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学环境教育的实施框架体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毛德华
周晚田
白解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大学环境教育的实施体系主要包括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目的 ,采用实证论、批判性与形式化的思想方法体系和以渗透式教育为主的实施途径体系 ,以及以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的具体操作方法体系。从而使大学环境教育系统化、条理化 ,取得...
大学环境教育的实施体系主要包括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目的 ,采用实证论、批判性与形式化的思想方法体系和以渗透式教育为主的实施途径体系 ,以及以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的具体操作方法体系。从而使大学环境教育系统化、条理化 ,取得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大学
理念
思想方法体系
实施途径
操作方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环境教育的价值目标
被引量:
4
2
作者
彭立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1期79-82,共4页
随着环境教育的不断发展 ,其成效也日渐凸现 ,而其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则体现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自然观 ,追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 ,弘扬人类利益的新公正观 ,重塑“真、善、美”相统一的新人格观几个方面 ,其价值目...
随着环境教育的不断发展 ,其成效也日渐凸现 ,而其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则体现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自然观 ,追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 ,弘扬人类利益的新公正观 ,重塑“真、善、美”相统一的新人格观几个方面 ,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环境伦理
环境观念
生态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环境教育的终极旨归——重塑“真、善、美”相统一的新人格观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立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2期64-66,共3页
环境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价值目标体现在诸多方面 ,但归根到底就是要使作为个体的人们真正学会正确处理与解决环境问题 ,促进并达到人格“真、善、美”的完美统一 ,形成一种崇高、善良、正直的生态道德人格。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终极旨归
生态道德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伦理学在环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4
作者
王斌
鄢朝晖
+2 位作者
李姣
周晚田
龙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生态伦理学与环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共同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肩负着共同的历史使命———培养具有环境道德的新世纪国际公民。生态伦理学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支柱 ,在环境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
生态伦理学与环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共同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肩负着共同的历史使命———培养具有环境道德的新世纪国际公民。生态伦理学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支柱 ,在环境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 ,生态伦理学除本身具有环境教育的功能外 ,它对环境教育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环境教育
地位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教育贵在实践、重在参与
5
作者
周晚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1期8-8,共1页
从这期起 ,本刊将辟“环境教育”专栏 ,就环境教育进行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本期已组织我校几位教授、专家、学者就环境教育进行了笔谈 ,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
社会实践
责任意识
忧患意识
环境道德
法律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持续发展观与教育伦理
被引量:
3
6
作者
高晓清
鄢朝晖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可持续发展观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全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表达了人们对自身长期以来行为反思后的全新的价值定位与全新的伦理理念。这些伦理理念扩散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使教育从狭隘走向宽广、从应试走向注重素质、从关注教师和书本走...
可持续发展观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全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表达了人们对自身长期以来行为反思后的全新的价值定位与全新的伦理理念。这些伦理理念扩散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使教育从狭隘走向宽广、从应试走向注重素质、从关注教师和书本走向同时也关注学生,从而形成了现代教育中大教育、素质教育、学生主体教育等重大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
教育伦理
伦理理念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课程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持续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伦理价值
被引量:
2
7
作者
高晓清
古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2-36,共5页
可持续发展观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全新的发展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力资源为基础发展、公平与均等发展、兼顾后代利益发展。这种发展观表达了在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 ,人们对自身长期以来行为反思后的全新的价值定位与...
