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流磁场对M-BTC材料电化学氮还原(NRR)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高朋召 张佩 +5 位作者 李玉玲 马冯 覃航 刘小磐 郭文明 肖汉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171,共10页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四种MOFs催化剂,分别通过XRD、SEM及IR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而研究了催化剂的NRR活性,最后探究了交流磁场对催化剂NRR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四种催化剂中,Fe-BTC在-0.376 V(vs.RHE)和80℃时具...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四种MOFs催化剂,分别通过XRD、SEM及IR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而研究了催化剂的NRR活性,最后探究了交流磁场对催化剂NRR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四种催化剂中,Fe-BTC在-0.376 V(vs.RHE)和80℃时具有最高的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分别为3.63×10^(-10) mol s^(1) cm^(-2)和0.31%;在恒电位下,当交流磁场的强度为4.355 mT,频率为50 kHz时,催化剂的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最大,分别为3.61×10^(-9) mol s^(-1) cm^(-2)和5.67%,比无磁场时分别提高约10倍和18倍,这种增效一方面源于交流磁场增加了N_(2)在Fe-BTC表面的吸附量,另一方面,交流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电场本身的电势的叠加作用,为NRR反应提供了额外能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氮还原反应 金属有机框架 交流磁场 氨产率 法拉第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存储性能
2
作者 郭姿珠 张睿 +3 位作者 孙旦 王海燕 黄小兵 唐有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442,共8页
以Cu||NCM712软包电池为研究模型,通过SEM、XRD、cryo-TEM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揭示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LMBs)在存储过程中不可逆容量损失和可逆容量损失的原因和占比。研究结果表明:初始荷电态对Cu||NCM712电池在25℃下的存储性能(容量... 以Cu||NCM712软包电池为研究模型,通过SEM、XRD、cryo-TEM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揭示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LMBs)在存储过程中不可逆容量损失和可逆容量损失的原因和占比。研究结果表明:初始荷电态对Cu||NCM712电池在25℃下的存储性能(容量保持率和容量恢复率)无显著影响,而提高存储温度会加剧满电态电池的自放电,导致电池的可逆容量损失增加;相较于锂金属与电解液之间的化学腐蚀,锂金属与Cu集流体之间的电偶腐蚀是造成Cu||NCM712电池不可逆容量损失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负极锂金属电池 可逆容量损失 不可逆容量损失 存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掺杂TiO_2介孔材料光催化降解头孢氨苄 被引量:6
3
作者 胡秀虹 汤承浩 +2 位作者 吴林冬 王翔 刘少友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0-465,共6页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Zr掺杂TiO_2(Zr-TiO_2),运用XR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水中头孢氨苄的光催化降解,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了光催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的Zr-TiO_2为锐钛矿型介孔材料,孔径约为8.12 nm;各因素对...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Zr掺杂TiO_2(Zr-TiO_2),运用XR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水中头孢氨苄的光催化降解,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了光催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的Zr-TiO_2为锐钛矿型介孔材料,孔径约为8.12 nm;各因素对头孢氨苄去除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光照时间、Zr-TiO_2投加量、初始头孢氨苄质量浓度;在Zr-TiO_2投加量为1.5 g/L、初始头孢氨苄质量浓度为10 mg/L、溶液pH为7.0、光照(300 W UV)时间为1.5 h的优化条件下,头孢氨苄去除率高达99.46%;Zr-TiO_2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合成 锆改性二氧化钛 头孢氨苄 光催化降解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溶液法制备的钠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x)Na_xV_2(PO_4)_3/C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玲芳 韩绍昌 +1 位作者 范长岭 王菲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1-205,共5页
