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RING型锌指蛋白DTX2的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1
作者 易正芳 李永青 +5 位作者 袁婺洲 王跃群 朱传炳 刘芳 吴自荣 吴秀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3-126,133,共5页
鉴定了一个人类WWE与RING型锌指基因DTX2,位于人染色体7q11.23.通过RACE获得的全长cDNA显示,DTX2编码包含两个WWE区域与一个RING锌指区域的蛋白.
关键词 DTX2 WWE区域 Ring-锌指蛋白cDNA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足丝盘及足丝的多巴分析(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楠楠 石戈 +2 位作者 杨宵旭 王智平 廖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多巴(3,4-l-dihydroxyphenylalanine,DOPA)是贻贝足丝粘附蛋白中的一种特殊的氨基酸,由酪氨酸经羟化后生成,与贻贝足丝粘附蛋白的强粘附性能具有直接联系.目前,已鉴定的多种贻贝足丝蛋白序列中均发现有不同含量的DOPA存在.蛋白中DOPA的... 多巴(3,4-l-dihydroxyphenylalanine,DOPA)是贻贝足丝粘附蛋白中的一种特殊的氨基酸,由酪氨酸经羟化后生成,与贻贝足丝粘附蛋白的强粘附性能具有直接联系.目前,已鉴定的多种贻贝足丝蛋白序列中均发现有不同含量的DOPA存在.蛋白中DOPA的定量检测对于了解DOPA在蛋白粘附中的作用以及粘附蛋白的粘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厚壳贻贝足丝盘和足丝纤维中DOPA的含量以及DOPA与厚壳贻贝足丝蛋白的粘附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氮蓝四唑(nitrobluetetrazolium,NBT)对DOPA的特异染色原理,结合蛋白质电泳、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玻璃包被实验,分析和比较了厚壳贻贝足丝不同部位的DOPA含量、蛋白组成特点以及粘附能力.NBT可以在不水解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DOPA的定量分析,且与DOPA的氧化状态无关.研究结果表明,厚壳贻贝足丝盘中蛋白的DOPA含量明显高于足丝,两者DOPA含量相差2.33倍;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厚壳贻贝足丝盘和足丝纤维的蛋白质组成差异较大,足丝盘中的蛋白质分子量范围明显低于足丝纤维;玻璃包被实验结合POQuest软件半定量分析表明,厚壳贻贝足丝盘蛋白的粘附能力明显高于足丝纤维,且蛋白在玻璃表面的吸附能力与DOPA含量具有相关性.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了一种蛋白中DOPA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初步了解了厚壳贻贝足丝盘和足丝纤维的蛋白组成、DOPA含量以及粘附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深入了解贻贝足丝的粘附性能、粘附机制以及开发新型生物粘合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TILUS coruscus 多巴(DOPA) 足丝 足丝纤维 足丝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vGPCR具有巯基化酪氨酸的氨基端的表达和纯化(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慧 傅永明 +2 位作者 肖俊 周曼 冯浩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67,共6页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编码的G-蛋白偶联受体(vGPCR)基因是一种癌基因,在KSHV致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前期工作揭示vGPCR的氨基端Y26和Y28两位酪氨酸的巯基化作用对其致瘤性至关重要.本研究将vGPCR的氨基端(1~49位氨基酸)以及其...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编码的G-蛋白偶联受体(vGPCR)基因是一种癌基因,在KSHV致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前期工作揭示vGPCR的氨基端Y26和Y28两位酪氨酸的巯基化作用对其致瘤性至关重要.本研究将vGPCR的氨基端(1~49位氨基酸)以及其yydd突变体分别同鼠Fc片段有机连接并命名为wt-vG-N-mFc和yydd-vG-N-mFc.采用该两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HEK293T细胞,重组融合蛋白分别从全细胞裂解液和细胞培养液中被纯化出来,并被考马斯亮蓝和印迹杂交鉴定.放射自显影表明wt-vG-N-mFc而非yydd-vG-N-mFc具有巯基化修饰作用.含有巯基化酪氨酸的vGPCR氨基端融合蛋白的成功表达和纯化为其将来在研究vGPCR的致瘤性和以vG-PCR为靶定目标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病毒G-蛋白偶联受体 巯基化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