可持续发展观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全新的发展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力资源为基础发展、公平与均等发展、兼顾后代利益发展。这种发展观表达了在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 ,人们对自身长期以来行为反思后的全新的价值定位与全新的伦理理念。这些伦理理念扩散到教育的各个方面 ,使教育从狭隘走向宽广 ,从应试走向注重素质 ,从关注教师和书本走向同时也关注学生 ,从而形成了现代教育中大教育、素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
伦理价值
教育伦理
人与自然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还缺什么
被引量:
2
8
作者
徐超富
彭立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2期47-51,共5页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清华、北大的一时冲动 ,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是综合国力的反映 ,是中国大学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反映了我国高教界跨入世界舞台的勃勃雄心。而且 ,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 ,不只是一种口号 ,更是一种目标 ;也不只是...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清华、北大的一时冲动 ,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是综合国力的反映 ,是中国大学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反映了我国高教界跨入世界舞台的勃勃雄心。而且 ,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 ,不只是一种口号 ,更是一种目标 ;也不只是一种构想 ,更是一种行动。因此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这是摆在中国人特别是大学人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切解决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急切 ,弄清“行动”的逻辑起点是首要的 ,也是必要的。人们不禁要问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什么 ,还缺什么 ,如何来建设。为此 ,我们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特征的分析来予以回答———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世界一流大学
特征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看环境伦理的人格指向
被引量:
3
9
作者
彭立威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5-99,共5页
环境伦理是对传统伦理的新发展,拓展了传统道德人格概念的内涵。这种拓展意味着对道德人格的规定不能仅仅局限于人际道德的领域,而应扩展到自然道德上来。生态文明时代必然通过环境伦理这种新型道德形态来塑就人,而生态文明又必须通过...
环境伦理是对传统伦理的新发展,拓展了传统道德人格概念的内涵。这种拓展意味着对道德人格的规定不能仅仅局限于人际道德的领域,而应扩展到自然道德上来。生态文明时代必然通过环境伦理这种新型道德形态来塑就人,而生态文明又必须通过生态人格来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
道德人格
生态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人格重塑
被引量:
7
10
作者
彭立威
李明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年第6期103-106,共4页
生态人格是对农耕文明时代依附型人格和工业文明时代物化的单向度人格进行反思,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格,生态人格的塑造需要世人必须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格塑造
生态人格
工业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生态化人格及推进人格生态化的意义
被引量:
7
11
作者
彭立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人格与生态的内在关联,包括康德在内的法权论者认为作为法权主体的人格同外部自然物(包括生态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黑格尔明确地把外部自然界作为财产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尽管有了对于自然界的所有权,却也并不就...
人格与生态的内在关联,包括康德在内的法权论者认为作为法权主体的人格同外部自然物(包括生态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黑格尔明确地把外部自然界作为财产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尽管有了对于自然界的所有权,却也并不就是真正自由的独立的人格,近代的生态危机,归根到底同这种反生态人格密切相关。生态化人格是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合的作为生态文明主体的"生态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是一种权利和义务(责任)相统一的新型人格,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新型人格,是对其他人格富有同情和尊重的智慧型人格,还是一种具有审美视野的美的人格。它的真正确立,包含着实践的环节。生态化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不断推进铸就的。推进人格生态化一方面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目的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生态人
生态化人格
生态文明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
12
12
作者
周晚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
在对传统的激励横式评析的基础上 ,根据高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构建以人为本的内在激励为主、外部条件的激励为辅以及内外配合的激励模式 ,并把经济激励、事业激励、人文关怀、考评激励和外部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应树立“以...
