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股线针织物的几何建模与热传递特性分析
1
作者 杨仁权 汪泽幸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69,共8页
为评估和优化多股线针织物的舒适性与功能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热阻和表面温度预测方法。参考加捻纱线纤维截面排列,建立多股线截面模型,并根据弧线控制点映射方法结合圆柱体股线轨迹方程,构建空间任意股线轨迹曲线。基于针... 为评估和优化多股线针织物的舒适性与功能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热阻和表面温度预测方法。参考加捻纱线纤维截面排列,建立多股线截面模型,并根据弧线控制点映射方法结合圆柱体股线轨迹方程,构建空间任意股线轨迹曲线。基于针织物结构观察和测试数据,建立通用线圈轨迹模型,利用建模软件生成三维多股针织物系统模型;从传热面与步时两个纬度,对织物系统有限元模拟,分析织物系统的温度分布和热传递性能。结果表明:上下面为传热面时,织物传热性能最优;侧面为传热面时,隔热性能优异;不同步时温度等值面云图示出,织物传热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4种针织物数模拟值热阻与实测值误差约为±10%,证明模型热传递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和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针织物 股线截面模型 线圈轨迹模型 有限元模拟 热阻 热传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Y/T1871—2023《医用隔离衣》标准解读
2
作者 汪泽幸 刘超 +1 位作者 李文辉 张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解析YY/T1871-2023《医用隔离衣》标准,从适用范围与分级,医用隔离衣结构、外观与缝制要求,及医用隔离衣性能要求3方面,对比分析YY/T1871-2023与国内外相关标准间差异,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出YY/T1871-2023发布和实施利于规范医用隔离衣... 解析YY/T1871-2023《医用隔离衣》标准,从适用范围与分级,医用隔离衣结构、外观与缝制要求,及医用隔离衣性能要求3方面,对比分析YY/T1871-2023与国内外相关标准间差异,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出YY/T1871-2023发布和实施利于规范医用隔离衣生产和使用,认为增加接缝强力、耐磨、撕破等物理机械性能指标以及阻燃性能、生物相容性等安全性能指标考核,更有利于标准推广和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隔离衣 标准解读 性能指标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协同催化芦苇基醋酸纤维素的制备及其机制
3
作者 包新军 王兴 +5 位作者 张卓 蒋辛伟 解开放 陈情 何斌 周衡书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0,共11页
为探究芦苇基醋酸纤维素制备的可行性,在传统乙酰化催化的基础上,以醋酸为溶剂、醋酸酐为酰化剂,并首次以浓硫酸和La^(3+)为协同催化剂,构建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酰化反应的高效催化体系。借助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系统地研... 为探究芦苇基醋酸纤维素制备的可行性,在传统乙酰化催化的基础上,以醋酸为溶剂、醋酸酐为酰化剂,并首次以浓硫酸和La^(3+)为协同催化剂,构建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酰化反应的高效催化体系。借助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系统地研究了醋酸酐用量、乙酰化反应时间、乙酰化反应温度及La^(3+)添加量对乙酰化产物取代度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70℃,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酸、乙酸酐的固液比为2∶100∶18时,在活化过程中加入硫酸和硝酸镧混合催化剂,当硝酸镧添加量与芦苇基溶解浆粕质量比为22.5%时,醋酸纤维素的取代度达到了最大值2.85。进一步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La^(3+)协同强化催化芦苇基溶解浆粕乙酰化反应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证实随着La^(3+)加入,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强配位能力,La^(3+)和醋酸酐分子相互作用生成中间体络合物[La(Ac_(2)O)_(2)]^(3+),络合物中的电子密度重新分布,极大降低了硫酸电离出的电子给予体HSO_(4)^(-)与之反应生成乙酰基磺酸的能垒,继而乙酰基磺酸与芦苇基溶解浆中的纤维素发生乙酰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基溶解浆粕 醋酸纤维素 乙酰化 协同催化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源刺绣瑞兽母题的图像艺术特征及符号意义考析
4
作者 彭迪 夏添 +1 位作者 黄佳 邵孛喆 《丝绸》 2025年第8期21-31,共11页
瑞兽纹是桃源刺绣的典型母题,透过其艺术特征挖掘符号组合意涵,有利于赓续其民俗文化精神。文章基于317件桃源刺绣瑞兽纹样本进行图像学考察,采用聚类分析法、文献考察法、图像对比法,首先分析瑞兽纹的类型和图像艺术特征,然后探讨瑞兽... 瑞兽纹是桃源刺绣的典型母题,透过其艺术特征挖掘符号组合意涵,有利于赓续其民俗文化精神。文章基于317件桃源刺绣瑞兽纹样本进行图像学考察,采用聚类分析法、文献考察法、图像对比法,首先分析瑞兽纹的类型和图像艺术特征,然后探讨瑞兽母题的符号组合所蕴含的民俗观念,最后深入阐析瑞兽母题形成的文化缘由。研究表明:桃源刺绣瑞兽母题造型丰富,可分为四种兽形,其具有瑞兽花叶的典型图式,尚青的色彩审美和装饰多样的工艺特征,并作为装饰模件与其他符号组合,构成多样的所指意义,包括祈子求福、驱邪避疫、长寿多福的多种祈福观念。瑞兽母题的形成根源于桃源浓厚的巫傩文化,尤其与桃源地区广泛流传模拟动物的傩舞及以兽驱疫的傩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刺绣 瑞兽母题 图像纹样 艺术特征 民俗观念 符号意义 巫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