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的新记录植物(六) 被引量:20
1
作者 黄文新 刘克明 +2 位作者 蔡秀珍 田建平 胡光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6-399,共4页
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记录 ,其中新记录属 2个 ,即假木豆属 (Dendrolobium(WightetArn .)Benth .)和排钱树属 (PhyllodiumDesv.) ;新记录种 2 0个 ,即鹰爪花 (Artabotryshexapetalus(Linn .f.)Bhandari)、岩生碎米荠 (Cardaminecalcicol... 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记录 ,其中新记录属 2个 ,即假木豆属 (Dendrolobium(WightetArn .)Benth .)和排钱树属 (PhyllodiumDesv.) ;新记录种 2 0个 ,即鹰爪花 (Artabotryshexapetalus(Linn .f.)Bhandari)、岩生碎米荠 (CardaminecalcicolaW .W .Smith .)、山芥碎米荠 (Cardaminegrif fithiiHook .f.etThons.)、白花碎米荠 (Cardamineleucantha (Tausch)O .E .Schulz)、紫彩绣球 (Hy drangeasargentianaRehd .)、狭叶黄檀 (DalbergiastenophyllaPrain)、假木豆 (Dendrolobiumtriangulare(Retz .)Schindl.)、排钱树 (Phyllodiumpulchellum (L .)Desv .)、华野豌豆 (ViciachinensisFranch .)、绿萼凤仙花 (ImpatienschlorosepalaHand . Mazz.)、岩谷杜鹃 (RhododendronrupivalleculatumTam .)、革叶铁榄 (Sinosideroxylonwightianum (Hook .etArn .)Aubr.)、宁波木犀 (OsmanthuscooperiHemsl.)、天人草 (Comanthosphacejaponica (Miq .)S .Moore)、华南野靛棵 (Mananthesaustrosinensis (H .S .Lo)C .Y .WuetC .C .Hu)、东亚磨芋 (Amorphophalluskiusianus (Makino)Makino)、齿唇兰 (AnoectochiluslanceolatusLindl.)、圆叶石豆兰 (BulbophyllumdrymoglossumMaxim .exOkubo)、毛杓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碎米 白花 黄檀 磨芋 绣球 杜鹃 新记录属 植物分布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的新记录植物(五) 被引量:16
2
作者 胡光万 刘克明 刘林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9-401,共3页
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记录 ,其中新记录种 1 0个 ,即短茎淫羊藿 (EpimediumbrachyrrhizumStearn)、婺源凤仙花 (ImpatienswuyuanensisY .L .Chen)、滑叶猕猴桃 (Actini dialaevissimaC .F .Liang)、江浙狗舌草 (Tephroserispierotii (Mi... 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记录 ,其中新记录种 1 0个 ,即短茎淫羊藿 (EpimediumbrachyrrhizumStearn)、婺源凤仙花 (ImpatienswuyuanensisY .L .Chen)、滑叶猕猴桃 (Actini dialaevissimaC .F .Liang)、江浙狗舌草 (Tephroserispierotii (Miq .)Holub)、卵叶韭菜 (Alli umovalifoliumHand . Mzt.)、细花虾脊兰 (CalanthemanniiHook .f.)、银带虾脊兰 (Calantheargenteo striataC .Z .TangetS .J.Cheng)、乐昌虾脊兰 (CalanthelechangensisZ .H .TsietT .Tang)、大花羊耳蒜 (LiparisdistansC .B .Clarke)和牛虱草 (Eragrostisunioloides (Retz.)NeesexSteud .) ;新记录变种 1个 ,即多裂荷青花 (Hylomeconjaponicavar .dissecta (Franch .etSavat.)Fed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新记录 植物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的新记录植物(四) 被引量:17
3
作者 胡光万 雷立公 刘克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38,共3页
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记录 ,其中新记录科 1个 ,即无叶莲科Petrosaviaceae;新记录属 2个 ,即无叶莲属PetrosaviaBecc .和鸢尾兰属OberoniaLindl.;新记录种 1 1个 ,即小药八旦子Corydaliscaudata (Lam .)Pers、韫珍金腰Chrysospleniumwuw... 报道了湖南植物分布新记录 ,其中新记录科 1个 ,即无叶莲科Petrosaviaceae;新记录属 2个 ,即无叶莲属PetrosaviaBecc .和鸢尾兰属OberoniaLindl.;新记录种 1 1个 ,即小药八旦子Corydaliscaudata (Lam .)Pers、韫珍金腰ChrysospleniumwuwencheniiJien、桂林乌桕SapiumchihsinianumS .K .Lee、蛛毛苣苔Paraboeasinensis (Oliv .)Burtt、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compressa (Linn .f.)R .Br.、曲轴黑三棱SparganiumfallaxGraebn、无叶莲Pet rosaviasakuraii (Makino)J.J .SmithexSteenis、北重楼ParisverticillataM .-Bieb .、大叶仙茅Curculigocapitulata (Lour.)O .Kuntze、狭叶鸢尾兰OberoniacaulescensLindl.