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9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哲学社会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龙和 张怀承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9年第5期97-99,共3页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通过确立系统、开放和渗透的基本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专业格局和学科壁垒,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整合和课程体系的纵横打通,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中取得显著...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通过确立系统、开放和渗透的基本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专业格局和学科壁垒,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整合和课程体系的纵横打通,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目标 课程体系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问题——湖南师范大学文科博士生公共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构想
2
作者 谭献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111-113,共3页
普通高校文科博士生公共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湖南师范大学这门课程改革的尝试已有两届,在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各有其"两个转变"的构想.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文科博士生公共政治理论课 “两个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移后拓:构建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四年连续性实践教学体系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彭继红 伍屏芝 《当代教育论坛》 2012年第5期28-33,共6页
所谓前移后拓,是指以理论教学为先导,运用实习基地的教育资源,把教育教学实习有效地前移到一年级和拓展到大学四年级二期的实习总结,实现对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四年全程培养。这是一个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能... 所谓前移后拓,是指以理论教学为先导,运用实习基地的教育资源,把教育教学实习有效地前移到一年级和拓展到大学四年级二期的实习总结,实现对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四年全程培养。这是一个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能不间断地受到教育教学技能熏陶与训练的系统的工程。这项工程所形成的体系落实了教育部有关实践教学课时的硬性规定;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和专业学生实现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在要求;实现了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统一、主动性和互动性的统一以及独特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具有良好的持续发展势头和广阔的运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前移后拓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行动的困境: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非合作博弈下的公共管理危机及其克服 被引量:70
4
作者 陈潭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9-144,共6页
集体行动的困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西方学者根据生活世界的反映,建构了集体行动困境的理论模型,并作出了若干理论阐释。这种非合作博弈下的集体行动逻辑反映在公共事务管理现实中可能会出现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公共资源利用无度... 集体行动的困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西方学者根据生活世界的反映,建构了集体行动困境的理论模型,并作出了若干理论阐释。这种非合作博弈下的集体行动逻辑反映在公共事务管理现实中可能会出现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公共资源利用无度、公共秩序混沌无序、公共组织效率缺失、公共政策执行失范等诸多问题。为此,明晰产权、明确责任、沟通协调、自主治理、理性激励、合理监督等制度安排是解决公共管理危机或集体行动困境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公共管理 制度安排 非合作博弈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行政管理的伦理基础——一个公共伦理分析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成钢 崔彦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3期76-79,共4页
当代中国正处在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出现了种种不协调,需要相应价值尺度来引导。行政管理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它是传达人民的需求与愿望,并保证这些需求和愿望能够通过国家控制反映出来。长期以来,行政管理学界高扬... 当代中国正处在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出现了种种不协调,需要相应价值尺度来引导。行政管理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它是传达人民的需求与愿望,并保证这些需求和愿望能够通过国家控制反映出来。长期以来,行政管理学界高扬效率、忽视伦理的主题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管理学研究向纵深领域的发展。公共行政管理从产生时起就与某种伦理价值观相联系;公共行政管理的主要伦理规范有公益至上、有害不为、慎用权力、社会责任、平等竞争、增进信任。这些规范为公共行政管理奠定了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管理 伦理基础 伦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管理中不道德手段的生成与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定光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4期54-59,共6页
公共生活要得到有效而又合理的管理必须运用道德的手段。有的公共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出于提高管理效率或者实现私人目的的考虑,可能会选择不道德的手段。由于不道德的手段会造成严重的道德后果,因此,就有必要对其予以合理控制。这种控制... 公共生活要得到有效而又合理的管理必须运用道德的手段。有的公共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出于提高管理效率或者实现私人目的的考虑,可能会选择不道德的手段。由于不道德的手段会造成严重的道德后果,因此,就有必要对其予以合理控制。这种控制既需要合理的道德观念的支持,又需要刚性的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 不道德的手段 生成原因 危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共图书馆老年认知症读者的学习支持服务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婧 唐莉 许建爽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9,共15页
本文通过邮件咨询及网络调查等方法对美国公共图书馆老年认知症读者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进行深入调研,调查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在面向老年认知症读者学习支持服务方面,采取了组建学习支持网络、寻求资助、建设认知症友好型社区、搭建记忆... 本文通过邮件咨询及网络调查等方法对美国公共图书馆老年认知症读者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进行深入调研,调查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在面向老年认知症读者学习支持服务方面,采取了组建学习支持网络、寻求资助、建设认知症友好型社区、搭建记忆咖啡馆等多种举措,并提供回忆疗法、信息咨询、课程讲座、集体阅读、记忆活动等多种形式的老年认知症读者学习支持方法。我国公共图书馆可借鉴这些经验完善针对老年认知症读者的学习支持服务,加强以图书馆为主导的社会网络建设、深度融入认知症友好社区的建设以及针对性开展多种类型的认知症活动。图1。表9。参考文献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学习支持服务 老年认知症 认知症友好型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人户”社会的兴起与公共政策应对
8
作者 郭庆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7,共8页
