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水稻新组合卓两优1126百亩片单产17.79 t/hm^(2)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建武 辛业芸 +4 位作者 李文友 王福昌 李君 李浩华 张玉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07,112,共4页
卓两优1126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湖南农业大学用小粒不育系卓201S与大粒恢复系R1126选配而成的强优势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剑叶挺直,穗层相对较低,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稻米品质好,具有优异的抗倒伏能力和较大的高产潜... 卓两优1126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湖南农业大学用小粒不育系卓201S与大粒恢复系R1126选配而成的强优势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剑叶挺直,穗层相对较低,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稻米品质好,具有优异的抗倒伏能力和较大的高产潜力。同时,该组合的小粒型不育系可进行轻简机械化制种,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种子成本,促进水稻生产方式转型。2023年卓两优1126在云南省蒙自市进行百亩超高产攻关示范,平均单产达17.79 t/hm^(2)。本文详细阐述了卓两优1126百亩片单产17.79 t/hm^(2)超高产栽培技术,并提出栽培种植过程中获取高产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卓两优1126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次湖南省水稻普查收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2
作者 宋根才 段永红 +4 位作者 杨天铭 邓晶 余亚莹 阳标仁 黄凤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6-655,共10页
对“第三次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简称“湖南省三普”)收集的225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三普收集的水稻种质资源分为籼亚种与粳亚种,以籼亚种为主,占94.2%;粘稻与糯稻占... 对“第三次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简称“湖南省三普”)收集的225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三普收集的水稻种质资源分为籼亚种与粳亚种,以籼亚种为主,占94.2%;粘稻与糯稻占比接近,分别为53.8%和46.2%;种皮颜色种类丰富,有白色、黑色、红色、紫色、绿色和褐色,其中红米、黑米、紫米、绿米和褐米种质资源共41份。湖南省三普收集的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变异丰富,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6.47%~52.54%,多数表现为抗倒伏、茎秆角度适中、剑叶直立、颖尖秆黄色、颖色黄色、无芒且谷粒形状多为中长形。鉴定出14份生育期适宜(110~130 d)、株高适宜(110~140 cm)、结实率高(>90%)、抗病性较强(中抗及以上)、穗大粒多(≥200粒/穗)、千粒重适宜(≥30 g)的优良种质资源,同时,还筛选出13份优良糯稻种质资源、20份有色功能稻种质资源。本研究优异水稻种质资源将为基础研究与新品种培育等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水稻 种质资源 鉴定评价 优异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爽两优132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平勇 舒服 +4 位作者 李天春 许国冬 张武汉 何强 邓华凤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115,118,共3页
爽两优132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爽1S与爽恢32配组选育的优质两系杂交水稻组合,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2年9月21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相关专家对爽两优132组合在福建省建宁县的制种示范片进... 爽两优132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爽1S与爽恢32配组选育的优质两系杂交水稻组合,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2年9月21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相关专家对爽两优132组合在福建省建宁县的制种示范片进行现场考察和测产验收,产量达6886.05 kg/hm^(2),实现杂交水稻制种大面积产量突破。概述了该组合父母本的高产制种特征,总结了爽两优132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为杂交水稻生产制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爽1S 爽两优132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镉离子转运基因OsCd1等位变异分析与功能标记开发
4
作者 刘芊 李小秀 +2 位作者 樊国建 袁定阳 段美娟 《作物研究》 2025年第3期260-267,288,共9页
OsCd1基因与镉的吸收、运输密切相关,其优异等位变异的利用对降低水稻籽粒镉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93份水稻核心种质的第三代测序数据,系统分析了OsCd1基因的多态性、单倍型、蛋白质三级结构等。结果显示:OsCd1基因在核心种质... OsCd1基因与镉的吸收、运输密切相关,其优异等位变异的利用对降低水稻籽粒镉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393份水稻核心种质的第三代测序数据,系统分析了OsCd1基因的多态性、单倍型、蛋白质三级结构等。结果显示:OsCd1基因在核心种质中均为单拷贝,保守性较其他基因高,但是在籼稻与粳稻之间存在明显分化;编码区共鉴定出8种单倍型,其中只有2种单倍型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启动子区变异比较丰富,但变异位点未落在关键的顺式作用元件上。最后,基于编码区的籼、粳稻分化重要位点SNP22开发并验证了OsCd1基因的功能分子标记。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与利用OsCd1优异等位变异与培育低镉水稻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Cd1 序列变异 功能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胁迫对杂交水稻叶片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樊 金文雨 +2 位作者 何文丽 张玉烛 魏中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76-81,90,共7页
盐胁迫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前人开展盐胁迫对水稻影响的研究多选择在苗期进行,或多选用NaCl单盐进行盐胁迫处理,在水稻全生育期用海水复合盐进行胁迫的研究较少。光合物质生产是作物有机物质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基础,... 盐胁迫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前人开展盐胁迫对水稻影响的研究多选择在苗期进行,或多选用NaCl单盐进行盐胁迫处理,在水稻全生育期用海水复合盐进行胁迫的研究较少。光合物质生产是作物有机物质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基础,叶片是光合物质生产最关键的部位。为探索海水复合盐胁迫对杂交水稻叶片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湘两优900、Y两优957、晶两优534和旌优007共4个杂交水稻品种为研究材料,用天然海水与淡水调配,设置0、0.3%、0.6%共3种盐浓度,研究不同盐浓度对杂交水稻叶片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海水胁迫下主茎绿叶数、单茎上3叶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面积衰减率、光合势、单株叶片质量、SPAD值及产量均降低,且随盐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增大。其中在0.6%盐浓度处理下,以上指标均显著下降,而在0.3%盐浓度处理下,以上指标并不都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主茎绿色叶片数、剑叶叶面积、倒2叶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面积衰减率、光合势和单株叶片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3叶叶面积、SPAD值呈显著正相关。由结果可知,海水胁迫后,上述叶片相关指标的显著下降,会导致产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海水胁迫 叶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孤雌生殖诱导基因BBM1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晴 王艳茹 +1 位作者 张秀丽 吕启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637,共11页
[目的]在水稻卵细胞中异位表达BBM1能够诱导孤雌生殖,挖掘BBM1优异等位变异和功能类似基因对水稻杂种优势固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383份水稻核心种质的三代测序数据,对BBM1基因进行结构变异分析、序列多态性分析、单倍型分析,并根... [目的]在水稻卵细胞中异位表达BBM1能够诱导孤雌生殖,挖掘BBM1优异等位变异和功能类似基因对水稻杂种优势固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383份水稻核心种质的三代测序数据,对BBM1基因进行结构变异分析、序列多态性分析、单倍型分析,并根据序列相似度以及表达模式相似度筛选BBM1功能类似基因。[结果]BBM1基因在3份种质中存在两个拷贝,在2份野生稻中存在微型颠倒重复转座元件(MITEs)插入变异;具有非常明显的籼粳分化,94.80%的粳稻和3.80%的籼稻中BBM1因单碱基变异造成翻译提前终止,缺少26个氨基酸残基;BBM1编码区序列十分保守,绝大多数材料中具有相同的单倍型;筛选到BBM1序列和表达模式相似基因LOC_Os06g44750,其可能具有BBM1诱导孤雌生殖的功能。[结论]明确了水稻中BBM1基因变异情况,挖掘出重要单倍型和功能类似候选基因,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孤雌生殖频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BBM1 孤雌生殖 序列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