、无距虾脊兰CalanthetsoongianaT .TangetF .T .Wang ;新记录变种 1个 ,即峨嵋金腰ChrysospleniumhydrocotylifoliumL啨vl.etVant.var.emeienseJ .T .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种子植物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仙花属(Impatiens L.)10种植物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蔡秀珍 刘克明 +1 位作者 丛义艳 陈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0种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本属花粉为单粒花粉,呈长圆形至长矩圆形,大小为20.3-46.7μm,具角萌发孔,网状纹饰,网眼明显;根据花粉网状纹饰中网眼内是否具颗粒状突起可将其分为2类:(1)网眼...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0种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本属花粉为单粒花粉,呈长圆形至长矩圆形,大小为20.3-46.7μm,具角萌发孔,网状纹饰,网眼明显;根据花粉网状纹饰中网眼内是否具颗粒状突起可将其分为2类:(1)网眼内无或近无颗粒状突起,黄金凤(I.siculifer)和婺源凤仙花(I.wuyuanensis)的花粉纹饰属于这一类型;(2)网眼内有明显颗粒状突起,其余8个种的花粉纹饰均属于该类型。研究表明,花粉特征,特别是花粉粒网状纹饰中网眼内有无颗粒状突起及颗粒状突起的形态等特征,在凤仙花属内常具种水平上的可见变异,因而可作为种类划分的依据,它们在分类学上的价值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学 凤仙花属 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菖蒲属和天南星科5属植物叶表皮的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潘月红 刘克明 雷立公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1,共4页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菖蒲属2种和天南星科花烛属、麒麟叶属、龟背竹属、广东万年青属、花叶万年青属5个较原始属的5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特征.结果表明,菖蒲属与这5个属的叶表皮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菖蒲属叶上下表皮特征基本一...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菖蒲属2种和天南星科花烛属、麒麟叶属、龟背竹属、广东万年青属、花叶万年青属5个较原始属的5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特征.结果表明,菖蒲属与这5个属的叶表皮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菖蒲属叶上下表皮特征基本一致,细胞形状为长方形或近菱形,气孔器平列型,成纵行与叶脉平行排列;花烛属等植物叶的上、下表皮细胞特征不一致,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垂周壁平直,弓形或浅波浪形,气孔器多分布在下表皮,排列无定向,有平列型和冠列型2种,但以冠列型居多.这些相关性状能为菖蒲属和天南星科的系统学关系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同时也为麒麟叶属与龟背竹属的系统关系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属 天南星科 叶表皮细胞 气孔器 细胞结构 植物系统学 花烛属 麒麟叶属 龟背竹属 广东万年青属 花叶万年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凤仙花部特征和传粉系统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肖乐希 刘克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研究了华凤仙(Impatiens chinensis L.)的花部特征和传粉系统,结果表明华凤仙单花期为2.3d,雄性期是雌性期的6.8倍。花蜜量和花蜜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0.56μL和28.2%。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花粉活力在花朵刚开放时最高(95%),至花朵... 研究了华凤仙(Impatiens chinensis L.)的花部特征和传粉系统,结果表明华凤仙单花期为2.3d,雄性期是雌性期的6.8倍。花蜜量和花蜜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0.56μL和28.2%。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花粉活力在花朵刚开放时最高(95%),至花朵凋谢之前仍保持较高的活力(55%)。花粉胚珠比(5730.3±2941.1)和套袋实验的结果表明华凤仙属于自交亲和但以异交为主的繁育系统,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蜜蜂、熊蜂、蝶类和几种芦蜂是华凤仙的主要访花者,最有效的传粉者为三条熊蜂。考氏无垫蜂作为盗蜜者,可能是除正常访花者之外,对华凤仙的有性繁殖影响最大的生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凤仙 花部特征 传粉系统 三条熊蜂 考氏无垫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复配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戴玉池 银海强 +1 位作者 戴勇 刘理中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7,共4页
植物性复配农药采用黄藤、除虫菊、烟杆等 5种植物 ,通过科学方法提取有效粗制品 ,按一定的比例复配成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虫剂 .试验结果表明 :植物性复配农药对稻卷叶螟、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在 90 %以上 ,均达到或超过化学农药甲胺磷。
