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研究闭孔泡沫铝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忠 曾斌 +2 位作者 徐戎 王静 金峰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4,共6页
结合波形整形技术,根据弹长调试和整形器调试结果改进常规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密度(0.48,0.61,0.70 g·cm^(-3))闭孔泡沫铝在应变速率150,700,1 400 s^(-1)下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加弹长可以在获得较大变形... 结合波形整形技术,根据弹长调试和整形器调试结果改进常规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密度(0.48,0.61,0.70 g·cm^(-3))闭孔泡沫铝在应变速率150,700,1 400 s^(-1)下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加弹长可以在获得较大变形的同时实现应变速率的下降,故选用3 m长子弹与4 m长入射杆和透射杆;相比无整形器时,使用直径为20 mm的6层瓦楞纸板整形器后,试样波形持续时间和上升沿时间较长,且在208μs后就基本达到应力均匀性要求;随着应变速率增加或密度增加,闭孔泡沫铝的压溃应力、屈服强度和平台应力均增大,动静态屈服强度比与相对应变速率(相对于准静态应变速率0.001 s-1)成近似幂函数关系,呈现一定的应变速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泡沫铝 霍普金森压杆试验 压缩力学性能 应变速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遗传优化算法及其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郭惠昕 车晓毅 肖伟跃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3-25,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问题,首次提出了混沌移民算子。利用混沌迭代的遍历性和内在随机性,通过混沌移民操作可克服传统遗传算法中的近亲繁殖问题,确保算法的全局收敛性。用MATLAB语言研制了混沌遗传优化算法软件;数值计算表明,该... 为了解决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问题,首次提出了混沌移民算子。利用混沌迭代的遍历性和内在随机性,通过混沌移民操作可克服传统遗传算法中的近亲繁殖问题,确保算法的全局收敛性。用MATLAB语言研制了混沌遗传优化算法软件;数值计算表明,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好、算法稳健,适应于求解连续变量的无约束及有约束优化机械优化设计问题,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混沌移民算子 机械设计 优化设计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征时间尺度分解和变量预测模型模式识别的机械故障诊断 被引量:25
3
作者 罗颂荣 程军圣 杨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3-48,共6页
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方法是一种充分利用特征值之间相互内在关系进行多分类模式识别的新方法。对VPMCD算法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交叉验证法来选择VPMCD模型。针对机械... 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方法是一种充分利用特征值之间相互内在关系进行多分类模式识别的新方法。对VPMCD算法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交叉验证法来选择VPMCD模型。针对机械故障振动信号的特征值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结合本征时间尺度分解(intrinsic time-scale decom-position,ITD),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征时间尺度分解和VPMCD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ITD方法将原始信号分解若干个PR(proper rotation,PR)分量,然后提取第一个PR分量的无量纲时域统计参数组成特征向量,最后采用VPMCD方法进行机械故障诊断。通过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小样本多分类机械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时间尺度分解 变量预测模型 多分类 机械故障诊断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再制造工程的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继荣 段广洪 向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67-70,共4页
以装备的再制造性为设计目的,以模块化设计方法为基础,辅助之绿色设计思想,利用现代数学工具,从而形成面向再制造工程的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在装备设计初期其实体生命诞生之前就全面考虑装备在其今后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属性及零部件的... 以装备的再制造性为设计目的,以模块化设计方法为基础,辅助之绿色设计思想,利用现代数学工具,从而形成面向再制造工程的绿色模块化设计方法,在装备设计初期其实体生命诞生之前就全面考虑装备在其今后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属性及零部件的重用性,并用反映其环境特性的绿色度及反映其功能和重用特性的模块度加以评价和检验。利用此设计方法和技术能同时满足装备的环境属性和再制造性要求,从而满足再制造工程的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 再制造工程 绿色模块化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CNC提升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良 车晓毅 +2 位作者 李志刚 杨莹 蔡悦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35,共4页
针对现代数控机床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训练综合能力上存在的成本高和安全性弱等问题,引入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等特点的PPCNC,对具备传统金工实习知识基础的学生的工程训练综合能力进行进阶式提升,通过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工程训练 PPCNC 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VPMCD方法及其在机械故障智能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罗颂荣 程军圣 +1 位作者 郑近德 杨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9-295,共7页
