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产品的包装技术分析
1
作者 黄宇刚 赵素华 《包装学报》 2011年第2期49-53,共5页
在简要介绍数字产品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以产品包装应实现的功能为线索,分析了数字产品的相关包装技术。保护功能是数字产品包装的最重要功能,相关实现技术主要有密码技术、数字水印、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等;数字产品的方便易用是借助人... 在简要介绍数字产品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以产品包装应实现的功能为线索,分析了数字产品的相关包装技术。保护功能是数字产品包装的最重要功能,相关实现技术主要有密码技术、数字水印、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等;数字产品的方便易用是借助人机交互技术、文件压缩、数据格式及其转换等相关技术来实现的;搜索引擎优化等技术对数字产品的销售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数字产品的包装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包装学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品 包装 技术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H/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跃军 刘亦武 魏珊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128,共5页
采用高级毛细管流变仪,分别测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及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以上述流变性能测试为参考,改变加工工艺,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EVOH/纳米SiO2复... 采用高级毛细管流变仪,分别测定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及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纳米SiO2含量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以上述流变性能测试为参考,改变加工工艺,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膜,测试薄膜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2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熔融流动性有较大的下降,可加工的温度范围越来越窄,可添加纳米SiO2的最大量约为5%;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大于3%时,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变性受温度影响较小;不同加工工艺对所制备的EVOH膜及EVOH/纳米SiO2复合膜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纳米SIO2 流变性能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广胜 徐成 +3 位作者 林瑞珍 许超 江太君 刘跃军 《包装学报》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以聚丙烯(PP)、废瓦楞纸板制取的植物纤维为原料,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铝酸酯偶联剂、铝钛偶联剂为界面相容剂,研究了植物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未添加界面相容剂时,随着植物纤维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 以聚丙烯(PP)、废瓦楞纸板制取的植物纤维为原料,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铝酸酯偶联剂、铝钛偶联剂为界面相容剂,研究了植物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未添加界面相容剂时,随着植物纤维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急剧下降,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上升;添加界面相容剂MAH-g-PP后,当植物纤维的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在MAH-g-PP、铝酸酯偶联剂、铝钛偶联剂三者中,MAH-g-PP改善植物纤维与PP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效果最佳;当MAH-g-PP添加质量为植物纤维添加质量的1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PP 植物纤维 力学性能 相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增强PS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曾广胜 徐成 +3 位作者 谢桂容 许超 江太君 刘跃军 《包装学报》 2011年第2期20-24,共5页
以木纤维、竹纤维和聚苯乙烯为主要原料,加入偶联剂、润滑剂、增塑剂等加工助剂,经挤出注塑制备聚苯乙烯/木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植物纤维种类和添加质量分数、偶联剂KH-550添加质量分数对PS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纤... 以木纤维、竹纤维和聚苯乙烯为主要原料,加入偶联剂、润滑剂、增塑剂等加工助剂,经挤出注塑制备聚苯乙烯/木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植物纤维种类和添加质量分数、偶联剂KH-550添加质量分数对PS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纤维和偶联剂的加入都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木纤维添加质量分数为25%,偶联剂KH-550添加质量为木纤维添加质量的1.5%时,复合材料具有最大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0.2MPa,86MPa和8.74%,缺口冲击强度随木纤维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木纤维和竹纤维填充的两种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性能 木纤维 聚苯乙烯 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包装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淼 郝喜海 +3 位作者 邓靖 李菲 史翠平 李慧敏 《包装学报》 2011年第3期6-10,共5页
