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教师评价的“科研项目化”
1
作者 邹永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科研项目实质上是通过制度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为科学研究提供经费支持,以实现知识创新、人才储备、关键技术突破以及社会重大问题解决等目标的手段。科研项目因为自身的竞争性、层级性以及同行评审的严格性,在高校教师评价中具有独特价... 科研项目实质上是通过制度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为科学研究提供经费支持,以实现知识创新、人才储备、关键技术突破以及社会重大问题解决等目标的手段。科研项目因为自身的竞争性、层级性以及同行评审的严格性,在高校教师评价中具有独特价值。然而,除了显性的公共财政资金划拨支持外,当前的科研项目还附着过多的隐性资源分配偏好,导致高校将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立项或经费数量作为人才评价、资源分配的关键,这种做法带来诸多弊端,加剧了高校间的“恶性”竞争,弱化了科研项目的研究价值,异化了高校教师的价值追求。这些弊端产生有其根源,遴选方式单一和过程管理相对较弱是诱发因素;科研项目立项背后蕴含的丰厚资源是关键因素;“效率至上”的管理方式是强化因素。为此,需要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方式,弱化“科研项目追逐”动机;强化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避免“重立项”现象;推动社会评价话语体系变革,缓解“内卷式”竞争;持续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破除“功利化”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化 教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