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连片特困地区公共安全协同治理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
8
1
作者
杨安华
李民
张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0-243,共4页
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途径和目标是通过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彻底改变目前特殊困难的局面,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公共安全条件恶劣是制约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导致其发展滞后的根本性因素。公...
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途径和目标是通过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彻底改变目前特殊困难的局面,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公共安全条件恶劣是制约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导致其发展滞后的根本性因素。公共安全协同治理,既是片区一体化发展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彻底改善片区公共安全状况,成功实施连片地区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根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武陵山片区
公共安全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系统构成、现实检视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
21
2
作者
龙献忠
刘绍云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1,共10页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在遵循。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主要由话语主体的引领力、话语内容的解释力、话语风格的吸引力、话语语境的渗透力、话语评价的助推力等构成。由于话语双方在主导性与主体...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在遵循。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主要由话语主体的引领力、话语内容的解释力、话语风格的吸引力、话语语境的渗透力、话语评价的助推力等构成。由于话语双方在主导性与主体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话语资源的供给未做到“内容为王”、话语的表达艺术未达到“妙趣横生”、话语语境的创设未实现“润物无声”,而且缺乏“科学规范”的话语评价机制,受这些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话语主体引领力弱化、话语内容解释力欠缺、话语风格吸引力不强、话语语境渗透力淡化、话语评价助推力不大,这使得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提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高校思政课应着力于跨越主体间话语“裂谷”、整合和创新多样话语资源、借鉴和融通多元话语风格、创设丰富蕴含的话语语境、构建科学的话语评价机制,努力提升课程话语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政课
话语亲和力
话语主体
话语内容
话语风格
话语语境
话语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历史演进、职能重构与机理审视
被引量:
14
3
作者
魏饴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共5页
从西方和我国高校发展历史过程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根据时代需求自身不断寻求突破的转型史。地方本科高校的这种转型发展也是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三大职能进行现...
从西方和我国高校发展历史过程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根据时代需求自身不断寻求突破的转型史。地方本科高校的这种转型发展也是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三大职能进行现代诠释和重新建构,即人才培养突出应用型,科学研究突出应用研究,服务社会更加贴近行业企业需求。同时,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还需要对其运行机理进行重新审视,与高校治理方式变革密切相关,需要调整高校、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多元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需要改革高校自身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应用型
治理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4
作者
石子球
《湖湘论坛》
2004年第2期15-17,共3页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 ,是马克思主义优于、高于其他一切社会理论的显著标志。“与时俱进”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含义上具有一致性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是指导社会主义实...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 ,是马克思主义优于、高于其他一切社会理论的显著标志。“与时俱进”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含义上具有一致性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
执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片特困地区公共安全协同治理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
8
1
作者
杨安华
李民
张伟
机构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
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党委
办公室
江苏师范大学管理
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40-243,共4页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武陵山片区公共安全协同治理研究"(12YBB200)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连片特困地区公共安全协同治理研究"(2012M521060)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省交界区公共危机跨界治理机制研究"(12YJAZH05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途径和目标是通过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彻底改变目前特殊困难的局面,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公共安全条件恶劣是制约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导致其发展滞后的根本性因素。公共安全协同治理,既是片区一体化发展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彻底改善片区公共安全状况,成功实施连片地区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根本要求。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武陵山片区
公共安全
协同治理
分类号
C95-0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系统构成、现实检视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
21
2
作者
龙献忠
刘绍云
机构
湖南
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党委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1,共10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20VSZ063)。
文摘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内在遵循。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主要由话语主体的引领力、话语内容的解释力、话语风格的吸引力、话语语境的渗透力、话语评价的助推力等构成。由于话语双方在主导性与主体性之间存在“内在张力”、话语资源的供给未做到“内容为王”、话语的表达艺术未达到“妙趣横生”、话语语境的创设未实现“润物无声”,而且缺乏“科学规范”的话语评价机制,受这些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话语主体引领力弱化、话语内容解释力欠缺、话语风格吸引力不强、话语语境渗透力淡化、话语评价助推力不大,这使得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提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高校思政课应着力于跨越主体间话语“裂谷”、整合和创新多样话语资源、借鉴和融通多元话语风格、创设丰富蕴含的话语语境、构建科学的话语评价机制,努力提升课程话语的亲和力。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思政课
话语亲和力
话语主体
话语内容
话语风格
话语语境
话语评价
Keywords
the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t universities
discourse affinity
discourse subject
discourse content
discourse style
discourse context
discourse evaluation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历史演进、职能重构与机理审视
被引量:
14
3
作者
魏饴
机构
中共
湖南文理学院党委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共5页
文摘
从西方和我国高校发展历史过程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根据时代需求自身不断寻求突破的转型史。地方本科高校的这种转型发展也是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三大职能进行现代诠释和重新建构,即人才培养突出应用型,科学研究突出应用研究,服务社会更加贴近行业企业需求。同时,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还需要对其运行机理进行重新审视,与高校治理方式变革密切相关,需要调整高校、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多元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需要改革高校自身运行机制。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应用型
治理变革
Keywords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type
governance reform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4
作者
石子球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党委
出处
《湖湘论坛》
2004年第2期15-17,共3页
文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 ,是马克思主义优于、高于其他一切社会理论的显著标志。“与时俱进”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含义上具有一致性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
执政能力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连片特困地区公共安全协同治理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杨安华
李民
张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亲和力:系统构成、现实检视与提升路径
龙献忠
刘绍云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历史演进、职能重构与机理审视
魏饴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石子球
《湖湘论坛》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