在对传统的激励横式评析的基础上 ,根据高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构建以人为本的内在激励为主、外部条件的激励为辅以及内外配合的激励模式 ,并把经济激励、事业激励、人文关怀、考评激励和外部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因材施“激” ,因时施“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知识型员工
激励
激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化思维方式的培育
被引量:
2
13
作者
周晚田
高晓清
《湖湘论坛》
2010年第3期15-16,共2页
谈到生态化思维方式的培育,首先会遇到"培育谁的生态化思维方式"和"由谁来培育生态化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首先就此谈点认识。
关键词
思维方式
生态化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环境教育的实施框架体系
被引量:
5
1
作者
毛德华
周晚田
白解红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基金
世界自然基金会基金项目"社区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开发研究"[CN0 0 85 .EE0 1 HNU/China]
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环境教育的多学科与开放性行为教学研究"[12 1 0 0 0 1]
文摘
大学环境教育的实施体系主要包括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目的 ,采用实证论、批判性与形式化的思想方法体系和以渗透式教育为主的实施途径体系 ,以及以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的具体操作方法体系。从而使大学环境教育系统化、条理化 ,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
环境教育
大学
理念
思想方法体系
实施途径
操作方法体系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niversity
idea
thought method system
implement approach
manipulation method system
分类号
G40-05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环境教育的价值目标
被引量:
4
2
作者
彭立威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1期79-82,共4页
文摘
随着环境教育的不断发展 ,其成效也日渐凸现 ,而其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则体现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自然观 ,追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 ,弘扬人类利益的新公正观 ,重塑“真、善、美”相统一的新人格观几个方面 ,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环境伦理
环境观念
生态人格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thics
environmental idea
ecological character
分类号
G40-05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环境教育的终极旨归——重塑“真、善、美”相统一的新人格观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立威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2期64-66,共3页
文摘
环境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价值目标体现在诸多方面 ,但归根到底就是要使作为个体的人们真正学会正确处理与解决环境问题 ,促进并达到人格“真、善、美”的完美统一 ,形成一种崇高、善良、正直的生态道德人格。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终极旨归
生态道德人格
Keywords
environment education
ultimate purport
ecological ethical moral quality
分类号
G40-052.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伦理学在环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4
作者
王斌
鄢朝晖
李姣
周晚田
龙艳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文摘
生态伦理学与环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共同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肩负着共同的历史使命———培养具有环境道德的新世纪国际公民。生态伦理学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支柱 ,在环境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 ,生态伦理学除本身具有环境教育的功能外 ,它对环境教育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环境教育
地位
作用
Keywords
ecological ethic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tatus
function
分类号
G40-052.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教育贵在实践、重在参与
5
作者
周晚田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1期8-8,共1页
文摘
从这期起 ,本刊将辟“环境教育”专栏 ,就环境教育进行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本期已组织我校几位教授、专家、学者就环境教育进行了笔谈 ,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
社会实践
责任意识
忧患意识
环境道德
法律意识
分类号
X-4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持续发展观与教育伦理
被引量:
3
6
作者
高晓清
鄢朝晖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湖南师范大学
图书馆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文摘
可持续发展观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全新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表达了人们对自身长期以来行为反思后的全新的价值定位与全新的伦理理念。这些伦理理念扩散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使教育从狭隘走向宽广、从应试走向注重素质、从关注教师和书本走向同时也关注学生,从而形成了现代教育中大教育、素质教育、学生主体教育等重大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
教育伦理
伦理理念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课程伦理
Keywords
Outloo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Ethics
Notion
分类号
G40-059.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持续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伦理价值
被引量:
2
7
作者
高晓清
古新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湖南师范大学
经管学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2-36,共5页
文摘
可持续发展观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全新的发展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力资源为基础发展、公平与均等发展、兼顾后代利益发展。这种发展观表达了在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 ,人们对自身长期以来行为反思后的全新的价值定位与全新的伦理理念。这些伦理理念扩散到教育的各个方面 ,使教育从狭隘走向宽广 ,从应试走向注重素质 ,从关注教师和书本走向同时也关注学生 ,从而形成了现代教育中大教育、素质教育。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观
伦理价值
教育伦理
人与自然
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thics
education
notion
分类号
G40-059.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还缺什么
被引量:
2
8
作者
徐超富
彭立威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期刊社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2期47-51,共5页
