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萘羟肟酸浮选黑钨细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一民 周菁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35,共3页
介绍了用萘羟肟酸浮选黑钨细泥的试验结果。在给矿的黑钨品位为134%,-10μm物料占30%时,经浮选富集,可获得黑钨品位为1991%、回收率为8717%的结果。
关键词 黑钨细泥 浮选 萘羟肟酸 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羟肟酸浮选黑钨矿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朱一民 周菁 《有色金属》 CSCD 1999年第4期31-34,共4页
研究了萘羟肟酸对黑钨矿的捕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萘羟肟酸对黑钨矿具有良好的捕收性且不浮选捕收萤石及石英.通过吸附量测定、-电位测定、红外光谱测定及X光电子能谱测定研究,证明萘羟肟酸在黑钨矿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本文应用... 研究了萘羟肟酸对黑钨矿的捕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萘羟肟酸对黑钨矿具有良好的捕收性且不浮选捕收萤石及石英.通过吸附量测定、-电位测定、红外光谱测定及X光电子能谱测定研究,证明萘羟肟酸在黑钨矿表面以化学吸附为主。本文应用结构化学和络合物化学理论对萘羟肟酸与黑钨矿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羟肟酸 黑钨矿 浮选 作用机 选矿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阳离子活化黑钨矿泥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玉霜 朱一民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5期604-608,共5页
用测定黑钨矿碳糊电极在比Pb^(2+),Mn^(2+)离子活化下的双电层微分电容变化,探索阳离子活化剂在该矿物浮选过程中的活化机理。黑钨矿碳糊电极是用石蜡油将纯黑钨矿(-0.074mm)和碳粉粘结而成,测定该电极在捕收剂FXL-14(十四烷基亚氨基二... 用测定黑钨矿碳糊电极在比Pb^(2+),Mn^(2+)离子活化下的双电层微分电容变化,探索阳离子活化剂在该矿物浮选过程中的活化机理。黑钨矿碳糊电极是用石蜡油将纯黑钨矿(-0.074mm)和碳粉粘结而成,测定该电极在捕收剂FXL-14(十四烷基亚氨基二次甲基磷酸)及Pb^(2+),Mn^(3+)溶液中的双电层微分电容。结果表明,Pb^(2+)只在较窄的pH值范围使该电极的微分电容具有稍大的变化,而Mn^(2+)则在较宽的pH值范围具有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Mn^(2+)是黑钨矿晶体的同名离子,Mn^(2+)被吸附后,不仅发生化学键合作用,而且嵌入其晶格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钨矿 矿泥 金属 阳离子 活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凸缘微玻璃陨石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汉昌 刘正坤 庄世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44-646,共3页
于1985年,一颗独特的凸缘微玻璃陨石被发现于采自北太平洋(9°33′N,167°00′W;水深4928m)深海沉积物中。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它的显微特征、微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凸缘微玻璃陨石的形态和结构与达尔文... 于1985年,一颗独特的凸缘微玻璃陨石被发现于采自北太平洋(9°33′N,167°00′W;水深4928m)深海沉积物中。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它的显微特征、微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凸缘微玻璃陨石的形态和结构与达尔文的凸缘澳大利亚石(或玻璃陨石)和查普曼的人造凸缘玻璃陨石相似,从而揭示了玻璃陨石和微玻璃陨石的凸缘结构是由空气动力消融作用的产物。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缘结构 微玻璃陨石 太平洋 陨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雄黄矿浮选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35,共4页
通过改进浮选工艺、提高磨矿粒度、添加调整剂,改善了低品位雄黄矿的浮选效果,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含砷488%的原矿,菜油作捕收剂、2号油作起泡剂,经一粗二精闭路流程选别,可获得含AsS9077%的雄黄精矿。生产... 通过改进浮选工艺、提高磨矿粒度、添加调整剂,改善了低品位雄黄矿的浮选效果,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含砷488%的原矿,菜油作捕收剂、2号油作起泡剂,经一粗二精闭路流程选别,可获得含AsS9077%的雄黄精矿。生产实践表明,对于含砷546%的原矿,在磨矿粒度-0075mm粒级占65%,菜油30g/t,2号油15g/t条件下,经一粗二精流程选别,可获得含AsS9020%的雄黄精矿,回收率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矿 精矿 品位 浮游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硫在(NH_4)_2S+NH_3溶液中溶解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继民 钟竹前 梅光贵 《有色金属》 EI CSCD 1989年第1期61-63,共3页
