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标志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钟丽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59-60,共2页
中国传统元素是东方文化的特殊性的表现,它有着广泛的题材、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标志设计中,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因此,在标志设计中,我们应该在对传统元素的形和意的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元素加以改造... 中国传统元素是东方文化的特殊性的表现,它有着广泛的题材、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标志设计中,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因此,在标志设计中,我们应该在对传统元素的形和意的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它们成为新的标志设计元素,让设计更富有当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儿童房的设计与装修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金星 钟丽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4期71-72,共2页
针对儿童房设计与装修的重要性,从绿色环保、设计与布置、缤纷的色彩和充足的照明等方面探讨了儿童房的设计与装修,以提高儿童房的设计质量,从而为儿童创造美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关键词 儿童房 设计 装修 色彩 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石华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年第3期86-89,共4页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决定了教育政策的基本走向。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阈下对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关系... 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看待和处理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决定了教育政策的基本走向。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阈下对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思路,对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公平 效率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自然光空间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金星 钟丽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3期55-56,共2页
从当今建筑设计的现状论述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并围绕如何利用自然光营造具有舒适、节能、环保的建筑作了初步探索,指出合理运用自然光是现代绿色建筑空间回归自然与体现自然的设计方向,是未来建筑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建筑空间 自然光 设计 建筑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军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39-40,共2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在多数已经熟悉计算机知识的开放教育学员中进行课程教学,需要通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既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又达到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 开放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班级德育环境研究报告
6
作者 邓石华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年第1期88-91,共4页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元场所”,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领导,乃至意识形态主管部门的领导,在德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教”(灌输),很少关注班级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很多基层领导在德育效果...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元场所”,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领导,乃至意识形态主管部门的领导,在德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教”(灌输),很少关注班级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很多基层领导在德育效果事倍功半的现实面前,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常常是抱怨社会大环境。事实上,微观环境在人的德性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并借助定量分析手段,对班级在学生德性形成中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具体研究,为高校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 元场所 德性 高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的法人性质及其理论困惑
7
作者 刘新国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4-16,共3页
民办高校在现行法体系中享有法人地位,但在法人类型的归属上存在争议,在实践中可强制归类于事业单位法人。民办高校在法律地位、独立责任和财产的最终归属、营利和赢利区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论困惑。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法人 事业单位 理论困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E课程培训模式在职业技能鉴定中的运用
8
作者 高宁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3-5,共3页
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是对劳动者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活动所必备的职业技能的认定。由于职业技能鉴定具有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考核标准,因此与CBE课程模式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在职业技能鉴定活动中完全可以借鉴CBE的原理... 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是对劳动者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活动所必备的职业技能的认定。由于职业技能鉴定具有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考核标准,因此与CBE课程模式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在职业技能鉴定活动中完全可以借鉴CBE的原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鉴定 CBE课程培训 借鉴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工程教学模式探讨
9
作者 侯全军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34-35,共2页
高职教育要培养具有交流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用技能技巧和一定组织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工程教学模式能有效达成这一目标并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工程教学 学习团队 性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版式的自由化设计
10
作者 周知 《艺海》 2013年第7期108-109,共2页
版式的自由化设计是在排版时推翻所有传统的编排方式,打破古典设计与网格设计的束缚,打破版式设计所提倡的统一秩序,主张以完全自由的方式取代。自由的设计方法,完全依赖于人对视觉形象的直觉感受,有时也表现了设计者的情感宣泄,这是典... 版式的自由化设计是在排版时推翻所有传统的编排方式,打破古典设计与网格设计的束缚,打破版式设计所提倡的统一秩序,主张以完全自由的方式取代。自由的设计方法,完全依赖于人对视觉形象的直觉感受,有时也表现了设计者的情感宣泄,这是典型的感性设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式设计 形态化 情感化 自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11
作者 周知 《艺海》 2014年第11期98-99,共2页
以汉字作为符号的形式来进行标志的创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汉字型标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造字型标志,是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设计手法,对文字的空间、结构、笔划形态及形式上进行变化处理,形成特定造型设计并体现... 以汉字作为符号的形式来进行标志的创意,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汉字型标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造字型标志,是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设计手法,对文字的空间、结构、笔划形态及形式上进行变化处理,形成特定造型设计并体现出一些相关行业的特点;另一种是书法型标志,是以书法艺术为基础进行设计,书法型标志不但笔画、结构、章法很美,还能体现书法本身修养和意境之美,并能提高标志本身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设计 造字型标志 书法型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字体设计的错觉效应
12
作者 周知 《艺海》 2011年第8期86-87,共2页
在现代社会中,不论是字体设计、广告设计、还是影视设计中,视觉错觉都被广泛地应用。现代字体设计与错觉现象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某种程度上了解这些问题的实质,对字体设计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有掌握了这些文字错觉规律,我们才能更好... 在现代社会中,不论是字体设计、广告设计、还是影视设计中,视觉错觉都被广泛地应用。现代字体设计与错觉现象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某种程度上了解这些问题的实质,对字体设计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有掌握了这些文字错觉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字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觉 字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鸣秋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42-43,88,共3页
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突出特色并有所创新和突破;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与时俱进;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谋划好长远,做好实施方案,作出科学决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实训基地建设 认识 思考 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乔力平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85-88,共4页
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使高校党的组织建设步入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对于加强党对高校的组织领导,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是要明确建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工作机制的重大意义。第二是就... 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使高校党的组织建设步入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对于加强党对高校的组织领导,促进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是要明确建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工作机制的重大意义。第二是就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工作机制提出了四个基本构想。第三是围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工作机制采取的三项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组织 工作机制 总体构想 主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的影像叙事——解读《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40,共1页
"后现代"语境关注非英雄化平民角色、远离中心的边缘意识、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暧昧的叙事视角组合起一系列不无意味的生活碎片,较好地诠释了"后现代"语境,但在价值取向的建构和消解之间却... "后现代"语境关注非英雄化平民角色、远离中心的边缘意识、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暧昧的叙事视角组合起一系列不无意味的生活碎片,较好地诠释了"后现代"语境,但在价值取向的建构和消解之间却表现出犹疑不定的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后现代" 语境 影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