抗菌包装薄膜是一种加入抗菌剂后具有抑制或杀灭表面细菌能力的功能性薄膜。根据所添加抗菌剂的不同,抗菌包装薄膜可分为有机抗菌膜、无机抗菌膜和天然抗菌膜3类。抗菌包装薄膜能通过不断释放抗菌剂来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被包装食... 抗菌包装薄膜是一种加入抗菌剂后具有抑制或杀灭表面细菌能力的功能性薄膜。根据所添加抗菌剂的不同,抗菌包装薄膜可分为有机抗菌膜、无机抗菌膜和天然抗菌膜3类。抗菌包装薄膜能通过不断释放抗菌剂来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被包装食品的货架寿命。目前,抗菌包装薄膜只有解决好安全与环境保护2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膜 安全性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纳米氢氧化镁/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一 赵芳 杨军红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355-359,共5页
采用不同表面改性剂对纳米氢氧化镁改性并填充阻燃高密度聚乙烯,研究了表面改性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改性剂硅烷偶联剂、硬脂酸镁和钛酸酯改性氢氧化镁对高密度聚乙烯阻燃性改善较小,但有利于提高体... 采用不同表面改性剂对纳米氢氧化镁改性并填充阻燃高密度聚乙烯,研究了表面改性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阻燃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改性剂硅烷偶联剂、硬脂酸镁和钛酸酯改性氢氧化镁对高密度聚乙烯阻燃性改善较小,但有利于提高体系力学性能,其最佳用量分别为高密度聚乙烯质量的3.5%,2.5%和2.5%。考虑综合性能,硅烷偶联剂为最佳表面改性剂,用量为Mg(OH)2质量的3.5%时,体系氧指数、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冲击强度分别提高约8%、30%、6%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纳米氢氧化镁 表面改性 阻燃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木塑复合材料发泡及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曾广胜 徐成 江太君 《包装学报》 2011年第4期27-32,共6页
介绍了发泡木塑复合材料的基本原料及发泡方法,同时对发泡木塑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型工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发泡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化学发泡 物理发泡 超临界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防火隔热复合膨胀珍珠岩板材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石璞 刘建龙 +1 位作者 李福枝 张弛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0,74,共4页
针对普通膨胀珍珠岩板材防火能力差、抗冲击能力不强等缺点,通过添加适量的耐高温粉和聚醋酸乙烯胶黏剂(白乳胶),制备了防火能力优异、抗冲击能力好的复合膨胀珍珠岩板材。通过优化配方所制备的40mm厚板材,在高温下灼烧90min后背火温度... 针对普通膨胀珍珠岩板材防火能力差、抗冲击能力不强等缺点,通过添加适量的耐高温粉和聚醋酸乙烯胶黏剂(白乳胶),制备了防火能力优异、抗冲击能力好的复合膨胀珍珠岩板材。通过优化配方所制备的40mm厚板材,在高温下灼烧90min后背火温度仅102℃,抗压强度为0.81MPa,导热系数为0.05~0.07 W/(m.K),可经受1.5m高16次跌落试验。通过电镜分析得知,该板材防火隔热性能优良的重要原因为灼烧时迎火面附近处形成的致密陶瓷结构阻止了火焰和热量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珍珠岩 板材 耐高温粉 复合防火 隔热 抗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发泡机理与成型工艺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石璞 欧阳龙 蔡淑容 《包装学报》 2013年第3期55-58,共4页
在论述了植物纤维发泡材料成型机理相对于传统的聚合物发泡材料成型机理的不同与特殊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植物纤维类发泡材料成型的必要条件。同时,探究了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发泡技术和常用成型工艺,并对一步法成型和两步法成型2种主要发... 在论述了植物纤维发泡材料成型机理相对于传统的聚合物发泡材料成型机理的不同与特殊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植物纤维类发泡材料成型的必要条件。同时,探究了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发泡技术和常用成型工艺,并对一步法成型和两步法成型2种主要发泡成型工艺做了详细介绍。最后,对植物纤维发泡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发泡材料 发泡机理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增强LDPE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广胜 徐成 +3 位作者 庞立楠 许超 江太君 刘跃军 《包装学报》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以纸纤维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经配方改性后,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造粒,最后注塑成型复合材料试样。研究了纸纤维的用量、相容剂LDPE-g-MAH的用量及发泡剂AC的用量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纸纤维添加质量分数... 以纸纤维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经配方改性后,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造粒,最后注塑成型复合材料试样。