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分类识别(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方法是一种新的分类识别方法,但模型类型的选择存在主观性。为了解决VPMCD方法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模型选择问题,结合遗传算法的全局优... 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分类识别(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方法是一种新的分类识别方法,但模型类型的选择存在主观性。为了解决VPMCD方法应用于机械故障诊断过程中的模型选择问题,结合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提出了基于GA-VPMCD(Genetic algorithm and 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智能诊断方法。首先通过样本训练建立多个弱VPM(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然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各个弱VPM的权值,得到最优权值矩阵,最后用最优权值矩阵加权融合测试样本的弱VPM特征变量预测值,得到最佳特征变量预测值,并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辨别函数分类识别故障类型。通过GA-VPMCD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智能诊断中的应用实验验证了基于GA-VPMCD的故障智能诊断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诊断精度和诊断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变量预测模型分类识别 遗传算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剪切理论的加固木梁弯曲性能研究
7
作者 肖珍 吴晓 +1 位作者 马建勋 李政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7-1627,共11页
基于高阶剪切变形理论求解加固木梁弯曲变形的问题,通过建立加固木梁静力平衡方程、几何方程,推导弹性梁弯曲位移形式控制的微分方程,求得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上下表面加固木梁和两侧面加固木梁弯曲应力和挠度的通解。将本文方法与试验... 基于高阶剪切变形理论求解加固木梁弯曲变形的问题,通过建立加固木梁静力平衡方程、几何方程,推导弹性梁弯曲位移形式控制的微分方程,求得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上下表面加固木梁和两侧面加固木梁弯曲应力和挠度的通解。将本文方法与试验法、能量法和有限元法进行比较,基于高阶剪切变形理论研究加固木梁弯曲变形时的翘曲函数指数n的取值及其计算精度问题。利用算例分析不同荷载模式、加固形式、加固层材料特性以及剪跨比对加固木梁剪切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在计算加固木梁弯曲应力时翘曲函数指数n取5、在计算挠度时翘曲函数指数n取9时呈现出较高的计算精度;剪切变形对加固木梁挠度有较大的影响,且集中荷载作用时的影响较均布荷载作用时的影响显著;上下表面加固的影响较两侧面加固的影响显著;跨高比对加固木梁剪切变形的影响较对加固层弹性模量、加固层剪切模量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为加固木梁设计和弯曲行为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析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剪切 加固木梁 弯曲应力 挠度 弹性 剪切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加工系统误差分析的灰色时序组合模型及其在工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罗颂荣 车晓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基于灰色GM(1, 1) 组合模型, 提出了机械加工系统误差分析的灰色模型与方法, 并与MATLAB6 1软件的统计功能相结合, 编制了应用软件。给出了工艺分析实例, 要提高机加工产品质量不仅要调整系统误差, 也要降低随机误差。该方法使用简单,... 基于灰色GM(1, 1) 组合模型, 提出了机械加工系统误差分析的灰色模型与方法, 并与MATLAB6 1软件的统计功能相结合, 编制了应用软件。给出了工艺分析实例, 要提高机加工产品质量不仅要调整系统误差, 也要降低随机误差。该方法使用简单, 为机械加工误差分析提供了新理论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误差分析 机械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阶剪切理论求双模量夹芯梁自由振动基频
9
作者 吴晓 肖珍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20,共8页
基于高阶剪切理论研究了求解双模量夹芯梁的自由振动基频问题。首先假设双模量夹芯梁轴向位移为沿梁高方向变量的高阶函数,然后利用剪切应变与轴向位移、弯曲挠度微分关系确定了轴向位移表达式,推导出了双模量夹芯梁的弯曲微分方程,求... 基于高阶剪切理论研究了求解双模量夹芯梁的自由振动基频问题。首先假设双模量夹芯梁轴向位移为沿梁高方向变量的高阶函数,然后利用剪切应变与轴向位移、弯曲挠度微分关系确定了轴向位移表达式,推导出了双模量夹芯梁的弯曲微分方程,求出了均布载荷作用下的挠度曲线表达式。把该方法计算结果与有关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可知,该方法的计算精度非常高。在此基础上把均布载荷作用下的挠度曲线表达式作为双模量夹芯梁自由振动的振型函数,利用Galerkin法研究了双模量夹芯梁的自由振动,求得了双模量夹芯梁自由振动的基频表达式。算例分析表明,双模量夹芯梁基频公式计算精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剪切 双模量 夹芯梁 自由振动 基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工程中静不定结构内力的通用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272,共11页
