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调查研究--以湖南三所试点院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谢雱 刘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1,共3页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改工作的有序展开,特别是在全国试点学校工作会议后,湖南省的课改试点工作也开始逐步实施。本文依据对湖南省三所试点院校课改情况的调研,阐述了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我国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改工作的有序展开,特别是在全国试点学校工作会议后,湖南省的课改试点工作也开始逐步实施。本文依据对湖南省三所试点院校课改情况的调研,阐述了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美术学 本科课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评价心理结构模型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余青 陈鸣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9,共10页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化的进程也进入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成为国家重视的焦点之一,而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态及其审美也成为政府和民众较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园林美学量化评价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探索现代城...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化的进程也进入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成为国家重视的焦点之一,而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态及其审美也成为政府和民众较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园林美学量化评价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探索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量化评价方法。通过文献综合法总结归纳了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评价的评价因子,并建立了相关美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工具,对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美感产生的各种因素和形成的心理结构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城市公共空间的美感心理构成可以得到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心理结构方程 指标体系 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花瑶挑花文创产品的设计创新 被引量:20
3
作者 谷梦恩 范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2-126,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是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分析湖南隆回非遗文化花瑶挑花的起源、技艺和其中蕴涵的人文信息,探讨了花瑶挑花的工艺和文化价值。结合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原则,对花瑶挑花元素采取直接引...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是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分析湖南隆回非遗文化花瑶挑花的起源、技艺和其中蕴涵的人文信息,探讨了花瑶挑花的工艺和文化价值。结合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原则,对花瑶挑花元素采取直接引用、简化提取、解构重组等方式将其应用在不同类型的文创产品中,从而对花瑶挑花的现代应用进行探索性设计。为实现对花瑶挑花的创新运用和活态传承提供理论依据支撑和实践参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瑶挑花 文创产品 产品设计 设计创新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逻辑与建设路径——基于学科交叉视角 被引量:28
4
作者 肖花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学科交叉融合作为中国科研创新的新态势,与高校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一方面,学科交叉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向多维的“学科思政”转变;另一方面,高校课程思政从主体和理论两方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此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具有内在的价值逻辑体... 学科交叉融合作为中国科研创新的新态势,与高校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一方面,学科交叉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向多维的“学科思政”转变;另一方面,高校课程思政从主体和理论两方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此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具有内在的价值逻辑体系,包括以坚守政治方向为“道”的本体价值、以指向学科互涉为“法”的认知价值、以互通教学实践为“术”的行动价值、以融通教师队伍为“器”的外在价值。然而,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认知取向支配德育取向、学科边界阻隔现代知识、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固化以及课程思政实践平台缺位等现实困境。基于此,立足目标、课程、主体、环境四个维度提出建设路径,即根植德育目标导向,强化课程内涵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推进学科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价值逻辑 学科交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的包装图形设计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余青 徐文昊 朱奕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60-370,共11页