以溶液法为制备方法、以葡萄糖为碳源合成了一种钠离子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x)NaxV_2(PO_4)_3/C(x=0、0.01、0.03、0.05、0.07)。XRD结果显示组成相为单斜晶型,与标准Li_3V_2(PO_4)_3衍射峰完全一致。微量钠掺杂并未改变产物... 以溶液法为制备方法、以葡萄糖为碳源合成了一种钠离子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3-x)NaxV_2(PO_4)_3/C(x=0、0.01、0.03、0.05、0.07)。XRD结果显示组成相为单斜晶型,与标准Li_3V_2(PO_4)_3衍射峰完全一致。微量钠掺杂并未改变产物的相组成与晶体结构,但使得晶胞参数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的扩散系数。SEM与TEM谱图显示材料颗粒基本为近似椭圆形,粒径分布均匀,碳包覆层完整。充放电测试显示Li_(2.97)Na_(0.03)V_2(PO_4)_3/C试样的倍率性能最好,在12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约为100mAh/g,循环伏安测试也证明该试样的锂离子扩散系数较高,比纯相Li_3V_2(PO_4)_3提高了约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制备 复合材料 溶液法 Li3V2(PO4)3/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3)V_(2)(PO_(4))_(3)/CN/rGO复合正极材料的构筑及储钠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仕杰 肖慧 +2 位作者 任玉荣 黄小兵 王海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4006-24010,共5页
Na_(3)V_(2)(PO_(4))_(3)具有理论容量高、钠离子超导体(NASICON)结构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值得研究和大规模应用的新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低的电导率导致其电化学性能在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不理想。本实验采用固相法制备了一种由... Na_(3)V_(2)(PO_(4))_(3)具有理论容量高、钠离子超导体(NASICON)结构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值得研究和大规模应用的新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低的电导率导致其电化学性能在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不理想。本实验采用固相法制备了一种由氮掺杂碳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共修饰的Na_(3)V_(2)(PO_(4))_(3)/CN/rGO(NVP/CN/rGO)复合正极材料,并借助材料表征手段、电化学分析技术等对不同含量rGO掺入的NVP/CN/rGO正极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NVP/CN/rGO-2复合材料颗粒分布均匀,并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和优越的循环稳定性。在0.2 C、10 C下可逆容量分别为116.9 mAh·g^(-1)和99.4 mAh·g^(-1),且在10 C下循环1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2%。复合材料表现优异性能的主要原因是:rGO特殊的导电网络结构将孤立的NVP/CN连接起来,提升了颗粒之间的接触电导,使其导电性进一步提高,从而显著提升其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Na_(3)V_(2)(PO_(4))_(3) 还原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少恒 陶建军 +2 位作者 周诗彪 杨基峰 胡熙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25-128,共4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以湖南文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从明确课程定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兴趣以及加强实践教学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需明确该课程不同于普通的微生物学,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以湖南文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从明确课程定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兴趣以及加强实践教学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需明确该课程不同于普通的微生物学,教师在授课中应将微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领域实践相结合。其次,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授课中应注意通过合理使用教具、引入热点问题以及善于使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力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践教学中也应注意促进学生对于环境工程微生物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独操能力,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微生物 课程改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氰化钾电子媒介体及醛基吡啶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2
7
