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望S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雷斌 熊跃东 +2 位作者 王悦 明兴权 唐文帮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5-8,共4页
为了探明新鉴定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望S的农艺性状,试验对望S及对照C815S的生育特性、株叶形态及穗粒性状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田间观察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望S属于中稻迟熟类型不育系,感温性较强,生育期较长,出叶速度较快,分蘖能力... 为了探明新鉴定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望S的农艺性状,试验对望S及对照C815S的生育特性、株叶形态及穗粒性状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田间观察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望S属于中稻迟熟类型不育系,感温性较强,生育期较长,出叶速度较快,分蘖能力较强,剑叶短、直、窄,地上部节间较短,有效穗数较多,每穗总粒数和着粒密度偏小,具有理想的株叶形态及穗粒性状,群体性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两用核不育系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屈成 刘芬 +3 位作者 方希林 邓跃军 张晶 王悦 《农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基质育秧是水稻机插秧的关键技术,育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机插秧的质量和产量。为了给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水稻机插秧基质育秧的现状、优点、类型;归纳了市场上常见基质的配方,对基质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和生物... 基质育秧是水稻机插秧的关键技术,育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稻机插秧的质量和产量。为了给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完善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水稻机插秧基质育秧的现状、优点、类型;归纳了市场上常见基质的配方,对基质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和生物性状等进行阐述;也指出了基质育秧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今后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基质育秧 基质配方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籼稻稻米外观与蒸煮品质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凡 邓化冰 +4 位作者 熊跃东 李馨 周放姣 卢汉 唐文帮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以16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4WSH0058、4WSH0247、4WSH0266、4WSH0268、4WSH0284、4WSH0886、4WSH0887、4WSH1108、4WSH1142、4WSH1324、4WSH1334、4WSH1339、4WSH1355、4WSH1357、4WSH1369、4WSH1555)和5个恢复系(R1998、R091、R184、华占... 以16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4WSH0058、4WSH0247、4WSH0266、4WSH0268、4WSH0284、4WSH0886、4WSH0887、4WSH1108、4WSH1142、4WSH1324、4WSH1334、4WSH1339、4WSH1355、4WSH1357、4WSH1369、4WSH1555)和5个恢复系(R1998、R091、R184、华占、R412)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80个组合为材料,研究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结果表明: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粒形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垩白粒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主要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垩白度和胶稠度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及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其中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较大。不育系4WSH0247、4WSH0886、4WSH0887、4WSH1324、4WSH1339、4WSH1355和恢复系R184和R412在垩白性状和蒸煮品质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容易配出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俱佳的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外观品质 蒸煮品质 配合力 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子休眠性及相关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方希林 王悦 +3 位作者 关列梅 邓跃军 张晶 李恩宇 《作物研究》 2016年第2期209-213,共5页
水稻种子的休眠特性对水稻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并长期影响着水稻的生产。综述了水稻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介绍了水稻休眠基因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对水稻种子休眠特性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包括休眠基因的定位和克... 水稻种子的休眠特性对水稻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并长期影响着水稻的生产。综述了水稻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介绍了水稻休眠基因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对水稻种子休眠特性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包括休眠基因的定位和克隆,休眠特性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以及抑制物的存在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 休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两优华占高产高效再生稻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严兴康 庞爱军 +4 位作者 唐艳军 朱贵祥 伍国银 唐少东 胡继银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17-20,24,共5页
2015~2016年在湖南永州对隆两优华占再生稻进行了喷施"九二○"、增施促芽肥、机收时稻田土壤水分含量、留桩高度对比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隆两优华占两季总产量最高,生育期适中,再生力强,抗逆性较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再... 2015~2016年在湖南永州对隆两优华占再生稻进行了喷施"九二○"、增施促芽肥、机收时稻田土壤水分含量、留桩高度对比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隆两优华占两季总产量最高,生育期适中,再生力强,抗逆性较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再生稻品种;蓄留再生稻在前季稻齐穗后约15 d和再生稻破口期喷施"九二○"可明显提高产量;在肥力上等的田块增施促芽肥尿素10~12.5 kg/667m^2,在肥力中等和差的田块增施促芽肥尿素15 kg/667m^2,可显著提高再生稻产量;头季稻机械收割蓄留的再生稻产量低于人工收割蓄留的;蓄留再生稻以头季稻始穗后约18 d排水晒田再机械收割最适宜;机械收割留桩高度以25~30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两优华占 再生稻 机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望两优5511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谌钧 周俊 +1 位作者 莫净雅 黄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27-28,105,共3页
望两优5511是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选两系不育系望S与恢复系望恢5511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介绍了望两优5511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以及制种技术。
关键词 高产优质 育种 杂交稻 望两优55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