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学生抱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刘俊学
陈健
刘沁芳
-
机构
湖南工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
中南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教育服务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课题编号:10YJA880083
-
文摘
大学生抱怨是指大学生在利用高校各种资源促进自身成长、成才过程中感到的不满意以及由这种不满意所驱使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或非行为反应,包含了许多对高校提高服务质量极为重要的信息。大学生抱怨按指向对象可分为直接抱怨、私下抱怨及第三方抱怨,三种抱怨方式形成一个激烈程度逐渐升高、成本逐渐增加的层级结构。私下抱怨是大学生采用最多的方式,直接抱怨对高校最有利。关系规范与后悔是影响大学生抱怨的重要因素,关系规范还在后悔与私下抱怨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抱怨的研究与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在教育服务市场的竞争力。
-
关键词
大学生抱怨
关系规范
后悔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求学满意度与大学生抱怨:关系规范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俊学
陈健
陆利军
-
机构
湖南工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4,共6页
-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研究:理念.模式.评价”,项目编号:12JJ5037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反思与重构--基于教育服务的视角”,项目编号:XJK012AGD006
-
文摘
抱怨是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过程中感到不满意以及由此促发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这种反应类型包含了许多对高等教育服务机构极为重要的信息,因此大学生抱怨研究对高等教育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有的大学生抱怨研究大都建立在"理性人"的基本假设之上,而忽视了大学生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社会性的联系。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对大学生求学满意度与关系规范的建立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大学生在共有关系规范和交换关系规范等两种不同关系规范下向高等教育机构抱怨的基本意愿以及不同关系规范下的大学生向高等教育机构抱怨的具体方式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求学满意度低的大学生而言,求学满意度高的大学生更容易与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共有关系规范;处于不同关系规范下的大学生会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服务的意见。
-
关键词
求学满意度
大学生抱怨
关系规范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MOOC背景下教学流程再造的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李兴华
刘俊学
罗元云
-
机构
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1期18-22,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MOOCs背景下地方高校战略重构与流程再造研究"(14BGL207)
-
文摘
作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MOOC创新了课程与教学形态,给高等教育带来深刻革命。在MOOC背景下,流程再造成为高校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教学流程再造的主要内容包含优化教学环境与支持、重构课堂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评价3个方面。结合相关理论与技术,高校可以在观念、制度、信息化与指导服务等方面着力,对教学流程进行重构与再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
关键词
MOOC背景
互联网+
教学流程
流程再造
-
Keywords
MOOC background
Internet plus
teaching proc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
分类号
G64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评析——基于产出的视角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刘俊学
-
机构
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4,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教育服务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
课题编号:10YJA880083
-
文摘
依据教育产出观的不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可分为基于学生产品的人才培养体制和基于教育服务的人才培养体制两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其存在与发展取决于特定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具体环境与条件,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与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当前,适应经济和社会转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从"产品型"向"服务型"转型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关键词
人才培养体制
产品观
服务观
双重产出观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慕课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生态格局
被引量:10
- 5
-
-
作者
刘俊学
-
机构
湖南工学院
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5,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MOOCS背景下地方高校战略重构与流程再造研究"
项目编号:14BGL207
-
文摘
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的快速发展,是慕课形成和发展的强力支撑,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极为重要的生态环境。这些生态环境的形成与变化,一方面,高等教育系统出现了新的"课程教学形态"及与之相伴而生的"独立的课程教学平台",产生了"基于互联网的高等学校新型类型";另一方面,传统高等教育内部,新的在线课程教学形态的形成与发展,使课程教学形态从单一走向多元,课程的更替与结构的变化,推动了高等教育服务供给和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共生于同一生态环境下,他们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既相互竞争,又彼此融合。他们共生共长,共同形成了慕课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生态格局。
-
关键词
慕课
生态格局
课程教学形态
课程教学平台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