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使用驱动观下的外语金课建设——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勇飞 《宜春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75-79,共5页
随着新时期外语教学改革向深处、微观层面发展,外语金课建设已全面铺开。在外语金课建设中,外语教师应适时转变教学理念,从细处内容设计着想,强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专业性、人文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访谈等形... 随着新时期外语教学改革向深处、微观层面发展,外语金课建设已全面铺开。在外语金课建设中,外语教师应适时转变教学理念,从细处内容设计着想,强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专业性、人文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访谈等形式具体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设思路。高效的大班外语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体验性与学习效度的检测,注重学生的语言学能与识解能力的培养,以促进语言学习的深度加工和内涵式发展。文章建议外语金课建设应从认知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理论出发,遵从语言使用驱动的特征,注重从教法和内容上凸显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社会、文化、认知心理等维度的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建设 大学英语 外语教学 使用驱动 二语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的路径研究
2
作者 罗晓语 《海外英语》 2020年第19期40-41,共2页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语言是传递文化的根本,也是承载文化的载体。以大学英语为例,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内容,成为高等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当前中国文化并未完全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去,中国文...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语言是传递文化的根本,也是承载文化的载体。以大学英语为例,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内容,成为高等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当前中国文化并未完全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去,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该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及融合路径,从而使得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文化有着深层次的认知,并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在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 必要性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语言能力视角下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学生个人多语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慧清 《教师》 2024年第18期48-50,共3页
学生个人多语能力是一种文化素养和认知技能。文章从国家语言能力的宏观视角出发,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学生个人多语能力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关系,提出了学生个人多语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探索建设多语环境、... 学生个人多语能力是一种文化素养和认知技能。文章从国家语言能力的宏观视角出发,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学生个人多语能力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关系,提出了学生个人多语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探索建设多语环境、设定多语培养目标、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构建多元评估反馈体系、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有效提升学生个人多语能力,为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与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语言能力 学生个人多语能力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要素视角下的日本对华供应链政策——以商品、资本、信息和科技人员为例
4
作者 姜早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4年第6期42-62,共21页
自2020年安倍晋三提出“供应链改革”以来,岸田文雄内阁将供应链韧性政策作为经济安全保障政策的一部分,并大力调整中日供应链。其中日本调整四个跨国要素时着重基于安全外部性调整了中日高科技产业合作。此外,在调整对华供应链合作时,... 自2020年安倍晋三提出“供应链改革”以来,岸田文雄内阁将供应链韧性政策作为经济安全保障政策的一部分,并大力调整中日供应链。其中日本调整四个跨国要素时着重基于安全外部性调整了中日高科技产业合作。此外,在调整对华供应链合作时,日本在美日外交层面和日本国内政治层面针对商品、资本、信息和科技人员四个跨国要素同时加强了对中日供应链的管控。我国应结合国际局势和日本国内政治局势研判其对华供应链政策走向,并考虑如何在对外经济合作中规避来自日本政府的政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供应链 经济外交 经济安全 中日关系 美日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游记》宗教文化英译元认知探究
5
作者 朱燕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5期197-200,203,共5页