基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中静不定结构内力的求解多采用力法、位移法等方法,静不定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平衡状态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其应变能存在极小值,故利用静不定结构的多余约束力列出其应变能表达式,引入拉格朗日乘数并结合... 基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中静不定结构内力的求解多采用力法、位移法等方法,静不定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平衡状态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其应变能存在极小值,故利用静不定结构的多余约束力列出其应变能表达式,引入拉格朗日乘数并结合静力平衡方程,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对拉格朗日函数求一阶导数并令一阶导数等于0,即可求得静不定结构的内力,并通过算例予以证明。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求解平面或空间静不定梁、弧形结构、刚架、桁架(包括非线性材料)的约束反力、内力及位移;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静不定桁架内力的通用性较强,不但可以克服常规方法需利用几何关系建立协调方程的缺陷,而且具有力学概念清晰直观、计算过程简洁、便于工程设计人员在实际中掌握和计算的优点;其所得结果是精确解析解,故可以用于检验其他方法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不定 结构 内力 平衡 拉格朗日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GO7.0软件包及其在机械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覃虹桥 罗佑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0-142,共3页
运用LINGO7 0模型语言优化算法 ,对机械工程中的优化问题进行了优化研究 ,得到了可靠且比常规优化更为有效的优化结果 ,LINGO模型语言不仅能求连续变量的优化问题 ,且能更方便地求解工程中更为需求的整型优化问题。本文在对软件简单介绍... 运用LINGO7 0模型语言优化算法 ,对机械工程中的优化问题进行了优化研究 ,得到了可靠且比常规优化更为有效的优化结果 ,LINGO模型语言不仅能求连续变量的优化问题 ,且能更方便地求解工程中更为需求的整型优化问题。本文在对软件简单介绍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O模型语言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混合离散优化方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佑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49,共2页
运用M atlab7.01软件平台的离散混合优化方法,对机械工程中的混合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可靠且比常规优化更为有效的优化结果。运用M atlab7.01软件平台的优化函数不仅能求连续变量的优化问题,且能更方便地求解工程中更为需求的混... 运用M atlab7.01软件平台的离散混合优化方法,对机械工程中的混合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可靠且比常规优化更为有效的优化结果。运用M atlab7.01软件平台的优化函数不仅能求连续变量的优化问题,且能更方便地求解工程中更为需求的混合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优化 混合优化 Matlab7.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并行教育体系架构与人才培养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廖德岗 肖伟跃 郭惠昕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0S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机械专业 市场经济 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凿岩机-岩石接触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和试验
14
作者 马威 张健 +2 位作者 姜鑫 吴文章 李叶林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0,41,共14页
该研究介绍了凿岩机的结构。结合线性岩石模型,将凿岩机钻进岩石的过程建立成四自由度力学和数学模型。将液压作用力的角频率、振幅和垂直偏移量作为控制参数,进行了单参数延拓分析,发现了倍周期分岔、鞍结分岔和环面分岔。此外,还介绍... 该研究介绍了凿岩机的结构。结合线性岩石模型,将凿岩机钻进岩石的过程建立成四自由度力学和数学模型。将液压作用力的角频率、振幅和垂直偏移量作为控制参数,进行了单参数延拓分析,发现了倍周期分岔、鞍结分岔和环面分岔。此外,还介绍了凿岩机钻凿岩石的数据采集系统,比较了模型和试验测得的活塞位移和活塞速度。结果表明,为了使凿岩机工作在周期-1轨迹,应该选择角频率的范围为2.3500<ω<6.6110,振幅的范围为0.0272<a<1.0000,垂直偏移量的范围为0.0467<b<0.2125。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岩机 岩石模型 延拓 黏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Scientific Error Analysis在工程计算中的应用
15
作者 汪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1-171,184,共2页
介绍了TheScientificErrorAnalysis软件包的使用以及基于该软件包的误差分析的原理, 给出了工程计算实例。该软件包编程容易, 结果正确, 值得在工程误差分析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MAPLE 工程计算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式机械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喻远洋 彭亮 +2 位作者 杨加豪 荣家明 胡砚顺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16期141-142,共2页
工业机械手是现代机械化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液压式工业机械手,它可以实现在空间中灵活抓取移动物体,并且操作自由度很高,可以在高温和危险的位置作业,从而来减少人力,并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机械手 液压系统 智能化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_(3)PO_(4)修饰AgBr纳米线/Ti_(3)C_(2)双异质结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
17
