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陈友林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08-I000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2
作者 蒋延华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3
作者 蒋延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4
作者 董芳 邓俊峰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5
作者 董芳 杨银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06-I00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静观的古琴断纹衍生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利 毛艺儒 刘丽霜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共5页
文章以传统动静观为理论基础,对古琴断纹的静态表现及动态发展进行衍生品的匹配推衍设计,挖掘事物形态背后的变化发展过程,并将其推衍到设计变体上。这种以静态表现下的动态发展演绎过程或内在形成逻辑作为母体原型推衍的衍生品设计,不... 文章以传统动静观为理论基础,对古琴断纹的静态表现及动态发展进行衍生品的匹配推衍设计,挖掘事物形态背后的变化发展过程,并将其推衍到设计变体上。这种以静态表现下的动态发展演绎过程或内在形成逻辑作为母体原型推衍的衍生品设计,不仅能够极大地拓展古琴断纹衍生品的设计表现,增强衍生品生命力,还能够为其他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提供新方向,使产品充分体现其艺术性、时间性及历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断纹 动静观 衍生品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以仁为本”的智能家居适老化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洁 戴向东 +1 位作者 单炯 赵鑫斓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112,共5页
在数智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居家养老环境中的智能产品的研究探索正日益深入。研究目的为探讨设计伦理视角下智能家居适老化产品设计原则与策略。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结合设计异化论,对当前智能家居适老化产品在设... 在数智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居家养老环境中的智能产品的研究探索正日益深入。研究目的为探讨设计伦理视角下智能家居适老化产品设计原则与策略。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结合设计异化论,对当前智能家居适老化产品在设计理念、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三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阐明“以仁为本”设计理念的本质内涵,并提出与之对应的设计原则。针对老龄人群身体机能、心理特征以及社会认知,提出以儒家仁爱为内核的平衡设计策略,探索构建基于“以仁为本”的智能家居适老化产品设计方法模型,防止设计异化,有效促进智能家居适老化产品设计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仁为本 智能家居 适老化产品 设计异化 设计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感知视阈下城市滨水带植物景观效益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覃伟 胡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目的】旨在探讨城市滨水带植物景观对游客体验的影响,并构建一套评价体系以评估其景观效益,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优化策略,以增强滨水带的旅游吸引力和提升游客体验。【方法】以常德穿紫河风光带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取游客对植物景观... 【目的】旨在探讨城市滨水带植物景观对游客体验的影响,并构建一套评价体系以评估其景观效益,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优化策略,以增强滨水带的旅游吸引力和提升游客体验。【方法】以常德穿紫河风光带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取游客对植物景观的感知和测评对象的植物景观基本情况,通过构建的评价体系对滨水带景观效益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由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16个指标层的美景度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得到排序前五的指标;利用评价体系作为打分参照,邀请专家打分,得到相关指标分值;再将各指标的分值代入景观效益评价模型中,计算得出最终值。【结果】穿紫河风光带植物景观效益得分为3.49,整体评价为一般;在产生舒适感、植物空间的可达性、休闲游憩指标上的评价为较好;但在植物配置层次感强、与景观建筑相适应指标上得分欠佳,评价一般;参考各项指标的分值,结合游客体验感知制定出相关优化策略。【结论】在城市滨水带植物景观效益评价体系中,生态效益(0.387)是最为重要的评价准则,其次是美学效益(0.316)、人文感知效益(0.152)、游憩空间效益(0.145);与周边环境相协调(0.107)、植物群落多样性(0.107)、改善环境质量(0.107)、产生舒适感(0.097)、植物景观空间层次(0.096)是5个最关键的评价指标;改善环境质量、植物配置层次感强、提供新奇与兴奋体验、与景观建筑相适应4个指标得分欠佳,对整体得分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提升植物景观的整体效益,从营造沉浸式感官体验的植物景观空间、强化植物群落结构层次关系、强调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共同造景三个方面进行植物景观优化策略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景观 植物评价 景观效益 城市滨水带 植物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实践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红兵 孙湘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0-73,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策略。