目的旨在梳理AIGC在包装图形设计中的运行机制,并探究其应用原则和方法,为AIGC在包装图形设计中的科学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AIGC技术和包装图形设计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使用AIGC工具进行湘西苗画文创产品包装图形设计实践,总结并... 目的旨在梳理AIGC在包装图形设计中的运行机制,并探究其应用原则和方法,为AIGC在包装图形设计中的科学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AIGC技术和包装图形设计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使用AIGC工具进行湘西苗画文创产品包装图形设计实践,总结并验证AIGC在包装图形设计中的应用流程。构建了AIGC在包装图形设计中的运行机制,研究得出其应用原则和方法。结论运用AIGC进行包装图形设计,可以提高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流程,肯定了AIGC在设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但对设计过程的整体把控和设计结果的最终决策,仍离不开设计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包装图形设计 运行机制 应用原则 应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陈鸣 吴余青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2,140,共9页
目前,结构方程模型在公共空间评价中的研究成果极少,结构方程模型能否运用在城市公共空间美学量化评价中,需要进行实证研究。分别在我国不同纬度的3个城市中选择当地的地标性公共空间进行美学量化评价,评价结果证明,结构方程模型在城市... 目前,结构方程模型在公共空间评价中的研究成果极少,结构方程模型能否运用在城市公共空间美学量化评价中,需要进行实证研究。分别在我国不同纬度的3个城市中选择当地的地标性公共空间进行美学量化评价,评价结果证明,结构方程模型在城市公共空间美学量化评价中可以通过数据来真实地反映各个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特点,证实了美学量化评价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易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美学 结构方程模型 量化评价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勉唐画派的中观美学观研究
7
作者 李凌云 熊永松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3,158,159,共12页
勉唐画派作为藏族传统绘画流派,其美学观与藏传佛教格鲁派哲学思想关系密切,次第修行观主要影响了勉唐画派创作方法,使之呈现出井然有序的法度美;“二谛论”是勉唐画派审美内容上世俗与神圣、审美思维上感性与理性相圆融的深层原因;“... 勉唐画派作为藏族传统绘画流派,其美学观与藏传佛教格鲁派哲学思想关系密切,次第修行观主要影响了勉唐画派创作方法,使之呈现出井然有序的法度美;“二谛论”是勉唐画派审美内容上世俗与神圣、审美思维上感性与理性相圆融的深层原因;“智悲双运”中大慈大悲的求善精神与空性智慧的真谛追求,则融入了勉唐画派寂静涅槃的究竟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唐画派 格鲁派 中观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三峰谷雨流计数法在爆破震动损伤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肖建清 丁德馨 +1 位作者 张萍 蒋复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4-249,共6页
构筑物在爆破地震载荷作用下发生破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损伤累积过程。在进行爆破地震效应研究时,不仅要考虑几何距离、爆破条件以及地质条件对爆破振动强度的影响,也要关注结构本身的劣化过程。据此提出应用疲劳理论进行爆破地震效应分... 构筑物在爆破地震载荷作用下发生破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损伤累积过程。在进行爆破地震效应研究时,不仅要考虑几何距离、爆破条件以及地质条件对爆破振动强度的影响,也要关注结构本身的劣化过程。据此提出应用疲劳理论进行爆破地震效应分析的思路。首先,阐述了爆破震动应力谱测量的基本方法。其次,针对于三峰谷雨流计数模型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案。改进后的计数模型融等值点压缩、峰谷值检测以及循环计数为一体,简化了计数过程,运用改进的计数模型分析了震动应力谱,得出了各种循环的频数分布规律。统计结果表明,单次爆破中绝大部分为小幅疲劳循环,而且拉压循环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疲劳 应力谱 雨流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角下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吴余青 朱奕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40-446,共7页
目的 探索符合生态美学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方法 从生态美学视角出发,提出符合生态美学的公共设施的生态特征和设计原则,并从实用性、可持续性和可识别性3个方面来探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策略。结论 符合生态美学理念的城市公共设施... 目的 探索符合生态美学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方法 从生态美学视角出发,提出符合生态美学的公共设施的生态特征和设计原则,并从实用性、可持续性和可识别性3个方面来探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策略。结论 符合生态美学理念的城市公共设施具有可循环再生、可重复使用、材料节约化以及设计简洁化4个特点。因地制宜、和谐共生、文脉延续和兼顾美观是生态美学下公共设施设计的4个原则。实用性是公共设施设计的基础,可从功能实用和生态实用2方面实现。可持续性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重点,可以通过自然生态材料的选择、对自然生态能源的利用以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共存方式上实现。可识别性是空间公共设施设计的亮点,其包含了对当地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的因势利导和古为今用,实现本土文化的可识别性,不仅有利于城市自然生态和谐,也有利于民众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公共设施设计 实用性 可持续性 可识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源刺绣“魏犨擒貘”纹样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探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彭迪 夏添 贺景卫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3,共8页
