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三权分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要论述研究
1
作者 郑品芳 黄倩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和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问题,顺应农村发展新变化,形成了以“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关于“三权分置”农村土地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针对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和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问题,顺应农村发展新变化,形成了以“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关于“三权分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论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规模经营新模式,构建了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新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发展现代农业和“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三权分置”改革重要论述基于三大逻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理论逻辑,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底线思维”为遵循的实践逻辑,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民生逻辑;破解了四大难题:突破了农业发展的瓶颈,化解了农民“两难”困境,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以及构建了农村发展新格局。对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振兴乡村等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理论创新 改革逻辑 破解“三农”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2
2
作者 黎明 徐政 +1 位作者 葛力铭 徐中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5,共9页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有望深刻改变教育的形态,引领教育走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解决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人工智能+”具有创新驱动、效率提升、决策支持、个性化服务等特征,...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有望深刻改变教育的形态,引领教育走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解决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人工智能+”具有创新驱动、效率提升、决策支持、个性化服务等特征,通过改变高等教育观念、丰富高等教育教学手段、打破高等教育评估不可能三角、推动高等教育模式改革、颠覆高等教育结构,赋能高等教育。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面临着个人隐私、教育公平、虚拟情感、认知发展四重困境。为使“人工智能+”更好助力高等教育,应构建教育隐私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区域智能教育协调发展体系,健全数据与算法治理体制,构建新型情感教育路径,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新质生产力 智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价值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玉倩 黎明 苏晨晨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6,共8页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绿色生产力的体现,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可或缺的途径。旨在通过价值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三重维度,深刻剖析新质生产力如何内在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达成。在价值逻辑层面,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绿色生产力的体现,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可或缺的途径。旨在通过价值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三重维度,深刻剖析新质生产力如何内在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达成。在价值逻辑层面,新质生产力通过加速经济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驱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创新性应用,进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展现了其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核心价值导向。在理论逻辑层面,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体现在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产权界定的清晰化、供需关系的协调优化及消费模式的多样化,这些理论要素共同构成了支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框架。在实践逻辑层面,新质生产力的贡献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顶层设计的强化,深化了生态产品体制的改革;依托数字档案管理,实现了生态产品产权的精准界定;网络监测技术的运用,完善了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体系;信息平台的搭建,促进了生态产品的多元化交易;数字思维的融入,加速了人才队伍建设与体系的完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两山”理论 产业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述评 被引量:4
4
作者 聂智 刘心璇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0,共9页
研究通过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等方法,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材标准、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成果,以期... 研究通过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等方法,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教材标准、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其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存在研究视野相对单一、实证分析不多、具体解决措施待优化等问题。未来还需就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同步推进,如何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成果在各学段的有效运用,如何解决区域间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均衡,以及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效果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建设的理念与原则 被引量:19
5
作者 曹挹芬 唐亚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78,共3页
5G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政课必须适应当代青年的新变化、新特点,借助5G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5G时代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的建设应更新教学理念,回归课堂,并在坚... 5G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政课必须适应当代青年的新变化、新特点,借助5G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5G时代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的建设应更新教学理念,回归课堂,并在坚持“八个相统一”基本原则的同时,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多样、话语转换、移动为主、个性化定制、形成育人“同心圆”的智慧课堂建设的具体原则,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亲和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时代 高校思政课 智慧课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3
6
作者 聂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8,共6页
自媒体是解构权威的天然场域,当前自媒体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话语客体、话语主体、话语介体及话语环体四个方面的挑战,紧扣话语权生成规律,秉持话语权维护的科学理念,提升自媒体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应注重通过科学设置议程掌握意... 自媒体是解构权威的天然场域,当前自媒体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话语客体、话语主体、话语介体及话语环体四个方面的挑战,紧扣话语权生成规律,秉持话语权维护的科学理念,提升自媒体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应注重通过科学设置议程掌握意识形态提问权,通过合理建构框架掌握意识形态阐释权,通过平台内外监控有机结合掌握意识形态批判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话语权 挑战 应对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的伦理意蕴 被引量:6
7
作者 梁满艳 曾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3,共6页
党中央始终把做好“三农”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不同时期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内在需求,不断调整、改革创新“三农”政策。党的十九大从战略高度提出“乡村振兴”,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顶层设计与总抓手,它是... 党中央始终把做好“三农”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不同时期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内在需求,不断调整、改革创新“三农”政策。党的十九大从战略高度提出“乡村振兴”,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顶层设计与总抓手,它是一项伦理化的制度安排,蕴含着党和政府责任担当的伦理关怀、和谐共处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命题、乡风文明建设的伦理诉求和重构乡村伦理共同体的伦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责任担当 生态伦理 乡村伦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观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4
8
