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群体说服中的二级传播——基于大学生说服教育实践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方敏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6-88,共3页
群体说服主要依赖个体说服来完成,因此群体说服中存在二级传播现象,此二级传播过程为"群体说服者——群体中的意见领袖——群体中其他成员",因而在理论上可以构建群体说服中的二级传播模式。该模式构建路径是疏通传播渠道、... 群体说服主要依赖个体说服来完成,因此群体说服中存在二级传播现象,此二级传播过程为"群体说服者——群体中的意见领袖——群体中其他成员",因而在理论上可以构建群体说服中的二级传播模式。该模式构建路径是疏通传播渠道、完善说服内容、丰富说服方法,维持则需要从群体意识、群体交流、意见领袖关注度三个方面强化维持条件,消除维持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说服 二级传播 意见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与话题:对电影《小时代》的传播学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坚 李佳龙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110,共2页
电影《小时代》也许很小,但以此为枢纽,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传播场域。借助传播学5W研究框架,可以大体了解其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审视其催生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以及给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什么样的新元素。《小... 电影《小时代》也许很小,但以此为枢纽,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传播场域。借助传播学5W研究框架,可以大体了解其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审视其催生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以及给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什么样的新元素。《小时代》电影在学术场域的传播也值得关注,学术界借此探讨电影产业、电影美学、电影价值观、电影与社会等多种话题,论题相当丰富,学科背景繁杂,研究视野开阔,共同促进对中国电影乃至社会文化的辨析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时代 传播模式 学术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构拟、复盘与赞歌——新世纪10年代网络工业文学与纪录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坚 袁子豪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9-163,179,共6页
新世纪10年代中国网络媒体为主的文学场域出现的网络工业小说和工程纪录片。它们用网络文学和视听语言将"工业党"的中国现代性想象化为文学、影像符号,从《临高启明》的历史架空演义,到《工业霸主》为代表的改革年代工业史复... 新世纪10年代中国网络媒体为主的文学场域出现的网络工业小说和工程纪录片。它们用网络文学和视听语言将"工业党"的中国现代性想象化为文学、影像符号,从《临高启明》的历史架空演义,到《工业霸主》为代表的改革年代工业史复盘,到《超级工程》《大国重器》的工业影像志,它们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构拟、复盘与赞歌,建构了工业党的宏大叙事和工业美学,是值得关注的当代思潮与文学紧密对接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党 网络小说 工程类纪录片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网络文学打造世界级文化现象的海外传播策略
4
作者 严立刚 欧阳友权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8,共5页
一种文化要想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具有清晰的辨识度、拥有广泛的拥趸、被列为研究对象或引入大学课堂等。中国网络文学正在形成世界级文化现象,但还存在整合力度不足、品牌意识不够、推送作品多而杂等问题,需... 一种文化要想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具有清晰的辨识度、拥有广泛的拥趸、被列为研究对象或引入大学课堂等。中国网络文学正在形成世界级文化现象,但还存在整合力度不足、品牌意识不够、推送作品多而杂等问题,需要统筹规划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打造中国网络文学品牌,提供优质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世界级文化现象 海外传播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湖南女性文学与湖南旅游资源
5
作者 朱小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3-97,共5页
探索湖南女性文学与湖南旅游资源的拓展和延伸,力求创造出集湖南女性文学景观、湖湘人文景观和湘楚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湖南女性文学之旅,努力挖掘湖南旅游资源,使湖南女性文学之旅成为湖南旅游业的一大品牌。本文力求使文学和旅游之间形... 探索湖南女性文学与湖南旅游资源的拓展和延伸,力求创造出集湖南女性文学景观、湖湘人文景观和湘楚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湖南女性文学之旅,努力挖掘湖南旅游资源,使湖南女性文学之旅成为湖南旅游业的一大品牌。本文力求使文学和旅游之间形成互动,使湖南女性文学与湖南旅游相互渗透,在湖南女性文学之旅中,用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解读湖南女作家作品,促进湖南女性文学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女性文学 湖南旅游资源 女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的现状、特征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嘉惠 廖兴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72,共4页
近年来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梳理其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相关成果多聚焦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理论基础、特点、价值与核心素养关系、教学策略等维度。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发现当前高... 近年来关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梳理其研究现状可以发现,相关成果多聚焦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理论基础、特点、价值与核心素养关系、教学策略等维度。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发现当前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研究所形成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未来,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研究应加深研究的学理深度、拓展研究的多学科视域、提升研究的系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 研究现状 新课标 语文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传播:5G时代体育赛事传播新范式 被引量:21
7
作者 雷晓艳 胡建秋 程洁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70,共5页
