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色金属冶炼过程污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杨金兵 梁兴印 +3 位作者 潘建波 张嫄 赵亚丽 王亚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65,共5页
以株洲冶炼集团为示范点,以DPSIR(Driver-Pressure-Status-Impact-Response)模型为指导,筛选能够从本质上反映有色金属冶炼过程污染风险变化的关键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在满足主客观条件下的组合权重,构建有色金属冶炼过程... 以株洲冶炼集团为示范点,以DPSIR(Driver-Pressure-Status-Impact-Response)模型为指导,筛选能够从本质上反映有色金属冶炼过程污染风险变化的关键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在满足主客观条件下的组合权重,构建有色金属冶炼过程污染预警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在指标集中,对目标影响较大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优控污染物状态与污染对象压力指标两大区域,废渣重金属含量指标D17对目标层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土壤中各重金属的含量指标D23,而要素层C2厂区建设的各指标对目标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污染 预警 指标体系 DPSIR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态势 被引量:11
2
作者 柴立元 颜旭 +5 位作者 王云燕 张克 闵小波 周玉琳 柯勇 廖舟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共12页
有色金属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军工建设及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石,对提升我国整体实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然而,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遭遇资源、能源及环境多方面挑战,已经成... 有色金属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军工建设及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石,对提升我国整体实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然而,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遭遇资源、能源及环境多方面挑战,已经成为制约有色金属冶金绿色发展的主要瓶颈。清洁冶金是创新有色金属冶金发展的模式,采用清洁的能源、资源进行“无废”的全生命周期生产,是有色金属冶金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本文系统分析了有色金属冶金发展现状、绿色发展成效,全面梳理了清洁冶金对缓解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有色金属清洁冶金发展路径,详细阐述了资源替代、能源替代和全生命周期下的有色金属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态势,并展望了未来有色金属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清洁冶金 污染控制技术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铍铁渣铁物相焙烧重构强化铍和铁浸出分离
3
作者 余林 曾文明 +6 位作者 柯勇 谢奕斌 王云燕 廖舟 颜旭 周玉琳 闵小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35-3344,共10页
提出一种铁物相重构强化含铍铁渣中铍、铁浸出分离的新思路,旨在实现铍的选择性分离回收。铁渣中,铁以FeOOH(66.4%,质量分数,下同)和(NH_(4))Fe(SO_(4))_(2)·12H_(2)O(33.6%)形态赋存,铍主要以Be(OH)_(2)形态赋存。在铍、铁酸性溶... 提出一种铁物相重构强化含铍铁渣中铍、铁浸出分离的新思路,旨在实现铍的选择性分离回收。铁渣中,铁以FeOOH(66.4%,质量分数,下同)和(NH_(4))Fe(SO_(4))_(2)·12H_(2)O(33.6%)形态赋存,铍主要以Be(OH)_(2)形态赋存。在铍、铁酸性溶出过程中,存在铍、铁同步溶出或铍提取率低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700℃时焙烧2 h,可将铁物相由FeOOH和(NH_(4))Fe(SO_(4))_(2)·12H_(2)O均转化为酸稳定性强的α-Fe_(2)O_(3),而铍矿相则转化为BeO。在焙烧产物粒度小于75μm、H_(2)SO_(4)浓度为1.5 mol/L、固液比为1:5 g/mL、浸出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通过酸性浸出,铍提取率高达97.5%,铁提取率仅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铍铁渣 焙烧 物相重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松石冒落事故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宁武 陈善刚 +5 位作者 付士根 张增学 李迎佳 何显机 邵凯旋 朱慧武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5,共6页
