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背静脉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相滨 刘智成 +1 位作者 龚平 周鹏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手背静脉识别是一种新兴的非接触式红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提出了一种静脉识别算法,算法首先对静脉图像进行分割,通过滤波有效地去除斑点噪声和水平条状扫描噪声,然后进行平滑细化和毛刺修剪,得到失真较小的静脉... 手背静脉识别是一种新兴的非接触式红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提出了一种静脉识别算法,算法首先对静脉图像进行分割,通过滤波有效地去除斑点噪声和水平条状扫描噪声,然后进行平滑细化和毛刺修剪,得到失真较小的静脉骨架,最后提取静脉骨架的7个修正的几何不变矩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进行分类识别,在有500个样本的数据库上进行实验,获得了95.5%的识别率,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识别 分割 不变矩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中泡沫图像的分割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麓雅 唐文胜 +2 位作者 刘相滨 向坚持 阳波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26,共4页
描述了浮选中泡沫图像的分割算法 ,根据测定泡沫的尺寸、形状和纹理分割泡沫图像 .因这些泡沫图像的图案和性质千差万别 ,用现有的分割算法是很困难的 ,我们修改并结合不同的现有图像分割算法 ,形成了一种分割泡沫图像的新算法 .在这种... 描述了浮选中泡沫图像的分割算法 ,根据测定泡沫的尺寸、形状和纹理分割泡沫图像 .因这些泡沫图像的图案和性质千差万别 ,用现有的分割算法是很困难的 ,我们修改并结合不同的现有图像分割算法 ,形成了一种分割泡沫图像的新算法 .在这种算法中 ,使用并修改了阈值算法 ,自动地检测泡沫的种子点或种子区域 ,然后使用形态学技术产生泡沫区域 .最后 ,基于泡沫形状分析 ,合并过于分割的泡沫部分为一泡沫 .文中列举了分割三个泡沫图像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图像 图像分割算法 计算机视觉 矿物浮选 泡沫监控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衍生形态学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谢可夫 罗安 周心一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89,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测量和坍缩的自适应形态运算。该形态运算的结构元素处于叠加态,在结构元素平移的过程中,由平移点邻域的图像局部特征生成测量算子并对该结构元素进行测量使其坍缩到相应的基态—传统结构元素。由于不同像素点的邻域... 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测量和坍缩的自适应形态运算。该形态运算的结构元素处于叠加态,在结构元素平移的过程中,由平移点邻域的图像局部特征生成测量算子并对该结构元素进行测量使其坍缩到相应的基态—传统结构元素。由于不同像素点的邻域特征不同,从而形成自适应形态运算。一种基于均方差的测量算子生成方法被提出。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由该形态运算所构成的图像边缘检测算子能从噪声干扰的图像中有效地检测出图像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数学形态学 量子信息 量子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U治疗区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丁亚军 钱盛友 +2 位作者 胡继文 刘畅 邹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4-226,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掩模滤波和水平集方法相结合的B超图像分割方法,能较准确地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前后获得的B超图像的减影中检测出治疗区域。对HIFU辐照后的新鲜离体猪肉进行解剖切片,实际损伤情形基本与该方法所得结果相吻...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掩模滤波和水平集方法相结合的B超图像分割方法,能较准确地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前后获得的B超图像的减影中检测出治疗区域。对HIFU辐照后的新鲜离体猪肉进行解剖切片,实际损伤情形基本与该方法所得结果相吻合。该方法可以帮助HIFU临床医生客观、准确地监控治疗过程,对提高HIFU疗效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自适应掩模滤波 水平集 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ANSAC的柱面图像配准算法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相滨 邹北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8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RANSAC的柱面图像配准算法.首先采用NCC算法对检测出来的Harris角点进行粗匹配,然后采用两次改进的RANSAC算法删除误配,提高正确匹配角点的数量,最后对仿射变换模型参数进行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优化以进一步降低图... 提出了一种基于RANSAC的柱面图像配准算法.首先采用NCC算法对检测出来的Harris角点进行粗匹配,然后采用两次改进的RANSAC算法删除误配,提高正确匹配角点的数量,最后对仿射变换模型参数进行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优化以进一步降低图像的配准误差.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次改进RANSAC去错配后角点有效匹配率达到约99.2%,通过二次改进RANSAC去错配后角点有效匹配率达到约99.6%,与现有算法相比,在同等条件下获得了更高的匹配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特征提取 图像配准 RANSAC N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降噪组合滤波优化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谢可夫 黄建平 许光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6期84-85,88,共3页