通过实地调研和设计实践研究法,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定位和设计策略两方面入手,查阅相关资料,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需遵...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策略。通过实地调研和设计实践研究法,从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定位和设计策略两方面入手,查阅相关资料,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需遵循“体现‘乡味’本质、造出‘差异’卖点、突出‘旅游’属性”三大设计策略。最后以常德临澧县“福船村”品牌形象设计为例,从案例分析到项目调研、品牌形象设计定位等方面对“福船村”品牌形象进行设计实践,由此归纳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要符合“乡”的品牌气质、体现“游”的品牌属性、造出“村”的品牌差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定位,本文希望通过提升的方式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的复兴提供理论依据及实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福船村” 品牌形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要素与民宿景观的异质同构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覃伟 刘长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3-190,共8页
【目的】依据异质同构理论,发现江南古典园林与民宿景观空间存在着景观同构关系,因此利用这种景观同构关系来建立一套民宿景观空间设计方法,并利用柳湖阳山居为例证。旨在从江南古典园林中提取一定的设计手法,为营造出具有人文意境的民... 【目的】依据异质同构理论,发现江南古典园林与民宿景观空间存在着景观同构关系,因此利用这种景观同构关系来建立一套民宿景观空间设计方法,并利用柳湖阳山居为例证。旨在从江南古典园林中提取一定的设计手法,为营造出具有人文意境的民宿景观空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异质同构理论为指导,选取常德柳湖阳山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民宿景观格局构建与民宿景观空间结构营建,将柳湖阳山居的景观空间组成要素定义为:借山成景、理水融湖、空间序列、看与被看。【结果】柳湖阳山居民宿景观在形成“山—水—山”景观格局的基础上,产生两条闭环式空间序列。第一空间序列由入口景观、夹地景观、滨湖景观三大要素组成,第二空间序列环绕着内部水域而展开,两条空间序列各自独立却又在合适的位置出现融通关系。空间序列之上的各景观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看与被看的关系,让景观空间实现了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丰富景观空间的层次与节奏。【结论】柳湖阳山居民宿景观空间展示出的山水骨架、序列组织、渗透融合营造方式,同构于江南古典园林。因此,民宿景观空间可作为中式意蕴空间的传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景观 异质同构 景观同构 同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背景下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牮 覃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9-200,共12页
【目的】公园作为城市旅游景观资源之一,其内部植物景观的美感营造会对观赏公园的体验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通过建构一套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体系来进行测评,以白马湖公园与丁玲公园为测评对象,利用得到的测评结果来对公园植物景... 【目的】公园作为城市旅游景观资源之一,其内部植物景观的美感营造会对观赏公园的体验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通过建构一套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体系来进行测评,以白马湖公园与丁玲公园为测评对象,利用得到的测评结果来对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提出相关优化策略。【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法获取测评对象的植物景观基本情况;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由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12个指标层的美景度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得到排序前五的指标;将评价体系置于美景度评价法中,通过专家打分得到相关指标美景度值;再将各指标的美景度值代入美景度评价模型中,计算得出最终值。【结果】白马湖公园与丁玲公园在植物种类上都较为丰富,丁玲公园植物造景美景度值整体上高于白马湖公园;通过对前五个指标的美景度值分析,发现两处公园均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问题;依据美景度值并结合城市文旅需求,制定出相关优化策略。【结论】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体系中,指标层中的植物配置的层次性(0.101)、植物形态的多样性(0.100)、植物的装饰性(0.092)、植物造景的可观性(0.091)植物的空间拓展性(0.090)作为排序前五的评价指标;在植物的空间拓展性与装饰性上,两处公园得分均衡,波动变化不大;但在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形态的多样性与植物造景的可观性上,得分有差异,整体波动幅度较大;从主题氛围营造、融合业态提升体验、强化植物景观竖向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植物景观优化策略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景观 植物评价 美景度评价 城市公园 植物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下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感知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向前锋 覃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173,共9页
