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模拟的都市圈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分析——以长株潭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朱政 朱翔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46,共17页
综合交通可达性对当代都市圈的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有重要作用。文章以长株潭都市圈为例,通过空间数据库构建、出发点玫瑰图构建、交通分担率测算、交通接驳时间计算、交通方式可达性分析、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结构分析等空间模... 综合交通可达性对当代都市圈的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有重要作用。文章以长株潭都市圈为例,通过空间数据库构建、出发点玫瑰图构建、交通分担率测算、交通接驳时间计算、交通方式可达性分析、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结构分析等空间模拟步骤,深入归纳其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问题。结果表明:长株潭都市圈中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边缘区域的“低-高-低”趋势。旅游景区对高速公路依赖显著,轨道交通作用发挥不足,各类交通之间接驳不畅,部分景区入口设计存在问题。文章据此提出宏观交通规划、中观交通组织、微观交通设计3方面的优化措施。文章通过对旅游交通的前端、中端、末端环节全过程分析,构建都市圈旅游景区综合交通可达性的研究框架。在交旅融合背景下,对于优化都市圈的旅游交通系统具有规划和管理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综合交通可达性 长株潭都市圈 空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居住区空间宜居程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政 贺清云 覃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59-1867,共9页
以长沙市为例,建立由20367个建筑体块以及水体、地形、道路等要素构成的城市三维模型,通过建设、环境、交通、服务、景观5个方面的20个指标的计算,对全市1860个居住区的空间宜居程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居住区的空间宜居程度... 以长沙市为例,建立由20367个建筑体块以及水体、地形、道路等要素构成的城市三维模型,通过建设、环境、交通、服务、景观5个方面的20个指标的计算,对全市1860个居住区的空间宜居程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居住区的空间宜居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呈现出"西高东低""一走廊三高地三低地"的空间特征。湘江沿岸"走廊"以及梅溪湖、松雅湖、洋湖周边区域"三高地"的空间宜居程度较高,中心城区则存在空间宜居程度最低的"三低地"。城市综合宜居程度与景观类指标、环境类指标呈空间正相关,建设类指标呈现"中心低、边缘高"现象,而交通类、服务类指标呈现"中心高、边缘低"现象。产生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扩张与居住区建设速度过快,居住区对景观资源依赖性强,老旧小区搬迁改造推进缓慢,新建城区配套服务不足。应该从控制城市周边居住区的新建、推动旧城改造、加强景观营造、完善配套服务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市 居住区 空间宜居程度 城市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