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传播媒介的品牌化经营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军林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传播媒介 品牌化经营 中国 个性化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传播中的信息残缺现象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2-54,共3页
人际传播中说话人对某个信息留住不说 ,从而形成信息残缺现象。残缺的信息虽然未被说出 ,但因前文中能找到补充成分或为对方所已知 ,所以仍能为对方理解。本文分析指出 ,残缺信息往往是个会给对方带来心理刺激的话语 。
关键词 人际传播 信息残块 信息使用策略 信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政治文化传播的三条途径
3
作者 陈邵桂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孙中山 政治文化传播 集会演讲 传播途径 报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广告传播的诉求
4
作者 王志 《当代传播》 2004年第3期72-73,共2页
广告诉求是商品广告宣传中所要强调的内容,俗称"卖点",它体现了整个广告的宣传策略,往往是广告成败关键之所在.倘若广告诉求选定得当,会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发起消费欲望,从而促使其实施购买商品的行为.我们以药品广... 广告诉求是商品广告宣传中所要强调的内容,俗称"卖点",它体现了整个广告的宣传策略,往往是广告成败关键之所在.倘若广告诉求选定得当,会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发起消费欲望,从而促使其实施购买商品的行为.我们以药品广告为例,对其传播过程中常使用的诉求作一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广告 广告诉求 广告传播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对平面广告受众注意心理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周象贤 金志成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7-293,共7页
眼动技术被认为是研究广告注意心理的最佳手段之一。文章从广告刺激和受众主体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外利用该技术对平面广告受众注意心理研究所取得的有益成果,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感兴趣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一定... 眼动技术被认为是研究广告注意心理的最佳手段之一。文章从广告刺激和受众主体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外利用该技术对平面广告受众注意心理研究所取得的有益成果,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感兴趣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研究 平面广告 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之特征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象贤 周萍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6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七情学说 应激理论 心身统一观 广泛性 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志明 侯迎忠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90,共3页
新闻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因为新闻记者代表的是社会正义、良知,从事的是描述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历程的脑力劳动,又需要有专门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训练,更重要的是新闻记者心目中时刻保持的高尚的心灵与人性中纯洁... 新闻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因为新闻记者代表的是社会正义、良知,从事的是描述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历程的脑力劳动,又需要有专门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训练,更重要的是新闻记者心目中时刻保持的高尚的心灵与人性中纯洁的善良与完美。身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新闻媒介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全面、完整的职业素养,包括业务素养、综合素养、心理素养、职业精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记者 职业素养 专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看社会政治心理文化的变迁 被引量:7
8
作者 陈邵桂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8,共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人民日报>在每年元旦都发表一篇辞旧迎新的社论,即"元旦社论".元旦社论由于其特殊的政治权威性和连续性,敏锐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心理文化变迁的轨迹.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元旦社论 社会政治 心理文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波现象与新闻事件发展探析
9
作者 张公武 陈燕 《当代传播》 2002年第5期4-6,共3页
新闻是现代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离开了新闻信息,现代社会就失去其完整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都是新闻传播的受众,同时也是制造新闻事件的主角,为新闻传播提供丰富的素材.然而,重大新闻却不同,绝大多数人只能成为... 新闻是现代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离开了新闻信息,现代社会就失去其完整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都是新闻传播的受众,同时也是制造新闻事件的主角,为新闻传播提供丰富的素材.然而,重大新闻却不同,绝大多数人只能成为受众,只有极少部分人能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而恰恰是这些重大新闻往往能按照事物发展和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形成连锁性的系列报道,产生一波又一波相互关联而又独立的新闻高潮.这种新闻现象笔者称之为"新闻波"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波现象 新闻事件发展 产生条件 新闻报道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