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骈文对辞赋的扩容 被引量:9
1
作者 吕双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33,共6页
骈文以句式对偶为主要特征,辞赋则讲究押韵、排偶等,两者不是同一层次的文体概念,具有层级性特征。唐宋元明的骈偶之文名为"四六",与辞赋平行发展,并行不悖。清代的骈偶之文演进为"俪体""骈体""骈文... 骈文以句式对偶为主要特征,辞赋则讲究押韵、排偶等,两者不是同一层次的文体概念,具有层级性特征。唐宋元明的骈偶之文名为"四六",与辞赋平行发展,并行不悖。清代的骈偶之文演进为"俪体""骈体""骈文"等,多包括讲究排偶的辞赋,实现了对辞赋的扩容。清人既用"骈体""骈文"超越唐宋元明"四六"概念,将诗词曲之外的各类骈偶文章,包括辞赋纳入其中;又拓展原有"四六"内涵,多用之代指"骈体""骈文",辞赋也可纳入"四六"文集。但因为辞赋不追求四六隔对,明以前"四六"文集不收辞赋,因此清代也有《国朝骈体正宗》等少数选本延续此意。今天,我们笼统地说两者是交叉或平行,都不符合文学史的事实。对它们的关系梳理,不能抛开"四六"演进与骈文历史,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与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文 四六 辞赋 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笃《论都赋》为反对立都洛阳而作吗?
2
作者 陈松青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5,共6页
自范晔《后汉书》以来,杜笃创作《论都赋》的目的,一直被认为是反对立都洛阳,主张迁都长安。此说值得怀疑。事实可能正好与之相反。
关键词 杜笃 《论都赋》 洛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