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毛形线虫肌幼虫代谢分泌抗原的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学贵 贺莉芳 +2 位作者 袁仕善 刘晖 王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5-639,共5页
目的采用免疫共沉淀偶联质谱技术分离和鉴定旋毛形线虫肌幼虫代谢分泌抗原中的血清学抗原。方法收集感染旋毛形线虫的新西兰兔血清,硫酸铵沉淀法分离血清Ig G;从感染肌肉中分离纯化肌幼虫并培养收集代谢分泌抗原。免疫共沉淀和SDS-PAGE... 目的采用免疫共沉淀偶联质谱技术分离和鉴定旋毛形线虫肌幼虫代谢分泌抗原中的血清学抗原。方法收集感染旋毛形线虫的新西兰兔血清,硫酸铵沉淀法分离血清Ig G;从感染肌肉中分离纯化肌幼虫并培养收集代谢分泌抗原。免疫共沉淀和SDS-PAGE分离代谢分泌抗原,Western blot法分析血清学抗原,并予质谱鉴定。结果间接ELISA检测旋毛形线虫感染新西兰兔的血清抗体滴度达1∶6400以上;采用硫酸铵沉淀法获得血清Ig G。免疫共沉淀的旋毛形线虫肌幼虫代谢分泌抗原经电泳分离获得4条较清晰的蛋白质条带,Western blot法分析发现在相对分子质量(Mr)40 000、50 000、83 000处存在旋毛形线虫感染血清识别、而正常兔血清不识别的3条较强的蛋白质条带。切取Mr40 000、50 000、83 000处的蛋白质条带进行质谱鉴定,获得4种蛋白质分子,分别为丝氨酸蛋白酶、肌幼虫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43 000分泌糖蛋白、53 000代谢分泌抗原。结论采用免疫共沉淀偶联质谱技术从旋毛形线虫肌幼虫代谢分泌抗原(ES)中获得4种血清学抗原,为旋毛形线虫病有效诊断和疫苗候选分子的获得提供了新的来源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形线虫 代谢分泌抗原 免疫共沉淀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蛋白和CFP32的表达及其抗原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文霞 谭云洪 +3 位作者 袁仕善 谭笑 夏燕 陈婧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06-309,共4页
目的重组表达结核分枝杆菌CFP10和ESAT6的融合蛋白及卡介苗(BCG)CFP32,分析其抗原性。方法用重组PCR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融合基因cfp10-esat6;从BCG基因组DNA中扩增cfp32基因。经克隆和测序分析后,分别亚克隆... 目的重组表达结核分枝杆菌CFP10和ESAT6的融合蛋白及卡介苗(BCG)CFP32,分析其抗原性。方法用重组PCR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融合基因cfp10-esat6;从BCG基因组DNA中扩增cfp32基因。经克隆和测序分析后,分别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QE-30和pET-23a(+),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表达重组蛋白,予以纯化、鉴定,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分析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QE30-cfp10-esat6和pET-cfp32,表达了CFP10-ESAT6融合蛋白和CFP32。CFP10-ESAT6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5.2%,纯化后蛋白纯度约为92%,浓度为0.456g/L;CFP32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0.6%,纯化后蛋白纯度约为90%,浓度为0.310g/L。纯化CFP10-ESAT6融合蛋白和CFP32检测结核病的敏感性分别为85.7%和71.4%,特异性均为100%。结论重组表达获得具有良好抗原性的重组融合蛋白CFP10-ESAT6和重组蛋白CFP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细菌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诊断性血清学特异抗原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双 郭婧玮 +3 位作者 胡一敏 谭云洪 谭笑 袁仕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217-1222,共6页
目的筛选和鉴定结核病患者血清抗体特异性识别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方法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中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 4周,收集菌体,通过冰浴超声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抗原。收集2013年2—7月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首次入院的30例初... 目的筛选和鉴定结核病患者血清抗体特异性识别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方法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中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 4周,收集菌体,通过冰浴超声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抗原。收集2013年2—7月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首次入院的30例初治结核病患者的血清,以及收集2013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接收的2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法提取纳入的20例结核病患者的血清IgG,从结核分枝杆菌菌体抗原中免疫共沉淀血清学抗原,以纳入的其余10例结核病患者血清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验证其免疫反应性;从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胶上切割阳性反应的蛋白质条带,通过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鉴定。结果免疫共沉淀获得1条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0(16kDa)、能被结核病患者血清抗体特异性识别的蛋白质条带;经串联质谱鉴定,获得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16.3、糖基转移酶蛋白、铁调控Lsr2蛋白前体等3种蛋白抗原。结论采用免疫共沉淀偶联质谱技术获得3种结核分枝杆菌血清学抗原,可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性抗原的选择进一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血清学 抗原 免疫沉淀法 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