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U/ATH/云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来丙 龚必珍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7-30,共4页
以经表面处理或未经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铝(ATH)与云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制备复合材料。采用垂直燃烧法和极限氧指数法研究了TPU/ATH和TPU/ATH/云母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考察了ATH及云母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经表面处理或未经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铝(ATH)与云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制备复合材料。采用垂直燃烧法和极限氧指数法研究了TPU/ATH和TPU/ATH/云母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考察了ATH及云母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PU与ATH质量比为100/(70~80)时,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经表面处理的ATH可以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云母的加入不影响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但能改善其加工性能,降低产品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弹性体 氢氧化铝 云母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Fe_3O_4纳米晶及其作为负极材料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娄晓明 黄佳丽 +2 位作者 李坦平 胡汉祥 胡波年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59-1860,1868,共3页
在当前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之下,探索新的能源材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FeSO4·(NH4)2SO4·6H2O为铁源,油酸为表面活性剂,NaOH、乙醇为溶剂,在水热条件下于180℃反应10h,得到Fe3O4纳米晶。通过对该材料进行X-射线衍... 在当前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之下,探索新的能源材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FeSO4·(NH4)2SO4·6H2O为铁源,油酸为表面活性剂,NaOH、乙醇为溶剂,在水热条件下于180℃反应10h,得到Fe3O4纳米晶。通过对该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测试发现其纯度较高,且为边长5~10nm的方形纳米晶颗粒。将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组装成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380mAh/g,在循环20圈后稳定在约100mAh/g。这使得该Fe3O4纳米片成为潜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锂离子电池 FE3O4 纳米晶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ePO_4正极材料充放电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娄晓明 黄佳丽 +1 位作者 李坦平 胡汉祥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0-872,共3页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开发新能源已成为各国研究工作的重点。锂离子电池以其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污染小、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成为21世纪的理想能源材料和当前的研发热点。LiFePO4因其电压...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开发新能源已成为各国研究工作的重点。锂离子电池以其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污染小、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成为21世纪的理想能源材料和当前的研发热点。LiFePO4因其电压平台稳定、绿色环保、资源丰富、热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中的佼佼者。关于其充放电机理和模型的探索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综述了LiFePO4正极材料的产生、性能特点及其充放电模型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4 正极材料 充放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辐射麻纤维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来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3-165,共3页
研究了麻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紫外线(UV)辐射和冷凝循环加UV辐照都能导致麻纤维复合物失重,但失重率随延长辐照时间的延长而稳定。同样,UV辐照初期能使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下降,但随时间增长,拉伸性能越来越... 研究了麻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紫外线(UV)辐射和冷凝循环加UV辐照都能导致麻纤维复合物失重,但失重率随延长辐照时间的延长而稳定。同样,UV辐照初期能使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下降,但随时间增长,拉伸性能越来越稳定。同样两类条件下,不同麻纤维复合物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的下降都非常相近。但是在水中,麻纤维复合的物的弹性模量比拉伸强度降低更为明显。利用这些条件可以识别这类复合材料是否被水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纤维 老化性 拉伸性能 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咔唑取代基喹啉铝衍生物的发光性能:一种潜在的多功能荧光传感材料(英文)
5
作者 张春燕 罗建新 +4 位作者 欧丽娟 刘勇 胡波年 喻桂鹏 潘春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90-1297,共8页
研究了一种含咔唑取代基喹啉铝衍生物的发光性能。首先,研究了溶剂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溶剂体系中,Alq3衍生物在发光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能量传递;但是,溶剂影响Alq3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而影响能量传递效... 研究了一种含咔唑取代基喹啉铝衍生物的发光性能。首先,研究了溶剂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溶剂体系中,Alq3衍生物在发光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能量传递;但是,溶剂影响Alq3衍生物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而影响能量传递效率,导致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效率和荧光寿命均不相同。其中,甲苯起到能量传递桥梁的作用;而DMF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能量传递。与DMF结构类似的DMA作为电子给体加入到Alq3衍生物溶液中,也起到了类似作用。另外,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Alq3衍生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Fe3+和Cu2+可引起Alq3衍生物的荧光猝灭,表明该Alq3衍生物可以作为多功能荧光传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铝 咔唑 溶剂效应 能量传递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聚丙烯绿色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文军 蒋寅魁 +3 位作者 黄海啸 易洋 高行 李学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02,160,共5页