“一人户”群体的扩大是一种新的人口现象。随着“一人户”群体的持续增加,“一人户”社会正逐步兴起。“一人户”社会的兴起具有人口驱动、多元构成、传统脱嵌、结构约束、灵活支持等显著特征,同时暗含着较高的脆弱性、风险性和不完整... “一人户”群体的扩大是一种新的人口现象。随着“一人户”群体的持续增加,“一人户”社会正逐步兴起。“一人户”社会的兴起具有人口驱动、多元构成、传统脱嵌、结构约束、灵活支持等显著特征,同时暗含着较高的脆弱性、风险性和不完整性。“一人户”社会的后果和风险已在个人、家庭、社区、国家等层面显现,给家庭公共政策、社会治理体系带来多重挑战。应对“一人户”群体规模扩大的社会风险,需要构建整体性、有针对性和预防性的公共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人户”社会 独居 单身 人口转变 家庭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感知、村庄认同与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行为——基于湖南省2508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攀 苏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16,206,207,共19页
农户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直接关系农村环境治理整体成效。采用湖南省农户调查数据和有序Logit模型研究污染感知、村庄认同对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行为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发现:污染感知对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认同对... 农户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直接关系农村环境治理整体成效。采用湖南省农户调查数据和有序Logit模型研究污染感知、村庄认同对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行为的影响效应与影响机制,发现:污染感知对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村庄认同对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行为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其通过制度信任这一中介机制间接促进村民生活垃圾处理行为;村庄认同在污染感知影响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行为中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增强农户对生活垃圾污染及其危害的感知和认识,培育与强化农户村庄认同感,增强村干部的公信力和依法行政能力是切实推进农户生活垃圾处理行为规范化和环保化,实现生态宜居目标可行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感知 村庄认同 生活垃圾处理 制度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治理现代化与地方人大民主创新的实践探索——以深圳市各级人大经验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俊志 罗彬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F0002,共8页
在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地方各级人大通过广泛调动群众积极性、有效协调多元治理主体间关系,不仅激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且汇聚了多元社会主体的协同治理合力,充分彰显了独特的治理优势。近年来,学术界对地方... 在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地方各级人大通过广泛调动群众积极性、有效协调多元治理主体间关系,不仅激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且汇聚了多元社会主体的协同治理合力,充分彰显了独特的治理优势。近年来,学术界对地方人大在地方治理中的职能发挥和行动策略给予了高度关注,既有研究从纵向协同、横向嵌入和过程磨合等角度勾勒出地方人大发展的基本图景。本文通过分析深圳样本中的三个案例发现,地方人大在全面推动地方治理现代化、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的过程中,运用联动、借力与公私合作等方式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协同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地方治理现代化 地方人大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管理:国外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32
11
作者 陈成文 蒋勇 黄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1-206,共6页
应急管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安全屏障。美、加、澳、日、俄五国十分重视应急管理问题,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美国形成了应急管理的层级模式,并构建了强大的法律支持体系;加拿大重视地... 应急管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安全屏障。美、加、澳、日、俄五国十分重视应急管理问题,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美国形成了应急管理的层级模式,并构建了强大的法律支持体系;加拿大重视地方部门在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强调公众参与,重视应急教育,采取全国协作的应急管理模式;澳大利亚注重应急预案和计划的制定,建立起了职责明确、结构合理、统一、有序、和谐的应急管理体制;日本政府相当重视防灾通讯网络建设,构筑起了高效、统一、严密的庞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俄罗斯组建协调配合的垂直型应急管理体系,拥有反应迅速、高效运转的信息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权威、完备,应急资源保障到位。美、加、澳、日、俄五国的实践模式对我国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是要完善应急管理法律及应对方案体系;二是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层级嵌套模式;三是要实现应急信息资源的整合;四是要保障应急资源充足、到位;五是要建立健全应急预警机制;六是要加强教育培训,建设安全型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国外模式 改革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机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南长沙五所高校研究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郑路鸿 陈成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27,共8页
指出研究机会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长沙五所高校研究生的实证研究表明:研究生获得多元化的学术指导机会越多、深程度地参与课题研究机会越多、单独申报课题机会越多、参与同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机会越多,其创新... 指出研究机会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长沙五所高校研究生的实证研究表明:研究生获得多元化的学术指导机会越多、深程度地参与课题研究机会越多、单独申报课题机会越多、参与同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机会越多,其创新能力越强;其中,深程度地参与课题研究机会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认为现阶段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主要是研究机会缺失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机会 机会缺失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南省的社会调查 被引量:57
13
作者 陈志科 马少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26-30,74,共6页