在对中国五矿集团所属地下矿山松石冒落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系统研究松石冒落的影响因素,探讨金属矿山松石冒落事故的发生机理,并对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形成和扩展进行数值模拟。提出预防松石冒落事故的相关技术和... 在对中国五矿集团所属地下矿山松石冒落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系统研究松石冒落的影响因素,探讨金属矿山松石冒落事故的发生机理,并对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形成和扩展进行数值模拟。提出预防松石冒落事故的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类似金属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石冒落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刘绍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88,共3页
电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在国内外已有应用,但国内处理1000t/d以上重金属废水还没有实例。通过对电化学法处理重金属废水试验研究,分析确定了工业化应用方案,通过应用实践,解决了国内电化学法反应器处理量小、反应器结垢等技术问题,取得很... 电化学法处理工业废水在国内外已有应用,但国内处理1000t/d以上重金属废水还没有实例。通过对电化学法处理重金属废水试验研究,分析确定了工业化应用方案,通过应用实践,解决了国内电化学法反应器处理量小、反应器结垢等技术问题,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含多种重金属污染因子的有色冶炼工业废水,经电化学技术系统处理可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电化学法 重金属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山开采方式与井下设备升级改造
6
作者 伍碧涓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30-233,共4页
针对某矿山存在作业人数多、运输成本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分析了该矿山目前在开拓运输系统、通风系统、采矿方法、给排水系统、选矿等方面的现状,指出了在井下开采和选矿厂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进优化措施。
关键词 井下开采 选矿工艺 设备升级改造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铝土矿蚀变信息遥感提取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彭光雄 王明艳 +2 位作者 陈锋锐 潘彤 叶震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5-902,共8页
褐铁矿所形成的铁帽是寻找铝土矿的重要标志。在分析铝土矿地质特征、光谱特征和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引入独立分量分析(ICA)法用于铝土矿的蚀变信息遥感提取,并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比值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准确... 褐铁矿所形成的铁帽是寻找铝土矿的重要标志。在分析铝土矿地质特征、光谱特征和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引入独立分量分析(ICA)法用于铝土矿的蚀变信息遥感提取,并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比值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准确率分别为84.5%、80.9%和79.4%,并且独立分量分析的第一分量IC1的值越低,铝土矿的蚀变程度越高,信息提取的准确率也越高。遥感提取的铝土矿蚀变面积约210.1 km2,可划分为3个区带,主要分布于海拔250 m以上且切割相对较大的山顶和斜坡上,而低海拔的平缓地带铝土矿基本不发育。初步查明了区内铝土矿的地表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有效的指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蚀变 独立分量 信息提取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可变窗口的Crosta蚀变信息提取技术——以莫海拉亨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彭光雄 王明艳 何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3-560,共8页
针对常规Crosta技术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可变窗口的改进方法。改进方法利用局部可变窗口将整幅影像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统计分析单元,并且在每个独立单元内部排除水体、云、冰雪等干扰信息,然后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矿化蚀变异常组... 针对常规Crosta技术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可变窗口的改进方法。改进方法利用局部可变窗口将整幅影像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统计分析单元,并且在每个独立单元内部排除水体、云、冰雪等干扰信息,然后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矿化蚀变异常组分的判断与选择。本次研究以莫海拉亨铅锌矿区为例,利用改进方法进行了矿化蚀变的信息提取和遥感找矿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Crosta方法能有效降低环境噪声,对干扰信息有较强的筛选过滤功能,同时对弱蚀变信息有较强的识别能力。褐铁矿化和硅化是矿区主要的矿化蚀变类型,断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明显。位于断裂带以及断裂交汇的部位,且铁帽、碳酸盐化和硅化遥感异常重叠的区域是重要的遥感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蚀变 Crosta技术 遥感异常 局部可变窗口 莫海拉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山铜铁矿大直径深孔采矿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志伟 王宝山 周国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6,共4页
