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问题应该由谁提出?——兼谈课堂的生成与预设 |
冯永忠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
|
语文公开课作假现象面面观 |
汤登仲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3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
冯永忠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4
|
写好话题作文应着力解决六个问题 |
邓传辉
|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5
|
“取消”是为了促进——关于科技说明文阅读的几点思考 |
汤登仲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6
|
《再别康桥》备课三题 |
汤登仲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7
|
问题应该由谁提出? |
冯永忠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6 |
1
|
|
8
|
对《思考》的思考──也谈“本质属性”与“根本任务” |
汤登仲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9
|
高中自读课教例研讨 让自读课创造性地自读起来 |
杨智慧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0
|
“推荐我最喜爱的作品”活动的实践探索 |
杨智慧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1
|
教材处理与课堂应变 |
汤登仲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2
|
用文学的眼光解读《人是什么》 |
汤登仲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3
|
文章赏析:文章要素知识岂能缺位? |
汤登仲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6 |
0 |
|
14
|
体悟人生真谛,张扬思辨精神——谈谈思辨类散文的写作 |
冯永忠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5 |
0 |
|
15
|
高中研读课的教学实践初探 |
杨智慧
|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
2011 |
0 |
|
16
|
利用Authorware制作中学数学MCAI课件的特点 |
钟元初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7
|
让思维不再缺席 |
冯永忠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5 |
1
|
|
18
|
培养寄宿生的七种意识 |
王本南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9
|
“君看”还是“门前”? |
夏峥嵘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