本文对元素硫在(NH_3^+)_2S+NH_3溶液中的溶解规律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S(?))T=3M,(NH_3)T=8M 时,溶硫效果较佳,总溶硫量可达178.14g/l。在上述条件下,对浸出渣进行了溶硫试验,获得了溶硫率约99%的试验结果。
关键词 NH4 PH 元素硫 硫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氧化锌酸浸废渣资源化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谭湘庭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8-21,共4页
以次氧化锌为原料生产锌钡白和硫酸锌等锌盐产品过程中排出的酸浸废渣是一种潜在资源,可资利用的有价金属有锌、铅、银、铟等。硫酸化焙烧——水浸法及热酸浸出法是铅锌分离富集的有效方法,萃取法回收铟和转化制取铅盐是全面综合利用... 以次氧化锌为原料生产锌钡白和硫酸锌等锌盐产品过程中排出的酸浸废渣是一种潜在资源,可资利用的有价金属有锌、铅、银、铟等。硫酸化焙烧——水浸法及热酸浸出法是铅锌分离富集的有效方法,萃取法回收铟和转化制取铅盐是全面综合利用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渣 铅锌分离 资源化 次氧化锌 锌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几个大型银矿床银的分配和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正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8-154,共7页
湖南几个大型银矿床的特征是:银在矿石中主要以银的硫化矿及其类似化合物形式存在;银矿物的主要载体是方铅矿、闪锌矿和硫铁矿;银矿物主要是Cu、Sb、As的银黝铜矿系复硫盐类,粒度极细微。
关键词 银矿 矿床 分配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平铜矿矿山酸性废水处理的研究
9
作者 朱继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6-38,35,共4页
通过试验,提出了含铁铜矿山酸性废水的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加入晶种、絮凝剂、助滤剂等大大改善了石灰沉铜渣的沉降性能,并能有效地回收铜。
关键词 矿山 酸性废水 铜矿 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精矿碱法熔炼工艺的扩大试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盛明 肖克剑 +2 位作者 汤志军 沈国励 俞汝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03-308,共6页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熔炼温度、配煤量、配碱量及银精矿与铅精矿的质量比等因素对银精矿碱法熔炼中银、铅直收率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确定了苏打钾碱熔炼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熔炼温度1000~1050℃,停留时间1~...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熔炼温度、配煤量、配碱量及银精矿与铅精矿的质量比等因素对银精矿碱法熔炼中银、铅直收率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确定了苏打钾碱熔炼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熔炼温度1000~1050℃,停留时间1~2h,配煤率4%~6%,钾碱率5%~7.5%及混矿比1∶1。此时,可获得含铅≥98%,含银约1%的粗铅,铅、银的直收率分别大于96%和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精矿 铅精矿 苏打 还原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铅锌冶炼厂环境污染治理及其技术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晓松 殷志伟 许国强 《有色金属》 CSCD 2000年第1期94-96,共3页
本文论述有色行业环境污染现状、存在问题和与国外在技术上的差距。阐述“十五”期间铜铅锌冶炼企业应重点研究的污染治理问题及目标预测。提出“重点攻关,建立示范,逐步推广”的环保技术对策。
关键词 有色金属 污染治理 技术对策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太平洋底发现外星撞击地球的痕迹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汉昌 丛友滋 +5 位作者 刘正坤 柴之芳 毛雪瑛 庄世杰 徐培苍 李月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1-81,共11页
通过对偶然发现于太平洋M14岩心中的微玻璃陨石的显微特征和物质成分的全面研究,首次发现了撞击坑反弹结构、亲铁元素铱、锇等异常、不定形碳、未饱和无环碳氢化合物、有机质及多种挥发分子,根据这些痕迹和证据肯定了发生于大约2... 通过对偶然发现于太平洋M14岩心中的微玻璃陨石的显微特征和物质成分的全面研究,首次发现了撞击坑反弹结构、亲铁元素铱、锇等异常、不定形碳、未饱和无环碳氢化合物、有机质及多种挥发分子,根据这些痕迹和证据肯定了发生于大约2.14~2.30MaBP的一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并推测撞击地球的外星可能为一彗星碎片;另根据岩心中微玻璃陨石层同该岩心中地磁事件和地磁倒转的联系,进一步论证了这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的发生。最后,笔者提出了发生撞击事件的时代──2.14~2.30MaBP可作为深入研究和划分地质历史中第三纪-第四纪界线的重要参考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玻璃陨石 亲铁元素 太平洋 外星撞击 地球痕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沉积物中的钙十字沸石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汉昌 刘正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8-73,共6页