【目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展示城市历史底蕴的公共空间,其空间内部对历史原真性的还原程度会影响体验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感知;因此通过建构一套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感知评价体系来进行测评,以常德河街为测评对象,利用得到的评结果来... 【目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展示城市历史底蕴的公共空间,其空间内部对历史原真性的还原程度会影响体验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感知;因此通过建构一套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感知评价体系来进行测评,以常德河街为测评对象,利用得到的评结果来对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营造提出相关优化策略。【方法】利用文本分析对河街的网络点评内容进行分析,得到体验者关于河街的整体评价效果;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由1个目标层、2个准则层、7个指标层、22个影响因子的原真性感知评价体系;依据评价体系制定河街原真性感知评价问卷,通过不同人群打分得到相关指标分值;再将各指标分值代入原真性感知评价模型中,利用回归分析确定出评价指标之间的路径系数。【结果】关于河街的网络评价内容呈正面趋势;通过对路径系数分析,发现河街原真性感知的产生在于历史还原程度(0.355)和历史氛围感受(0.390),其中景观环境(0.727)、街道景观(0.452)、建筑形式(0.449)起主导作用,历史文化认知(0.105)在指标层中较低,夜景(0.013)在影响因子中最低。【结论】常德河街的原真性感知主要通过具有感知历史原真性的物质空间合展现历史文化的街区场所感两部分获得;其原真性感知提升的途径主要有5个方面,夜间景观质量与效果的提高、数字化历史文化街区游览建设、增加具有体验与参与感的特型商业门店、公益性文化展厅建设、加强周边居民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原真性感知评价 文本分析 感知评价模型 感知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宿景观空间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长青 覃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0-167,共8页
【目的】民宿的体验温感形成于民宿景观空间,而民宿景观空间的体验感与植物密不可分,因此对民宿景观空间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柳湖阳山居民宿景观空间为例证,旨在总结出一套针对民宿景观空间的植物选择原则与配置方式,为... 【目的】民宿的体验温感形成于民宿景观空间,而民宿景观空间的体验感与植物密不可分,因此对民宿景观空间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柳湖阳山居民宿景观空间为例证,旨在总结出一套针对民宿景观空间的植物选择原则与配置方式,为提高民宿景观空间的体验温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图示分析法等,选取柳湖阳山居民宿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从民宿景观空间的植物选择、民宿景观空间的植物配置、植物对民宿景观空间的构筑三方面构建了民宿景观空间的植物造景方法。【结果】民宿景观空间的植物选择要注意两条原则:在地性原则与文化性原则,民宿景观空间的植物配置方式可以从以树造景,于室成画、层次分明,富于韵律、音韵相宜,光影烘托3个主要方面进行,植物对民宿景观空间的构筑主要体现在创造民宿景观空间、组织民宿景观空间2个方面。【结论】民宿景观空间的植物选择应根植于景观空间的特性,以可利用乡土植物为主;民宿景观空间的植物配置以总方法为导向,再结合实际的民宿景观空间需求进行配置方法与形式的调整;植物造景对景观空间的视线延伸会产生影响,进而出现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使得产生不同的体验感与空间效果,完善民宿景观空间结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景观 植物选择 植物配置 民宿植物 空间构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农耕文化资源的挖掘
14
作者 王红兵 马妮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6期3182-3186,共5页
对武陵山片区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梳理,将该片区的农耕文化资源分为农艺术文化资源、农饮食文化资源、农畜禽文化资源、农器具文化资源、农作物文化资源、农服饰文化资源等类型;分析了片区内各类型农耕文化资源的要素... 对武陵山片区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梳理,将该片区的农耕文化资源分为农艺术文化资源、农饮食文化资源、农畜禽文化资源、农器具文化资源、农作物文化资源、农服饰文化资源等类型;分析了片区内各类型农耕文化资源的要素、特点及价值;并从有利于传承当地民俗文化、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当地农耕资源、有利于发展当地休闲农业等方面对武陵山片区农耕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农耕文化 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