作者 胡霞 申有名 沈广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采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将铁氰化钾电子媒介体固定在电极表面,构建免标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醛基吡啶盐不仅作为基底物质直接固定抗体,还可以很好地增强电极表面的导电性能.将构建的传感器用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的检测,其... 采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将铁氰化钾电子媒介体固定在电极表面,构建免标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醛基吡啶盐不仅作为基底物质直接固定抗体,还可以很好地增强电极表面的导电性能.将构建的传感器用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01~20 ng·mL^(-1),检测下限为0.004 ng·mL^(-1)(3S/N).此传感器的构建简单方便、无标记、特异性好,为甲胎蛋白及其他肿瘤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K3[Fe(CN)6] 醛基吡啶盐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铜集流体在无负极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姿珠 张睿 +3 位作者 孙旦 王海燕 黄小兵 唐有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92-3102,共11页
虽然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LMBs)具有能量密度高、结构简单等优势,但是金属锂在负极集流体界面不可逆的沉积/剥离过程以及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会大量消耗电池中有限的活性锂,导致电池容量迅速衰减。开发高性能的负极集流体是提升AF-LMB... 虽然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LMBs)具有能量密度高、结构简单等优势,但是金属锂在负极集流体界面不可逆的沉积/剥离过程以及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会大量消耗电池中有限的活性锂,导致电池容量迅速衰减。开发高性能的负极集流体是提升AF-LMBs循环寿命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本文研究了商业黄铜箔(F-Cu-Zn)作为负极集流体在AF-LMBs中的电化学性能,并且结合多种表征技术揭示了F-Cu-Zn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演变。结果表明:与商业铜箔(F-Cu)相比,F-Cu-Zn含有丰富的亲锂位点,诱导金属锂均匀成核与生长,所组装的Cu-Zn||NCM712软包全电池的室温循环寿命从75次增加至117次。此外,F-Cu-Zn电极中的Zn元素会在循环过程中不断溶解,最终在电极表层形成三维多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负极锂金属电池 黄铜集流体 富镍三元正极 亲锂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长时稳定的铅离子响应型脱氧核酶的合成与表征
9
作者 陈词 蒯海岚 +3 位作者 李林羚 胡霞 杨基峰 张松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199,共9页
脱氧核酶作为一类具有酶活性的功能核酸分子,以其不同于蛋白酶和核酶的结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等分析检测领域。但核酸结构易受生物酶降解,故而限制了脱氧核酶在该领域应用研究中的推进。化学修饰的方法可改善该问题,但仍存在... 脱氧核酶作为一类具有酶活性的功能核酸分子,以其不同于蛋白酶和核酶的结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等分析检测领域。但核酸结构易受生物酶降解,故而限制了脱氧核酶在该领域应用研究中的推进。化学修饰的方法可改善该问题,但仍存在修饰繁琐且价格昂贵等弊端。该文基于核酸结构改造,利用环形核酸结构的耐酶切能力,设计合成了一种环状结构的铅离子响应型脱氧核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环形脱氧核酶在外切酶样、自来水样以及75%胎牛血清(FBS)中具有比传统单链脱氧核酶更好的结构稳定性,其中在75%胎牛血清中稳定存在的时长达6h。此外,环形结构的引入也增强了脱氧核酶与底物序列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基于环形脱氧核酶的生物传感器的信号表达,这一特性有望为脱氧核酶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脱氧核酶 环形核酸 脱氧核酶 铅离子检测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刻蚀法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高导电聚(3,4-二氧乙烯噻吩)纳米薄膜
10
作者 马冯 向明旺 +2 位作者 孔精精 王菲菲 肖安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图案化导电薄膜在传感器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中在亲水处理的二氧化硅晶片基板上涂覆氯化铁/PEG-PPG-PEG嵌段共聚物/正丁醇的混合溶液,形成含有反胶束纳米球的氧化剂薄膜;以3,4-二氧乙烯噻吩单体分子为气相,通过气相沉积的方式... 图案化导电薄膜在传感器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中在亲水处理的二氧化硅晶片基板上涂覆氯化铁/PEG-PPG-PEG嵌段共聚物/正丁醇的混合溶液,形成含有反胶束纳米球的氧化剂薄膜;以3,4-二氧乙烯噻吩单体分子为气相,通过气相沉积的方式得到具有纳米孔图案的多孔性聚(3,4-二氧乙烯噻吩)(PEDOT)薄膜。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PEDOT薄膜纳米多孔结构的形成机制,并采用四点探针测试图案化薄膜的电性能。结果表明,PEG-PPG-PEG嵌段共聚物浓度和环境湿度的增加都有助于孔的生成。在PEG-PPG-PEG质量分数0.2%和处理基片的环境湿度为60%的条件下,制备的导电图案化薄膜的电导率可达到83.68S/cm,其平均孔径可达到248nm。