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制度逻辑下的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探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龙献忠
周晶
董树军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党政办公室
湖南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35,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规划):"非营利组织参与逻辑下的大学治理现代化研究"(课题编号:BIA140092)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规划)"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编号:BIA13006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合作治理网络研究"(课题编号:20120161110035)
-
文摘
大学制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大学治理能力的整体水平,是衡量和决定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性变量。纵观国内外大学的发展历程,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高低既受到制度变迁的影响,又直接体现了每一个时期大学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来说,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的实质就是大学制度变迁的过程。因此,需要通过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来助推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实现路径可从整合主体权责、完善利益分配、鼓励社会参与、强化监督制约以及推动信息公开等方面展开。
-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治理能力
现代化
制度变迁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参与制度建构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龙献忠
周晶
-
机构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党政办公室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2-36,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规划)"非营利组织参与逻辑下的大学治理现代化研究"(编号:BIA140092)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制度逻辑下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编号:CX2015B105)
-
文摘
制度是推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明确社会参与制度建构在推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功能定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参与的现实困境,可以从制度层面找出具体成因。因此,需要从培育国家制度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教育评价机制、建立社会问责机制以及建构决策性董事会制度等方面入手,激发社会主体有效参与,以提升其参与大学治理的能力。
-
关键词
大学治理
现代化
社会参与
制度建构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