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Ⅵ.两系杂种小麦父母本雄性育性表现与恢保关系研究 |
刘雄伦
何觉民
戴君惕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7 |
6
|
|
2
|
两系杂交小麦研究 Ⅲ.两系杂种小麦优势的研究 |
张海清
刘雄伦
何觉民
戴君惕
邹应斌
周美兰
|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3 |
6
|
|
3
|
通北野燕麦的开花规律及其与小麦杂交的授粉技术研究 |
张海清
刘雄伦
何觉民
|
《作物研究》
|
1993 |
5
|
|
4
|
两系杂交小麦研究——Ⅴ.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 |
刘雄伦
何觉民
张海清
戴君惕
邹应斌
李海林
周美兰
|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5
|
普通小麦与野生燕麦杂交的研究 |
张海清
何觉民
刘海伦
欧仕益
杨友才
李海林
|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
1994 |
3
|
|
6
|
两系杂交小麦研究 Ⅳ.两系杂交小麦几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戴君惕
张海清
何觉民
刘雄伦
邹应斌
周美兰
李海林
|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7
|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结实性状与籽粒相对含水率研究 |
张友胜
余铁桥
贺汉林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5 |
2
|
|
8
|
亚种间杂交稻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特性的研究 |
张友胜
贺汉林
余铁桥
|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
1995 |
0 |
|
9
|
小麦生育后期根系活性变化的研究 |
邹定辉
萧凯
张荣铣
方敏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6 |
5
|
|
10
|
光温敏核不育小麦ES-10雄性败育机制研究 |
周美兰
唐启源
程尧楚
何觉民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7 |
13
|
|
11
|
光温敏核不育小麦ES-14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
周美兰
程尧楚
邹应斌
何觉民
|
《作物研究》
|
1996 |
12
|
|
12
|
赤霉灵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
欧仕益
何觉民
唐国廉
何仪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
2002 |
8
|
|
13
|
生态雄性不育小麦ES-50育性转换机制的研究 |
吴秋云
何觉民
罗红兵
黄科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14
|
光温敏核不育小麦育性转换条件的研究 |
周美兰
何觉民
邹应斌
刘雄伦
李海林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6 |
20
|
|
15
|
小麦生态雄性不育系ES-10和ES-8的制种特性研究 |
罗红兵
何觉民
戴君惕
刘雄伦
杨友才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8 |
16
|
|
16
|
生态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遗传研究 |
杨友才
何觉民
罗红兵
刘雄伦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2000 |
6
|
|
17
|
两个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的育性与异交特性研究 |
杨友才
何觉民
刘雄伦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5 |
6
|
|
18
|
烯效唑应用于小麦生态雄性不育系的效应研究 |
朱木兰
何觉民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19
|
小麦生态遗传育种研究 |
张海清
何觉民
戴君惕
刘雄伦
|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
1995 |
1
|
|
20
|
杂种小麦的研究与利用战略 |
张海清
戴君惕
何觉民
|
《作物研究》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