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5-145,共1页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株洲基础大学土木工程科,创建于1981年。学院拥有教职员工80余人,其中教授近20人,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1人、第三层次入选者2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全国优...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株洲基础大学土木工程科,创建于1981年。学院拥有教职员工80余人,其中教授近20人,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1人、第三层次入选者2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及其培养对象各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7人,湖南省青年教学能手1人。学院有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与城市地下工程、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和工程造价专科专业一个,在校本专科生3500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人才工程 城市地下工程 科技领军人才 省级教学名师 教学能手 特殊津贴 专科专业 学科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3-143,共1页
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为株基础大学土木工程科,创建于1981年。学院拥有教职员工80余人,其中教授近20人,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1人、第三层次入选者2人。
关键词 工程学院 工业大学 湖南省 土木工程 教职员工 人才工程 第三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鱼墩对鱼道进口水力特性及诱鱼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斌 谢颜武 +3 位作者 甘茂辉 瞿超雄 蒋昌波 张家强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88,共9页
位于电站尾水口附近的鱼道进口,往往受运行工况、进口布置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鱼类难以找到进口并进入鱼道内部。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以某水电工程位于电站尾水口附近的鱼道进口为例,提出在进口附近布置多个导鱼墩,并建立了三维水动力... 位于电站尾水口附近的鱼道进口,往往受运行工况、进口布置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鱼类难以找到进口并进入鱼道内部。针对以上问题,该研究以某水电工程位于电站尾水口附近的鱼道进口为例,提出在进口附近布置多个导鱼墩,并建立了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及正态比尺为1∶25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设置2种电站机组运行工况、3种导鱼墩间距、2种导鱼墩摆放角度共12种工况开展试验,并设置2种电站机组运行工况下的无导鱼墩情况作为对照,探索导鱼墩对鱼道进口水力特性及诱鱼效果的影响,以期提高鱼类找到进口并进入鱼道内部的可能。试验结果表明,电站尾水口附近的鱼道进口未设置导鱼墩时,2种电站机组运行工况下皆会出现较大的漩涡,这对鱼类的上溯将产生影响;设置导鱼墩后可改善进口附近的水流流态,减弱电站尾水对进口诱鱼水流的影响,使得诱鱼水流易被鱼类识别。导鱼墩背水面形成的小于0.2 m/s的流速区域,为鱼类上溯提供了休息区,以便积蓄力量继续上溯。相比于未设导鱼墩时,设置导鱼墩后平均上溯成功率有所提高,一台电站机组运行工况下提高了11.2~32.5个百分点,两台电站机组运行工况下提高了8.1~35.6个百分点。导鱼墩摆放方式相同,在两台电站机组运行情况下,诱鱼效果较佳。电站机组运行工况相同、角度一定、相对间距为5时诱鱼效果最佳;相对间距一定、角度为60°时,诱鱼效果较佳。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电站尾水口附近鱼道进口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鱼道进口 导鱼墩 水力特性 诱鱼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板疲劳裂纹全寿命周期扩展特性
4
作者 鲁乃唯 崔健 +1 位作者 罗媛 王鸿浩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0-189,共10页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焊缝处微裂纹萌生,初始焊接缺陷是影响该类构造细节疲劳性能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与纵肋连接焊缝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全寿命周期动态特性,基于断裂力学理论与ABAQUS-FRANC3D交互技术,研究焊缝埋藏缺...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焊缝处微裂纹萌生,初始焊接缺陷是影响该类构造细节疲劳性能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与纵肋连接焊缝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全寿命周期动态特性,基于断裂力学理论与ABAQUS-FRANC3D交互技术,研究焊缝埋藏缺陷至疲劳断裂全过程应力强度因子的动态演化特征,揭示裂纹的形状发展规律,分析敏感参数对裂纹扩展速率与疲劳寿命的影响,明确了疲劳裂纹的全寿命扩展行为,并通过钢桥面板足尺节段疲劳试验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可分为3个阶段:即埋藏阶段、萌生阶段、扩展阶段,沿裂纹不同路径的埋藏萌生阶段与扩展阶段的应力强度因子分布正好相反;随着不断扩展,任意初始形状的埋藏裂纹形状都趋近于圆形,任意形状的表面裂纹形状逐渐扁平,合理解释了表面裂纹持续扩展至贯穿顶板时呈扁平形态;埋藏阶段的裂纹沿上表面的扩展速率较下表面增大了54%,裂纹从埋藏萌生阶段进入扩展阶段后向顶板方向扩展的速率较大;裂纹形态比、埋藏深度对萌生寿命影响较大,其中萌生寿命占疲劳总寿命的绝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板 疲劳裂纹 疲劳寿命 应力强度因子 埋藏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探讨 被引量:21