关键词 植物农药 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 方差分析 植物性复配浓药 害虫防治 水稻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属5种植物叶表皮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蔡秀珍 刘克明 龙春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72,共7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国产芋属(ColocasiaSchott)(天南星科Araceae)5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其中花叶芋C.bicolor、异色芋C.heterochroma、李氏香芋C.lihengiae和大野芋C.gigantea4个种为首次报道.研究表明:芋属植物叶的上、下表皮细...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国产芋属(ColocasiaSchott)(天南星科Araceae)5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其中花叶芋C.bicolor、异色芋C.heterochroma、李氏香芋C.lihengiae和大野芋C.gigantea4个种为首次报道.研究表明:芋属植物叶的上、下表皮细胞特征不一致,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弓形,气孔器多分布于下表皮,平列型,排列无定向.气孔器类型、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等特征在种间的差异小,但与气孔外盖、气孔保卫细胞极区、表皮细胞附属物等特征结合起来分析,其结果对该属植物的分类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叶表皮特征 花叶芋 气孔保卫细胞 香芋 植物叶 天南星科 气孔器 扫描电镜观察 表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莲科中的三属植物与龙胆科中的莕菜的花柄比较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光万 刘克明 雷立公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75,共6页
报道了广义睡莲科中三属代表植物与龙胆科菜的花柄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莼菜的花柄中具有3~4个外韧维管束;野生居群睡莲具4个外韧维管束和4个双韧维管束,两种维管束相间排列成一轮;栽培居群睡莲具约20个维管束,由外韧型和双韧型两... 报道了广义睡莲科中三属代表植物与龙胆科菜的花柄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莼菜的花柄中具有3~4个外韧维管束;野生居群睡莲具4个外韧维管束和4个双韧维管束,两种维管束相间排列成一轮;栽培居群睡莲具约20个维管束,由外韧型和双韧型两种维管束组成,呈3轮排列;莲的花柄中具70余个维管束,呈星散状排列,其结构和排列方式与单子植物非常相似;菜花柄中具8个维管束,成不规则的一轮排列,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均正常发育,木质部具导管.在广义睡莲科中,莼菜属、睡莲属、芡属、萍蓬草属、王莲属的维管束具有许多相似性,因而它们具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拥有一个营水生生活的共同祖先,应该置于共同的睡莲目中.莲的维管束的结构和排列方式不同于广义睡莲科中的其它属,而与单子叶植物相似,但它又具有子叶两枚等双子叶植物的特征,加上具有一个独特的倒圆锥形的花托,离生心皮嵌在其中.因此,莲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原始的植物类群,应该单独成科并立目,并且可能是被子植物系统树基部的一个在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分化之前就分开的进化分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莲科 龙胆科 花柄 比较解剖学 莕菜 莼菜 维管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复配农药百虫敌3号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玉池 银海强 +1 位作者 戴勇 刘理中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6-89,共4页
植物性复配农药百虫敌3号采用除虫菊、黄藤、烟杆等5种植物,通过科学方法提取有效粗制品,按一定的比例复配成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虫剂.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性复配农药百虫敌3号对菜青虫的的防治效果在94.91%以上,达到或超过化学农药三... 植物性复配农药百虫敌3号采用除虫菊、黄藤、烟杆等5种植物,通过科学方法提取有效粗制品,按一定的比例复配成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虫剂.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性复配农药百虫敌3号对菜青虫的的防治效果在94.91%以上,达到或超过化学农药三唑磷和杀虫王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复配农药 百虫敌3号 菜青虫 防治效果 杀虫剂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禾本科植物花粉内细胞器超微结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建华 陈良碧 +1 位作者 刘志玲 黄亮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68-72,共5页
