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推动背景下湖南红色电影的三重景观 被引量:2
1
作者 袁昊 张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50-53,共4页
红色电影因其独有的综合价值而备受各界关注。政策推动下的湖南红色电影更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重景观:革命伟人之像、历史事件之景和湖湘文化之貌。其中,革命伟人之像是指本土革命人物的故事讲述,历史事件之景是指多元化... 红色电影因其独有的综合价值而备受各界关注。政策推动下的湖南红色电影更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重景观:革命伟人之像、历史事件之景和湖湘文化之貌。其中,革命伟人之像是指本土革命人物的故事讲述,历史事件之景是指多元化的观史视角,湖湘文化之貌是指生动化的影像传播。对湖南红色电影发展特色的探索,将深化湖南红色电影发展过程、趋向和价值的理解和认同,更有助于管窥政策推动背景下中国红色电影的发展理路和时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政策 红色电影 革命伟人 历史景象 湖湘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影二十年:起势、迭变、大融合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春 邓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65,共4页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电影人在积蓄短片传统和借势互联网的过程中,推出微电影概念并使微电影发展呈现从迭变到大融合的态势。其中,“迭变”包括制作能力不断提升、叙事手段不断创新、网络传播不断强化;“大融合”是指在...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电影人在积蓄短片传统和借势互联网的过程中,推出微电影概念并使微电影发展呈现从迭变到大融合的态势。其中,“迭变”包括制作能力不断提升、叙事手段不断创新、网络传播不断强化;“大融合”是指在形式、产业、媒介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融合发展”的趋势,很好地适应了国家有关政策和大众观影生态的变化。微电影作为短小精悍的电影类型,回顾其二十年来的发展变迁,或能为互联网时代微文艺的发展提供某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二十年 缓慢蓄势 加速迭变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电影:持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春 袁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共6页
红色电影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最早可追溯到左翼电影运动时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红色电影也逐渐从单一走向多样,从稚嫩走向成熟,并成为百年辉煌党史的记录者、传播者和守望者。作为记录者,红色电影记录了我党的辉煌历... 红色电影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最早可追溯到左翼电影运动时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红色电影也逐渐从单一走向多样,从稚嫩走向成熟,并成为百年辉煌党史的记录者、传播者和守望者。作为记录者,红色电影记录了我党的辉煌历程,呈现了伟大精神;作为传播者,红色电影传播先进文化,烛照光辉形象;作为守望者,红色电影始终守望复兴梦想,赓续前行血脉。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红色电影有必要持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电影 百年党史 记录者 传播者 守望者 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电影团: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春 刘美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4-66,共3页
延安电影团是人民新闻纪录电影事业的开创者和践行者。延安电影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专业的艺术素养、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为抗战时期的全民抗战、电影发展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做出过突出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延安电影团的纪实... 延安电影团是人民新闻纪录电影事业的开创者和践行者。延安电影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专业的艺术素养、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为抗战时期的全民抗战、电影发展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做出过突出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延安电影团的纪实美学影像,推动了我国现实主义影片的发展;延安电影团的电教化事业,为新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建构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延安精神也激励着中国电影人,在困境中谋求突破,在机遇中寻求发展。延安电影团的当代价值不断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电影团 纪实美学 电影产业 延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电影:概念特征、理论逻辑和现实观照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春 蔡嘉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11,共9页
在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场域中,“新时代电影”概念应运而生,成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重要符码。新时代电影继往开来,在人民性、时代性、民族性等方面呈现崭新内涵特质。新时代电影的理论逻辑在于,它是科学认识中国电影历史方位的必然... 在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场域中,“新时代电影”概念应运而生,成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重要符码。新时代电影继往开来,在人民性、时代性、民族性等方面呈现崭新内涵特质。新时代电影的理论逻辑在于,它是科学认识中国电影历史方位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电影领域的新表征,是学界丰富中国电影理论评价体系的重要成果。新时代电影还是不断映照时代图景、反哺社会发展的艺术存在,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正确把握与主动回应,是不断展示美好中国形象的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电影 以人民为中心 概念特征 理论逻辑 现实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欺凌题材电影:创伤叙事及其伦理困境
6
作者 张春 陈雨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8,共7页
校园欺凌题材电影的兴起,是校园欺凌现象不断增多的现实渐近线。创伤是此类电影“施暴—受伤”场域中的重要表征。创伤叙事的目的是通过暴露欺凌行为及其危害来减少欺凌现象、进而降低青少年受伤的可能。但影像在呈现未成年人的创伤时,... 校园欺凌题材电影的兴起,是校园欺凌现象不断增多的现实渐近线。创伤是此类电影“施暴—受伤”场域中的重要表征。创伤叙事的目的是通过暴露欺凌行为及其危害来减少欺凌现象、进而降低青少年受伤的可能。但影像在呈现未成年人的创伤时,均会指向受伤者和施暴者都是受害者的伦理困境。此外,创伤叙事也具有程式化和单一化的趋向,过度展示创伤也会带来残酷青春电影的审美疲劳。如何更为有效地通过电影讲述青春创伤并跳出伦理困境,成为校园欺凌题材电影必须正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电影 校园欺凌 创伤叙事 伦理困境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幻现实主义影视:历史脉络、理论逻辑和实践观照
7
作者 张春 蔡嘉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98,共5页
中国科幻现实主义影视近年来成果频出,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历史脉络层面,科幻现实主义影视是对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坚定遵循,并与社会生活不断关联,反映着历史变迁与时代进程。在理论逻辑层面,科幻现实主义影视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概念... 中国科幻现实主义影视近年来成果频出,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历史脉络层面,科幻现实主义影视是对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坚定遵循,并与社会生活不断关联,反映着历史变迁与时代进程。在理论逻辑层面,科幻现实主义影视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概念,强调人性情感、民族属性与社会功能,在当下以跨媒介叙事的方式凸显新内涵,并与主流电影理论交相辉映。在实践观照层面,科幻现实主义影视结合工业化流程讲好科幻故事,既发挥知识科普作用,还呈现诸多中国情结,持续输出更为多元的共同体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影视 现实主义 历史脉络 理论逻辑 实践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甲少年
8
作者 蔡嘉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4-182,共9页
1.内景成轩大伯家日大伯家的布置很有科技感,房间的一侧设置了铁甲格斗专用的对战台与防护板,另一侧陈列着数不胜数的荣誉证书,展示着大伯机器人工程专业教授与铁甲格斗选手的身份。大伯正在对着一台铁甲机器人做操控试验。门铃响了,大... 1.内景成轩大伯家日大伯家的布置很有科技感,房间的一侧设置了铁甲格斗专用的对战台与防护板,另一侧陈列着数不胜数的荣誉证书,展示着大伯机器人工程专业教授与铁甲格斗选手的身份。大伯正在对着一台铁甲机器人做操控试验。门铃响了,大伯放下手中的遥控器,打开门。成轩爸爸走了进来:大哥,我们带轩轩来看您了。成轩兴奋地跑了过去:大伯大伯,我好想您啊!大伯点了点头:轩轩,最近还在研究机器人吗?成轩骄傲地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工程 荣誉证书 遥控器 防护板 格斗 铁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