论文利用中值滤波算子和灰度数学形态学中的开、闭算子设计了一种用于灰度图像降噪处理的优化组合滤波算法。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评价函数用于算法的优化过程。该算法能根据输入噪声图像自动调整算子的组合结构获得最佳的滤波输出,... 论文利用中值滤波算子和灰度数学形态学中的开、闭算子设计了一种用于灰度图像降噪处理的优化组合滤波算法。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评价函数用于算法的优化过程。该算法能根据输入噪声图像自动调整算子的组合结构获得最佳的滤波输出,并克服了中值滤波算法在处理灰度图像时对噪声强度的敏感问题。该优化算法简洁、耗时少。算法的实用性用计算机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滤波 数学形态学 中值滤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架的血细胞图像分离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阳波 王卫星 李彦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94-96,145,共4页
文章从细胞图像骨架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发展了一种新的粘连细胞分离算法。其主要思路是:首先采用细化算法提取细胞图像的骨架,并计算骨架各点的边界距离值,然后利用骨架边界距离函数波谷的特性将相互粘结的细胞分离。新算法提出了一种计... 文章从细胞图像骨架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发展了一种新的粘连细胞分离算法。其主要思路是:首先采用细化算法提取细胞图像的骨架,并计算骨架各点的边界距离值,然后利用骨架边界距离函数波谷的特性将相互粘结的细胞分离。新算法提出了一种计算骨架边界距离值的新方法用于分析骨架波谷的特性,并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了细胞图像中粘结细胞的分离准则。为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选取了上百种不同的细胞图像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有效、快速地对细胞图像中相互粘结的细胞进行合理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 波谷 细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运动目标分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丽丽 邹北骥 +1 位作者 刘相滨 傅红普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84,共6页
基于视频的运动分析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运动目标分类算法,可以将运动目标分类为几种事先定义好的类别:人、人群、汽车、自行车。定义了运动目标的几种简单有效的形状特征,并选择... 基于视频的运动分析是近年来计算机视觉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运动目标分类算法,可以将运动目标分类为几种事先定义好的类别:人、人群、汽车、自行车。定义了运动目标的几种简单有效的形状特征,并选择基于小样本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对不同目标进行分类。最后,提出隔帧分类的思想并描述了几种提高分类效率的方法,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实验证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区分人、人群、车、自行车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目标分类 形状特征 视频监控 运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27
9
作者 阳波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6,共5页
分析了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图像分割算法的基本原理 ,结合遗传算法及其特点提出了一种自动阈值选取的图像分割算法 ,在本算法中对传统最大类间方差图像分割的算法及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 ,提高了传统算法的速度 ,改善了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与... 分析了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图像分割算法的基本原理 ,结合遗传算法及其特点提出了一种自动阈值选取的图像分割算法 ,在本算法中对传统最大类间方差图像分割的算法及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 ,提高了传统算法的速度 ,改善了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与最优解的协调关系 ,最后从速度及性能上进行了分析比较 ,并对实际图像分割做了反复实验 ,结果表明 ,本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在图像分割过程中具有速度快 ,效果好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类间方差 遗传算法 图像分割 阈值 评价函数 计算机视觉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标号图像分割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亚军 徐大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0,35,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标号的半自动化图像分割方法。在分割过程中,首先依据高斯权值函数,针对待处理图像建立一个加权图;然后在原始图像中分别标记出属于不同目标区域的像素点;之后,任意选择图像中没有被标号的像素点为作起点,依据所创建的... 介绍了一种基于多标号的半自动化图像分割方法。在分割过程中,首先依据高斯权值函数,针对待处理图像建立一个加权图;然后在原始图像中分别标记出属于不同目标区域的像素点;之后,任意选择图像中没有被标号的像素点为作起点,依据所创建的加权图进行随机游走,计算出从当前出发点游走至各个标记像素的概率。通过这种方法,针对图像中未被标号的像素,可以获得一个概率分布图,其中每个概率分布表示未标号像素随机游走到各个标记像素的概率,取概率最大的标记像素作为其所属目标,则可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分割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自动化 图像分割 随机游走 多标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手背静脉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相滨 刘智成 +1 位作者 龚平 周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81-18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变矩和支持向量机的手背静脉识别算法。