对水稻 (oryzasativa)、玉米 (zeamays)和狼尾草 (pennisetumalopecuroids)三种禾本科植物成熟花粉的细胞器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 ,水稻花粉内线粒体数量最多 ,其内嵴亦较密 ;三种花粉中的内质网 (滑面 )均不丰富 ,但在水稻花粉中的淀粉... 对水稻 (oryzasativa)、玉米 (zeamays)和狼尾草 (pennisetumalopecuroids)三种禾本科植物成熟花粉的细胞器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 ,水稻花粉内线粒体数量最多 ,其内嵴亦较密 ;三种花粉中的内质网 (滑面 )均不丰富 ,但在水稻花粉中的淀粉粒较少的区域分布着分散型内质网 .玉米、狼尾草花粉中高尔基体较少 ,水稻花粉中可见到典型的高尔基体 ,在淀粉粒较少的区域存在着不表现出“极性”的高尔基体 .三种花粉中水稻花粉内精细胞最像哺乳动物的精子 ,其中的线粒体也最为丰富 .水稻花粉中这些超微结构特点与其呼吸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花粉 细胞器 精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植物标本馆的发展方向——数字植物标本馆 被引量:37
12
作者 陈三茂 田晔林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笔者认为21世纪植物标本馆的发展方向是数字植物标本馆。数字植物标本馆是将各种原植物形态特征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并存储起来以计算机技术进入标本馆并提供有效服务,而且能在网络化的环境中被本地和远程用户存取。数字植物标本馆的特点是... 笔者认为21世纪植物标本馆的发展方向是数字植物标本馆。数字植物标本馆是将各种原植物形态特征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并存储起来以计算机技术进入标本馆并提供有效服务,而且能在网络化的环境中被本地和远程用户存取。数字植物标本馆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数字植物标本馆的模式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通过数码摄像机和数码像机把植物的各种特征数字化并通过计算机和植物标本的集成在网上服务。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和多媒体以及存储技术,对原始的植物标本图像等进行处理。并就数字植物标本馆存在着保存和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植物标本馆 发展方向 数字植物标本馆 形态特征 数字化信息 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瓜Benincasa hispida果皮结构与防腐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建宗 沈明希 +1 位作者 朱传炳 周火强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84-87,共4页
通过对 4种不同品种冬瓜果实的解剖研究 ,发现冬瓜的表皮和皮层特点以及气孔数量与冬瓜的防腐性能具有密切关系 .表皮细胞壁加厚程度高 ,皮层中的厚壁组织发达 ,表皮单位面积气孔数量较少的冬瓜果实是防腐性能较好的耐贮藏品种 .
关键词 冬瓜 皮层 贮藏 果皮结构 防腐性能 品种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轻型优化栽培技术体系的经济效益
14
作者 谭周鎡 梁满中 +5 位作者 陈良碧 周广洽 陈贤阳 何海洋 戴小勇 蒋邹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连续 5a在异地采用早稻品种 (组合 ) 13个与晚稻品种 (组合 ) 8个 ,实施轻型优化栽培技术体系 ,早稻轻型优化栽培 5a的平均单产为 730 5kg/hm2 ,比常规栽培的单产 6 2 2 5kg/hm2 增产 10 80kg/hm2 ,增产 17.35 % ;晚稻轻型优化栽培的产... 连续 5a在异地采用早稻品种 (组合 ) 13个与晚稻品种 (组合 ) 8个 ,实施轻型优化栽培技术体系 ,早稻轻型优化栽培 5a的平均单产为 730 5kg/hm2 ,比常规栽培的单产 6 2 2 5kg/hm2 增产 10 80kg/hm2 ,增产 17.35 % ;晚稻轻型优化栽培的产量为 770 2kg/hm2 ,比常规栽培的单产 6 781kg/hm2 增产 92 1kg/hm2 ,增产 13.5 8% .早稻轻型优化栽培的成本为 45 48元 /hm2 ,比常规栽培的成本 5 2 0 7元 /hm2 降低 6 5 9元 /hm2 ,降低成本 14.49% ;晚稻轻型优化栽培的成本为 485 9元 /hm2 ,比常规栽培的成本 6 0 80元 /hm2 降低 12 2 1元 /hm2 ,降低成本 2 5 .12 % .轻型优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与降低成本均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技术体系 转型优化栽培 经济效益 产量 成本 常规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生菌根菌白毒伞(Amanita Verna)菌丝体纯培养条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蒋盛岩 张平 +2 位作者 胡劲松 张志光 李顺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7,共3页
白毒伞属于担子菌亚门 ,层菌纲 ,伞菌目 ,鹅膏菌属的一种剧毒真菌 ,它与壳斗科植物共生形成外生菌根 .报道了不同培养基 ,碳、氮源、温度和pH值对于白毒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培养白毒伞菌丝体的最佳培养基是PDM培养基 ,葡萄... 白毒伞属于担子菌亚门 ,层菌纲 ,伞菌目 ,鹅膏菌属的一种剧毒真菌 ,它与壳斗科植物共生形成外生菌根 .报道了不同培养基 ,碳、氮源、温度和pH值对于白毒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培养白毒伞菌丝体的最佳培养基是PDM培养基 ,葡萄糖和果糖是最好的碳源 ,(NH4 ) 2 HPO4 和KNO3 是最好的氮源 ,最适温度是 2 6℃ ,最适 pH值 5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菌 白毒伞 纯培养条件 菌丝体 真菌 PDM培养基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幼苗期的耐寒生理鉴定及其利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戴玉池 邓霞玲 +1 位作者 姜孝成 陈良碧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6-89,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新香优63和9910两个水稻品种幼苗无论是导电率,还是MDA的含量均高于金优402幼苗,而可溶性糖和总叶绿素含量却明显低于金优402,说明金优402品种具有较强的耐寒性.
