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内地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道路——对常德地区的综合考察与分析
1
作者 熊继恩 石成林 王凤奇 《生态经济》 1988年第6期14-17,26,共5页
常德地区位于华中南部的洞庭湖滨,农村经济比较发达,这里也是典型的内陆地区,“外向型”农业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明显地落后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想从本地实际出发,就如何发展内地以创汇为主的“外向型”农业,谈点看法。
关键词 外向型农业 外向农业 农副产品 农村经济 农业发展 商品经济 生产规模 常德 起步阶段 比较发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贸市场的新变化——常德地区农村集贸市场调查
2
作者 沈习淼 石成林 《商业经济研究》 1987年第3期36-37,共2页
一、农村集贸市场的深刻变化1.集贸市场的类型,由综合性零售市场开始向专业性批发市场发展。前几年的农贸市场,绝大多数是综合性的零售市场。近几年来,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某些农副土特产品由于本身的特性和消费者的需要,逐渐从综... 一、农村集贸市场的深刻变化1.集贸市场的类型,由综合性零售市场开始向专业性批发市场发展。前几年的农贸市场,绝大多数是综合性的零售市场。近几年来,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某些农副土特产品由于本身的特性和消费者的需要,逐渐从综合市场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贸市场 批发市场 零售市场 土特产品 农村商品 常德地区 商业垄断 前几 商品流 流通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所有制多元化结构浅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昌义 石成林 《江淮论坛》 1988年第5期12-17,共6页
文章认为,我国现行的单一公有的土地制度已经给土地本身带来了一系列危机,拯救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重组我国土地所有制结构,实行多元化,即允许部分土地归私人所有,允许私人土地继承,允许土地(包括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在法律规... 文章认为,我国现行的单一公有的土地制度已经给土地本身带来了一系列危机,拯救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重组我国土地所有制结构,实行多元化,即允许部分土地归私人所有,允许私人土地继承,允许土地(包括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买卖。这一改革,是继实行联产责任制以来的农业生产力又一次解放,它将使农业获得长期(?)展。土地所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所有制 多元化结构 农业生产力 集体所有 土地制度 责任制 国家所有 危机 法律规定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村劳动者个体经济的若干问题
4
作者 石成林 《中州学刊》 1987年第4期14-16,114,共4页
农村劳动者个体经济,是近几年变革农村生产关系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承包经济的深层次演变。由于社会主义传统理论的影响,一谈到个体经济就联想到资本主义,所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现代农村个体经济与社会主义传统理论的矛盾... 农村劳动者个体经济,是近几年变革农村生产关系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承包经济的深层次演变。由于社会主义传统理论的影响,一谈到个体经济就联想到资本主义,所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现代农村个体经济与社会主义传统理论的矛盾冲突还是很突出的。怎样找出症结,解开这个矛盾,为大力发展农村劳动者个体经济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这是当前比较迫切的问题。本文想从四个方面谈些看法,不足之处,欢迎指教。 一、从农村劳动者个体经济收入的分析中看现代经济个体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农村现代个体经济,不仅自身发生了强烈膨胀,原集体承包经济也逐渐被演化成个体经济形式。其收入链条显著延长。根据劳动者个体经济特点分析,其收入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一是被劳动者个体化了的联产承包收入;二是狭义的庭院经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个体经济 农村劳动者 社会主义传统 现代农村 若干问题 农村个体经济 我国农村 农民 资本主义 经济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多元所有制结构浅析
5
作者 石成林 《探索(浙江)》 1988年第1期36-39,共4页
农村近年所出现的多元所有制,打破了20多年的所有制单一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为了促进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入发展,笔者想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就当前较为敏感的多元所有制现象谈点个人看法,并试图根据历史经验和实践结... 农村近年所出现的多元所有制,打破了20多年的所有制单一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为了促进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入发展,笔者想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就当前较为敏感的多元所有制现象谈点个人看法,并试图根据历史经验和实践结果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教。 农村多元所有制表现出了种种与众不同的新特色。 1.由于多元所有制结构的反作用力得到较为完整地发挥,使非公有经济生产力具有旺盛增长的势头。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元所有制结构 农村 非公有经济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基本特征 深入发展 反作用力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部分剩余劳力转移进城就业的再探讨
6
作者 石成林 《西北人口》 1987年第3期51-58,共8页
就业是农村劳力转移的驱动神经。美国经济界奇才凯恩斯在其成名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说,“本理论可以简述如下。就业量增加时,总真实所得也增加。但社会心理往往如斯:总真实所得增加时,总消费量也增加。但不如所得增加之大”。近... 就业是农村劳力转移的驱动神经。美国经济界奇才凯恩斯在其成名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说,“本理论可以简述如下。就业量增加时,总真实所得也增加。但社会心理往往如斯:总真实所得增加时,总消费量也增加。但不如所得增加之大”。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与劳力转移就业,基本处于同步增长状态。1983年以前。全国农林牧副渔业所占用劳力都在农村总劳力的90%以上,造成一种“就业性失业”,即假象就业。1984年,农林牧副渔业劳力陡降为88.09%之后,促使农村经济同步激长,当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剩余劳力 转移速度 进城就业 城市经济 农林牧副渔业 我国农村 就业量 社会总产值 城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探农产品价格成因和深化改革的基本对策
7
作者 石成林 《金融与经济》 1988年第12期31-34,共4页
本文试用实证性方法,对农产品价格的内部构造作些客观分析,然后,对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准确含义,以及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等作出最客观的判断,以求得其精髓。一、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以及价格与价值的联系方法解析 (一)、关于农产... 本文试用实证性方法,对农产品价格的内部构造作些客观分析,然后,对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准确含义,以及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等作出最客观的判断,以求得其精髓。一、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以及价格与价值的联系方法解析 (一)、关于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分析。这一题目本身没有任何新意,只是在研究方法上,笔者用近三年的时间,搜集了46种农产品、6大组数据的情况,以最具体的方法对农产品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结构进行了严密解剖。现将价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见表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价值规律 价格形成 交换价格 形成过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产品价值 基本原则 因素分析 决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