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绍虞重视汉语修辞的文学批评意识
1
作者 毛宣国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8,共9页
重视汉语修辞问题不仅是郭绍虞语言研究的重要特点,也是其文学批评意识的体现。它具体表现在其批评史著作对中国“文学”观念的把握和对“文体”“文气”“音律”一类问题的阐释,以及提出“语法修辞结合论”主张等方面。郭绍虞的文学批... 重视汉语修辞问题不仅是郭绍虞语言研究的重要特点,也是其文学批评意识的体现。它具体表现在其批评史著作对中国“文学”观念的把握和对“文体”“文气”“音律”一类问题的阐释,以及提出“语法修辞结合论”主张等方面。郭绍虞的文学批评对于汉语修辞的重视,不仅体现了将文学现象与语言现象结合起来阐释中国文学理论问题的方法特色,而且突出了修辞在语言活动和文学批评中的地位,突出了中国文学批评紧密联系汉语修辞实践的理论特色,启发人们从“汉语性”和修辞批评角度思考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绍虞 汉语修辞 中国文学批评 语法与修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发展权的法律属性与权利结构 被引量:6
2
作者 丁德昌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8-106,共9页
农地发展权是农民作为主体通过农地使用性质的变更或集约化生产实现农地增值发展的权利。农地发展权是以开发农地为价值取向的土地衍生权利,是一种潜在的、动态的财产权利。农地发展权源于农地所有权,其法律属性宜定位为私权;农地发展... 农地发展权是农民作为主体通过农地使用性质的变更或集约化生产实现农地增值发展的权利。农地发展权是以开发农地为价值取向的土地衍生权利,是一种潜在的、动态的财产权利。农地发展权源于农地所有权,其法律属性宜定位为私权;农地发展权具有用益物权、独立的财产权、客体发展权、无形的创新性产权等多元法律性质。就农地发展权之权利结构而言,其权利主体应是混合主体,是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体的有机统一。农地潜能及其开发分别应为农地发展权的权利客体和权利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发展权 私权 混合主体 农地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日谈》:医学史视域下的黑死病书写及其价值
3
作者 周启华 刘久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103,共5页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以亲历者的身份对黑死病流行期间佛罗伦萨悲惨的生活情形进行了生动描绘,不仅还原了欧洲中世纪那一段悲怆历史的真实图景,为后来的历史学家和人文学者研究欧洲黑死病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文献,也为今日生活在新冠...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以亲历者的身份对黑死病流行期间佛罗伦萨悲惨的生活情形进行了生动描绘,不仅还原了欧洲中世纪那一段悲怆历史的真实图景,为后来的历史学家和人文学者研究欧洲黑死病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文献,也为今日生活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下的我们提供了镜鉴。与此同时,小说通过一群青年男女隐居乡间别墅躲避瘟疫这一具有乌托邦性质的情节设置,隐喻性地表达了作者针对黑死病的流行所开出的“社会处方”。《十日谈》中的故事是瘟疫流行期间的一剂“叙事预防”的良药,薄伽丘堪称“叙事治疗”的最早提倡者和践行者。薄伽丘的处方不仅为那个时代乃至后世的人们在一场突发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幸存下来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而且对当时的医学界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日谈》 黑死病 社会处方 叙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改革研究——评《农村宅基地退出中农民权益问题保护研究》
4
作者 丁德昌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19-I0019,共1页
在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城镇建设速度的提升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农,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很多农村宅基地出现闲置现象,为了妥善安置农村宅基地,相关部门推出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地给农民提供一... 在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城镇建设速度的提升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农,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很多农村宅基地出现闲置现象,为了妥善安置农村宅基地,相关部门推出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地给农民提供一定补偿,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基本利益,提高他们在城镇居住的生活质量,继而提高农民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认可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权益 农民进城 农村宅基地退出 发展变化过程 城镇建设 认可程度 妥善安置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深层的生态文明教育——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5
作者 桂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I0017-I0017,共1页
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着互促互动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又离不开对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深入研究,必须借助教育在整个社区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以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由岳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一书... 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着互促互动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又离不开对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深入研究,必须借助教育在整个社区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以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由岳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一书架构严谨、内涵丰富,从教育学的视角切入人们对生态文明构建过程的反思,立足于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理解,对于拓展生态文明的构建途径、建立并落实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深对教育本质属性的理解、推动教育自身的变革并实现教育的生态化等方面,均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构建途径 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 长效机制 生态化 教育学 走向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价值的引领:从免费到公费的师范生教育 被引量:22
