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新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毅 袁月华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期192-194,共3页
湖南省现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仍然不能适应产业和市场迅猛发展的需求,建设完善新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势在必行。优化布局、完善体系,改善体制、提高能力,合理配置、强化基层,升级技术、安全溯源,风险分析、... 湖南省现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仍然不能适应产业和市场迅猛发展的需求,建设完善新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势在必行。优化布局、完善体系,改善体制、提高能力,合理配置、强化基层,升级技术、安全溯源,风险分析、预警评估,引入竞争、活化机制,加强培养、提升队伍等7个方面是建设的要点。通过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精神,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对食用农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实现管理,使湖南省食用农产品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质量安全 检验检测体系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精生产中陈糖大米糖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克勤 蒋民权 +1 位作者 邹祖然 刘国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8-110,共3页
研究了液化温度和时间、糖化温度和时间、酶用量、pH和底物浓度在糖化过程中对糖化质量和DE值的影响,确定了陈粮大米糖化工艺的最适条件为:液化pH5.8-6.0,α-淀粉酶10-12U/g干物质,105-108℃维持5-8min,闪冷到95-97℃,保持90-120min;糖... 研究了液化温度和时间、糖化温度和时间、酶用量、pH和底物浓度在糖化过程中对糖化质量和DE值的影响,确定了陈粮大米糖化工艺的最适条件为:液化pH5.8-6.0,α-淀粉酶10-12U/g干物质,105-108℃维持5-8min,闪冷到95-97℃,保持90-120min;糖化pH4.2-4.4,糖化酶100-120U/g干物质,温度60+2℃,时间28-3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粮大米 液化 糖化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精生产中生物素的测定及控制
3
作者 赵克勤 谭平 +1 位作者 刘国平 邹祖然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0-33,共4页
采用谷氨酸菌测定法,通过对味精生产中玉米浆、糖蜜、糖化液及发酵培养基中生物素的测定,探讨了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生物素源、大米原料、菌种、工艺条件及设备状况等对生物素添加量的影响,确定了控制生物素用量浓度的方法。
关键词 味精 生物素测定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用植物性食物原料成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毅 袁月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7-40,共4页
选用大蒜、洋葱、生姜、普通菜辣椒等4种不同的植物性食物原料,对其采用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得不同制剂,并进行适当复配制得复合制剂,以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抑菌圈法对大肠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单一天然原料的各种制剂对大肠杆菌均... 选用大蒜、洋葱、生姜、普通菜辣椒等4种不同的植物性食物原料,对其采用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得不同制剂,并进行适当复配制得复合制剂,以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抑菌圈法对大肠杆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单一天然原料的各种制剂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洋葱(直接榨取原液)∶大蒜(直接榨取原液)为1∶2及生姜(乙醇浸提原液)∶洋葱(直接榨取原液)∶大蒜(直接榨取原液)为2∶1∶1(均为体积比)的复合制剂抑菌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食物原料 大肠杆菌 抑菌作用 平板菌落计数法 抑菌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藕花发酵酒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毅 袁月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4-77,共4页
以莲藕和莲花为原料,通过根霉、黑曲霉和酵母混菌发酵,制得风味宜人、具有保健功能的酒饮料。确定了生产的主要技术条件为:莲藕与莲花质量比100:8、藕花复合原汁浓度50%、霉菌接种量7%、前发酵时间22h、前发酵温度28℃、酵母接种量5%、... 以莲藕和莲花为原料,通过根霉、黑曲霉和酵母混菌发酵,制得风味宜人、具有保健功能的酒饮料。确定了生产的主要技术条件为:莲藕与莲花质量比100:8、藕花复合原汁浓度50%、霉菌接种量7%、前发酵时间22h、前发酵温度28℃、酵母接种量5%、后发酵时间52h、后发酵温度32℃、蔗糖添加量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莲花 混菌发酵 酒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光合细菌净化养殖水质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毅 袁月华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6-88,共3页
采用海藻酸钠进行光合细菌固定化试验,比较了固定化菌和悬浮态菌的生长和生理特性,观察了其在载体中的分布,并对其净化养殖水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大大提高了光合细菌的生长速率;粒径为3.5mm,菌初始密度为0.12mg/L为... 采用海藻酸钠进行光合细菌固定化试验,比较了固定化菌和悬浮态菌的生长和生理特性,观察了其在载体中的分布,并对其净化养殖水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大大提高了光合细菌的生长速率;粒径为3.5mm,菌初始密度为0.12mg/L为最佳固定化条件。在生长初期,细菌在载体内的分布不均匀,后期趋于一致。固定化光合细菌对养殖水的净化能力大大优于悬浮态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光合细菌 净化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法生产己内酰胺废液的综合利用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喻爱和 彭欢 +2 位作者 段正康 李彦春 孙晴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79,共4页