文摘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非清华、北大的一时冲动 ,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是综合国力的反映 ,是中国大学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反映了我国高教界跨入世界舞台的勃勃雄心。而且 ,这一响亮口号的提出 ,不只是一种口号 ,更是一种目标 ;也不只是一种构想 ,更是一种行动。因此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应该如何“行动” ,这是摆在中国人特别是大学人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切解决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急切 ,弄清“行动”的逻辑起点是首要的 ,也是必要的。人们不禁要问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什么 ,还缺什么 ,如何来建设。为此 ,我们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特征的分析来予以回答———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方略。
关键词
中国
世界一流大学
特征
建设
Keywords
China
world-class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看环境伦理的人格指向
被引量:
3
9
作者
彭立威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5-99,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祛魅复魅生命境界--文化反思视野中的环境伦理与人格塑造研究>(08CZX03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7-0277)
文摘
环境伦理是对传统伦理的新发展,拓展了传统道德人格概念的内涵。这种拓展意味着对道德人格的规定不能仅仅局限于人际道德的领域,而应扩展到自然道德上来。生态文明时代必然通过环境伦理这种新型道德形态来塑就人,而生态文明又必须通过生态人格来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和内涵。
关键词
环境伦理
道德人格
生态人格
分类号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人格重塑
被引量:
7
10
作者
彭立威
李明辉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湖南师范大学
伦理研究所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文摘
生态人格是对农耕文明时代依附型人格和工业文明时代物化的单向度人格进行反思,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格,生态人格的塑造需要世人必须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格塑造
生态人格
工业文明
Keywords
ecology civilization
personality
ecology personality
modeling
分类号
G40-059.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生态化人格及推进人格生态化的意义
被引量:
7
11
作者
彭立威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0-174,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编号:07&ZD020)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祛魅复魅生命境界--文化反思视野中的环境伦理与人格塑造研究"(编号:08CZX030)
文摘
人格与生态的内在关联,包括康德在内的法权论者认为作为法权主体的人格同外部自然物(包括生态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黑格尔明确地把外部自然界作为财产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尽管有了对于自然界的所有权,却也并不就是真正自由的独立的人格,近代的生态危机,归根到底同这种反生态人格密切相关。生态化人格是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合的作为生态文明主体的"生态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是一种权利和义务(责任)相统一的新型人格,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新型人格,是对其他人格富有同情和尊重的智慧型人格,还是一种具有审美视野的美的人格。它的真正确立,包含着实践的环节。生态化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不断推进铸就的。推进人格生态化一方面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
人格
生态人
生态化人格
生态文明观念
Keywords
personality
ecological man
ecological personali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分类号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
12
12
作者
周晚田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环境
教育
研究
中心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
文摘
在对传统的激励横式评析的基础上 ,根据高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构建以人为本的内在激励为主、外部条件的激励为辅以及内外配合的激励模式 ,并把经济激励、事业激励、人文关怀、考评激励和外部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 ,因材施“激” ,因时施“激” 。
关键词
高校
知识型员工
激励
激励模式
Keywords
university
knowledge staff
encourage encouraging pattern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化思维方式的培育
被引量:
2
13
作者
周晚田
高晓清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
中心
"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
科学学院
出处
《湖湘论坛》
2010年第3期15-16,共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078ZD020]子课题“推进思维方式生态化”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谈到生态化思维方式的培育,首先会遇到"培育谁的生态化思维方式"和"由谁来培育生态化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首先就此谈点认识。
关键词
思维方式
生态化
培育
分类号
B804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学环境教育的实施框架体系
毛德华
周晚田
白解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环境教育的价值目标
彭立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环境教育的终极旨归——重塑“真、善、美”相统一的新人格观
彭立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生态伦理学在环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王斌
鄢朝晖
李姣
周晚田
龙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环境教育贵在实践、重在参与
周晚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可持续发展观与教育伦理
高晓清
鄢朝晖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可持续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伦理价值
高晓清
古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还缺什么
徐超富
彭立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从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看环境伦理的人格指向
彭立威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人格重塑
彭立威
李明辉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试论生态化人格及推进人格生态化的意义
彭立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高校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的构建
周晚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生态化思维方式的培育
周晚田
高晓清
《湖湘论坛》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