5G具有超大带宽、超高传输速率、超低时延、支持大规模连接等特点,开启了沉浸式传播革命。5G时代,沉浸中的人借助技术实现"身体返场",多感官共振取代单一感官想象,通过场景与感官适配实现沉浸效果。体育赛事传播应积极拥抱5G... 5G具有超大带宽、超高传输速率、超低时延、支持大规模连接等特点,开启了沉浸式传播革命。5G时代,沉浸中的人借助技术实现"身体返场",多感官共振取代单一感官想象,通过场景与感官适配实现沉浸效果。体育赛事传播应积极拥抱5G技术,从内容生产、产品形态、用户体验、营销方式等环节,打造沉浸传播新范式。为实现"智慧冬奥"目标,更好地提升赛事传播的沉浸感、交互感和共情感,北京2022年冬奥会可在内容、场景、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体育赛事 沉浸传播 北京2022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广告的心理传播效果及其理论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象贤 孙鹏志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0-799,共10页
网络广告现已得到众多商家的重视与青睐。研究发现,网络广告的心理传播效果明显受到广告自身特点(如网络广告的形式、互动性、情感元素、产品类型)、受众状态(如受众的期待、卷入度、先前经验、性别)、以及网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者... 网络广告现已得到众多商家的重视与青睐。研究发现,网络广告的心理传播效果明显受到广告自身特点(如网络广告的形式、互动性、情感元素、产品类型)、受众状态(如受众的期待、卷入度、先前经验、性别)、以及网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者们利用修正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互动广告模型、网络广告心理效果模型等对该类广告效应进行理论解释。但现有研究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影响因素有待拓展、研究方法有待创新、因变量指标有待规范、理论总结不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广告 修正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互动广告模型 卷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说服传播实效的理论选择与路径设计——基于高校辅导员提升说服能力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方敏 刘芳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0,共3页
探讨高校辅导员说服传播实效的提升,应该以说服者的可信度、说服技巧的灵活性,大学生寻求社会认可的压力感、个体的自主性以及群体意识的可塑性为主要着力点。其理论选择有:霍夫兰的说服传播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卡特赖特的... 探讨高校辅导员说服传播实效的提升,应该以说服者的可信度、说服技巧的灵活性,大学生寻求社会认可的压力感、个体的自主性以及群体意识的可塑性为主要着力点。其理论选择有:霍夫兰的说服传播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卡特赖特的公众说服原则、拉扎斯菲尔德的二级传播理论;其路径设计为:提升说服者形象的可信度、增强说服技巧的灵活性、提高说服内容的针对性、增大采取行动的诱导性、加强说服环境的融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服传播 认知失调 公众说服 二级传播 实效提升 理论选择 路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传播场域论纲——对传播仪式观研究支点的探索 被引量:48
10
作者 张方敏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0,49,共4页
詹姆斯·凯瑞提出传播仪式观的命题,却没有提供理论支点和研究方法。本文借鉴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将场域作为仪式传播研究的理论支点。这个场域是承载仪式传播过程、营造特定氛围、表征社会关系的物理场景或心理情境。从传播参与者... 詹姆斯·凯瑞提出传播仪式观的命题,却没有提供理论支点和研究方法。本文借鉴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将场域作为仪式传播研究的理论支点。这个场域是承载仪式传播过程、营造特定氛围、表征社会关系的物理场景或心理情境。从传播参与者个体角度来看,仪式场域由物我场域、人我场域、自我场域构成;从传播参与者群体角度来看,仪式场域由地理场域和心理场域构成。仪式场域的功能是通过传播参与者心理建构,来实现承载仪式意义、融洽体验氛围、维护群体关系的效果。仪式传播场域的变迁,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传播 场域变迁 结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默广告诉求及其传播效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象贤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5-963,共9页
幽默是广告中最常见的诉求方式之一。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相关研究,发现:(1)幽默诉求在吸引受众注意、增强对广告及其品牌的偏好度上存在优势,但对广告品牌信息的加工是否存在促进或妨碍作用则尚未获得较为统一的结论;(2)该诉求的传播效果... 幽默是广告中最常见的诉求方式之一。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相关研究,发现:(1)幽默诉求在吸引受众注意、增强对广告及其品牌的偏好度上存在优势,但对广告品牌信息的加工是否存在促进或妨碍作用则尚未获得较为统一的结论;(2)该诉求的传播效果明显受到产品类型和卷入度、受众的幽默和认知需求、性别、文化差异、已有的品牌态度以及幽默的类型和相关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目前尚存在对广告环境因素、传播的整体过程研究不足及理论总结不力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幽默诉求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卷入 幽默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新闻失实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军林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68,共3页
网络新闻是指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发布者、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因特网的... 网络新闻是指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发布者、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因特网的新闻信息。具体说来,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因特网发布或再发布,而任何接受者通过因特网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广义或狭义的层面来理解网络新闻。广义的网络新闻指的是一切利用互联网发布的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狭义的网络新闻特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闻 新闻失实 原因 新闻信息 传播价值 因特网 邮件列表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传播对现实的建构及其实现场域——以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为研究取向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方敏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0,共2页