介绍了甲苯法生产己内酰胺废液的分离工艺条件、废液中盐的提纯和有机油的利用方法。对高温焚烧后的废液,通过共沸蒸馏和溶剂洗涤,将其分离成水、盐和油,水可并入公司现有处理排放系统;盐中的环己烷羧酸磺酸采用双氧水氧化-活性炭吸附... 介绍了甲苯法生产己内酰胺废液的分离工艺条件、废液中盐的提纯和有机油的利用方法。对高温焚烧后的废液,通过共沸蒸馏和溶剂洗涤,将其分离成水、盐和油,水可并入公司现有处理排放系统;盐中的环己烷羧酸磺酸采用双氧水氧化-活性炭吸附进行提纯精制,得到的产品纯度为98.5%,收率为90.2%;分离出来的油可作燃料油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法 己内酰胺废液 综合利用 共沸蒸馏 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甲基吡喃酮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喻爱和 曾红艳 +2 位作者 段正康 马帅 贺玉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2-615,共4页
以乙酰丙酮和乙酸甲酯为原料,四氢呋喃为溶剂,乙醇钠为催化剂,进行克莱森缩合反应合成2,6-二甲基吡喃酮。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2,6-二甲基吡喃酮合成的各项因素。结果表明,当n(乙酰丙酮)∶n(乙酸甲酯)∶n(乙醇钠)=1.0∶2.5∶2.0、... 以乙酰丙酮和乙酸甲酯为原料,四氢呋喃为溶剂,乙醇钠为催化剂,进行克莱森缩合反应合成2,6-二甲基吡喃酮。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2,6-二甲基吡喃酮合成的各项因素。结果表明,当n(乙酰丙酮)∶n(乙酸甲酯)∶n(乙醇钠)=1.0∶2.5∶2.0、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6 h时,以乙酰丙酮计的2,6-二甲基吡喃酮收率可达13.32%,经HPLC测定其色谱纯度为9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甲基吡喃酮 乙酰丙酮 克莱森缩合反应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红枣复合发酵功能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毅 袁月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3789-3790,共2页
以花生仁、红枣、冰糖为原料,将花生仁、红枣分别制成花生浆和枣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混浆”,加入冰糖溶解混匀,接种经驯化的乳酸混合菌进行乳酸发酵,由正交试验筛选出混浆发酵的冰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及花生浆∶枣浆值,制成... 以花生仁、红枣、冰糖为原料,将花生仁、红枣分别制成花生浆和枣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混浆”,加入冰糖溶解混匀,接种经驯化的乳酸混合菌进行乳酸发酵,由正交试验筛选出混浆发酵的冰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及花生浆∶枣浆值,制成具有独特的营养与保健功能且风味诱人的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红枣 冰糖 发酵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对绿茶饮料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平 廖晓科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3-65,共3页
在初步确立绿茶饮料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几种酶进行复合后应用于绿茶饮料的最佳作用参数、作用效果及对绿茶饮料的感观、理化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绿茶饮料 复合酶 感观 理化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豆生产细菌纤维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克勤 谭平 刘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409-3411,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大豆酶解液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方法]利用大豆为原料,以大豆酶水解后的酶解液为基本培养基,添加味精厂生产的糖化液、无机盐等生产细菌纤维素,通过试验研究接种量、大豆酶解液的添加量、糖化液的添加量、温度、pH... [目的]探讨利用大豆酶解液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方法]利用大豆为原料,以大豆酶水解后的酶解液为基本培养基,添加味精厂生产的糖化液、无机盐等生产细菌纤维素,通过试验研究接种量、大豆酶解液的添加量、糖化液的添加量、温度、pH值、培养基的厚度、发酵周期等对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影响。[结果]大豆酶水解液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大豆酶解液7%~10%,糖化液15%~25%,接种量3%-4%,温度28~32℃,发酵起始pH值3.5~4.0,培养基深度0.8—1.6em,发酵周期6—7d。[结论]利用大豆酶解液和味精厂生产的糖化液生产细菌纤维素,成本低,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大豆 酶水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源地方风味醡辣椒菌群分析及混菌发酵制作醡辣椒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毅 袁月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39,共3页
采用菌种增殖、平板分离、多波长扫描法等分析了桃源地方风味醡辣椒中微生物的类型,发现主要菌群是乳杆菌、乳链球菌、醋酸杆菌、芽孢杆菌及酵母菌。将分离得到的这五类微生物纯种按传统醡辣椒自然发酵时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菌液接入由... 采用菌种增殖、平板分离、多波长扫描法等分析了桃源地方风味醡辣椒中微生物的类型,发现主要菌群是乳杆菌、乳链球菌、醋酸杆菌、芽孢杆菌及酵母菌。将分离得到的这五类微生物纯种按传统醡辣椒自然发酵时的比例混合,制得的混菌液接入由鲜红辣椒块和大米粉组成的基料(含食盐2%)中进行固态厌氧培养,制作出了富有地方风味的醡辣椒。结合传统制作经验,并经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鲜红辣椒(W)∶大米粉(W)1∶1,接种量3%(体积分数),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醡辣椒 菌群 混菌发酵 厌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混菌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毅 袁月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6-310,共5页
通过富集培养、滤纸崩解测试、刚果红纤维素平板鉴别、液体产酶发酵试验等步骤,筛选出2株稻草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初步鉴定为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曲霉(Jspergillus sp.),且二者存在互惠共生关系。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 通过富集培养、滤纸崩解测试、刚果红纤维素平板鉴别、液体产酶发酵试验等步骤,筛选出2株稻草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初步鉴定为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曲霉(Jspergillus sp.),且二者存在互惠共生关系。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表明,其发酵稻草粉产纤维素酶的优化条件为:木霉与曲霉同浓度孢子悬液体积比3∶2,混合孢子接种量5.5%,固形物(稻草粉、麸皮,质量比3∶2)质量浓度40 g/L,发酵温度28℃,发酵液初始pH值5.5,振荡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144 h,此条件下滤纸酶(FPA)活力达28.3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纤维素酶 混菌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发酵流加糖工艺的生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克勤 刘毅 邹祖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4-125,共2页