《西游记》宗教文化具有抽象性、主观意识性、神秘性和地域局限性等特征。语言共性基础、同构思维结构机制和文化渗透性等因素决定了宗教文化的可译性。在宗教专有名词、禅诗和宗教隐喻等宗教文化传译的过程中,译者经过元认知体验和调控... 《西游记》宗教文化具有抽象性、主观意识性、神秘性和地域局限性等特征。语言共性基础、同构思维结构机制和文化渗透性等因素决定了宗教文化的可译性。在宗教专有名词、禅诗和宗教隐喻等宗教文化传译的过程中,译者经过元认知体验和调控,实现源语与译语的最佳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宗教文化 英译 元认知 翻译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汉学家威廉·莱尔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观 被引量:7
6
作者 郑周林 黄勤 《外国语文研究》 2019年第5期59-68,共10页
本文基于美国知名汉学家兼译者威廉·莱尔(William A.Lyell)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实践,结合副文本以及相关研究材料,从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等方面考察莱尔的译介观。研究发现,在翻译选材上,莱尔注重文本类型的多样化,多用... 本文基于美国知名汉学家兼译者威廉·莱尔(William A.Lyell)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实践,结合副文本以及相关研究材料,从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等方面考察莱尔的译介观。研究发现,在翻译选材上,莱尔注重文本类型的多样化,多用研究成果丰富的原文底本,偏爱反映中国国民性的题材;在翻译目的上,莱尔持有尊重异域文化的个人意识形态,喜好通过序跋、注释等方式达成传递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在翻译策略上,莱尔既坚持原文本内容完整性的实现,也关注“本位效果”的达成,比如译语表达的本土化、读者的反应、译作在译语文化的接受等。对莱尔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观进行探究,可为译者研究以及中国文学外译研究提供一个历史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莱尔 中国现当代文学 副文本 译介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幕末教育家吉田松阴的教育伦理思想
7
作者 朱玲莉 朱懿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88,共6页
吉田松阴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作为改革派武士,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积极开展推翻幕府的倒幕运动。他在松下村塾任教期间,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既强调封建道德的作用,提倡无论是武士还是平民都要加强伦理道德修养;同... 吉田松阴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作为改革派武士,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积极开展推翻幕府的倒幕运动。他在松下村塾任教期间,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既强调封建道德的作用,提倡无论是武士还是平民都要加强伦理道德修养;同时,他因材施教,注重弟子个性化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维新志士。这些改革型人才的培育,加速推动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田松阴 道德教育 松下村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和语际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尹铂淳 廖光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语际差异显著,表现在概念化时所启用的知识结构、文化模式和概念化手段,凸显和隐略、经济性、象似性、非直陈程度、语用效果等方面。同一事件概念同一语言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语言生成者的...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语际差异显著,表现在概念化时所启用的知识结构、文化模式和概念化手段,凸显和隐略、经济性、象似性、非直陈程度、语用效果等方面。同一事件概念同一语言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语言生成者的知识结构、主观愿望和概念化能力不同。同一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民族文化模式和思维模式不同。表达时,生成者综合客体最吸引眼球的部分、语言、主体性、主观化、识解、主体间性、语境和文化模式等因素,选择最符合主观愿望的形式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概念 直陈形式表征 非直陈形式表征 对比 形式单位概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干预下的程式序列深加工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勇飞 《大连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9-58,共10页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从形义构式及分析性角度重新阐述了程式序列的构型使用特点。程式序列本质上体现为程序性知识,其形义整体及(准)词汇化特征是语言过度使用后的结果;程式序列以意义(功能)为中心,它既包括自下而上的词义、...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从形义构式及分析性角度重新阐述了程式序列的构型使用特点。程式序列本质上体现为程序性知识,其形义整体及(准)词汇化特征是语言过度使用后的结果;程式序列以意义(功能)为中心,它既包括自下而上的词义、韵律、搭配等方面内容,也包括自上而下的构式义、语境(语体)等方面内容。因此,对于程式序列的深加工应是多维的、分层的。本文认为,要实现程式序列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以促进个人二语(英语)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应凸显以意义为中心的程式序列深加工,从转/隐喻视角、语用推理以及图示(化)结构等认知角度强化其在生成和理解上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式序列 形-义构式 转/隐喻 语用推理 图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距离”英译中国当代诗歌:问题与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余晶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39,共7页
