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地块边缘造山带中生代稀有金属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以川西马尔康、湘南骑田岭和陕东南镇安矿田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圣钞 王炯辉 +4 位作者 王登红 何从行 江军华 武将伟 杜玉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5-443,共19页
为了总结扬子地块边缘造山带内中生代锂铍铌钽钨锡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明确板块作用对稀有金属成矿的时空约束,文章以川西马尔康、湘南骑田岭和陕东南镇安矿田为实例,开展构造背景、成岩成矿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为了总结扬子地块边缘造山带内中生代锂铍铌钽钨锡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明确板块作用对稀有金属成矿的时空约束,文章以川西马尔康、湘南骑田岭和陕东南镇安矿田为实例,开展构造背景、成岩成矿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稀有金属矿田具有相对一致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构造背景均属于碰撞造山晚期相对稳定或造山期后初始伸展阶段;成岩成矿时代相对集中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晚期;与稀有金属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均具有高分异、弱过铝质、钙碱性特征,多属于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类。地质年代学的相近性及构造背景的相对一致性,表明扬子地块边缘造山带内的中生代稀有金属成矿明显地受扬子地块相对统一的构造活动约束;板块边缘不同造山带内的优势稀有金属矿种、主成矿时代、与成矿有关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可互为参考,以促进扬子地块边缘松潘-甘孜、南秦岭、华南等造山带内稀有金属矿的找矿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稀有金属 中生代 造山带 找矿方向 扬子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家湾铅锌金银矿选矿工艺优化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何从行 欧也斐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9,共4页
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属原生硫化矿,近年来,结合康家湾矿矿物学特性,通过试验研究,对碎矿、磨矿、浮选工艺、药剂制度进行了不断改进和优化,同时采用生物制剂协同氧化深度处理废水,实现部分废水返回利用,在提高选矿技术指标,降低生产成本,... 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属原生硫化矿,近年来,结合康家湾矿矿物学特性,通过试验研究,对碎矿、磨矿、浮选工艺、药剂制度进行了不断改进和优化,同时采用生物制剂协同氧化深度处理废水,实现部分废水返回利用,在提高选矿技术指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作业环境和保护生态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多破少磨 捕收剂 锌硫混选 无石灰工艺 优先浮选 生物制剂 水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压酸浸含铜副产物除氯试验研究
3
作者 陈国兰 付绸林 付高明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1,共3页
本文针对本公司锌系统含氯高的沉铟后液进行铜渣除氯试验,利用氧压酸漫所产的含铜副产物作除氯剂。考察铜氯质量比、反应时间、初始酸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除氯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氧压酸浸含铜副产物采除氯的工艺是可行的;... 本文针对本公司锌系统含氯高的沉铟后液进行铜渣除氯试验,利用氧压酸漫所产的含铜副产物作除氯剂。考察铜氯质量比、反应时间、初始酸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除氯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氧压酸浸含铜副产物采除氯的工艺是可行的;在最佳条件:铜氯质量比为3、反应时阃为1 h、初始酸度pH为1.0、反应温度为常温,除氯率为90.65%,处理后,溶液中Cl^-降至88 mg/L,效果比传统的铜渣除氯方法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铟后液 氧压酸浸 铜渣 除氯 海绵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