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社会伦理与生态伦理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卢风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
-
出处
《河北学刊》
2000年第5期12-17,,21,,共7页
-
文摘
现代社会伦理是人类中心主义的 ,在其视域中 ,人是万物的尺度。生态伦理不能归结为现代社会伦理 ,也不能镶嵌在它的理论框架之中。生态伦理应奠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非人自然物之价值和权利的理解。就此而言 ,生态伦理的确立不仅要求伦理学的革命 ,而且要求认识论和本体论的革命。仅当人类的道德思考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之后 ,生态伦理与社会伦理才能融合在一起。
-
关键词
社会伦理
生态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道德
-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中西价值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戴茂堂
李伦
-
机构
湖北大学道德文明研究中心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教授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3,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价值的存在论研究”(05JJD72000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价值方法论研究是价值哲学研究的主要论域。在哲学的全部问题中,没有哪一个问题像价值问题那样与方法论紧紧地关联在一起。价值问题在西方首先被提出明显是出于对传统哲学方法论的批判;中国当代价值哲学在兴盛之后一度陷于低迷明显是因为方法论的局限;未来价值哲学的深度发展只有寄希望于研究方法的重构。
-
关键词
价值哲学
方法论
中国
西方
-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对纳粹人体实验数据应用问题的伦理审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伦
陈黎明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100,共4页
-
文摘
纳粹人体实验数据能否应用的伦理问题,国际上的研究者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赞成派以科学需要为理由赞成使用纳粹人体实验数据;反对派以纳粹人体实验的历史事实为基础,以纳粹人体实验者的不人道的行为为依据,从伦理原则的角度强烈反对使用纳粹人体实验的数据。解决这个争议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伦理原则和科学行为事实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以伦理原则为基础,对纳粹人体实验行为事实本身进行伦理分析,就可以对该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解答。
-
关键词
纳粹人体实验数据应用
行为事实
伦理审视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论市场经济伦理的生成和构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王泽应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
-
出处
《河北学刊》
2000年第2期32-36,共5页
-
-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经济伦理
义利观
结构体系
-
分类号
B82-053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论五四时期探求家庭变革的社会思潮
被引量:6
- 5
-
-
作者
陈文联
李桂梅
-
机构
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9-144,共6页
-
基金
20 0 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0 2 BZX0 6 3 )
-
文摘
五四时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家庭观念变革的现实土壤 ,先进知识分子群体把家庭视为影响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 ,在揭露和批判旧式家庭实质及其习俗的基础上 ,提出了异彩纷呈的家庭观 ,主要有建立小家庭、废除家庭和家庭革命三个不同层次 ,其社会影响也迥然相异。五四婚姻变革思潮虽存在某些局限性 。
-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家庭变革
建立小家庭
废除家庭
家庭革命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人格重塑
被引量:7
- 6
-
-
作者
彭立威
李明辉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
-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年第6期103-106,共4页
-
文摘
生态人格是对农耕文明时代依附型人格和工业文明时代物化的单向度人格进行反思,符合生态文明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新型人格,生态人格的塑造需要世人必须始终保持对自然的感激之心、忏悔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珍爱之心。
-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人格塑造
生态人格
工业文明
-
Keywords
ecology civilization
personality
ecology personality
modeling
-
分类号
G40-059.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日本环境教育探析
被引量:9
- 7
-
-
作者
李培超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
-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3期69-72,96,共5页
-
文摘
日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环境教育 ,其基本着眼点是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诠释 ,搭建起环境教育的价值支持系统 ;通过政府、企业、社区、NGO组织 (Non governmentalorganization ,非政府组织 )的共同努力、协同配合 ,构造出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 ;通过公害教育使社会民众始终保持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
-
关键词
环境教育
价值支持
环境经营
公害教育
-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value suppor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ducation
-
分类号
G40-052.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试析德国纳粹人体实验的道德逻辑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李伦
罗光强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3期92-96,共5页
-
文摘
德国纳粹人体实验与德国现代伦理思想中的超人道德和种族主义思想密切相关。超人道德是纳粹人体实验的“意志-伦理”基础,种族主义则是纳粹人体实验的“科学—伦理”依据。
-
关键词
纳粹人体实验
超人道德
种族主义
-
Keywords
Nazi's Human Experiments superman morality racialism
-
分类号
K512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论公民道德建设的切入点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彭柏林
皮伟兵
-
机构
湖南理工学院政法系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
-
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6期12-16,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道德需要与公民道德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个体道德需要即个体对道德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由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的规定性所决定的。个体道德需要不仅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个体道德态度的核心,而且是个体道德活动的内驱力,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个体的道德需要为切入点开展道德教育工作。
-
关键词
个体道德需要
公民道德建设
切入点
-
Keywords
individual - need citizen moral - construct beginning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先秦儒家中庸观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之比较
- 10
-
-
作者
刘红燃
肖小芳
-
机构
湖南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研究所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3期76-79,共4页
-
文摘
中庸思想在先秦儒家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他们都认为中庸是最高德行。本文主要论述了两者中庸思想的特质及其异同,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探析。
-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亚里士多德
中庸观
-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502.23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