5
作者 郭鲁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4,共3页
综述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即基于大型计算机的集中式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个人计算机桌面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基于项目信息门户PIP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三个重要阶段,同时对当前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 综述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即基于大型计算机的集中式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个人计算机桌面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基于项目信息门户PIP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三个重要阶段,同时对当前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 信息化 现状 解决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GD的悬索桥主梁挠度预测与预警方法研究
6
作者 肖新辉 刘贤 +4 位作者 张海萍 汪泽鹏 陈方怀 罗媛 刘扬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84-94,共11页
悬索桥作为柔性桥梁在运营过程中主梁的挠度控制尤为重要。为预测既有悬索桥主梁在随机车流与环境温度复合作用下的竖向挠度,建立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 悬索桥作为柔性桥梁在运营过程中主梁的挠度控制尤为重要。为预测既有悬索桥主梁在随机车流与环境温度复合作用下的竖向挠度,建立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概率密度估计层和桥梁监测数据的集成性挠度区间预测方法。基于南溪长江大桥健康监测数据建立了环境温度、车载和挠度监测数据时间序列训练集,通过CNN-LSTM组合层捕捉时间序列中的局部特征和长时记忆,采用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GD)作为概率密度分布函数,通过极大似然法评估GD的参数,输出最佳的挠度预测值和概率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识别既有悬索桥主梁异常挠度及预警阈值方法。研究表明:相较于LSTM和CNN-LSTM模型,CNN-LSTM-GD模型在预测微小挠度波动和极端挠度上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挠度预测值和监测数据基本吻合。在24 h时间尺度上,相较于传统LSTM模型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决定系数R2上分别提升了54.40%和10.22%,相较于CNN-LSTM模型,在RMSE和R2上分别提升了38.43%和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结构健康监测 概率深度学习 桥梁挠度 车辆荷载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气板式换热器丁胞板片板型改进设计的数值研究
7
作者 杨金霖 李灿 +3 位作者 魏小清 吴春龙 陈乐聪 谭会明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7,共9页
为了提高板式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该研究对气-气板式换热器进行流动和传热数值分析,换热器的板片长1530 mm,宽750 mm,板片间距12 mm,冷热流体交叉流动。丁胞换热板片有6.0和3.5 mm两种高度丁胞,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组合,6.0 mm凹坑、凸胞分... 为了提高板式换热器的综合性能,该研究对气-气板式换热器进行流动和传热数值分析,换热器的板片长1530 mm,宽750 mm,板片间距12 mm,冷热流体交叉流动。丁胞换热板片有6.0和3.5 mm两种高度丁胞,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组合,6.0 mm凹坑、凸胞分别为冷、热流体通道的支撑触点。以高温烟气和空气为换热介质,模拟计算分析得出6.0 mm凹坑、凸胞的传热性能均优于3.5 mm,因此对换热板片进行改进,将3.5 mm丁胞全部替换为6.0 mm,6.0 mm丁胞数量由原来的42个增加至189个,提出了热流体通道支撑触点纵型、人字形、横型3种排列方案,并在不同烟气流速下计算了努塞尔数Nu、流道阻力、换热性能评估系数PEC(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on)及板片两侧的压差。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时,与原型板式换热器相比,纵型排列的改进丁胞板式换热器性能评估系数为1.25,压降由277.02 Pa增加至308.31 Pa,增加幅度为11%,Nu由11.48提高至15.21,传热性能提高32%,且与其他两种改进板片换热器相比,纵型排列的新型丁胞板片的最大承压值最小,因此该型板片为最佳方案。研究结果对指导丁胞板式换热器工程设计,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挑战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数值分析 丁胞板片 板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排沟对爆破振动表面波的隔振性能研究
