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搅拌式锌浸出槽内固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卓 周萍 +3 位作者 李鹏 肖功明 闫红杰 魏文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35-1841,共7页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多重参考系稳态流动方法,对浸出槽内固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且采用示踪剂法研究流体在槽内停留时间的分布。将临界离底悬浮转速的数值模拟结果与Zwietering临界...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多重参考系稳态流动方法,对浸出槽内固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且采用示踪剂法研究流体在槽内停留时间的分布。将临界离底悬浮转速的数值模拟结果与Zwietering临界转速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桨叶离底高度、桨叶间距和阻尼板高度对槽内固相浓度分布和浸出液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桨叶间距有利于固相分布均匀,延长浸出液的平均停留时间,从而促进固液相之间的传质扩散,当桨叶间距为2D(D为浸出槽直径)时,效果较优;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阻尼板高度有利于槽内固相的上浮;在允许范围内,降低桨叶离底高度有利于改善槽底沉积现象,增大浸出液的平均停留时间,当桨叶离底高度为0.3D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槽 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 多重参考系 固液两相流 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高纯铋锭中痕量铜、银、锌 被引量:13
2
作者 丁爱梅 张东光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5年第1期56-58,共3页
建立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同一体系中连续测定铋锭中的铜、银、锌的方法.试样用硝酸溶解,在稀盐酸介质中,分别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324.7,328.1,213.8 nm处,使用空气-乙炔火焰连续测定铜、银、锌的含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铜的质量... 建立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同一体系中连续测定铋锭中的铜、银、锌的方法.试样用硝酸溶解,在稀盐酸介质中,分别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324.7,328.1,213.8 nm处,使用空气-乙炔火焰连续测定铜、银、锌的含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铜的质量浓度在0.20~0.80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4.5%~101.8%.银的质量浓度在0.5~2.0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97.3%~102.6%.锌的质量浓度在0.10~0.40mg/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96%~106.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铋锭中的铜、银、锌,相对标准偏差(n=11)均小于8.0%,测定结果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锭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滴定法测定冰铜中的锌量 被引量:4
3
作者 丁爱梅 向德磊 任志满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3年第B10期68-71,共4页
研究了EDTA滴定法测定冰铜中含量在2%~6%锌的测定方法,其中重点讨论了冰铜中的铜、铁、铅、铝、砷、锑、镉等干扰元素对锌的测定影响及其消除方法;讨论了滴定酸度、滴定温度及陈化时间对锌的测定影响;7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1%... 研究了EDTA滴定法测定冰铜中含量在2%~6%锌的测定方法,其中重点讨论了冰铜中的铜、铁、铅、铝、砷、锑、镉等干扰元素对锌的测定影响及其消除方法;讨论了滴定酸度、滴定温度及陈化时间对锌的测定影响;7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1%~1.6%,加标回收率达到96.2%~104%,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比对,满足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铜 EDTA容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