采用氢氧化钠-氨基硅油对稻壳纤维进行了表面改性,并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稻壳/聚丙烯绿色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力学性能测试、吸水率测试等研究了氢氧化钠-氨基硅油改性对稻壳以及稻壳/PP复合材料性... 采用氢氧化钠-氨基硅油对稻壳纤维进行了表面改性,并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稻壳/聚丙烯绿色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力学性能测试、吸水率测试等研究了氢氧化钠-氨基硅油改性对稻壳以及稻壳/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氨基硅油改性能够改善稻壳与聚丙烯基体之间的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其中,稻壳的热稳定性以及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得到显著改善,复合材料吸水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氨基硅油 绿色复合材料 相容性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聚丙烯/微晶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勇 冷婷娟 +2 位作者 蔡松韬 谭文刚 罗建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1-45,共5页
以回收聚丙烯(r PP)为基体、微晶纤维素(MCC)为增强材料、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为增容剂,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r PP/MCC/PP-g-MAH复合材料。选用硬脂酸(SA)和硅烷偶联剂KH570作为改性剂对MCC进行表面改性,进一步提高MCC和基体... 以回收聚丙烯(r PP)为基体、微晶纤维素(MCC)为增强材料、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为增容剂,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r PP/MCC/PP-g-MAH复合材料。选用硬脂酸(SA)和硅烷偶联剂KH570作为改性剂对MCC进行表面改性,进一步提高MCC和基体的界面相容性。系统研究了改性MCC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及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9份SA改性MCC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改性MCC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丙烯 微晶纤维素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建新 张春燕 +2 位作者 刘勇 黄亚奥 陈维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9-54,共6页
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原位反应法制备二氧化硅(SiO_2)、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油酸(OA)改性SiO_2(KH570-SiO_2和OA-SiO_2);并以SiO2和改性SiO_2作为填料,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PP复合材料。分别研究改性剂类型和KH570-... 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原位反应法制备二氧化硅(SiO_2)、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油酸(OA)改性SiO_2(KH570-SiO_2和OA-SiO_2);并以SiO2和改性SiO_2作为填料,与聚丙烯(PP)共混制备PP复合材料。分别研究改性剂类型和KH570-SiO_2用量对PP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冲击性能、耐热性和结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H570-SiO_2对PP的填充改性效果相对较好;当KH570-SiO_2的用量为4%时,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相比于纯PP,其拉伸强度保持不变,而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46%、15%、23%和14%,热分解温度和结晶温度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与挑战
9
作者 欧金花 胡波年 +2 位作者 何赛玉 王薇 刘进轩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8-625,共8页
化石能源枯竭、温室效应以及环境恶化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发展可再生能源对当代社会至关重要。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包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等具有转化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 化石能源枯竭、温室效应以及环境恶化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发展可再生能源对当代社会至关重要。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包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等具有转化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提高太阳能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对推动其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 materials,MOFs)是由金属团簇和有机单体有序排列形成的一类新型化合物,在气体储存和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近年来,MOFs因其高结晶性、高比表面积和多孔性等特点成为光伏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用以提高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和长期稳定性。主要总结了近年来MOFs及衍生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和突破性进展,并展望MOFs在光伏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光伏技术 效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纳米TiO2改性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建新 张春燕 +4 位作者 姜泽光 刘丽芳 邵家骏 李秋湄 陈维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溶胶,并用含有可聚合基团的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接枝改性,制备可聚合的有机硅改性纳米TiO_2溶胶,然后通过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硅/纳米TiO_2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并配制乳胶涂料。研究了改性...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_2)溶胶,并用含有可聚合基团的硅烷偶联剂(KH-570)对其进行接枝改性,制备可聚合的有机硅改性纳米TiO_2溶胶,然后通过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硅/纳米TiO_2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并配制乳胶涂料。研究了改性纳米TiO_2溶胶、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纳米TiO_2改性乳胶膜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有所提高,乳胶涂料的综合性能也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有机硅 丙烯酸酯乳液 核壳乳液聚合 乳胶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甜味剂中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28