8
作者 余俊 王业顺 +2 位作者 李泰灃 谢康 邓志兴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138,共10页
针对爆破施工时的振动表面波危害,基于周期性理论,研究周期性排沟的能带结构和带隙机理,并推导了带隙边界频率计算公式;通过频域研究,讨论了排数和隔振距离对隔振效果影响;最后针对具体爆破振动,分析了周期排沟隔振适应性。结果表明:周... 针对爆破施工时的振动表面波危害,基于周期性理论,研究周期性排沟的能带结构和带隙机理,并推导了带隙边界频率计算公式;通过频域研究,讨论了排数和隔振距离对隔振效果影响;最后针对具体爆破振动,分析了周期排沟隔振适应性。结果表明:周期性排沟可以产生局域共振型表面波带隙,其中,排沟深度对带隙影响较大,排沟宽度和排距对带隙影响较小。频域计算结果显示,单排沟隔振效果不佳,双排沟隔振效果较好,3排沟隔振效果最佳,当排数超过3排时,隔振效果趋于稳定;排沟与振源距离对隔振效果影响较小。当选择合适的排沟参数时,相比无排沟情况,有排沟的振动加速度同比减小97%,说明周期排沟可以较好地隔断爆破振动。相关研究可为类似工程隔振减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结构 爆破振动 表面波 排沟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作用下桩基局部水沙动力特征数值模拟
9
作者 伍志元 李昂 +3 位作者 蒋昌波 高凯 陈杰 邓斌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3,共12页
基于VOF方法追踪水气界面,利用不可压缩流体连续方程和运动方程对流体进行描述,通过嵌套网格技术建立三维数值水槽,湍流采用RNG k–ε模型,泥沙运动基于Van Rijn方法。基于验证后的数值水槽模型,开展水流作用下高桩承台结构局部水动力... 基于VOF方法追踪水气界面,利用不可压缩流体连续方程和运动方程对流体进行描述,通过嵌套网格技术建立三维数值水槽,湍流采用RNG k–ε模型,泥沙运动基于Van Rijn方法。基于验证后的数值水槽模型,开展水流作用下高桩承台结构局部水动力和冲刷规律研究,讨论不同来流条件下桩基桩周流场分布、泥沙输运和床面局部冲刷特征。结果表明,桩基冲刷特征受冲刷时间、流速、水位、水流攻角等来流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桩间距的影响。当流速较小时,高桩承台桩基各桩之间相互作用较小,泥沙冲淤形态彼此独立,与单桩冲刷特征相似。流速较大时,前桩对后桩出现较为明显的遮蔽作用,前桩水流涡旋影响后桩,后桩周围流速明显降低,此时泥沙冲刷坑彼此相连构成群桩整体冲刷坑,且在最后排桩桩间形成条状冲刷坑,冲刷深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结构 高桩承台 局部冲刷 水沙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流作用下均布非线性弹簧支承二维壁板的复杂响应
10
作者 董宇 郑辉 杨翊仁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512,共7页
考虑刚性导流段和尾流段对流场的影响,建立轴向流作用下二维板的非线性流固耦合运动控制方程,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为了克服差分网格较多时带来的计算规模较大的问题,对控制方程用主模态缩减法缩减自由度,然后对离散方程进... 考虑刚性导流段和尾流段对流场的影响,建立轴向流作用下二维板的非线性流固耦合运动控制方程,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为了克服差分网格较多时带来的计算规模较大的问题,对控制方程用主模态缩减法缩减自由度,然后对离散方程进行数值积分,得到系统的复杂响应,分析其分岔和混沌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以来流流速幅值和阻尼参数为可变参数时,系统具有极其复杂的动态响应,通过分岔图、相图和庞加莱截面图等方法判断了系统多种形式的周期、拟周期和混沌运动,在以来流流速幅值为可变参数时,系统一开始经由周期倍化分岔的方式进入混沌;在以阻尼系数为可变参数时,经由倒周期倍化分岔的方式从混沌运动退回到周期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壁板 周期倍化分岔 模态缩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式锚定板抗拔承载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刘杰 邹希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7-1550,共14页
为提高锚定板抗拔承载能力,设计串联式锚定板锚固系统。借鉴侧向受荷桩的“M”法,通过锚固系统受力平衡条件及位移连续性条件,提出串联式矩形锚定板锚固系统抗拔力-位移关系的理论分析方法。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锚定板锚固系统... 为提高锚定板抗拔承载能力,设计串联式锚定板锚固系统。借鉴侧向受荷桩的“M”法,通过锚固系统受力平衡条件及位移连续性条件,提出串联式矩形锚定板锚固系统抗拔力-位移关系的理论分析方法。基于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锚定板锚固系统与土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埋设于黏性土中不同尺寸的方形锚定板抗拔承载力室内模型试验。结合室内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通过拟合分析,获得串联式矩形锚定板锚固系统抗拔力-位移关系的近似解析解,将3个工程案例中不同尺寸及埋深的锚定板抗拔力-位移的现场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理论分析方法及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探讨串联式方形锚定板锚固系统埋深及相邻锚定板间距对锚固系统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锚定板锚固系统埋深H<5b(b为锚定板边长)时,其破坏模式呈现浅埋锚定板的破坏特征;当埋设深度H≥5b时,其破坏模式呈现深埋锚定板破坏特征。对于串联式锚定板锚固系统,为避免相邻锚定板相互影响而降低锚固系统的抗拔承载能力,相邻锚定板间距应满足L≥3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式锚定板锚固系统 抗拔承载力 抗拔力-位移关系 解析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水泥土动剪模量和阻尼比共振柱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端伟 何杰 +2 位作者 宋德新 王忍 李凤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6-275,共10页