通过反胶束刻蚀法对导电薄膜进行图案化处理,相对于其他图案化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在生物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 4-二氧乙烯噻吩) 反胶束 气相聚合 图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洞庭湖水稻土氮素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文军 杨奇勇 +3 位作者 杨基峰 肖烨 黄志刚 彭保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270,共10页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系列温度(5、15、25、35℃)短期(42 d)淹水培养试验,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农户习惯施氮磷钾肥(CF)、施氮钾肥(NK)、均衡施氮磷钾肥(NPK)及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HOM)对洞庭湖区水稻土氮素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系列温度(5、15、25、35℃)短期(42 d)淹水培养试验,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农户习惯施氮磷钾肥(CF)、施氮钾肥(NK)、均衡施氮磷钾肥(NPK)及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HOM)对洞庭湖区水稻土氮素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均显著增加土壤培养42 d累积矿化氮量(P<0.05),其增幅随温度升高由32.7%~80.4%逐渐降至14.9%~59.7%;与CK处理相比,施肥土壤氮矿化势(No)和可矿化氮比例分别增大22.4%~72.4%和7.8%~39.0%(P<0.05),25~35℃范围内土壤初期供氮强度(K)和后期矿化速率(n)分别提高2.7%~39.5%和4.0%~21.3%,该效应均以HOM处理表现最优。5~35℃范围内土壤氮矿化温度敏感系数(Q10)和氮矿化活化能(Ea)在长期不同施肥后分别降低9.6%~15.3%和9.2%~22.7%(P<0.05),其值在不同处理间由大到小均表现为CK、CF、NK、NPK、HOM;不论施肥与否,土壤氮素矿化对温度响应最敏感的范围均在5~15℃之间。研究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后,HOM处理提升土壤氮素矿化能力及降低其温度敏感性的效应更为突出,是更优的稻田施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洞庭湖区 水稻土 淹水培养 氮素矿化 温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TiO_2超细粉体的能带隙调控与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少友 左成钢 +1 位作者 陈远道 周诗彪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52-1558,共7页
采用简单的低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铁掺杂二氧化钛超细粉体(Fe-Ti O_2),并用XRD、UV-Vis、SEM/EDS、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投料比与模板剂对材料能隙宽度的影响,研究了材料微结构及其参数与光催化降解吡啶之间存在的... 采用简单的低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铁掺杂二氧化钛超细粉体(Fe-Ti O_2),并用XRD、UV-Vis、SEM/EDS、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投料比与模板剂对材料能隙宽度的影响,研究了材料微结构及其参数与光催化降解吡啶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Fe^(3+)进入锐钛矿Ti O_2晶格是以同晶取代方式主要从c-轴进入,使c轴投影方向Fe密度增加;不同模板剂和投料比对Fe-Ti O_2的能隙宽度都具有调控作用,但模板剂的调控作用相对明显;Fe-Ti O_2材料的晶格失配率与光催化性能呈正相关性。以CTAB为模板剂、不同投料比下Fe-Ti O2粉体对吡啶的可见光降解率(k)依次为:k_(Fe-Ti O_2(nFe/nTi=5∶10))(98.27%)>k_(Fe-Ti O_2(nFe/nTi=3∶10))(89.63%)>k_(Fe-Ti O_2(nFe/nTi=2∶10))(83.68%)>k_(Fe-Ti O_2(n_(Fe)/n_(Ti)=1∶10))(78.08%)>k_(Ti O_2)(10.13%);在确定投料比n_(Fe)/n_(Ti)=1∶10、不同模板剂下,Fe-Ti O_2粉体对吡啶的可见光降解率(k)为:k_(SDS)(94.24%)>k_(CTAB)(78.08%)>k_(SDBS)(70.15%)>k_(DHSB()64.58%)。吡啶的可见光降解效率主要依赖于Fe-Ti O_2粉体表面光生载流子本身的能量而不是比表面积、能隙宽度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掺杂二氧化钛 固相合成 能隙调控 吡啶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锂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康 任玉荣 +4 位作者 唐有根 孙旦 贾树勇 王海燕 黄小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1-47,共7页
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获得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在钠离子电池体系中,负极材料对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众多的负极... 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获得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在钠离子电池体系中,负极材料对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众多的负极材料中,尖晶石型钛酸锂凭借其优异的循环性能以及相对较高的钠离子脱嵌电位,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由于钛酸锂中钛的最外层轨道缺少电子,导致钛酸锂的导电性不佳。