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状态焦虑与童年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
1
作者 张瑞婷 陈曦 周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状态焦虑与童年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以及认知重评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998名大学生,分别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童年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以及情绪调节量表测量被试的状态焦虑水平,童年期主观社会经济地... 目的:探究大学生状态焦虑与童年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以及认知重评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998名大学生,分别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童年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以及情绪调节量表测量被试的状态焦虑水平,童年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以及认知重评水平。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和Bootstrap法对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结果:个体的状态焦虑得分与童年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得分负相关(r=-0.14,P<0.01),状态焦虑得分与认知重评得分负相关(r=-0.30,P<0.01),认知重评得分在童年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得分与状态焦虑得分之间起调节作用(β=0.06,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状态焦虑与其童年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相关,认知重评在二者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主观社会经济地位 状态焦虑 认知重评 情绪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心理学:路在何方——信息加工心理学诞生后的几个基本变化
2
作者 谈加林 林春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年第1期113-118,共6页
近20年来,科学心理学研究不再局限于信息加工层次上,而是扩展到包括心理的神经机制、分子机制、神经系统本质和并行分布式信息加工的多层次,而且意识问题已开始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方法上相应地由以反应时方法、出声思考方法和计算机... 近20年来,科学心理学研究不再局限于信息加工层次上,而是扩展到包括心理的神经机制、分子机制、神经系统本质和并行分布式信息加工的多层次,而且意识问题已开始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方法上相应地由以反应时方法、出声思考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等为主,变为以脑成像等神经科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方法和启动效应方法等为主,研究的指标也由意识外显的心理行为指标为主变为以物理、化学、生理指标和意识所不能直接外显的内隐指标为主,出现了新神经主义和新生物学主义的倾向;联结主义取代符号主义成为方法论思想主流;符号理论已基本被放弃,但新的理论并未建立。这其实是在“心理学科学范式”这一根本问题上发生了改变,即(智能)系统范式取代了经典的(信息加工)过程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 联结主义 并行分布式处理 神经系统本质 意识问题 分子生物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 被引量:28
3
作者 彭运石 林崇德 车文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8,共10页
西方心理学的危机本质上是方法论的危机。业已确立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人文科学心理学方法论、整合立场的心理学方法论,从各自的角度展示了人的部分本质,但均无力构筑出人的完整形象。西方心理学方法论危机的超越,关键在于以辩证... 西方心理学的危机本质上是方法论的危机。业已确立的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人文科学心理学方法论、整合立场的心理学方法论,从各自的角度展示了人的部分本质,但均无力构筑出人的完整形象。西方心理学方法论危机的超越,关键在于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看待人的本质,确立与人的本性相适应的心理学研究方式———心理学的整合视野,由此实现彻底的科学主义与彻底的人本主义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科学主义心理学 人文科学心理学 整合立场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整合视野 西方心理学 研究方式 辩证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心理学方法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彭运石 王珊珊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3期11-14,共4页
该文考察了环境心理学方法论的缘起、特征及研究方案。文中指出,环境心理学坚持整体的、互动的、系统的跨学科观点,坚持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力陈交互作用的解释框架和注重现实生活情景的自然田野研究范式,遵循从个体到组织及社会的... 该文考察了环境心理学方法论的缘起、特征及研究方案。文中指出,环境心理学坚持整体的、互动的、系统的跨学科观点,坚持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力陈交互作用的解释框架和注重现实生活情景的自然田野研究范式,遵循从个体到组织及社会的多层次分析的研究路线,从多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心理学方法论的批判与超越;它先后发展出互动论、有机论、交互论三种研究方案,促进了科学心理学的自我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心理学 方法论 研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被引量:25
5
作者 丁道群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2年第1期8-11,共4页
文化心理学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心理学创建之初 ,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 ,其真正兴起是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的事情。该文分析了文化心理学兴起的背景 。
关键词 文化心理学 兴起 现代意义 年代 历史 基本特征 创建 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案 被引量:2
6
作者 孟娟 彭运石 刘帮春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5期387-390,共4页
为了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发展了多种研究方案。每一种方案都设定了自己特定的研究问题,确定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过程。现象学、解释学、启发式和体验研究方案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几种。这些方案体现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为了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发展了多种研究方案。每一种方案都设定了自己特定的研究问题,确定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过程。现象学、解释学、启发式和体验研究方案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几种。这些方案体现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试图将心理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努力,使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不再流于理论倡导,而是融入到人性研究的具体实践并因此走向完善。在未来,它尚需以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看待人的本质,确立心理学的整合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案 现象学研究 解释学研究 启发式研究 体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批判与反思 被引量:14
7