作为海洋自生沸石之一的钙十字沸石,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由火山玻璃经过蚀变后逐渐形成的。本文首先对采自北太平洋调查区中一些沸石颗粒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作了全面研究,确定它们是钙十字沸石。然后对广泛分布在调查区中35... 作为海洋自生沸石之一的钙十字沸石,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由火山玻璃经过蚀变后逐渐形成的。本文首先对采自北太平洋调查区中一些沸石颗粒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作了全面研究,确定它们是钙十字沸石。然后对广泛分布在调查区中35个站位深海沉积物中钙十字沸石的颗粒百分含量进行了统计,发现它们主要赋存在红色粘土和钙质软泥两种沉积物中,但高度富集在前一种深海沉积物中。最后,根据本研究结果并结合前人观点,对于钙十字沸石的生成过程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沉积物 沸石 钙十字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汞硒物料中回收汞和硒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盛明 刘景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13,共3页
总结了采用加钙固硒脱汞—湿法提硒工艺处理汞硒物料,回收汞和硒的情况。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设备简单,汞硒分离效果好,金属回收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汞硒酸泥 蒸馏 湿法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尘埃的形成机制和运动规律
15
作者 刘正坤 于众 彭汉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9-43,共5页
通过对大量宇宙尘埃(或称球粒)进行扫描电镜微结构观察发现,所呈现的球粒外部形态、表面构造和内部结构千姿百态,形式多样,显示了其不同的形成机制和运动规律。
关键词 宇宙 尘埃 形成 海洋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塘黑土夹角砾型金矿堆浸提金试验
16
作者 徐盛明 汤志军 肖克剑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290-293,共4页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该矿石的物相组成和化学成分,总结了新塘黑土夹角砾矿的堆浸提金试验情况。
关键词 黑土夹角砾 金矿 堆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有机浮选抑制剂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一民 《江西有色金属》 1991年第1期18-23,共6页
本文分羟基羧酸、硫代酸盐、硫基化合物、萘磺酸及苯磺酸介绍了近年来在浮选工业上应用的十七种有机低分子抑制剂,并介绍了其中部分抑制剂的抑制机理。
关键词 浮选 低分子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初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懿 《财会通讯(上)》 1999年第3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人力资源会计 会计理论体系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分离-萃取目视比色法测定化探试样中痕量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日新 黄道兰 《岩矿测试》 CAS 1986年第2期148-150,I0014,共4页
5-Br-PADAP是目前偶氮染料中灵敏度很高的一种有机显色试剂,在pH2,试剂与Bi生成络合比为1:1的红紫色螯合物,λ_(max)=590nm,ε=5.8×10^(4),络合物的表观稳定是常数为7.6×10^(5),前人曾应用该显色剂进行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铋的... 5-Br-PADAP是目前偶氮染料中灵敏度很高的一种有机显色试剂,在pH2,试剂与Bi生成络合比为1:1的红紫色螯合物,λ_(max)=590nm,ε=5.8×10^(4),络合物的表观稳定是常数为7.6×10^(5),前人曾应用该显色剂进行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视比色法 络合比 显色试剂 螯合物 痕量铋 偶氮染料 红紫色 微量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在摩擦、润滑、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尚殿英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9-41,28,共4页
本文重点介绍锑的应用新领域,如用于摩擦材料、润滑材料、半导体材料、玻璃、电子工业用陶瓷等等。
关键词 摩擦材料 润滑材料 半导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