同时,由于钠离子半径较大,在脱嵌过程中离子扩散阻力大,易引起钛酸锂晶格畸变,严重制约着钛酸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研究者们基于深入的储钠机制研究,通过结构设计和界面优化,显著提升了钛酸锂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目前,文献报道的改善钛酸锂储钠性能的策略主要有:引入电导率较高的包覆层和离子掺杂来提高材料电子导电率,缓解嵌钠过程中的晶格畸变;通过结构调控设计纳米尺寸的钛酸锂材料以缩短离子扩散距离和增大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钛酸锂负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现状,着重对钛酸锂的结构与性能、合成方法和改性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对下一阶段钛酸锂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钛酸锂 合成方法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湖水域沉积物中PAHs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基峰 刘锋 +2 位作者 郑丽英 杨宇锋 罗胜联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83,共9页
该研究主要考察了柳叶湖及其毗邻水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6种优控PAHs的总含量在199~3 880 ng/g干重,其中荧蒽的平均含量最高(109 ng/g干重)。基于效应区间低值和效应区间中值的结果,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将对底栖... 该研究主要考察了柳叶湖及其毗邻水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6种优控PAHs的总含量在199~3 880 ng/g干重,其中荧蒽的平均含量最高(109 ng/g干重)。基于效应区间低值和效应区间中值的结果,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将对底栖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通过皮肤接触途径可能对人体造成中度癌症风险,尤其是儿童。组成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了沉积物中高分子量的4-环和5-环占据主导地位,而诊断比值分析结果暗示柳叶湖及毗邻水域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生物质或煤的燃烧。因此,为了降低沉积物中PAHs的生态风险,应采取措施以减少秸秆燃烧以及利用更为清洁的能源取代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沉积物 柳叶湖及毗邻水域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铁/聚醚砜复合膜的制备与膜的油水分离及对苯酚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莉兰 陈海梅 +5 位作者 韩晋 马冯 潘健 马文怡 任万征 张玉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针对复杂含油废水的处理,发展能同时分离油水混合物并能降解其中酚类等有机污染物的技术是未来油水分离膜的研究重点。文中以聚醚砜(PES)为膜材料,通过双凝固浴相转化法制备了高通量、抗压密性好的海绵孔结构PES基膜。通过在膜表面共沉... 针对复杂含油废水的处理,发展能同时分离油水混合物并能降解其中酚类等有机污染物的技术是未来油水分离膜的研究重点。文中以聚醚砜(PES)为膜材料,通过双凝固浴相转化法制备了高通量、抗压密性好的海绵孔结构PES基膜。通过在膜表面共沉积聚多巴胺(PDA)和聚乙烯亚胺(PEI)来负载孤立铁物种(4A-Fe)催化剂颗粒,得到了4AFe/PES膜。考察了4A-Fe/PES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和苯酚催化降解性能。结果显示,4A-Fe/PES有较好的亲水性、优异的水下超疏油性及抗油黏附性。且在动态分离乳化油水混合物的同时,实现了对油水乳液中苯酚的有效降解。在pH=2时,溶液循环50 min后膜对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8.4%,在此过程中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保持在99.8%,且重复使用3次后,膜的分离效率仍然能达到94.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铁 聚醚砜 油水分离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钌(Ⅱ)配合物荧光探针用于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的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学文 唐裕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56-1461,共6页
为了检测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本文合成了一种基于钌(Ⅱ)配合物的荧光探针。结果表明,该探针可实现对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的较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5~35μmol/L浓度区间,探针的荧光强度与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 为了检测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本文合成了一种基于钌(Ⅱ)配合物的荧光探针。结果表明,该探针可实现对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的较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5~35μmol/L浓度区间,探针的荧光强度与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限分别为0. 60和0. 78μmol/L。该研究为基于钌(Ⅱ)配合物的荧光探针定量检测生物活性分子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高半胱氨酸 钌(Ⅱ)配合物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中羟基自由基与磺胺甲恶唑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丽英 杨基峰 +4 位作者 欧利辉 靳俊玲 李静雅 李超群 罗胜联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65-3972,共8页
