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精密激电法在斑岩型铜钼矿找矿突破中的成功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彦峰
张旭
+5 位作者
陈儒军
姚红春
常富国
曾佩
何馨
向毕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62-,共1页
<正>传统激电法受电磁耦合感应、观测参数少、测量通道少、抗干扰能力弱等因素影响,探测深度一般不超过300米、无法区分矿(如黄铜矿、辉钼矿、闪锌矿等)与非矿(如黄铁矿、碳质地层、磁铁矿等)异常(焦彦杰等,2015),并且二维探测效...
<正>传统激电法受电磁耦合感应、观测参数少、测量通道少、抗干扰能力弱等因素影响,探测深度一般不超过300米、无法区分矿(如黄铜矿、辉钼矿、闪锌矿等)与非矿(如黄铁矿、碳质地层、磁铁矿等)异常(焦彦杰等,2015),并且二维探测效率低、精度差、成本高,对深部探测无能为力。针对传统激电法的缺点和不足,我们提出了精密激电法。精密激电法采用分布式多通道观测系统,一次可布置100~800道并行采集,相当于100~800台传统激电仪同时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电
铜钼矿
并行采集
斑岩型
深部探测
观测系统
探测深度
测量通道
探测效率
同步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密激电法在斑岩型铜钼矿找矿突破中的成功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彦峰
张旭
陈儒军
姚红春
常富国
曾佩
何馨
向毕文
机构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湖南强军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62-,共1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部区域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资[2013]01-013-018)
河南省地勘基金项目(豫国土资发[2011]82号)
文摘
<正>传统激电法受电磁耦合感应、观测参数少、测量通道少、抗干扰能力弱等因素影响,探测深度一般不超过300米、无法区分矿(如黄铜矿、辉钼矿、闪锌矿等)与非矿(如黄铁矿、碳质地层、磁铁矿等)异常(焦彦杰等,2015),并且二维探测效率低、精度差、成本高,对深部探测无能为力。针对传统激电法的缺点和不足,我们提出了精密激电法。精密激电法采用分布式多通道观测系统,一次可布置100~800道并行采集,相当于100~800台传统激电仪同时采集。
关键词
激电
铜钼矿
并行采集
斑岩型
深部探测
观测系统
探测深度
测量通道
探测效率
同步采集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65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精密激电法在斑岩型铜钼矿找矿突破中的成功应用
杨彦峰
张旭
陈儒军
姚红春
常富国
曾佩
何馨
向毕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