作者 孟娟 印宗祥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从2000年至今,在短短的十余年间,积极心理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收获了丰硕研究成果和产生广泛影响之外,也遭到了很多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心胸狭窄、价值纬度单一、研究结果与现实的差距、特定价值取向与价值中立原则之间的矛盾及美... 从2000年至今,在短短的十余年间,积极心理学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收获了丰硕研究成果和产生广泛影响之外,也遭到了很多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心胸狭窄、价值纬度单一、研究结果与现实的差距、特定价值取向与价值中立原则之间的矛盾及美德理论等方面。积极心理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其构建人类幸福生活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美德理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大学研究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谷陟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2期1187-1188,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某师范大学207名研究生进行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调查。结果女性、已婚、有工作经历和年龄大的研究生其社会支持与成熟应对方式的采用优于其他研究生;客观支持与解决问题呈... 目的探讨研究生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某师范大学207名研究生进行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调查。结果女性、已婚、有工作经历和年龄大的研究生其社会支持与成熟应对方式的采用优于其他研究生;客观支持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求助呈正相关,与自责、退避和合理化呈负相关;支持总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正相关。结论研究生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传统:动态进化心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彭运石 刘慧玲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0,共5页
立足于基本适应目标与决策原则的功能分析,致力于心理过程多维度的动态考察,动态进化心理学在坚持适应主义原则基础上,将基因与经验、环境同时纳入心理发展解释框架,更为彻底地贯彻了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进... 立足于基本适应目标与决策原则的功能分析,致力于心理过程多维度的动态考察,动态进化心理学在坚持适应主义原则基础上,将基因与经验、环境同时纳入心理发展解释框架,更为彻底地贯彻了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进化心理学的局限。但由于忽略社会实践的作用,它所展示的更多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发展图景,对心理过程的动态分析亦难以挣脱形而上学的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进化心理学 有机体发展 交互作用观 基本适应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亡抑或复兴:人本心理学的未来
10
作者 孟娟 彭运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84,共4页
人本心理学在20世纪末遭遇了内外两方面的危机。但其形成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学基础依然存在。主流心理学,特别是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还为她提供了复兴机遇。在未来,人本心理学家需要重审自身使命,明晰研究主题,完善研究方法,保持开放态度,强... 人本心理学在20世纪末遭遇了内外两方面的危机。但其形成的社会文化与心理学基础依然存在。主流心理学,特别是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还为她提供了复兴机遇。在未来,人本心理学家需要重审自身使命,明晰研究主题,完善研究方法,保持开放态度,强化组织管理,以推动人本心理学走上复兴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心理学 危机 机遇 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理论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与突破——评《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11
作者 燕良轼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4年第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叶浩生 实证主义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名大学生特质焦虑及性别差异与风险回避的关系 被引量:23
12
作者 周路平 孔令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特质焦虑、性别差异与个体风险回避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328名大学生中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316份。根据受试特质焦虑问卷的测试结果,把得分≥53分的受试作为高特质焦虑组(N=30),把得分≤30分的受试作为低特... 目的:探讨特质焦虑、性别差异与个体风险回避的关系。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328名大学生中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316份。根据受试特质焦虑问卷的测试结果,把得分≥53分的受试作为高特质焦虑组(N=30),把得分≤30分的受试作为低特质焦虑组(N=30);实验材料为自编的10个假设风险情景,要求受试做风险决策;然后,假定决策的结果为负性,采用Likert量表,要求受试对自己主观损失感进行评定。结果:高特质焦虑组风险回避得分高于低特质焦虑组[(5.97±1.53)vs.(3.27±1.25),P<0.01];男生风险回避得分低于女生[(2.78±1.37)vs.(6.46±1.26),P<0.01];在风险回避得分上,特质焦虑水平与性别有交互作用(F=7.43,P<0.01)。男生的反应时长于女生[高特质焦虑组:(1586.47±10.352)vs.(1067.52±18.468);低特质焦虑组:(643.46±36.759)vs.(498.36±9.673),均P<0.01]。女生的主观损失感与特质焦虑水平的相关系数大于男生(Z=2.15,P<0.05)。结论:特质焦虑水平和性别差异对个体风险回避产生显著影响;高特质焦虑组和女生组在风险决策中有更多的风险回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焦虑 性别差异 风险回避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及其与学习适应的关系 被引量:16
13
作者 毛晋平 杨丽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42,共5页
本文通过对长沙的三所大学共318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测试,调查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特点及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24个积极人格品质中得分最高的主要有爱、感恩、友善、公正和美的欣赏,最低的是自控、洞察力、勇气、创造性和毅... 本文通过对长沙的三所大学共318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测试,调查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特点及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24个积极人格品质中得分最高的主要有爱、感恩、友善、公正和美的欣赏,最低的是自控、洞察力、勇气、创造性和毅力。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分布特点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一致性。积极人格品质与大学生学习适应具有广泛的正相关,尤以毅力对学习适应变异的预测最大,但目前它并没有成为大学生的突出积极人格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积极人格品质 积极心理学 学习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弹性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4
14
作者 屈卫国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4,共3页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临严重压力或逆境时,其心理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性影响,相反表现出良好发展的现象。儿童心理弹性的形成受诸多内外因素影响。教师与家长如果能够很好地注意这些因素,让幼儿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引导幼儿抵御不利处境,...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临严重压力或逆境时,其心理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性影响,相反表现出良好发展的现象。儿童心理弹性的形成受诸多内外因素影响。教师与家长如果能够很好地注意这些因素,让幼儿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引导幼儿抵御不利处境,他们就会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弹性,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很好地应对不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压力/逆境 保护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交焦虑团体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6
15
作者 彭纯子 燕良轼 +1 位作者 马晓虹 吴文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9-231,234,共4页