本研究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羟基自由基引发的磺胺甲恶唑加成反应与抽氢反应的机理,系统考察了水相中的反应动力学,应用ECOSAR软件预测并评估了加成产物的生态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磺胺甲恶唑的C_(8)、C_(12)及C_(16)等位点的平均局部... 本研究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羟基自由基引发的磺胺甲恶唑加成反应与抽氢反应的机理,系统考察了水相中的反应动力学,应用ECOSAR软件预测并评估了加成产物的生态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磺胺甲恶唑的C_(8)、C_(12)及C_(16)等位点的平均局部离子化能较低,说明它们更易与羟基自由基发生反应.除C17和H21外,其他位点的反应过程均放热,并且C1位点的加成反应与C—S键的裂解存在协同效应;加成反应和抽氢反应的活化自由能在4.0—28.6 kcal·mol^(−1)之间变化,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发生在C_(8)和H9位点;虽然反应的速率常数达到4.97×10^(12) L·mol^(−1)·s^(−1),但因受扩散控制使其在水相中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仅为8.68×10^(9) L·mol^(−1)·s^(−1).毒性预测结果显示,尽管大部分加成产物的生态毒性较母体化合物低,但C_(8)、C_(12)和C_(16)位点上的加成产物仍具有较高的生态毒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自由基 磺胺甲恶唑 量子化学 动力学 生态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沉淀法处理无铬钝化电解锰污水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少友 李雯 +1 位作者 曹剑 王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2-115,共4页
为净化无铬钝化电解锰污水,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漂白粉、碳酸钠及污水三组分之间的制约关系,探讨了温度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空气流量与搅拌转速对反应中"场""流"互作关系。结果表明,室温下,2 h内,搅拌转速... 为净化无铬钝化电解锰污水,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漂白粉、碳酸钠及污水三组分之间的制约关系,探讨了温度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空气流量与搅拌转速对反应中"场""流"互作关系。结果表明,室温下,2 h内,搅拌转速为150 r/min时,179.3 m L污水需加入漂白粉12.92 g、十水碳酸钠13.08 g为该氧化-沉淀反应的优化配方。温度升高有利于氨氮的去除,空气流量与搅拌转速存在明显的"场""流"协同效应,且空气流量与氨氮含量和COD呈负相关性,所得水质优于GB 8978-2002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污水 氧化-沉淀法 响应面分析 “流”与“场”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金属条件下I2/TBHP体系促进磺酰肼与烯醇硅醚自由基偶联反应合成α-磺酰基酮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裕才 屈煌 +2 位作者 张文熙 王菲菲 王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在以单质碘(I2)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条件下,使烯醇硅醚与各种取代的磺酰肼发生自由基磺酰化反应,经自由基加成和氧化反应,再水解脱去三甲基碘硅烷(Me3SiI),在最优条件下,以22%~72%的收率合成了22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α... 在以单质碘(I2)为催化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为氧化剂条件下,使烯醇硅醚与各种取代的磺酰肼发生自由基磺酰化反应,经自由基加成和氧化反应,再水解脱去三甲基碘硅烷(Me3SiI),在最优条件下,以22%~72%的收率合成了22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α⁃磺酰基酮衍生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表征了终产物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适性,氟、氯、硝基、三氟甲基、呋喃和萘等取代基团均能顺利发生转化,得到相应的目标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磺酰基酮 烯醇硅醚 磺酰肼 自由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苯并噻唑的新型过氧亚硝酸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春香 王慧平 +2 位作者 刘梦琴 申有名 谷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94-1500,共7页
该文以2-(2′-羟基-3′-醛基-5′-甲基苯基)苯并噻唑和1,1-二甲基肼为原料,通过一步缩合,简单过滤处理得到一种基于苯并噻唑的新型ONOO-荧光探针BD。但由于N—N单键旋转产生非辐射能量损失,探针BD荧光较弱。在引入ONOO-后,探针BD上的腙... 该文以2-(2′-羟基-3′-醛基-5′-甲基苯基)苯并噻唑和1,1-二甲基肼为原料,通过一步缩合,简单过滤处理得到一种基于苯并噻唑的新型ONOO-荧光探针BD。但由于N—N单键旋转产生非辐射能量损失,探针BD荧光较弱。在引入ONOO-后,探针BD上的腙水解成醛基,N—N单键脱落,荧光增强,同时可观察到明显的颜色变化。在PBS缓冲溶液(DMSO∶H2O=2∶8,体积比,pH 7.4)中,探针BD对ONOO-具有快速响应(25 s)、高灵敏度(7 nmol/L)和高选择性的特点,可在较宽pH值范围内工作。此外,探针BD还成功地用于肝癌细胞中ONOO-的荧光成像,因此,可作为揭示ONOO-在细胞中作用的一个很有潜力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亚硝酸盐 荧光探针 苯并噻唑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