"魏犨擒貘"是桃源刺绣的典型纹样,蕴含着鲜明的地域戏曲特征及深刻的文化内涵。文章为挖掘该纹样的民俗寓意,基于湖南省博物馆、桃源县博物馆、私人收藏的21幅清代和民国时期绣品实物,运用历史文献、田野调查、归纳对比等方法... "魏犨擒貘"是桃源刺绣的典型纹样,蕴含着鲜明的地域戏曲特征及深刻的文化内涵。文章为挖掘该纹样的民俗寓意,基于湖南省博物馆、桃源县博物馆、私人收藏的21幅清代和民国时期绣品实物,运用历史文献、田野调查、归纳对比等方法,先梳理"魏犨擒貘"纹样的"文本-戏曲-刺绣"发展脉络,再分析其艺术特征及地域文化内涵。研究表明:"魏犨擒貘"纹样来源于武陵戏传统剧目;人物装扮富有浓厚的武陵戏曲特色;纹样构图遵循表演程式、配色雅俗互鉴、针法毫发毕现。"魏犨擒貘"纹样体现了桃源百姓辟邪和护子的心理祈盼,具有忠勇、爱国的教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刺绣 魏犨擒貘 戏曲故事纹样 艺术特征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儿童产品设计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哲曦 范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9-298,共10页
目的 为厘清国内近5年儿童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其重点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 以北大核心、CSCD、CSSCI期刊数据库的文献为数据源,利用Cite Space V软件和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一系列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17... 目的 为厘清国内近5年儿童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其重点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 以北大核心、CSCD、CSSCI期刊数据库的文献为数据源,利用Cite Space V软件和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一系列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17—2021年文献的总体指标、期刊来源、研究机构、研究作者和关键词,梳理研究概况和走向。结论 近5年儿童产品设计研究的核心期刊来源集中,总体发文量与总体被引量均呈上升趋势。研究作者形成了一批具有导向作用的核心作者群,但多数为小规模的高校团队,不同团队之间的学术联系较弱,合作网格呈现“个别聚集,普遍疏散”的态势。研究内容逐渐从单一年龄层向多维年龄层延伸,由单一功能属性向多功能属性转变,从正常儿童的用户定位向偏常儿童的用户定位扩充,由表象层的显性体验向本质层的隐性体验提升,后续的重点研究方向将从传统文化内涵、数字技术应用、服务系统体验、可成长性、绿色生态设计等角度继续深入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产品设计 科学知识图谱 Cite Space 计量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人共处不如与狼共舞——电影《与狼共舞》评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45-45,共1页
我是一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我和"与狼共舞"一样希望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一切矛盾和冲突,带着真诚、善良和巨大的宽容上路,追求着心中的理想,一心向往纯洁和光明,具有这种激情的人即使真的与狼共舞也乐此不疲,"与狼共舞&qu... 我是一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我和"与狼共舞"一样希望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一切矛盾和冲突,带着真诚、善良和巨大的宽容上路,追求着心中的理想,一心向往纯洁和光明,具有这种激情的人即使真的与狼共舞也乐此不疲,"与狼共舞"用坚毅、果敢、乐观、正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英雄气质的人,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缺少的和甘地一样真正的英雄!陈染说得好:我认识的人越多,我越是喜欢狗。而我喜欢"与狼共舞",也开始喜欢与狼共舞,因为那只狼和马代表了这个时代最后的忠诚!它们的死向我开示:人不知道文明和野蛮的距离,人不如狼,与其与人共处不如与狼共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狼共舞 英雄气质 战争 甘地 非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LoRA模型的西兰卡普纹样智能生成研究
13
作者 吴卫 丁雨欣 李芷仪 《包装工程》 2025年第16期360-371,430,共13页
目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传统织锦工艺,助力解决传统手工艺风格复原难、图案创新效率低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通过LoRA模型微调Stable Diffusion的智能生成方法,通过对西兰卡普图纹形象、构成布局、色彩运... 目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传统织锦工艺,助力解决传统手工艺风格复原难、图案创新效率低等问题。方法提出一种通过LoRA模型微调Stable Diffusion的智能生成方法,通过对西兰卡普图纹形象、构成布局、色彩运用三大特征维度的深度解析,构建精标数据集,并利用LoRA模型对Stable Diffusion进行精准微调,以完成少样本风格迁移实验。结果通过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不仅实现了西兰卡普风格的精确捕捉与复现,还完成了高质量图案的智能生成。结论在西兰卡普的特征提取与智能生成方面,通过现代设计方法与智能生成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其在顺应现代发展趋势、完成活态传承任务的同时,为同类研究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卡普 Stable Diffusion LoRA 少样本风格迁移 智能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源刺绣瑞兽母题的图像艺术特征及符号意义考析
14
作者 彭迪 夏添 +1 位作者 黄佳 邵孛喆 《丝绸》 2025年第8期21-31,共11页
瑞兽纹是桃源刺绣的典型母题,透过其艺术特征挖掘符号组合意涵,有利于赓续其民俗文化精神。文章基于317件桃源刺绣瑞兽纹样本进行图像学考察,采用聚类分析法、文献考察法、图像对比法,首先分析瑞兽纹的类型和图像艺术特征,然后探讨瑞兽... 瑞兽纹是桃源刺绣的典型母题,透过其艺术特征挖掘符号组合意涵,有利于赓续其民俗文化精神。文章基于317件桃源刺绣瑞兽纹样本进行图像学考察,采用聚类分析法、文献考察法、图像对比法,首先分析瑞兽纹的类型和图像艺术特征,然后探讨瑞兽母题的符号组合所蕴含的民俗观念,最后深入阐析瑞兽母题形成的文化缘由。研究表明:桃源刺绣瑞兽母题造型丰富,可分为四种兽形,其具有瑞兽花叶的典型图式,尚青的色彩审美和装饰多样的工艺特征,并作为装饰模件与其他符号组合,构成多样的所指意义,包括祈子求福、驱邪避疫、长寿多福的多种祈福观念。瑞兽母题的形成根源于桃源浓厚的巫傩文化,尤其与桃源地区广泛流传模拟动物的傩舞及以兽驱疫的傩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刺绣 瑞兽母题 图像纹样 艺术特征 民俗观念 符号意义 巫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