中国文学的外译与海外传播,即“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是中国文学界与学术界长期以来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家文化政策的导向,该问题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在各种文化与学术会议上频频出现。关于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外译与传播情... 中国文学的外译与海外传播,即“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问题,是中国文学界与学术界长期以来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家文化政策的导向,该问题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在各种文化与学术会议上频频出现。关于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外译与传播情况,目前国内已有海岸、北塔、李德凤、鄢佳等多位学者撰文讨论。这些文章资料非常翔实,基本上勾勒出了中国现当代诗歌在海外的总体面貌。简单来说,就朦胧诗以来的中国诗人而言,北岛、杨炼二人的海外译本最多,各有10本以上,且逐年增多。其他朦胧诗人以及“第三代”诗人大多也有了海外译本,但普遍数量较少,大约每人一到三本。70后诗人译本较少,只有宇向、余秀华、尹丽川、墓草等数人有海外译本,但这一群体正在迅速增长。80后与90后诗人海外译本极少,目前已知只有戴潍娜与余幼幼在海外有单行本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界 朦胧诗人 余秀华 中国当代诗歌 杨炼 海外传播 零距离 学术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峰论争中的“民间”:命名、多义性与二重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余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0-178,220,共10页
1999年发生在中国诗坛“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间的盘峰论争是一次场面混乱但影响深远的事件。然而,对“民间”这一诗群的命名与内涵,学界一直缺乏深入探讨。盘峰论争中“民间”的命名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民间”诗人立马接受... 1999年发生在中国诗坛“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间的盘峰论争是一次场面混乱但影响深远的事件。然而,对“民间”这一诗群的命名与内涵,学界一直缺乏深入探讨。盘峰论争中“民间”的命名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民间”诗人立马接受了这一命名,并利用其多义性开始试图将“民间”理论化。尽管他们的理论建构多有瑕疵,却在实际上制造了一个新的“民间”概念,包括“口语诗学”与“非官方美学”两大基本元素,并使“民间”成为21世纪初的诗坛流行词。盘峰论争中的“民间”又呈现出一种二重性:它既是一种论战策略,又是一种诗歌理念。理解“民间”的多义性与二重性是理解盘峰论争的关键,也是理解21世纪初中国诗歌面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 知识分子 盘峰论争 多义性 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翰·贝里曼焦虑人生探析
12
作者 刘小艳 吕玉叶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贝里曼的一生是焦虑的一生,他一生承受了身份和归属焦虑、爱的焦虑、写作焦虑和死亡焦虑。贝里曼童年痛苦的经历,使他对身份和归属产生焦虑。成年后因童年心理创伤,他对爱的渴望转变为爱的焦虑,酗酒和婚外恋使爱的焦虑更加沉重。研究莎... 贝里曼的一生是焦虑的一生,他一生承受了身份和归属焦虑、爱的焦虑、写作焦虑和死亡焦虑。贝里曼童年痛苦的经历,使他对身份和归属产生焦虑。成年后因童年心理创伤,他对爱的渴望转变为爱的焦虑,酗酒和婚外恋使爱的焦虑更加沉重。研究莎士比亚和创作最伟大的作品是贝里曼的梦想,但前人的作品如同横亘在他面前无法逾越的高峰,创作期间陷入写作焦虑。贝里曼感觉一生蒙受着无法挽回的损失,他的死亡本能一直占住压倒性优势,死亡焦虑是他无法回避的人生痛苦,最终自杀身亡。贝里曼诸种人生焦虑是其诗歌创作的来源,在诗歌中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其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贝里曼 焦虑 焦虑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主谓一致“特例”的音义象征观解释
13
作者 秦茜茜 秦裕祥 《外语与翻译》 2023年第1期63-68,共6页
英语主谓一致现象中存在情态动词不遵循主谓一致原则、第二人称主语后都用复形动词、在问句中am not的缩写形式是aren’t而不是amn’t、主语名词的数和谓语动词的数的表征形式对立等四种看似特例的现象。音义象征观指语言本质上是一个... 英语主谓一致现象中存在情态动词不遵循主谓一致原则、第二人称主语后都用复形动词、在问句中am not的缩写形式是aren’t而不是amn’t、主语名词的数和谓语动词的数的表征形式对立等四种看似特例的现象。音义象征观指语言本质上是一个音义象征系统这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从此视角看,句法组合本质上是语义组合和语音组合,并遵守语义和谐和语音和谐两条原则;前述现象都不是特例,它们是语义组合和语音组合的产物,是遵守语义和谐原则和语音和谐原则的结果。论文由此出发对这些现象做出了统一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义象征观 主谓一致“特例” 语义组合 语音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涛 《英语教师》 2020年第17期8-11,21,共5页
分析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提出语言习得的普遍原则及递归性。得出外语学习要有意识地摆脱母语负迁移所带来的影响;语言不完全是教会的,语言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语言的生成能力与创造能力。认为学习者要对目标语言有限的规则... 分析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提出语言习得的普遍原则及递归性。得出外语学习要有意识地摆脱母语负迁移所带来的影响;语言不完全是教会的,语言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语言的生成能力与创造能力。认为学习者要对目标语言有限的规则无限地加以运用,从形式上激发和培养目标语言的生成力和创造力;训练与母语对应的目标语词汇的多义性思维、搭配性思维和修饰性思维,从内容上确保所生成的语言的地道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习 母语负迁移 语法规则 生成能力 创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霍比特人》汉译本的英汉位移事件类型差异及其认知阐释