橡胶水泥土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耐腐蚀轻质填筑材料,在沿海港口工程及灯塔等基础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共振柱试验,对不同橡胶掺量、水泥掺量和围压下橡胶水泥土动力特性展开研究,重点探究各影响因素对其动剪模量和阻尼比的影... 橡胶水泥土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耐腐蚀轻质填筑材料,在沿海港口工程及灯塔等基础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共振柱试验,对不同橡胶掺量、水泥掺量和围压下橡胶水泥土动力特性展开研究,重点探究各影响因素对其动剪模量和阻尼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结压力下橡胶水泥土的累计轴向应变随着橡胶掺量和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水泥掺量增大而减小;橡胶水泥土动剪模量曲线衰减程度随橡胶掺量的增加和水泥掺量的减小而减弱,非线性特征减弱,而受围压影响则较小;最大动剪模量随着橡胶掺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水泥掺量和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当橡胶掺量较低或水泥掺量较高时,其掺量改变对最大动剪模量影响最大;橡胶的掺入减缓了动剪模量衰减幅度,并且在较低围压下促使其更早地发生衰减。而水泥掺量的减小和围压的增大则会推迟衰减,衰减幅度也相对更大;阻尼比随动剪应变的增加而单调递增,增大橡胶掺量和减小围压会使其阻尼比增大,当水泥掺量小于15%时,阻尼比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而当水泥掺量大于15%时,阻尼比反而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水泥土 动剪模量 阻尼比 配合比 共振柱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洲某超高层商住楼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成虎 于响 +1 位作者 王将 刘方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株洲某超高层商住楼结构总高148.6m,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超高层建筑。该楼存在高度超限、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刚度突变、局部不规则等多项超限内容。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计算采用YJK、ETABS等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弹性计算... 株洲某超高层商住楼结构总高148.6m,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超高层建筑。该楼存在高度超限、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刚度突变、局部不规则等多项超限内容。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计算采用YJK、ETABS等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弹性计算、弹性时程计算及中震计算,采用SAUSAGE软件进行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计算,并针对超限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结构可以达到预定的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超限结构 抗震性能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砂芯组合砌块应用于泸定地震倒塌房屋隔震研究
14
作者 王将 吴孟桃 +2 位作者 刘方成 宾佳 曾湘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38-146,193,共10页
该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一种适用于村镇房屋隔震的橡胶砂芯组合砌块(rubber-sand mixture cored composite block,RSMCB),在已有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隔震响应还原模拟。然后在MOXI波和Turkey波输入工况下,对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 该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一种适用于村镇房屋隔震的橡胶砂芯组合砌块(rubber-sand mixture cored composite block,RSMCB),在已有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隔震响应还原模拟。然后在MOXI波和Turkey波输入工况下,对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中发生跪坐倒塌的某砖混结构办公楼,进行铺设橡胶砂芯组合砌块前后的地震动响应模拟,对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输入加速度在经过橡胶砂芯组合砌块垫层过滤后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其对高频振动频率的衰减过滤是其主要的隔震机理;模拟结果与试验所得误差较小,充分验证数值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以及子程序本构关系的可靠性;铺设RSMCB的办公楼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较未铺设RSMCB结构模型明显减小,层间位移以底部隔震层最大,XYZ输入工况下,铺设RSMCB的上部结构的响应最大;RSMCB的对房屋的隔震作用十分显著且满足在村镇欠发达地区的低成本隔震需求。