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仪式观的研究取向,无疑加深了我们对影视传播社会价值的理解。在参与影视传播的共同仪式时,影视作品为人们建构了现实世界,以此来维系社会,固守信念。其建构的实现过程依赖于传播场域,在故事场域、观影场域... 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仪式观的研究取向,无疑加深了我们对影视传播社会价值的理解。在参与影视传播的共同仪式时,影视作品为人们建构了现实世界,以此来维系社会,固守信念。其建构的实现过程依赖于传播场域,在故事场域、观影场域和反思场域中,人们根据自身的主观经验与影视作品所展示的场景重构了社会现实,从而使影视传播达到了产生心灵共鸣、维系社会秩序、引导文化生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凯瑞 传播仪式观 影视传播 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真实观的演变脉络探微 被引量:6
14
作者 阳海洪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84,共4页
新闻真实观在中国新闻史的发展过程中,按其历史顺序,产生了如下四种新闻真实观:"有闻必录"说的新闻真实观,"客观主义"说的新闻真实观、"存大信、失小信"说的新闻真实观和"本质真实"说的新闻真... 新闻真实观在中国新闻史的发展过程中,按其历史顺序,产生了如下四种新闻真实观:"有闻必录"说的新闻真实观,"客观主义"说的新闻真实观、"存大信、失小信"说的新闻真实观和"本质真实"说的新闻真实观。新闻真实观的历史演进脉络,显示出西方新闻思想是如何"中国化"或者说合法化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真实观 “有闻必录”说 “客观主义”说 “存大信 失小信”说 “本质真实”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传媒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军林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8,共5页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初步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及他们的学说;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共...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初步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及他们的学说;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共建党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利用报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从此,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传媒的重要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西方文学的“弑父”与“尊父”情结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忠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父子冲突是东西方文学共同的母题,但在对父亲的情感处理上,西方较多地表现为“弑父”情结,东方则表现为“尊父”情结,中国儒家关于君臣父子伦理思想是代表。不同的情结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实际上是两种文化精神的反映。
关键词 父子冲突 文化精神 比较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学的艺术化叙事方式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文良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生态文学常常通过艺术化的叙事方式来传达题材信息,以便更加充分地凸显其生态主题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建构生态意象,寄寓生态理想;创新叙述视角,激发共鸣效应;巧置多元对话,倾听自然声音等,都是生态文学艺术化叙事的常用方式。
关键词 生态文学 叙事艺术 生态意象 叙述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礼同构”:“5W”模式下儒家传播思想的问题意识 被引量:5
18
作者 阳海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115,共4页
以五W模式来分析儒家的传播思想,可以这样认为,传者是礼制中的上位者和符合礼仪规范的德行君子;传播内容必须合"礼"与述"古",主要是传统的诗书礼义;传播渠道是亲身传播高于语言传播,追求无言之传;受众则是礼制的下... 以五W模式来分析儒家的传播思想,可以这样认为,传者是礼制中的上位者和符合礼仪规范的德行君子;传播内容必须合"礼"与述"古",主要是传统的诗书礼义;传播渠道是亲身传播高于语言传播,追求无言之传;受众则是礼制的下位者和仁义被遮蔽者;传播要追求延时效果,强调要经过长期传播,反复教化,使民众遵守礼仪秩序。这种传播思想与现代意识有相通的一面,但也有矛盾的一面,当今亟需对其进行现代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传播思想 问题意识 五W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媒介角色定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军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06,共6页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初步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及他们的学说;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共...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初步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及他们的学说;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共建党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创办工人刊物,利用已有或自己掌握的刊物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在大众媒介上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深入持久的大论战,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从此,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传媒的重要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 历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军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6,共6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广泛传播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某些契合点。例如,中国社会原有的均平理想、人学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和敢于斗争的传统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广泛传播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有着某些契合点。例如,中国社会原有的均平理想、人学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和敢于斗争的传统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民主性精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