作者 曾武军 曾斌 +2 位作者 彭巧 宁旭涛 张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97-2404,共8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和溴源,通过添加Ti_(3)C_(2)MXene,使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g_(3)PO_(4)修饰AgBr纳米线/Ti_(3)C_(2)双异质结光催化剂(Ag_(3)PO_(4)-AgBr NW/Ti_(3)C_(2)),采用SEM、TEM、XRD、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和溴源,通过添加Ti_(3)C_(2)MXene,使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g_(3)PO_(4)修饰AgBr纳米线/Ti_(3)C_(2)双异质结光催化剂(Ag_(3)PO_(4)-AgBr NW/Ti_(3)C_(2)),采用SEM、TEM、XRD、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对Ag_(3)PO_(4)-AgBr NW/Ti_(3)C_(2)进行了表征。以罗明丹B(Rh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质量分数1%的Ti_(3)C_(2)水分散液添加量对Ag_(3)PO_(4)-AgBr NW/Ti_(3)C_(2)光催化降解RhB的影响。结果表明,层状Ti_(3)C_(2)分布在AgBr纳米线周围,Ag_(3)PO_(4)纳米粒子修饰在两者之上,3种化合物之间形成Z型和肖特基双异质结;质量分数1%的Ti_(3)C_(2)分散液添加量为0.5 g制备的Ag_(3)PO_(4)-AgBr NW/Ti_(3)C_(2)-5具有最佳的光催化降解RhB性能,30 mg该光催化剂对30 mL质量浓度为10 mg/L RhB溶液的降解率为94.4%;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是Ag_(3)PO_(4)-AgBr NW/Ti_(3)C_(2)光催化降解RhB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AgBr、Ag_(3)PO_(4)、Ti_(3)C_(2)三者之间形成的Z型和肖特基双异质结增强了光生电子-空穴对(e--h+)的分离效率,提升了Ag_(3)PO_(4)-AgBr NW/Ti_(3)C_(2)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异质结 光催化剂 Ti_(3)C_(2) 纳米线 罗丹明B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动车组牵引变流器的振动测试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6-302,共7页
针对我国西北部地区恶劣天气和老化线路影响高寒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行的问题,开展实际线路运行时振动测试及分析。根据即墨至乌鲁木齐的车辆运行速度和地形特征,划分青岛—济南、济南—西安、西安—兰州、兰州—乌鲁木齐4个区间,对比分析... 针对我国西北部地区恶劣天气和老化线路影响高寒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行的问题,开展实际线路运行时振动测试及分析。根据即墨至乌鲁木齐的车辆运行速度和地形特征,划分青岛—济南、济南—西安、西安—兰州、兰州—乌鲁木齐4个区间,对比分析不同区间内的振动有效值。结合IEC 61373标准,对比分析实测振动有效值、冲击峰值与标准值的差异。通过振动频谱分析牵引变流器不同部件的振动特性,利用统计容差法编制不同部件的实测载荷谱,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中频和高频振动对牵引变流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济南—西安区间内的振动高于其他区间,西安—兰州区间内的冲击高于其他区间;柜体吊耳和控制箱的振动主要体现在垂向与纵向,而横向较小,且以中频段和低频段为主;冷却风机的振动集中在低频段,来自于风机转频;功率模块振动以横向和纵向为主,中频段和高频段的振动远大于低频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寒动车组 牵引变流器 线路 振动测试 载荷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的吊耳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6,共9页
为揭示CRH380AL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不同位置的吊耳产生裂纹差异很大的原因,开展实车运行工况下的振动和气动载荷测试,建立车下设备-车辆-轮轨-线路多重耦合大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的车体和车下设备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弹性体模型,轮轨子系... 为揭示CRH380AL高速动车组车下设备不同位置的吊耳产生裂纹差异很大的原因,开展实车运行工况下的振动和气动载荷测试,建立车下设备-车辆-轮轨-线路多重耦合大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的车体和车下设备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弹性体模型,轮轨子系统和转向架子系统使用多刚体动力学建模,轨道不平顺谱应用武汉至广州区间的实际测量数据,隧道通过和隧道交会等工况的气动载荷由八节车气动模型数值模拟获得,分析了车体弹性、气动载荷和螺栓刚度等因素对车下设备吊耳支反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车下设备与车辆系统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行为,车下设备本身质量分布和车体弹性耦合效应导致4号吊耳垂向动态载荷最大,与现场故障裂纹占比最高的情况对应;气动载荷对车下设备8号吊耳动态载荷存在明显影响;低频区域的吊耳动态载荷随螺栓刚度的增大而增大,垂向平均动载荷和最大动载荷分别为其余2个方向的4倍和6倍.基于线路和车辆耦合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可为车下设备动态力学行为的设计和疲劳性能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下设备 吊耳 线路 气动载荷 刚柔耦合 动态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压作用下圆形截面双模量梁的弹性屈曲
20
作者 吴晓 肖珍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40,共9页
研究了圆形截面双模量梁的弹性屈曲问题。在考虑轴向压力对中性轴位置有影响的基础上,利用轴向静力平衡方程及弯曲微分方程确定了梁中性轴位置,求得双模量梁的屈曲载荷公式。研究表明:轴向压力会使圆形截面双模量梁中性轴向拉伸区偏移,... 研究了圆形截面双模量梁的弹性屈曲问题。在考虑轴向压力对中性轴位置有影响的基础上,利用轴向静力平衡方程及弯曲微分方程确定了梁中性轴位置,求得双模量梁的屈曲载荷公式。研究表明:轴向压力会使圆形截面双模量梁中性轴向拉伸区偏移,偏移将使屈曲载荷变化,在实际计算时可忽略中性轴偏移的影响,圆形截面双模量梁屈曲载荷对拉压弹性模量的变化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压力 圆形截面 双模量 屈曲载荷 中性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