目的 :对社交焦虑的大学生进行认知与行为疗法的团体治疗 ,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社交焦虑的大学生 2 2人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进行约 1 6小时团体的认知与行为疗法的治疗 ,用 SAD、 IAS、EPQ、ATQ、SCL- 90五个量表 ,结合临床... 目的 :对社交焦虑的大学生进行认知与行为疗法的团体治疗 ,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社交焦虑的大学生 2 2人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进行约 1 6小时团体的认知与行为疗法的治疗 ,用 SAD、 IAS、EPQ、ATQ、SCL- 90五个量表 ,结合临床评估与自我报告等对干预疗效全面评估。结果 :两组被试干预后在社交焦虑的主观感受、回避行为、自评症状、认知以及人格的 N与 E维度都有明显的改善。认知疗法对于改善被试的消极自动思维稍优于行为疗法 ,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两组效果改善在所有指标上都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都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 ,由于两组都采用团体治疗的方式、治疗师相同以及共存认知与行为因素 ,故两种方法疗效差异不显著。采用团体的方式干预社交焦虑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交焦虑 团体治疗 比较研究 干预研究 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简化版PAD情绪量表在京大学生中的初步试用 被引量:62
16
作者 李晓明 傅小兰 邓国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考察中文简化版PAD情绪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北京地区1000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采用信度分析、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愉悦度、激活度和优势度的内部一致性信... 目的:考察中文简化版PAD情绪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北京地区1000名大学本科生为被试,采用信度分析、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愉悦度、激活度和优势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5、0.58和0.72;各项目与其所属维度的相关介于0.641-0.872之间(P〈0.01);三因子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指数为,χ^2/df=50.46,RMSEA=0.079,NNFI=0.90,NFI=0.92,CFI=0.93,GFI=0.95。结论:愉悦度和优势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激活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简化版PAD情绪量表 心理测量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与认知发展关系的近期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7
作者 龚少英 方富熹 陈中永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3-410,共8页
双语与认知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从双语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双语的几种重要的分类、双语和认知发展及元语言意识发展的关系、相关的理论解释以及双语儿童认知优势的内在机制,最后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 双语与认知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从双语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双语的几种重要的分类、双语和认知发展及元语言意识发展的关系、相关的理论解释以及双语儿童认知优势的内在机制,最后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 认知发展 元语言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彭运石 冯永辉 莫文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3期249-253,共5页
为考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评价、人格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因素之间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初步建构青少年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SLEC、CSQ、EPQ、PEI、SSRS、SCL-90对湖南省47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 为考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评价、人格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因素之间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初步建构青少年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SLEC、CSQ、EPQ、PEI、SSRS、SCL-90对湖南省470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对自我评价、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通过人格、自我评价与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2)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并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3)自我评价和应对方式是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内部中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自我评价 人格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武警战士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永辉 胡昆 +3 位作者 莫文 阳子光 肖丽辉 魏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6期124-127,共4页
目的:考察基层武警战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建构武警战士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用CSQ、EPQ、PEI、SSRS、SCL-90对湖南省150名基层武警战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自我评价水平的武警战士除在积极应对方式上无显... 目的:考察基层武警战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建构武警战士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用CSQ、EPQ、PEI、SSRS、SCL-90对湖南省150名基层武警战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自我评价水平的武警战士除在积极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外,在人格、自我评价、消极应对方式及SCL-90总分上均有显著差异;2)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SCL-90总分有显著相关,人格、自我评价、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之间显著相关,但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之间无显著相关。3)社会支持通过人格、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间接影响,人格与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主效应显著。结论:社会支持对自我评价、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人格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并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应对方式是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中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认知评价 人格 心理健康 武警战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理解误信念的心理机制假设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中平 李孝明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4年第2期72-76,共5页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热点,对其研究主要是在误信念实验范式之下进行的。儿童理解误信念的心理机制问题是误信念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了儿童如何理解误信念的几个重要假设,包...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热点,对其研究主要是在误信念实验范式之下进行的。儿童理解误信念的心理机制问题是误信念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了儿童如何理解误信念的几个重要假设,包括:元表征假设、事实掩盖假设、心理理论机制假设、计算资源假设。此文综述了这些假设,以期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理论 心理机制 误信念 元表征假设 计算资源假设 事实掩盖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