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雾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海波 汤群芳 杨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8,共9页
针对目前去雾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少和已有评价方法存在局限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去雾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新方法。针对去雾图像中存在的Halo效应,采用边缘加权结构相似性测度的方法,将雾化图像和去雾图像的整体轮廓信息与局部纹理细节信... 针对目前去雾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少和已有评价方法存在局限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去雾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新方法。针对去雾图像中存在的Halo效应,采用边缘加权结构相似性测度的方法,将雾化图像和去雾图像的整体轮廓信息与局部纹理细节信息加权来描述图像的结构相似度。从人类视觉感知的角度出发,定义了图像归一化灰度差,用来描述图像的亮度。将彩色图像转换到HSV颜色空间,利用S分量的信息熵和直方图相似度来描述图像的色彩还原能力。最后综合边缘加权结构相似性测度、图像归一化灰度差和色彩加权还原度建立去雾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并进行客观评价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评价方法相比,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获得与主观感受一致的结果,并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评价 边缘加权结构相似性测度 归一化灰度差 色彩加权还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估计的快速单幅图像去雾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汤群芳 刘海波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1-538,共8页
单幅图像去雾是一个病态反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大气光强度和介质传输率的估计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从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基于区间估计的单幅图像快速去雾方法。该方法从大气散射模型出发,首先通过对大气光强度和介质传... 单幅图像去雾是一个病态反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大气光强度和介质传输率的估计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从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简单但有效的基于区间估计的单幅图像快速去雾方法。该方法从大气散射模型出发,首先通过对大气光强度和介质传输率取值范围的讨论,减小区间估计的范围.其次通过快速联合双边滤波和中值滤波对介质传输率进行边缘优化,并利用大气光强度与暗通道差值绝对值大小对介质传输率中明亮区域进行判断和修正。最后通过色调调整对复原图像进行整体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几种典型的图像去雾方法比较,本方法明显提高了算法运算速度,并获得了较好的复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去雾 区间估计 物理模型 双边滤波 色调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改进子空间的自适应小波包阈值语音增强算法
3
作者 任永梅 张雪英 +1 位作者 贾海蓉 贾雅琼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5期140-143,共4页
针对传统自适应小波包阈值算法增强的语音存在失真的问题,提出联合改进子空间的自适应小波包阈值语音增强算法。提出的新算法对带噪语音首先做KL变换(Karhunen Loeve Transform)得到其特征值,并用自适应小波包阈值算法对该特征值进行处... 针对传统自适应小波包阈值算法增强的语音存在失真的问题,提出联合改进子空间的自适应小波包阈值语音增强算法。提出的新算法对带噪语音首先做KL变换(Karhunen Loeve Transform)得到其特征值,并用自适应小波包阈值算法对该特征值进行处理,以去除部分噪声子空间;接着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RLS)对噪声的特征值进行估计,修正传统子空间算法容易导致的特征值估计偏差问题;最后用经过自适应小波包阈值算法处理得到的新的特征值减去噪声特征值,以去除所有噪声子空间并由KL逆变换最终还原出纯净语音。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相比传统自适应小波包阈值算法有更优的增强效果,减少了语音失真。并且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新算法对增强的语音的信噪比和分段信噪比提高得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小波包 子空间 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信噪比 分段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凹槽深度对太赫兹伪表面等离子体影响(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杜鸣笛 贾雅琼 何淑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3,共5页
从理论上详细研究了一维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凹槽深度对太赫兹伪表面等离子的影响。分别对一维标准亚波长金属光栅和缺陷亚波长金属光栅进行了研究。电场分布情况采用了COMSOL软件进行模拟。得到的结论是:对于一维标准亚波长金属光栅,沿金... 从理论上详细研究了一维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凹槽深度对太赫兹伪表面等离子的影响。分别对一维标准亚波长金属光栅和缺陷亚波长金属光栅进行了研究。电场分布情况采用了COMSOL软件进行模拟。得到的结论是:对于一维标准亚波长金属光栅,沿金属光栅传播的表面等离子体取决于槽深度,较深的槽具有更强的束缚能力;对于具有缺陷的光栅结构,电场强度的分布特点取决于缺陷槽的深度,这归功于缺陷槽对光的反射和散射。基于这一理论研究,这两种不同的亚波长金属光栅结构能为太赫兹器件如波导、衰减器及滤波器发展提供新的途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槽深度 伪表面等离子体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