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测量量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夏娅雯 张力 +2 位作者 李鹏程 李秋香 刘建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9-164,共6页
为提高核电厂建造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基于软件、硬件、环境、人员(SHEL)模型,从4个方面划分维度,设计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量表;在建筑工人中开展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20.0和AMOS22.0软件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结果表明:核电厂建造施... 为提高核电厂建造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基于软件、硬件、环境、人员(SHEL)模型,从4个方面划分维度,设计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量表;在建筑工人中开展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20.0和AMOS22.0软件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结果表明: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有项目部安全职责、班组内沟通、班组成员安全态度、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以及施工作业环境5个维度;该量表可有效测量核电厂建造过程中的班组安全氛围,测量结果可为核电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核电厂建造 施工班组 安全氛围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的数字化人机交互复杂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力 刘雪阳 +2 位作者 洪俊 胡鸿 邹萍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5-70,共6页
为预防数字化人机交互系统的人因失误,建立一种分析人机交互复杂度(HMIC)的新方法,并进行实践验证。首先,用信息熵方法研究数字化HMIC。基于数字化控制系统中人机交互与传统系统中的区别,将任务逻辑复杂度(TC)、操作步骤复杂度(OC)、信... 为预防数字化人机交互系统的人因失误,建立一种分析人机交互复杂度(HMIC)的新方法,并进行实践验证。首先,用信息熵方法研究数字化HMIC。基于数字化控制系统中人机交互与传统系统中的区别,将任务逻辑复杂度(TC)、操作步骤复杂度(OC)、信息复杂度(IC)与知识水平复杂度(KC)确定为度量数字化人机交互复杂性的主要指标,且集成为一个综合性指标-HMIC。然后,基于熵值法建立指标权重调整模型,使静态赋权和动态赋权相结合,增强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欧几里得范数得到HMIC计算模型。用该模型,分析某实际数字化核电厂蒸气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GTR)应急操作过程的HMIC。结果表明,基于熵的数字化HMIC模型和方法是合理、可行的,适合在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人机交互复杂度(HMIC) 权重 蒸气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G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影响机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力 夏娅雯 +2 位作者 李鹏程 李秋香 刘建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3,共6页
为有效提高核电厂在建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基于国内外建筑行业安全氛围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核电建造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利用AMOS20.0软件构建安全氛围影响机制模型,其中影响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的5个维度分别为项目... 为有效提高核电厂在建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基于国内外建筑行业安全氛围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核电建造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利用AMOS20.0软件构建安全氛围影响机制模型,其中影响核电厂建造施工班组安全氛围的5个维度分别为项目部安全职责、班组内沟通、班组成员安全态度、施工现场管理、施工作业环境,并验证与修正模型。结果表明:项目部安全职责对施工安全管理和现场施工环境有显著影响,施工安全管理对施工班组人员安全态度和施工班组人员交流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安全氛围 施工班组 相互影响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控制系统信息显示特征对操纵员信息捕获绩效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力 周易川 +1 位作者 贾惠侨 洪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2-67,共6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仪控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仪控系统逐步在大型控制室得到应用,主控室信息界面随之也出现了"巨量信息与有限显示"的矛盾。通过分析数字化主控室信息显示的特点,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实验研究信息显示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仪控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仪控系统逐步在大型控制室得到应用,主控室信息界面随之也出现了"巨量信息与有限显示"的矛盾。