铜绿山铜铁矿采用大直径深孔采矿方法(VCR法)开采。多年来采场跨塌频繁,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并带来很大的采矿贫化损失。调查表明,岩性变差与凿岩爆破工艺不合理是采场跨塌的主要诱因。为此,将VCR法爆破改为后退式分段侧向多排微差控制爆... 铜绿山铜铁矿采用大直径深孔采矿方法(VCR法)开采。多年来采场跨塌频繁,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并带来很大的采矿贫化损失。调查表明,岩性变差与凿岩爆破工艺不合理是采场跨塌的主要诱因。为此,将VCR法爆破改为后退式分段侧向多排微差控制爆破,并在不稳固地段和采场边孔采用不耦合装药方式实行减弱装药。对孔内爆轰波的试验研究表明,不耦合条状药包爆破的爆轰波传播距离可达6m以上,无需增加起爆弹可直接起爆下一分段的药包。为此将弱间隔的2段药包,合并为1段起爆。该法简化了装药结构,方便了减弱装药措施的实施。另外,为减少爆尘、减轻炮泥搬运负担,试验采用了水封爆破。该工艺在7313采场经过1a多的试验,获得了预期满意的效果,随后在全矿类似矿体推广应用,解决了矿山多年来因采场跨塌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深孔 采场爆破 不耦合装药 岩体稳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含砷铜烧渣中回收金(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婷 熊玉宝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6,共4页
以砷铜烧渣为原料,用SNO助剂处理2h~3h后在选择条件下进行氰化浸出,以回收有价金属元素金,可使烧渣中的金品位从6.5g/T下降至0.5g/T以下,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冶金技术 浸出 含砷铜烧渣 SNO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某高磷鲕状赤褐铁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广涛 张宗华 +1 位作者 张昱 王雅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6,55,共5页
四川某铁矿石铁矿物主要以鲕状赤、褐铁矿形式存在,磷含量达0.604%,属于高磷鲕状难选铁矿石,采用常规机械选矿方法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选别指标。试验采用还原焙烧—弱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铁品位为60.92%、磷含量为0.2... 四川某铁矿石铁矿物主要以鲕状赤、褐铁矿形式存在,磷含量达0.604%,属于高磷鲕状难选铁矿石,采用常规机械选矿方法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选别指标。试验采用还原焙烧—弱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铁品位为60.92%、磷含量为0.225%的铁精矿,并使铁的回收率达到72.74%,解决了该铁矿资源铁品位低、含磷量高而难以利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鲕状赤褐铁矿石 还原焙烧 弱磁选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态氧化锰的制备及用于从硫酸锌溶液中除铊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玉琳 叶龙刚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研究了用硫酸锰与高锰酸钾直接混合制备新生态氧化锰,并用于从硫酸锌溶液中选择性除铊。结果表明:所制备氧化锰为近球形纳米颗粒,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可吸附去除溶液中的铊;在氧化锰加入量3 g/L、吸附时间60 min、温度30℃条件下,铊去除率... 研究了用硫酸锰与高锰酸钾直接混合制备新生态氧化锰,并用于从硫酸锌溶液中选择性除铊。结果表明:所制备氧化锰为近球形纳米颗粒,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可吸附去除溶液中的铊;在氧化锰加入量3 g/L、吸附时间60 min、温度30℃条件下,铊去除率达97.53%,吸附后液中铊质量浓度降至3.48 mg/L。新生态氧化锰对铊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和富集效果,溶液中其他杂质离子几乎不被吸附,有利于吸附渣的后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态氧化锰 制备 硫酸锌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质剂改性Zn4Al合金微结构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婵娟 赖玉香 +3 位作者 向雪梅 宋文豪 周玉琳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5-443,共9页