作者 贺治方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50,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选人用人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原创性思想观点,包括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坚持好干部标准、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事业为上、不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坚持干部工作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选人用人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原创性思想观点,包括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坚持好干部标准、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事业为上、不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坚持干部工作一盘棋、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原则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对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观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选人用人 理论创新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反腐的逻辑意蕴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3
9
作者 邓联荣 周凡荟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2-64,共3页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从“法制”到“法制化”再到“法治化”,法治反腐模式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法治反腐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形成惩治腐...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从“法制”到“法制化”再到“法治化”,法治反腐模式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法治反腐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形成惩治腐败和从严治党的合力,不断提高反腐败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 法治反腐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算法视阈下的主流价值观传播:双重影响与优化理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聂智 李静菲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5,共6页
当前,以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间精准匹配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算法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被广泛运用,因其所具有的及时洞悉受众信息需求点、准确捕捉思想文化聚焦点、有效预警网络舆情风险点的潜质,使它拥有为主流价值观传播赋能的广阔空间。与... 当前,以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间精准匹配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算法技术在信息传播领域被广泛运用,因其所具有的及时洞悉受众信息需求点、准确捕捉思想文化聚焦点、有效预警网络舆情风险点的潜质,使它拥有为主流价值观传播赋能的广阔空间。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智能算法带来的把关权力转移、认知窄化加剧、舆论场域漂移、资本逻辑潜入等问题,避免让主流价值观传播遭遇可能的消解,则需要通过推进主流价值嵌入算法、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提升传播内容质量、抑制虚假信息散播等多重维度加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价值观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党风“著名论断”的时代意蕴
11
作者 罗英 邓联荣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52-54,共3页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著名论断”,影响深远。这个“著名论断”具有政治高度、历史厚度、理论深度、警示力度,既是一个严肃的政治论断,也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判断、理论命题,深刻揭示了党风...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著名论断”,影响深远。这个“著名论断”具有政治高度、历史厚度、理论深度、警示力度,既是一个严肃的政治论断,也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判断、理论命题,深刻揭示了党风建设的极端重要价值与地位。认真回顾、深刻体会并充分运用陈云关于党风的“著名论断”,有利于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一刻不停歇地推进党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党风 党的生死存亡 作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反腐败的新定位与新部署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联荣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58-60,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对反腐败斗争进行了新定位、新动员、新部署。新时代新征程,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对反腐败斗争进行了新定位、新动员、新部署。新时代新征程,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须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 自我革命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征程新命题: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13
作者 邓联荣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62-64,共3页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是有历史依据、事实基础、学理支撑的“进行时”,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以新语境与新意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既是历史的启示,也契合了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是有历史依据、事实基础、学理支撑的“进行时”,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以新语境与新意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既是历史的启示,也契合了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亟待学习领会与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领导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发展”的国际影响与世界意义
14
作者 彭焕才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5,共10页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行全面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开放发展,充分彰显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深远的世界意义:坚持开放合作,引领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参与规则制定与体系变革,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行全面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开放发展,充分彰显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深远的世界意义:坚持开放合作,引领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参与规则制定与体系变革,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为全球治理开创新天地;突显发展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合作、竞争和斗争中赢得优势,为世界社会主义复兴赋予新动力;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着力推进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发展 国际影响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课如何讲好道理——基于毛泽东生动授课实践的视角
15
作者 聂智 羊江瑶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87,共9页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以毛泽东的生动授课实践为视角探析思政课讲授之道,对于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具有重要启示。把道理讲深就要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讲出学生成长成才道理的“学理性”、讲出历...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以毛泽东的生动授课实践为视角探析思政课讲授之道,对于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具有重要启示。把道理讲深就要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讲出学生成长成才道理的“学理性”、讲出历史的“厚重感”;把道理讲透就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式教学、凸显批判性与针对性;把道理讲活就要讲究语言艺术、善于讲好故事、创新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讲道理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识、共情与共享:Z世代红色文化认同的提升路径
16
作者 聂智 施婉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77-181,共5页
红色文化认同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内在要求,也是凝聚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Z世代拥有“数字土著”“文本盗猎者”“新时代后浪”的多重身份标签,是最为活跃的社会群体,在社会参与方面不断释放着活力与效能,蕴藏着... 红色文化认同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内在要求,也是凝聚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精神纽带。Z世代拥有“数字土著”“文本盗猎者”“新时代后浪”的多重身份标签,是最为活跃的社会群体,在社会参与方面不断释放着活力与效能,蕴藏着提升红色文化认同、推进红色文化传承的潜力。然而,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等思潮渗透网络空间,亚文化圈层日益加深区隔,加之集体记忆本身具有代际递减的规律,红色文化在Z世代群体之间形成共识、破圈传播和凝聚情感的难度增大。因而,遵循“形成共识—促进共情—达成共享”的文化认同生成逻辑,可以从创新红色文化叙事体系、建构具象化传播和夯实红色资源共享成果这三个层面,提升Z世代对红色文化的自觉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文化认同 Z世代 红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