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系统有序演化机制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谭长贵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5,共6页
-
文摘
系统有序演化机制问题是复杂性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中主要思想的分析 ,针对当前系统有序演化机制研究中存在的误区 ,论证了非平衡的真正涵义在于开放和流动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同样也是无序之源 ;涨落放大是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途径 ,但并非越大越好 ;序参量作为对系统演化宏观状态的描述 ,这种描述随意性较大 ,外在性较强 ,若从系统演化的本质解读有序显得牵强。认为自组织系统的有序演化取决于系统要素相互作用能否形成动态平衡态势 ;动态平衡态势具有网络结构。
-
关键词
系统演化
耗散结构论协同学
动态平衡态势
网络结构
-
分类号
N94-02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
-
题名复杂适应系统的主体性存在与实现
被引量:6
- 2
-
-
作者
谭长贵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1,共6页
-
文摘
在经历了各种理论的碰撞、融合与提升后,复杂适应系统的主体性概念正变得清晰。主体的概念不仅适合于有意识和情感的人,还适合于由异质要素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主体性的存在与实现是复杂适应系统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复杂、之所以适应的内在因素。复杂适应系统的主体性实现可以大致分为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准备阶段的表现特征是记忆和学习。执行阶段的表现形式是选择与适应。
-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
主体性
存在
实现
-
分类号
N94-02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
-
题名动态平衡态势的阶段可调控性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谭长贵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9,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动态平衡态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0130)系列成果之一
-
文摘
动态平衡态势是自组织系统在非线性相干作用条件下系统要素的有效伸缩或涨落,使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一种和谐状态和机制。它作为系统运行的一种状态,表明可以对其进行调控;作为系统有序运行的机制,表明通过对其调控可以促成系统内动态平衡态势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动态平衡态势的可调控方式包括:边界调控、要素调控、途径调控和环境调控。动态平衡态势的调控具有有限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
关键词
动态平衡态势
非线性系统
可调控性
-
Keywords
DES
non - linear system
regulatability
-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包含于组织中的无序对隐缠序的解构之解构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谭长贵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教授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5,26,共6页
-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复杂性视阈的无序与组织创新机制研究”(08YBB139)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课题“包含于组织中的无序研究”(06A04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组织创新作为复杂性研究中一个极为核心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而要弄清组织如何创新就必须厘清一个十分关键的中间环节,这便是组织中的有序通过什么因素以及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得以促成其在组织层级演化过程中的传递从而导致组织的不断创新的。其实,包含于组织中的无序在组织中对有序的传递起了关键性作用,正是因为这种传递,使得有序在延续原有基本结构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适应性改变,从而导致了组织的创新。
-
关键词
组织创新
隐缠序
无序
解构
-
分类号
N941.4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
-
题名学术界媚外厚古崇名学术心态与学术崛起
- 5
-
-
作者
谭长贵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9-124,共6页
-
文摘
软、硬实力的全面崛起是大国崛起的标志。由于思想的影响力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而学术的功能是创造思想,所以学术崛起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和平崛起。然而,中国学术界媚外厚古崇名的学术心态已经对中国学术的崛起造成了不和谐影响。打破媚外厚古重名的学术心态需要学习外来优秀文化和思想,但不能盲目照搬,更不能神化和迷信;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思想和文化,但不应受其束缚,不应夜郎自大,更应求得发展;需要实现由外化向内化的文化心态转移,即淡化崇拜名人的文化心态,强化敬佩名人、崇拜思想,但不迷信思想的文化心态培养。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现代文化为营养,以外来文化为补充,实现吐故纳新的张性循环,就能实现中国学术的崛起。
-
关键词
学术界
学术心态
学术崛起
-
分类号
C092
[社会学]
-
-
题名复杂性组织中无序的“第四张面孔”
- 6
-
-
作者
谭长贵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13,159,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复杂组织中无序的化解与利用研究”(13YJA72001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莫兰认为无序所具有的组织作用使无序呈现出"第四张面孔",这还不能足以说明"第四张面孔"的全部内涵。虽然"第四张面孔"离不开无序的组织作用,但更离不开具有组织作用的组织。只有当无序、有序及组织成为关联体,组织才可能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存在对无序的组织作用进行选择,无序的组织作用才可能实现,这是无序呈现"第四张面孔"的深层原因。更进一步说,组织化关联与组织化参与就是"第四张面孔"的核心,因为无序在组织化关联和组织化参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无序很难想象有组织化关联与组织化参与,有了组织化关联和组织化参与才有了组织,才有了无序的"第四张面孔"。
-
关键词
复杂性组织
无序
第四张面孔
-
分类号
N941.4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
-
题名“残损”之维:戴望舒诗歌另类意象解析
- 7
-
-
作者
张文刚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00,109,共5页
-
文摘
戴望舒诗歌中的"残损"类意象主要有三类:自然类残损意象、人生类残损意象和社会类残损意象。"残损"类意象的出现有着诗人自身生理、心理、情感以及社会和文学思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残损"类意象的大量运用,使戴望舒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更为丰富的艺术形态和更为坚实硬朗的质地,因而摈弃了早期诗歌单一的抒情风格和清浅的歌唱,开始走向诗艺的综合和内涵的丰盈。
-
关键词
戴望舒
诗歌
残损
意象
-
Keywords
Dai Wang-shu
poem
fragment
imagery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现代诗学建构中的意象本质观
- 8
-
-
作者
张文刚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0,共6页
-
文摘
在中国现代意象诗学建构中,对意象本质的探讨最为充分。就对意象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来说,随着诗歌创作和时代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就意象命题的二元性来说,诗论家对意与象二者关系的探寻也见仁见智;就意象与中国传统诗学和西方诗学观念的渊源来说,诗论家对意象与比、兴、象征及意境的关联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释。
-
关键词
中国
现代
诗学
意象本质
-
Keywords
China
modern
poetics
essence of imagery
-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