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热处理压榨油茶籽油的风味差异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苏喜 黄艳慧 +1 位作者 吴优 王盈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20,共7页
研究了油茶籽制取浓香油茶籽油的最佳热处理方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6种不同热处理(蒸炒、微波加热、冷榨以及80~90℃下炒料10~20 min)后的压榨油茶籽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和研究。结... 研究了油茶籽制取浓香油茶籽油的最佳热处理方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6种不同热处理(蒸炒、微波加热、冷榨以及80~90℃下炒料10~20 min)后的压榨油茶籽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6种热处理压榨油茶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物质(共占74%以上),其中,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Z)-2-癸烯醛和正辛醇是6种不同热处理压榨油茶籽油的共同风味成分,正辛醇是初次从油茶籽油风味物质中鉴定的1种油茶籽原生态风味成分;油茶籽经传统蒸炒处理或80~90℃下炒料20 min处理会使压榨油茶籽油中产生大量的糠醛或糠醛衍生物,从而影响油茶籽油的食用安全和存储安全,而冷榨、微波加热以及80~90℃下炒料10~15 min处理的压榨油茶籽油中没有这些物质;在80~90℃下炒料15 min是获得浓香油茶籽油的最佳热处理方式,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压榨油茶籽油具有风味浓郁而柔和、兼具食用安全和生产安全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榨油茶籽油 浓香油茶籽油 热处理 挥发性风味物质 糠醛 正辛醇 HS-SPME-GC-MS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