对谷氨酸发酵流加糖工艺应用于大罐的生产性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流加糖的浓度、流加量、流加时间、发酵周期、发酵温度、pH、OD值、通风量等各种发酵参数对谷氨酸产酸率和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合生产实际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 谷氨酸 流加糖工艺 产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降解稻草纤维素产葡萄糖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毅 袁月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91-193,共3页
利用从环境中筛选出的一株木霉与一株曲霉,在以稻草粉为主要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混菌发酵,所得的粗酶液催化降解经预处理的稻草粉得到葡萄糖液。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正交实验表明,粗酶液用量对稻草粉降解为葡萄糖影响最大,... 利用从环境中筛选出的一株木霉与一株曲霉,在以稻草粉为主要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混菌发酵,所得的粗酶液催化降解经预处理的稻草粉得到葡萄糖液。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正交实验表明,粗酶液用量对稻草粉降解为葡萄糖影响最大,其次为温度,然后是pH,稻草粉浓度对降解影响最小。稻草粉最优降解条件为:粗酶液用量为降解液总体积的3%,降解液初始稻草粉浓度60gL,pH4.8,降解温度50℃,此条件下降解率可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菌 降解 稻草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纤维素糖化液发酵柠檬酸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毅 袁月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86-89,共4页
采用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与曲霉(Jspergillus sp.)混菌发酵制得的粗酶液降解经预处理的稻草粉,得到稻草纤维素糖化液,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糖化液进行柠檬酸摇瓶发酵,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表明,适宜的发酵条件是黑... 采用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与曲霉(Jspergillus sp.)混菌发酵制得的粗酶液降解经预处理的稻草粉,得到稻草纤维素糖化液,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糖化液进行柠檬酸摇瓶发酵,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表明,适宜的发酵条件是黑曲霉菌丝球接种量12%(V/V),在100 mL稻草糖化液中添加0.3%(NH_4)_2SO_4和0.15%KH_2PO_4,发酵温度为35℃,摇瓶转速为300 r/min,初始pH值为5.0,发酵周期为72 h,在此条件下柠檬酸产量可达8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纤维素糖化液 柠檬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发酵生产酒饮料
17
作者 刘毅 袁月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5-146,共2页
论述了混菌发酵生产酒饮料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分析了混菌发酵生产酒饮料的发展前景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酵母 根霉 混茵发酵 酒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型擂茶的研制
18
作者 刘毅 袁月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8-70,共3页
以传统擂茶制作工艺为基础,以大米、茶叶、生姜为主要原料,融合乳酸菌和酵母菌混菌发酵工艺,制得酸甜苦辣醇五味俱全、协调爽口,富有保健功效的发酵型擂茶。
关键词 发酵 擂茶 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维家 陈志勋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63-466,共4页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用溶胶法制得纳米TiO2,用溶胶凝胶-浸渍法进行活性炭(AC)负载,采用光催化还原法进行贵金属银沉积,制得复合光催化剂Ag/TiO2-AC。以甲基橙作为处理对象,评价复合光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Ag/TiO2-AC制备的工艺条件为...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用溶胶法制得纳米TiO2,用溶胶凝胶-浸渍法进行活性炭(AC)负载,采用光催化还原法进行贵金属银沉积,制得复合光催化剂Ag/TiO2-AC。以甲基橙作为处理对象,评价复合光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Ag/TiO2-AC制备的工艺条件为:温度为500℃,银沉积量为1.0%,负载次数为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活性炭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粉混菌同步糖化发酵产柠檬酸的条件优化
20
作者 刘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102-105,共4页
将糖化菌群与柠檬酸发酵菌混合接种于同一容器中,以经预处理的稻草粉为主要原料发酵柠檬酸,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明确产柠檬酸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混菌同步糖化发酵产柠檬酸的优化条件为,接入柠檬酸发酵种子时间为3d,黑曲霉发酵时... 将糖化菌群与柠檬酸发酵菌混合接种于同一容器中,以经预处理的稻草粉为主要原料发酵柠檬酸,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明确产柠檬酸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混菌同步糖化发酵产柠檬酸的优化条件为,接入柠檬酸发酵种子时间为3d,黑曲霉发酵时间为5d,柠檬酸发酵种子接种量10%(v/v),初始pH 5.5,此时柠檬酸的产量为85.1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粉 混菌 同步糖化发酵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