风险评估十分必要。采用长沙某地稻田土壤—糙米Cd点对点数据,通过生物富集系数(BCF)和Burr-Ⅲ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方程,构建了基于稻米食品卫生标准(GB2762-2012)... 镉(Cd)是我国农田土壤首要污染物,在南方一些地区稻米Cd超标严重,土壤Cd风险评估十分必要。采用长沙某地稻田土壤—糙米Cd点对点数据,通过生物富集系数(BCF)和Burr-Ⅲ物种敏感性分布(SSD)方程,构建了基于稻米食品卫生标准(GB2762-2012)和保护95%稻米品种的土壤Cd限值(HC5),探讨了HC5与土壤性质参数的量化关系和预测模型,并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008)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H、有机质(OM)和土壤全镉(TCd)对HC5影响显著,分别可控制HC5变异的62.2%、19.4%和18.3%。基于土壤pH和OM(TCd)的两因子模型能对HC5较为准确地预测,决定系数R2可达0.817(0.802)。土壤pH、TCd与HC5呈正相关,而OM与之呈负相关。随着数值的增大,TCd和OM对HC5的影响降低,而pH影响相对稳定。本研究可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稻田土壤风险管控及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阈值 生物富集系数 土壤性质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材料对中碱性农田土壤镉的钝化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符云聪 朱晓龙 +5 位作者 袁毳 解晓露 杨国航 李鹏祥 刘晨 刘代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53-1360,共8页
通过模拟实验探讨含硫材料〔硫化钙(CaS)、聚合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TCR)和2,4,6-三巯基均三嗪三钠(TMT)〕对中碱性农田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结果显示,相同试验条件下,在2种麦田土壤(来自河南新乡和济源)中,3种钝化剂对DTPA有效态镉降低... 通过模拟实验探讨含硫材料〔硫化钙(CaS)、聚合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TCR)和2,4,6-三巯基均三嗪三钠(TMT)〕对中碱性农田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结果显示,相同试验条件下,在2种麦田土壤(来自河南新乡和济源)中,3种钝化剂对DTPA有效态镉降低效率的大小顺序均为TMT55(纯度w为55%)>DTCR>CaS。在有效态镉含量为1.56 mg·kg^-1的新乡土壤中添加w=0.10%的CaS、DTCR和TMT55,稳定30 d后有效态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21.15%、48.71%和41.69%。在有效态镉含量为0.97 mg·kg^-1的济源土壤中添加w=0.10%的CaS、DTCR和TMT55,稳定30 d后有效态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0.42%、40.43%和40.70%。与其他材料相比,DTCR和TMT55具有低剂量和高效率的优点,是潜在的中碱性农田土壤重金属镉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材料 聚合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TCR) 2 4 6-三巯基均三嗪三钠(TMT) 中碱性农田土壤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淋溶下海泡石复合材料对污染土壤镉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符云聪 赵瑰施 +4 位作者 张义 刘晨 李鹏祥 黎红亮 刘代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247,共6页
为了探究改性海泡石材料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效果,采用土柱模拟酸雨淋溶方法研究了天然海泡石(SEP)、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改性海泡石(SEP-DDTC)、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海泡石(SEP-MPTES)对污染土壤中Cd的淋溶效应。结果表明:p H... 为了探究改性海泡石材料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效果,采用土柱模拟酸雨淋溶方法研究了天然海泡石(SEP)、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改性海泡石(SEP-DDTC)、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海泡石(SEP-MPTES)对污染土壤中Cd的淋溶效应。结果表明:p H=4. 0的酸雨淋溶后土壤p H值上升了0. 80~0. 99个单位,淋出液的p H值也明显上升。SEP和SEP-MPTES处理Cd的累积淋溶量分别增加66. 45%和11. 49%,SEP-DDTC处理显著减少45. 98%。SEP-DDTC和SEP-MPTES处理酸雨淋溶后3层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低于对照,SEP-DDTC处理比SEP-MPTES处理平均低0. 054 mg·kg-1,表明SEP-DDTC是一种潜在的土壤重金属Cd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淋溶 改性海泡石 CD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海泡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复合体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符云聪 赵瑰施 +6 位作者 张义 刘代欢 刘晨 李鹏祥 黎红亮 张振兴 袁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4-638,共5页
通过材料的表征、吸附实验及钝化实验,探讨了天然海泡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复合体(SEP-DDTC)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和机制。结果显示,SEP-DDTC与镉的反应机制除了静电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羟基配位吸附外,还存在CSS—基团螯合配位... 通过材料的表征、吸附实验及钝化实验,探讨了天然海泡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复合体(SEP-DDTC)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和机制。结果显示,SEP-DDTC与镉的反应机制除了静电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羟基配位吸附外,还存在CSS—基团螯合配位吸附作用。海泡石改性后对镉的饱和吸附容量明显提高;在2种土壤中,添加0.10%(质量分数)SEP-DDTC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有效态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59.4%、18.8%。表明SEP-DDTC是一种潜在的土壤重金属镉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复合体 土壤 钝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植株中镉、硒含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贺前锋 李鹏祥 +3 位作者 易凤姣 黄放 刘代欢 朱晓龙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37-39,42,共4页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镉污染水稻喷施叶面硒肥,研究了外源硒对水稻植株不同部位中镉、硒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硒肥均能有效降低水稻根系、秸秆和籽粒中镉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1.99%~19.85%、33.95%~70.78%和25.93%~47.06%;...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镉污染水稻喷施叶面硒肥,研究了外源硒对水稻植株不同部位中镉、硒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硒肥均能有效降低水稻根系、秸秆和籽粒中镉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1.99%~19.85%、33.95%~70.78%和25.93%~47.06%;施用硒肥的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各组织器官中硒含量,水稻根系、秸秆和籽粒中硒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50%~300%、366%~450%和162.5%~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