关键词 水稻品种 幼苗期 耐寒 新香优63 叶绿素含量 低温胁迫 可溶性糖 生理 MDA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杂交组合两优培九源库流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丽华 梁满中 +1 位作者 戴小军 陈良碧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7-90,共4页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汕优63和培两优288为对照,研究了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形成的源库流特性.结果表明:两优培九株叶型好,粒叶比和光合面积大,营养生长期群体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始穗后叶片功能期长、籽粒灌浆持续时间较长,抽穗期至成熟期...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汕优63和培两优288为对照,研究了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形成的源库流特性.结果表明:两优培九株叶型好,粒叶比和光合面积大,营养生长期群体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始穗后叶片功能期长、籽粒灌浆持续时间较长,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增量明显强于其亲本和对照组合;穗颈节间维管组织比亲本及对照发达;两优培九单株总库容量大,每穗实粒数多,千粒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培九 源库 杂交组合 亲本 籽粒灌浆 单株 水稻高产 对照组 后叶 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转柱头外露棉DNA及转化体RAPD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平兰 梁满中 +1 位作者 高健 陈良碧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6,共6页
提取"异9-3"柱头外露棉总基因组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经微量注射导入抗虫棉707 1的胚囊内,D1代田间筛选到柱头外露的转化植株.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转化株柱头外露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50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33个引物扩增出... 提取"异9-3"柱头外露棉总基因组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经微量注射导入抗虫棉707 1的胚囊内,D1代田间筛选到柱头外露的转化植株.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转化株柱头外露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50个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33个引物扩增出的DNA在供体、受体和转化体之间呈现出多态性,其中引物S462(TCGGCACGCA)在供体和转化体之间出现相同产物而受体没有出现扩增产物,该引物有可能作为柱头外露系的分子标记.RAPD分析结果表明转化体与受体有较多相同基因位点,而与供体相同基因位点较少.转化体还有供体和受体都不具有的基因位点,这可能是外源DNA导入时引起碱基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头外露 花粉管通道法 RAPD分析 基因位点 引物 供体 转化 受体 DNA C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期低温对水稻孕穗开花期耐寒性表达的后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孝成 胡一鸿 +3 位作者 刘辉 周华光 罗慧君 陈良碧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3-85,89,共4页
通过苗期和孕穗开花期低温处理,对3个水稻品种(品系)的结实性状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苗期耐寒性强的越冬稻在孕穗开花期并不耐寒,而苗期不耐寒的丰优早11号在孕穗开花期却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但苗期低温处理对这两个品种(品系)特别是后者... 通过苗期和孕穗开花期低温处理,对3个水稻品种(品系)的结实性状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苗期耐寒性强的越冬稻在孕穗开花期并不耐寒,而苗期不耐寒的丰优早11号在孕穗开花期却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但苗期低温处理对这两个品种(品系)特别是后者在正常温度下开花结实有利;苗期耐寒性较强的94早816在孕穗开花期的耐低温能力也较强,但苗期低温处理会造成它在正常温度下开花时结实率下降.因此衡量一个水稻品种或组合的耐寒性强弱,要看它在多个生育阶段感受低温时对后期结实性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孕穗开花期 耐寒性 后效应 苗期 低温处理 耐低温能力 结实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抗寒剂对早稻湘早籼25号幼苗的耐寒生理鉴定及其利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戴玉池 黄亮 陈良碧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88-94,共7页
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 ,经聚乙二醇处理的湘早籼 2 5号秧苗不仅电导率低 ,干重大 ,而且可溶性糖和叶绿素总含量高 ,表明 5种抗寒剂中聚乙二醇对水稻秧苗具有较好的抗寒效果 .
关键词 抗寒剂 早稻 湘早籼25号 幼苗 耐寒能力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