在实施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橡胶砂芯组合砌块取材便捷造价低廉,隔震效果显著,可作为一种低成本的长寿命隔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砂 组合隔震砌块 隔震分析 数值模拟 泸定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GFRP板条-UHPC组合桥面结构开裂及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丹 曹磊 +1 位作者 刘扬 张海萍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1,共8页
为研究钢-GFRP板条-UHPC组合桥面结构的裂缝发展和分布规律,设计3片GFRP-UHPC组合板和2片钢-GFRP板条-UHPC组合梁试件分别进行四点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组合板和组合梁试件的破坏形态及机理;分析钢筋配筋率和钢纤维掺量对组合板和组合梁... 为研究钢-GFRP板条-UHPC组合桥面结构的裂缝发展和分布规律,设计3片GFRP-UHPC组合板和2片钢-GFRP板条-UHPC组合梁试件分别进行四点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组合板和组合梁试件的破坏形态及机理;分析钢筋配筋率和钢纤维掺量对组合板和组合梁开裂性能的影响;分析现行规范中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对该组合桥面结构的适用性;基于有滑移-无滑移统一理论,考虑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的影响和混凝土受拉贡献,推导适合钢-GFRP板条-UHPC组合桥面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钢-GFRP板条-UHPC组合梁破坏时钢梁下翼缘发生明显的屈曲变形,裂缝主要分布在组合梁上表面跨中区域,GFRP-UHPC组合板破坏时板端出现相对分离,裂缝主要分布在纯弯段;提高受拉钢筋配筋率能提高组合桥面结构的极限抗弯承载力、抑制UHPC表面裂缝的发展、减小裂缝宽度和平均裂缝间距,而增加钢纤维掺量对组合桥面结构的极限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影响较小;采用现行规范计算的组合桥面结构最大裂缝宽度理论值偏小;提出的钢-GFRP板条-UHPC组合桥面结构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桥面结构 GFRP UHPC 受弯性能 裂缝宽度 模型试验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残余应力的钢桥面板-肋双面焊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新辉 陈方怀 +2 位作者 张海萍 刘扬 肖康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0-821,共12页
建立焊接分析有限元模型,对顶板-纵肋双面焊构造的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拟合得到顶板焊趾细节沿板厚方向分布的横向残余应力分布经验公式;建立钢桥面板断裂力学数值模型,结合统一的权函数表达式,推导适用于顶板焊趾处裂纹最深点和表面... 建立焊接分析有限元模型,对顶板-纵肋双面焊构造的焊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拟合得到顶板焊趾细节沿板厚方向分布的横向残余应力分布经验公式;建立钢桥面板断裂力学数值模型,结合统一的权函数表达式,推导适用于顶板焊趾处裂纹最深点和表面点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权函数,并将权函数计算的应力强度因子与有限元计算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顶板-纵肋双面焊顶板焊趾处残余应力沿板厚方向处于拉—压—拉状态,呈正弦函数分布;在二次应力分布下,权函数法与有限元法计算所得顶板焊趾处裂纹最深点应力强度因子最大相对误差为7.4%,表面点应力强度因子最大相对误差为4.1%;在焊接残余应力场下,权函数法与有限元法计算所得顶板焊趾处裂纹最深点应力强度因子最大相对误差为7.6%,表面点应力强度因子最大相对误差为8.6%;权函数法能有效计算钢桥面板-肋双面焊顶板焊趾处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权函数法 疲劳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焊接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温下高性能环氧胶黏剂的制备
17
作者 李传习 高有为 +2 位作者 王孝耀 李游 司睹英胡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9-564,共6页
基于团队已研发的胶黏剂配比,制备了一种适用于钢桥加固用的高性能结构胶黏剂,研究了纳米SiO_(2)掺量、缩胺105固化剂与聚醚胺D230固化剂的混掺比例及固化时间对胶黏剂室温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胶黏剂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 基于团队已研发的胶黏剂配比,制备了一种适用于钢桥加固用的高性能结构胶黏剂,研究了纳米SiO_(2)掺量、缩胺105固化剂与聚醚胺D230固化剂的混掺比例及固化时间对胶黏剂室温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胶黏剂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掺量为0.75%,缩胺105固化剂与聚醚胺D230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2,固化制度为90℃下固化2.5 h时,胶黏剂的室温力学性能最佳,并且在低温(-20℃)和高温(70℃)下均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高低温 固化时间 高性能环氧胶黏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湿度对室内细颗粒物粒径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灿 崔术祥 +4 位作者 杨维 王秀娟 明锦 陈远平 付峥嵘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4-258,共5页