算法在采用修正的NiBlack算法从原始图中分割出静脉纹路,然后采用改进的条件细化算法进行细化获得静脉骨架的基础上,提取静脉骨架的7个修正的几何不变矩作为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输...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变矩和支持向量机的手背静脉识别算法。算法在采用修正的NiBlack算法从原始图中分割出静脉纹路,然后采用改进的条件细化算法进行细化获得静脉骨架的基础上,提取静脉骨架的7个修正的几何不变矩作为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输入进行静脉分类识别,在有500个样本的数据库上进行实验,获得了95.5%的识别率,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静脉图像 不变矩 支持向量机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料加工过程中颗粒粒性表示与计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阳波 段吉安 郑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2-203,207,共3页
石料加工生产过程中石料粒性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石料成品通常要求粒度大小均匀,粒形好。目前许多研究机构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代替传统人工控制取得了良好监控效果。根据对传统石料生产工业流程与粒度表示模型的研究,建立了粒度形状的... 石料加工生产过程中石料粒性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石料成品通常要求粒度大小均匀,粒形好。目前许多研究机构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代替传统人工控制取得了良好监控效果。根据对传统石料生产工业流程与粒度表示模型的研究,建立了粒度形状的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自适应控制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实现了对生产线的自动监视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料 计算机视觉 颗粒粒度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连物体分离过程中的边界凹点定位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阳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239-241,共3页
在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中,物体边界凹凸信息通常代表着物体的某些性质,它既可以作为描述物体形状的一个特征参数,也可以作为一些重叠物体分离的依据。人们采用多种方法对边界凹凸变化进行描述,但这些方法对凹点没有严格定义,在计算精度... 在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中,物体边界凹凸信息通常代表着物体的某些性质,它既可以作为描述物体形状的一个特征参数,也可以作为一些重叠物体分离的依据。人们采用多种方法对边界凹凸变化进行描述,但这些方法对凹点没有严格定义,在计算精度完全依赖像素单位,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首先给出边界凹点的定义,然后基于边界拟合设计一种新的边界凹点定位算法,新算法减少了对数字图像像素单位的依赖。最后通过实验说明新算法在微生物细胞图像分割处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集 凹点 曲线拟合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衍生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可夫 周心一 许光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89-192,共4页
利用量子比特表示图像像素的灰度,用双量子位叠加态来描述两像素之间的关联,通过线性厄米算符在该量子叠加态中的平均值来判断像素的边缘特征,由此建立了一种新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并从概率论的角度对该方法的合理性给予解释。理论和计... 利用量子比特表示图像像素的灰度,用双量子位叠加态来描述两像素之间的关联,通过线性厄米算符在该量子叠加态中的平均值来判断像素的边缘特征,由此建立了一种新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并从概率论的角度对该方法的合理性给予解释。理论和计算机仿真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具有视觉补偿功能,能检测出图像中高亮度和低亮度区域的灰度微弱变化引起的边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量子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球面换能器加热治疗中温度控制方法研究
15
作者 廖志远 钱盛友 +1 位作者 丁亚军 明文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5,共5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肿瘤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治疗过程中组织内的温度控制十分重要.本文针对HIFU治疗过程中用时过长、超调、振荡等特性及控制延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方法以优化系统的控制性能.该方法采用Mamdan...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肿瘤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治疗过程中组织内的温度控制十分重要.本文针对HIFU治疗过程中用时过长、超调、振荡等特性及控制延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方法以优化系统的控制性能.该方法采用Mamdani推理型模糊控制器代替传统的控制器,依据模糊控制规则控制凹球面换能器的输出声功率,实现对治疗区温度的精确控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的引入有效地缩短了治疗时间,避免了超调和振荡现象,且在声源参数不同的条件下均能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该方法相对PID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对提高HIFU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球面换能器 热疗 模糊控制 PID控制 超声聚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波导器件封装高精密运动平台的轴位移研究