6
作者 沈红宇 蔡明山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1,124,共7页
为了推动优秀师范生的培养,我国持续11年实行了免费教育优惠政策:在读免费、就业保障、简化读研。从免费师范生教育到公费师范生教育,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社会观念对师范生的不公平以及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之间... 为了推动优秀师范生的培养,我国持续11年实行了免费教育优惠政策:在读免费、就业保障、简化读研。从免费师范生教育到公费师范生教育,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社会观念对师范生的不公平以及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之间的不公平,体现了我国教育公平价值的实践和发展。但地方经费不能保证地方公费师范生政策的有效实施,"简化读研"降低了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不准报考研究生"和强制服务制度也阻碍了公费师范生的发展,反映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仍然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公费师范生教育应拓宽资金渠道,逐步增加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经费;健全培养和监督制度,进一步提升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改革教师用人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弥补公费师范生教育在公平性上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师队伍建设 公费教育 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版权性”的法哲学基础——以人工智能哲学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文献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6,共13页
论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版权性领域有结果主义模式与历史主义模式两种典型模式,它们分别与人工智能哲学中的图灵测试和中文屋试验相勾连。这两种模式论证有失偏颇,正确的路径应该是将结果主义、历史主义与创作主体三者融合统一,将图灵... 论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版权性领域有结果主义模式与历史主义模式两种典型模式,它们分别与人工智能哲学中的图灵测试和中文屋试验相勾连。这两种模式论证有失偏颇,正确的路径应该是将结果主义、历史主义与创作主体三者融合统一,将图灵测试、中文屋试验与具身人工智能这三种人工智能哲学理论整合起来,作为其合法性基础。当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高度依赖于人类的参与,其缺乏可版权性的合法性基础;“道成肉身”的具身人工智能具有“类人”的智能,其生成内容具有可版权性的合法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版权性 图灵测试 中文屋试验 具身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激励创新成果转化的法律规制——以高校科研主体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翀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8-135,共8页
采用股权奖励方式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对企业、高校等成果产出主体具有较强的激励性。目前,在法律制度层面,科技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归属,成果出资入股是否必须进行价值评估,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评估等问题均存在争议,导致了高校等科研单位难... 采用股权奖励方式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对企业、高校等成果产出主体具有较强的激励性。目前,在法律制度层面,科技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归属,成果出资入股是否必须进行价值评估,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评估等问题均存在争议,导致了高校等科研单位难以对股权奖励方式实现有效运用。应当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则赋予成果产出主体分配成果转化利益的自主裁量权,以保证科技创新的成果所有权人和完成人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拥有平衡的权益。与此同时,应当加快培育和发展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规范成果产出主体与企业公开协商成果转化的程序,进一步实现创新成果转化股权的制度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股权奖励 高校科研 股权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方言名词性小称的弱化与更新
9
作者 周婷 罗昕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5-192,共8页
小量是小称功能的语义基础。名词性小称的表小功能有从表客观小量发展至表主观小量的弱化过程。更新产生新的小称形式以弥补弱化带来的语法化损耗。武陵方言名词性小称弱化更新时间序列反映的弱化更新过程与普通话及部分方言的小称弱化... 小量是小称功能的语义基础。名词性小称的表小功能有从表客观小量发展至表主观小量的弱化过程。更新产生新的小称形式以弥补弱化带来的语法化损耗。武陵方言名词性小称弱化更新时间序列反映的弱化更新过程与普通话及部分方言的小称弱化更新过程具有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方言 客观小称 主观小称 弱化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