11
作者 聂西度 梁逸曾 +1 位作者 符靓 谢华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38-2841,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八极杆碰撞/反应池(OR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甜味剂中Cr,Co,Ni,Cu,As,Cd,Sn,Sb,Hg,Pb等十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样品用硝酸+双氧水消解后,试液直接用ICP-MS法进行测定。应用ORS技术,有效地消除了多原子离... 采用微波消解-八极杆碰撞/反应池(OR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甜味剂中Cr,Co,Ni,Cu,As,Cd,Sn,Sb,Hg,Pb等十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样品用硝酸+双氧水消解后,试液直接用ICP-MS法进行测定。应用ORS技术,有效地消除了多原子离子对待测元素的干扰,选用45Sc,89 Y,115In和209 Bi等元素为内标混合液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十种待测元素的检出限在0.003~0.038μg.L-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3.0%~10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3.4%。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用于食品甜味剂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八极杆碰撞/反应池 甜味剂 重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春燕 罗建新 +1 位作者 潘春跃 喻桂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9-102,共4页
文章分别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与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芘荧光探针光谱法测定CMC时样品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测定S... 文章分别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与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芘荧光探针光谱法测定CMC时样品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测定SDBS的CMC为1.47 mmol/L,与紫外光谱法(1.90 mmol/L)以及传统的表面张力法(2.2 mmol/L)、电导率法(2.3 mmol/L)的测定结果相近。表明芘荧光探针光谱法是测定表面活性剂CMC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苦杏仁中微量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宏伟 谢华林 聂西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54-1356,共3页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用HNO3+H2O2混合酸经微波消解处理苦杏仁样品中B,Na,Mg,Al,P,K,Ca,Ti,V,Cr,Mn,Fe,Co,Ni,Cu,Zn,As,Se,Rb,Sr,Mo,Cd,Ba,Pb等24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通过添加标准进...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用HNO3+H2O2混合酸经微波消解处理苦杏仁样品中B,Na,Mg,Al,P,K,Ca,Ti,V,Cr,Mn,Fe,Co,Ni,Cu,Zn,As,Se,Rb,Sr,Mo,Cd,Ba,Pb等24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通过添加标准进行加标回收,结果表明,24种待测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79%,回收率在90.00%~109.30%之间。该法具有准确度高、精密性好、并能同时进行多种元素测定等优点,该法可为苦杏仁中无机元素的快速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微波消解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MnZn铁氧体中Si和P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萍 符靓 聂西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811,共4页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锰锌铁氧体中硅和磷元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硝酸+盐酸经微波溶解,用超纯水稀释后直接进入ICP-MS法进行测定。通过向八极杆碰撞/反应池(ORS)中引入氦气,消除高盐基体带来的多原子离子质谱干扰,...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锰锌铁氧体中硅和磷元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硝酸+盐酸经微波溶解,用超纯水稀释后直接进入ICP-MS法进行测定。通过向八极杆碰撞/反应池(ORS)中引入氦气,消除高盐基体带来的多原子离子质谱干扰,采用Y为内标元素校正基体效应所产生的影响,优化了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采用NIST SRM 362和NIST SRM 364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测定结果与标准物质所提供的参考值一致。硅和磷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91和0.27μ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锰锌铁氧体 八极杆碰撞 反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聚丙烯再资源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丁茜 章自寿 +1 位作者 罗建新 麦堪成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9,23,共5页
综述了废旧聚丙烯(PP)共混物,无机填料、有机填料和混杂填料填充废旧PP复合材料,以及填充废旧PP共混物等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改性技术对废旧PP共混物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行为、热性能和加工性能等的影响规律,并指出加强高性能化... 综述了废旧聚丙烯(PP)共混物,无机填料、有机填料和混杂填料填充废旧PP复合材料,以及填充废旧PP共混物等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改性技术对废旧PP共混物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行为、热性能和加工性能等的影响规律,并指出加强高性能化技术研究是当前实现废旧PP高附加值再资源化的最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丙烯 再资源化 共混改性 填充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黑小麦中多种元素 被引量:10
16