利用维氏硬度测试、拉伸测试、扫描电镜、能谱和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对比研究了三种典型变质剂(Al⁃5Ti⁃B、Sr和RE)的添加对亚共晶Zn4Al合金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变质剂的添加都可以明显提升Zn4Al合金的强度... 利用维氏硬度测试、拉伸测试、扫描电镜、能谱和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对比研究了三种典型变质剂(Al⁃5Ti⁃B、Sr和RE)的添加对亚共晶Zn4Al合金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变质剂的添加都可以明显提升Zn4Al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其中,RE变质剂的提升潜力最大。变质剂的添加会改变Zn4Al合金中组织相的形貌:初生η⁃Zn相的形貌由树枝状变成近等轴状,(α+η)共析组织的形貌由片层状为主变成椭球状为主。加入到Zn4Al合金中的变质剂元素一部分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增大晶界迁移的阻力,一部分偏聚在固液界面形成成分过冷,从而改善了晶粒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4Al合金 变质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电子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冶炼企业应对“双碳”目标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玉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7-172,共6页
以锌冶炼行业为例,重点概述了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锌冶炼行业能耗相关标准及多家锌冶炼企业综合能耗现状和单元过程能耗分析,指出了湿法炼锌企业应从冶炼过程降电耗以及渣处理过程降焦耗两个方向进行技术攻... 以锌冶炼行业为例,重点概述了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锌冶炼行业能耗相关标准及多家锌冶炼企业综合能耗现状和单元过程能耗分析,指出了湿法炼锌企业应从冶炼过程降电耗以及渣处理过程降焦耗两个方向进行技术攻关。最后从锌冶炼企业的全局视角出发,提出锌冶炼企业应重点从“源头消减、过程控制、跨行业消纳、末端治理”四个方向布局,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锌冶炼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锌冶炼 能耗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钛硅对热浸镀锌铝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玉永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145,共3页
通过向热浸镀锌铝合金中分别掺入微量钛、硅元素,探究不同含量的钛、硅对锌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ZnAl系合金Ti含量在0~0.01%之间,其晶粒从多向生长转为单向生长,第三相分布均匀;Ti含量在0.01%~0.02%之间,其晶粒从单向生长转为... 通过向热浸镀锌铝合金中分别掺入微量钛、硅元素,探究不同含量的钛、硅对锌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ZnAl系合金Ti含量在0~0.01%之间,其晶粒从多向生长转为单向生长,第三相分布均匀;Ti含量在0.01%~0.02%之间,其晶粒从单向生长转为多向生长,组织形态变化较大,随着第三相增加,出现局部集中现象。随着Al含量增加,ZnAlSi系合金中第三相Si相从分布在富铝相和富锌相向富铝相区域集中。Ti元素对合金组织细化效果优于Si元素,对合金组织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合金 锌铝合金 金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难选弱磁性铁矿磁化焙烧-磁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志波 廖舟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0,共4页
对江苏某难选弱磁性铁矿石进行了预还原磁化焙烧-磁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样在预还原反应温度750℃、反应时间60 min、还原剂煤用量3%、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75%条件下,经一粗一精一扫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65.05%、铁回收率96.19%... 对江苏某难选弱磁性铁矿石进行了预还原磁化焙烧-磁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样在预还原反应温度750℃、反应时间60 min、还原剂煤用量3%、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75%条件下,经一粗一精一扫弱磁选,可获得铁品位65.05%、铁回收率96.19%的高品质铁精矿。研究结果可为难选弱磁性铁矿石选别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预还原 磁化焙烧 磁选 铁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对废旧LFP正极材料再生修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玉琳 廖贻鹏 +1 位作者 曹雁冰 胡志金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在磷酸铁锂废粉的分离过程中控制铝杂质含量以研究铝元素的引入对再生产品的影响。通过XRD、SEM、EDS和TEM来表征再生产品的结构和形貌,交流阻抗(EIS)和充放电测试了产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修复后能够得到结晶度较高的橄榄石Li... 在磷酸铁锂废粉的分离过程中控制铝杂质含量以研究铝元素的引入对再生产品的影响。通过XRD、SEM、EDS和TEM来表征再生产品的结构和形貌,交流阻抗(EIS)和充放电测试了产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修复后能够得到结晶度较高的橄榄石LiFePO4材料,当铝含量低于0.3%时不会对再生产品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在Al含量为0.3%时有最佳电化学性能,样品在0.1 C、0.2 C、0.5 C和1 C的比容量分别为157.7、156.3、152.2和145.1 mAh/g,在1 C下循环充放电200次后其容量保持率为99.1%,具有良好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铁锂 正极材料 修复再生 AL元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