为了研究相对湿度对室内2.5μm以下细颗粒物(PM2.5)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试验:在恒温房间中点燃卫生香,作为较稳定的污染源向室内释放细颗粒物,当室内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停止源释放,测量颗粒物粒径谱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蒸汽加... 为了研究相对湿度对室内2.5μm以下细颗粒物(PM2.5)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试验:在恒温房间中点燃卫生香,作为较稳定的污染源向室内释放细颗粒物,当室内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停止源释放,测量颗粒物粒径谱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蒸汽加湿器改变室内相对湿度,得到不同相对湿度下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同时,利用惯性捕捉法采集颗粒物样本,并用扫描电镜进行微观观察。结果表明,室内相对湿度达到80%左右时,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其中1μm以下细颗粒物数密度百分率都明显减小,而1μm以上较大颗粒物数密度百分率明显增加。扫描电镜微观观测结果表明,室内颗粒物从发生源产生后即容易凝并,而相对湿度大于65%时,可采集到较多由细颗粒并聚而成的较大颗粒物,特别是相对湿度达到80%时更加显著。研究表明,室内相对湿度增加可以导致颗粒物吸湿长大且可促进细颗粒物并聚成较大颗粒物,相对湿度较大导致颗粒物粒径分布向大的方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室内空气品质 PM2.5 粒径分布 相对湿度 吸湿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改良渣土力学行为及其地层响应特征 被引量:27
19
作者 肖超 阳军生 +2 位作者 王树英 何杰 叶新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32-2440,共9页
基于土压平衡盾构改良渣土的力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土舱压力传递性、地层沉降和开挖面稳定性,以南昌地区泥质粉砂岩和砾砂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泡沫剂和膨润土泥浆为改良剂,对渣土进行三轴快剪(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并基于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渣... 基于土压平衡盾构改良渣土的力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土舱压力传递性、地层沉降和开挖面稳定性,以南昌地区泥质粉砂岩和砾砂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泡沫剂和膨润土泥浆为改良剂,对渣土进行三轴快剪(不固结不排水)试验,并基于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渣土改良对地层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和未改良渣土的应力-应变曲线都近似于硬化型曲线,并且硬化曲线特征不受改良剂的影响;改良后渣土的抗剪强度大幅度减小,改良剂添加率越高,渣土抗剪强度越低,改良效果越好;泡沫和膨润土泥浆对渣土的改良机理存在一定差异,采用泡沫改良渣土能降低渣土内摩擦角和黏聚力;采用膨润土泥浆改良渣土能减小渣土内摩擦角,而其黏聚力小幅度增大;考虑改良渣土和盾构机刀盘的影响时,开挖面支护应力曲线呈现出非线性,其分布受刀盘开口分布位置的影响;开挖面的支护应力和地层响应均受到渣土改良的影响,改良效果越好,开挖面支护应力越小,开挖面前方地层沉降越大;与采用膨润土泥浆改良渣土相比,采用泡沫改良渣土后开挖面支护应力较小,地层沉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土改良 应力-应变曲线 不排水抗剪强度 支护应力 地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楔形桩沉桩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可能 何杰 +2 位作者 刘杰 吴有平 李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8-643,共6页
为探讨楔形桩与等截面桩在静力沉桩过程中的沉桩效应,在软土地基中分别对1根等截面模型桩和3根不同楔角的楔形模型桩进行静力沉桩试验。通过试验数据整理分析,获得等截面桩与楔形桩在静力沉桩中桩周土的竖向位移、径向位移、沉桩压力与... 为探讨楔形桩与等截面桩在静力沉桩过程中的沉桩效应,在软土地基中分别对1根等截面模型桩和3根不同楔角的楔形模型桩进行静力沉桩试验。通过试验数据整理分析,获得等截面桩与楔形桩在静力沉桩中桩周土的竖向位移、径向位移、沉桩压力与沉桩深度的规律及最大竖向位移和径向位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地质条件下,楔形桩周土的竖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分别随沉桩深度、楔角的增大而不断下沉并靠近桩中心;最大竖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均出现在1倍平均桩径处,最大竖向位移为平均桩径的5.78%-9.45%,最大径向位移量为平均桩径的0.92%-2.04%;楔形桩沉桩所需的沉桩压力随桩深度、楔角的增大而不断增加,且增加的速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桩 静力沉桩 竖向位移 径向位移 沉桩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