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将影响应变量"老年人是否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10个因素进行交互分析和统计检验,然后将筛选出来的对应变量有显著影响的8个自变量进入Logistic模型做进一步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 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将影响应变量"老年人是否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10个因素进行交互分析和统计检验,然后将筛选出来的对应变量有显著影响的8个自变量进入Logistic模型做进一步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居住方式和社会保障情况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 养老 居家养老需求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制度改革过程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地位获得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成文 邝小军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8-91,共4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地位获得的过程,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重嵌入”的概念意味着制度文化作用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再作用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动态变迁过程。对不同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数据资料分...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地位获得的过程,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重嵌入”的概念意味着制度文化作用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再作用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动态变迁过程。对不同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数据资料分析表明:随着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大;而社会资本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在高校扩招的前与后,变化趋势不明显。要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积累和动员社会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制度改革 过程 大学生 高校扩招 就业难 地位 社会资本 生地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对湖南省的调查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杨立雄 刘湘玲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8,共7页
通过对湖南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调查,发现在试点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合理设计筹资结构?如何建立缴费动态增长机制?“强制”还是“自愿”?“保大”还是“保小”?补助比例应向谁倾斜?如何科学划定“起付线”和“封顶线... 通过对湖南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调查,发现在试点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合理设计筹资结构?如何建立缴费动态增长机制?“强制”还是“自愿”?“保大”还是“保小”?补助比例应向谁倾斜?如何科学划定“起付线”和“封顶线”?补偿率多少才够?如何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难”问题?如何完善配套措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农民就医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任生成:现状、维度与路径 被引量:8
16
作者 鲁良 黄清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政治信任的生成是复杂的系统机制,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任的生成需要科学面对多元化、多变化的现状特征。利益驱动、社会参照、政治观教育、政治心理、政治参与、政治认同等多重结构维度构成相对稳固的政治信任生成机制,其建构路径要优... 政治信任的生成是复杂的系统机制,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任的生成需要科学面对多元化、多变化的现状特征。利益驱动、社会参照、政治观教育、政治心理、政治参与、政治认同等多重结构维度构成相对稳固的政治信任生成机制,其建构路径要优化大学生政治信任的网络环境、强化大学生群体间正能量传递效应、改进大学生网络政治观教育、培育大学生网络理性政治心理、扩大大学生网络有序政治参与、提高大学生网络政治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大学生 政治信任 结构为度 建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南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贤岚 沈又红 郭庆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4,共7页
农村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阵地。本文利用在湖南省农民中的调查数据,对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描述性统计发现,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差异性、模糊性、偏离性和实用性特征。回... 农村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阵地。本文利用在湖南省农民中的调查数据,对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描述性统计发现,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具有差异性、模糊性、偏离性和实用性特征。回归分析发现,个人特征、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均产生了显著性影响,但培育环境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更多的是个人自发、松散的行为,缺少组织力量的教育和引导。最后,从重视理论宣传、满足农民需要、优化社会环境、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与内容呈现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超民 汪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家精神有效融入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研究认为:教育家精神应成为新时代教师的自觉追求,需要不断挖掘教育家精神与教材内容的契合性,探索教育家精神的精神品格与学...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家精神有效融入高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研究认为:教育家精神应成为新时代教师的自觉追求,需要不断挖掘教育家精神与教材内容的契合性,探索教育家精神的精神品格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紧密关系。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将教育家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贯穿教学全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切实推动新时代高中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中思政课 教学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经历与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研究——基于湖南省5县(市)529名农村女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书芝 王立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79,共4页
本文以社会化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城乡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发现,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程度相对较低;有城市流动经历的农村女性在参政意识上强于没有流动经历的农村女性,但在参政行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婚姻经历和配偶外... 本文以社会化理论为基础,考察了城乡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发现,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程度相对较低;有城市流动经历的农村女性在参政意识上强于没有流动经历的农村女性,但在参政行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婚姻经历和配偶外出务工状况等个体特征对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有较大影响;城市经验积累、工作经历和社会交往等城市流动经历特征对农村女性政治参与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流动经历 政治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龄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调查——以湖南省长沙市310位高龄老年人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易想和 王翠绒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随着我国人口的高龄化,高龄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日益凸显。实地调查表明: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好,医疗支持不够,对医疗的满意度不高。因此,依据城市高龄老年人的医疗现状及其对医疗的心理预期,改进和完善城市高龄老年人的医疗支持体系势在必行。
关键词 城市 高龄老年人 医疗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