作者 聂西度 符靓 +1 位作者 唐莉娟 黄建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建立黑小麦中B、Na、Mg、Al、K、Ca、Ti、V、Cr、Mn、Fe、Co、Ni、Cu、Zn、Se、Cd、Pb元素的分析方法。以硝酸和双氧水为混合试剂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法对黑小麦样品进行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分析。利用动态反应池技术有效... 建立黑小麦中B、Na、Mg、Al、K、Ca、Ti、V、Cr、Mn、Fe、Co、Ni、Cu、Zn、Se、Cd、Pb元素的分析方法。以硝酸和双氧水为混合试剂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法对黑小麦样品进行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分析。利用动态反应池技术有效地消除了分析过程中的质谱干扰,选用Sc、Ge、Rh、Bi为内标元素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元素Mg、Al、K、Ca在0~10.00 mg/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余元素在0~50.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测定黑小麦中18种元素的检出限在3.04~17.38 n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5%~12.50%,采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小麦(GBW 10011)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黑小麦中B、Mg、K、Ca、Fe、Mn、Se含量远高于普通小麦,而Na元素明显低于普通小麦。方法可用于黑小麦的质量控制和营养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小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多种元素 动态反应池 基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EDTA复配去除废水中铅离子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建新 张春燕 +1 位作者 李若愚 王首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38-1641,共4页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对水中铅离子的去除作用,以及SDBS与螯合剂(EDTA-2Na)复配对水中铅离子的去除作用,并探讨了p H值、铅离子起始浓度等因素对铅离子去除率的...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对水中铅离子的去除作用,以及SDBS与螯合剂(EDTA-2Na)复配对水中铅离子的去除作用,并探讨了p H值、铅离子起始浓度等因素对铅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铅离子的去除率高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与螯合剂复配后,其对铅离子的去除效果显著增加。研究还发现,p H值升高、铅离子起始浓度越低,铅离子的去除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剂 表面活性剂 去除 铅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蜂胶中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萍 符靓 谢华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78-2881,共4页
建立了蜂胶中多个重金属元素的快速测定方法。选择正丙醇+二甲苯(体积比70∶30)稀释蜂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直接分析稀释液中的Cr,Ni,As,Cd,Sb,Sn,Hg,Pb等重金属元素。为防止稀释样品中高碳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 建立了蜂胶中多个重金属元素的快速测定方法。选择正丙醇+二甲苯(体积比70∶30)稀释蜂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直接分析稀释液中的Cr,Ni,As,Cd,Sb,Sn,Hg,Pb等重金属元素。为防止稀释样品中高碳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在质谱锥口产生积碳,通过在等离子工作气体中通入低浓度氧气使高碳有机物充分燃烧。应用八极杆碰撞反应池(ORS)技术消除了多原子离子对待测元素产生的质谱干扰,通过研究He碰撞气流速的变化对Cr,Ni,As预估检测限(EDL)的影响情况确定了最佳碰撞气流速,采用单内标元素Rh消除了质谱基体效应,维持了分析信号的稳定。分析结果表明,8个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在20.8-102.7ng·L^-1之间,回收率为92.0%-109.0%,相对标准偏差(RSD)≤3.5%。方法可快速、灵敏、准确地测定蜂胶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蜂胶 重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坚果中微量元素 被引量:11
19
作者 聂西度 符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7-230,共4页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坚果Li、Al、Ti、V、Cr、Mn、Fe、Co、Ni、Cu、Zn、As、Se、Rb、Sr、Mo、Ag、Cd、Sn、Sb、Ba、Hg、Tl、Pb 24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应用碰撞反应系统和炬屏蔽系统校正了质谱工作过程中的多原子离子干扰...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坚果Li、Al、Ti、V、Cr、Mn、Fe、Co、Ni、Cu、Zn、As、Se、Rb、Sr、Mo、Ag、Cd、Sn、Sb、Ba、Hg、Tl、Pb 24种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应用碰撞反应系统和炬屏蔽系统校正了质谱工作过程中的多原子离子干扰,利用5%甲醇在等离子体中的增敏效应改善了难电离元素质谱分析的灵敏度,获得了仪器的最佳质谱工作参数。采用国家标准物质大米(GBW 10045)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结果表明,所有待测元素的检出限在0.002~0.290μg/L之间。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用于坚果的质量评价和安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坚果 八极杆碰撞 反应池 微量元素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硅藻土助滤剂中的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10
20
作者 聂西度 符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92-3195,共4页
建立了硅藻土助滤剂中多个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以氢氟酸、硝酸和磷酸为混合试剂采用微波消解法对硅藻土助滤剂进行密闭消解,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消解液中的Be,Cr,Ni,As,Cd,Sb,Sn,Tl,Hg,Pb等10个元素进行测定。研... 建立了硅藻土助滤剂中多个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以氢氟酸、硝酸和磷酸为混合试剂采用微波消解法对硅藻土助滤剂进行密闭消解,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消解液中的Be,Cr,Ni,As,Cd,Sb,Sn,Tl,Hg,Pb等10个元素进行测定。研究了高硅基体存在时所产的质谱干扰,首先通过优化仪器工作参数以及待测元素同位素的选择,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质谱分析过程中的多种干扰,然后选择动态反应(DRC)技术消除了其它质谱干扰,多元素(Li,Sc,Y,In,Bi)内标溶液的使用消除了基体效应,维持了分析信号的稳定。分析结果显示,10个待测元素的检出限在3.29~15.68ng·L^-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4.62%,加标回收率为90.71%~107.22%。方法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可用于硅藻土助滤剂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助滤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重金属 内标 动态反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