15
作者 伍小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07,共10页
位移事件词汇化模式理论从莱纳德·塔尔米(Leonard Talmy)的两分法发展到丹·斯洛宾(Dan Slobin)的三分法,为研究位移事件语义层与语言表达层之间的映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与英语一样,汉语的方式动词显著,但其多样性和丰富... 位移事件词汇化模式理论从莱纳德·塔尔米(Leonard Talmy)的两分法发展到丹·斯洛宾(Dan Slobin)的三分法,为研究位移事件语义层与语言表达层之间的映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与英语一样,汉语的方式动词显著,但其多样性和丰富性不如英语;汉语的位移动词词汇化类型既不属于附加语构架语,也不属于动词构架语,且因为大多数的位移结构属于M+P形式,所有汉语属于“均等”类型语言。同时,英汉位移事件形式表达类型的差异来自识解方式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事件 附加语构架语 动词构架语 “均等”类型语言 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哲学之延续——体验哲学探析
16
作者 胡文捷 《海外英语》 2020年第2期97-98,共2页
体验哲学建立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之上,它批判了笛卡尔身心二元论及以第一代认知科学为依据的乔姆斯基哲学观点,提出心智体验观,成为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体验哲学创造性地将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 体验哲学建立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之上,它批判了笛卡尔身心二元论及以第一代认知科学为依据的乔姆斯基哲学观点,提出心智体验观,成为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体验哲学创造性地将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三者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以其批判西方传统客观主义哲学理论,引领语言哲学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哲学 认知科学 传统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教学视角下将社交媒体应用于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17
作者 张慧清 《教师》 2023年第3期36-38,共3页
将社交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此为基础,文章从反思教学的角度出发,在建立高校英语教师探究共同体、提升高校英语教师认知能力及数字胜任力、培养高校英语教师反思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高校英语课堂教学... 将社交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此为基础,文章从反思教学的角度出发,在建立高校英语教师探究共同体、提升高校英语教师认知能力及数字胜任力、培养高校英语教师反思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教学 社交媒体 高校英语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文学课程“三式一体”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18
作者 宋洁 《教师》 2023年第13期84-86,共3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地吸收了认知学派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义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支架式、抛锚式和实践访取式三种教学方式达成教学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笔者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三式一体”教学模式为导向进行高校法国文学课程教...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地吸收了认知学派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义了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支架式、抛锚式和实践访取式三种教学方式达成教学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笔者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三式一体”教学模式为导向进行高校法国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研究,以文章作者在湖南工商大学法语系本科法国文学的课堂教学为例,旨在结合法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建构适合法国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法语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式一体” 法国文学 外语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学与记忆机制的耦合性
19
作者 高涛 《英语教师》 2020年第12期8-10,15,共4页
在概述思辨的记忆术和大脑法则的记忆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行为主义记忆模式的外语教学和句法中心主义记忆模式的外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指出突破外语学习、记忆与应用脱节的瓶颈在于厘清外语教学与记忆机制的耦合关系,建构符合多重记忆系统... 在概述思辨的记忆术和大脑法则的记忆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行为主义记忆模式的外语教学和句法中心主义记忆模式的外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指出突破外语学习、记忆与应用脱节的瓶颈在于厘清外语教学与记忆机制的耦合关系,建构符合多重记忆系统的外语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记忆机制 耦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