通过分析数字化主控室信息显示的特点,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实验研究信息显示率、信息提供率、数据更新率对操纵员信息捕获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操纵员信息捕获绩效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信息显示率,其次是信息提供率,最后是数据更新率;信息显示率与信息提供率对被试信息捕获绩效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数据更新率的变化对被试信息捕获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信息显示的最佳匹配组合是信息显示率为56.4 bit,信息提供率为9.4 bit,数据更新率为3 s。研究成果可为数字化主控室信息显示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控制系统 信息显示 操纵员 信息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因工程在半自动化分拣设备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翟龙真 张力 +2 位作者 蒋建军 杨正勇 苏云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7,共5页
以某快递企业的半自动化分拣设备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分拣作业,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对分拣设备进行优化,得到更合理的操作动作,实现人-机-环境的联合优化。引入JACK虚拟技术对分拣设备和分拣作业进行匹配仿真,利用JACK中的... 以某快递企业的半自动化分拣设备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分拣作业,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对分拣设备进行优化,得到更合理的操作动作,实现人-机-环境的联合优化。引入JACK虚拟技术对分拣设备和分拣作业进行匹配仿真,利用JACK中的Force Solver力量分析工具和OWAS舒适度分析工具评估人体关节受力和作业的舒适度。在优化方案下,分拣作业的工作时间减少74.7%,分拣效率得到提高;堆位误分的风险降低;各主要关节的受力平均降低58.6%,缓解了操作疲劳,降低了腰背等关节的损伤风险,增加了工作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自动化分拣设备 快递分拣效率 作业动作 舒适度 JACK虚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核电厂操纵员监视行为可靠性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力 胡鸿 +3 位作者 李鹏程 易灿南 蒋建军 陈青青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1-929,共9页
为了建立数字化核电厂操纵员监视行为可靠性量化模型,在分析电厂数字化主控室设计特征和操纵员监视行为的基础上,结合监视活动过程与规律,将监视行为可靠性划分为屏幕间转移可靠性、屏幕内信息搜索转移可靠性和信息察觉可靠性3部分。基... 为了建立数字化核电厂操纵员监视行为可靠性量化模型,在分析电厂数字化主控室设计特征和操纵员监视行为的基础上,结合监视活动过程与规律,将监视行为可靠性划分为屏幕间转移可靠性、屏幕内信息搜索转移可靠性和信息察觉可靠性3部分。基于Senders的监视理论建立了屏幕间转移可靠性计算模型;基于注意力资源分配理论建立了屏幕内信息搜索转移可靠性计算模型;考虑行为形成因子(PSF)的因果关系,基于贝叶斯网络建立了信息察觉可靠性计算模型,并给出了'误安注'场景下监视可靠性计算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建立的监视行为可靠性模型既能客观地描述操纵员监视过程,又能给出其可靠性量化结果,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提高了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精度,为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监视行为可靠性分析与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核电厂 操纵员 监视 人因可靠性分析 监视行为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人机界面操作员目标定位眼动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力 彭汇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7-581,共5页
为了验证数字化监控室操作员在监视过程中存在目标定位失误,并得到相关的目标定位失误率及反应时间,进行了眼动试验。试验设置了箭头、数字、图形及颜色4种目标信息,验证了目标定位延迟及目标定位失败两类目标定位失误的存在,并获得了... 为了验证数字化监控室操作员在监视过程中存在目标定位失误,并得到相关的目标定位失误率及反应时间,进行了眼动试验。试验设置了箭头、数字、图形及颜色4种目标信息,验证了目标定位延迟及目标定位失败两类目标定位失误的存在,并获得了被试对目标信息的首次进入时间及注视持续时间。通过对4种目标信息的目标定位眼动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的目标信息类型对目标信息区的眼动首次进入时间及注视持续时间的影响是显著的,对目标定位的总失误率影响也是显著的。通过SPSS软件分析发现,目标定位总失误率与首次进入时间及注视持续时间都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目标定位 数字化人机界面 失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核电站SGTR事故操纵员认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袁科 张力 戴立操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4-227,共4页
核电站主控室数字化后的人因特征包括数字化规程、警报系统、操作班组信息共享、界面管理任务,它们对操纵员认知可靠性都有重要影响。IDA认知模型把操纵员认知过程分为信息(Information)、诊断(Diagnosis)/决策(Decision)、执行(Action)... 核电站主控室数字化后的人因特征包括数字化规程、警报系统、操作班组信息共享、界面管理任务,它们对操纵员认知可靠性都有重要影响。IDA认知模型把操纵员认知过程分为信息(Information)、诊断(Diagnosis)/决策(Decision)、执行(Action)3个阶段。按IDA模型把数字化核电站主控室操纵员SGTR事故认知过程分为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进行操作分析,找到操纵员在SGTR事故认知过程各阶段最容易发生的失误和主要失误。操纵员认知失误发生的原因在于界面管理任务增大了认知难度以及数字化后缺乏情景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安全 操纵员 认知过程 SGTR事故 I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