16
作者 阳波 段吉安 郑煜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阵列波导器件的封装是利用超精密的运动平台,将波导芯片与阵列光纤进行对准耦合并固定,实现光波导器件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通过分析6自由度相邻正交运动轴的超精密运动平台的坐标变换,建立运动轴与末端阵列光纤的位姿运动方程.运动方程... 阵列波导器件的封装是利用超精密的运动平台,将波导芯片与阵列光纤进行对准耦合并固定,实现光波导器件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通过分析6自由度相邻正交运动轴的超精密运动平台的坐标变换,建立运动轴与末端阵列光纤的位姿运动方程.运动方程表明在假设相邻运动轴正交的条件下,末端阵列光纤的姿态只与旋转轴相关,与平移轴无关,且在旋转±10°范围内反解是确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器件 坐标变换 模场耦合 刚体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支持参数调优的多源图像融合框架
17
作者 蒋少华 唐文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245-250,253,共7页
多源图像融合是图像处理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但众多的图像融合算法和融合规则各有优缺点,有必要根据应用的目的,建立自动选择融合算法和融合规则的多源图像融合框架。为此,提出一种能适应各种融合算法和融合策略的框架。该框架可根据应... 多源图像融合是图像处理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但众多的图像融合算法和融合规则各有优缺点,有必要根据应用的目的,建立自动选择融合算法和融合规则的多源图像融合框架。为此,提出一种能适应各种融合算法和融合策略的框架。该框架可根据应用目的,自动选择融合算法,对融合参数和融合规则进行自动调优。用数学形式定义用于消除融合结果二义性的策略规则,并完成简单的验证系统,证明上述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框架 多源图像 特征显著度 二义性 规则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均值聚类的组织损伤等级判定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颜佩 丁亚军 +3 位作者 钱盛友 胡强 盛祎 邹孝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8-473,共6页
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新鲜离体猪肉组织进行辐照,可对猪肉组织造成3个等级程度的损伤。从B超图像处理方向出发,提出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并结合双参数的组织损伤等级判定方法。通过B超仪器实时获取HIFU辐照前后的134例猪肉组织图像,... 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新鲜离体猪肉组织进行辐照,可对猪肉组织造成3个等级程度的损伤。从B超图像处理方向出发,提出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并结合双参数的组织损伤等级判定方法。通过B超仪器实时获取HIFU辐照前后的134例猪肉组织图像,并做预处理获得焦斑区域的减影图像。再提取减影图像的灰度均值和小波系数均值,利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对猪肉样本组织的损伤等级进行分类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灰度均值参数能较好地区分第2、3等级程度的损伤,小波系数均值能较好地区分第1、2等级程度的损伤,而基于K均值聚类并结合双参数的分类方法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在组织损伤等级的总辨识率上分别提高了5.23%和3.43%,更能准确地判定组织的损伤等级,便于临床医生客观地监控HIFU治疗过程,对提高HIFU疗效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灰度均值 小波系数均值 K均值聚类 组织损伤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直线检测算法研究与误差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继栋 阳波 +1 位作者 郑煜 段吉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3,共5页
针对图像处理中直线检测精度不足、运算速度慢等问题,对直线检测算法和精度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高精度直线检测算法。首先,基于任意两点计算直线参数值并以直线拟合的像素数目作为参数点的累加值;其次把累加值大于阈值的参数点保存在... 针对图像处理中直线检测精度不足、运算速度慢等问题,对直线检测算法和精度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高精度直线检测算法。首先,基于任意两点计算直线参数值并以直线拟合的像素数目作为参数点的累加值;其次把累加值大于阈值的参数点保存在数据链表中并根据局部极大值或阈值判断直线;最后对算法的直线检测精度进行分析,建立直线拟合的误差模型。通过对0°到45°斜率角的直线检测进行误差分析发现,当直线段的长度为400像素时,斜率角的典型误差小于0.03°,当直线段的长度为600像素时,斜率角的典型误差小于0.01°。新算法与Hough、最小二乘算法比较,不但精度高,运算速度快,而且受噪声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检测 误差分析 视觉测量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摄像机内外参数初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康晶 邹北骥 +2 位作者 刘相滨 辛国江 冯莲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两步法是一种典型的多阶段最优化摄像机标定方法,其优点是标定精度高,容易实现。该算法的关键是第一步计算出来的外部参数和与畸变无关的内部参数的初值。由于初值的计算不是纯粹的线性问题,计算起来比较复杂。本文对此进行了改进,采用... 两步法是一种典型的多阶段最优化摄像机标定方法,其优点是标定精度高,容易实现。该算法的关键是第一步计算出来的外部参数和与畸变无关的内部参数的初值。由于初值的计算不是纯粹的线性问题,计算起来比较复杂。本文对此进行了改进,采用一种新的方法计算初值。另外,由于图像坐标值的精度直接影响标定精度,本文为此采用了数学形态学的膨胀和腐蚀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噪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平面模板两步法进行比较,本文算法减少了运算量,标定的结果适用于精度较高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法 摄像机标定 内部参数 外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