研究了纸纤维的用量、相容剂LDPE-g-MAH的用量及发泡剂AC的用量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纸纤维添加质量分数为40%~5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佳,弯曲强度较好;LDPE-g-MAH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且当LDPE-g-MAH添加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发泡后复合材料的密度下降,但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AC添加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低密度聚乙烯 植物纤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NaHCO_3的制备及在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璞 陈浪 +3 位作者 姜黎 伍文宗 孙鹏 刘跃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93,共7页
选用价廉无毒的碳酸氢钠(NaHCO_3)作为发泡剂,利用反溶剂重结晶法进行细化,成功地制备出超细NaHCO_3粒子。最佳制备条件为:使用10%质量分数的NaHCO_3,蒸馏水与无水乙醇体积比1∶14,搅拌速度1100 r/min,制备温度-5℃,入料速度1 m L/min... 选用价廉无毒的碳酸氢钠(NaHCO_3)作为发泡剂,利用反溶剂重结晶法进行细化,成功地制备出超细NaHCO_3粒子。最佳制备条件为:使用10%质量分数的NaHCO_3,蒸馏水与无水乙醇体积比1∶14,搅拌速度1100 r/min,制备温度-5℃,入料速度1 m L/min。纳米粒度分析仪测试表明NaHCO_3平均尺寸为143.2 nm,尺寸分布非常窄。将超细NaHCO_3添加到聚丙烯(PP)中进行微孔发泡,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并使用Nano Measurer分析泡孔尺寸,表明当NaHCO_3用量为4.5 phr时,其泡孔平均尺寸低至0.47μm,泡孔尺寸标准方差仅为0.16μm,低于任何文献报道值。力学性能较优,其中拉伸强度下降了9.6%,而冲击强度提高了47.8%,弯曲强度提高了20.2%。这种使用普通注塑机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微孔发泡材料,对微孔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溶剂重结晶 超细NaHCO3 泡孔结构 聚丙烯 微孔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志斌 胡华香 +1 位作者 李祥刚 刘跃军 《包装学报》 2015年第4期7-12,共6页
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基材,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过的纳米蒙脱土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BS/MMT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等。结果表明:当改性nano-MMT的添加质量分数... 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基材,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过的纳米蒙脱土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BS/MMT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等。结果表明:当改性nano-MMT的添加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熔点约提高了2.55℃,热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33℃;当其添加质量分数为3%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9%,断裂伸长率提高了3%,冲击强度提高了23%;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比纯PBS的流变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nano.MMT 热稳定性能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泡孔结构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浪 毛兰兰 石璞 《包装学报》 2016年第2期20-27,共8页
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和较高的比强度,泡孔结构是影响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主要由聚丙烯基体性质、共混改性、添加纳米粒子、控制工艺条件等因素控制。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综述了近年来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 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和较高的比强度,泡孔结构是影响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主要由聚丙烯基体性质、共混改性、添加纳米粒子、控制工艺条件等因素控制。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综述了近年来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泡孔结构控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微孔发泡 泡孔结构 基体性质 共混改性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材料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会芬 郝喜海 李奎 《包装学报》 2013年第2期5-9,共5页
聚β-羟基丁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主要利用细胞发酵来进行生产,其主要合成途径有遗传工程菌发酵生产、植物生产、活性污泥等工程生产法,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萃取法、化学试剂法、酶法等,主要改性方法有共聚改性、... 聚β-羟基丁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主要利用细胞发酵来进行生产,其主要合成途径有遗传工程菌发酵生产、植物生产、活性污泥等工程生产法,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溶剂萃取法、化学试剂法、酶法等,主要改性方法有共聚改性、与纳米材料改性以及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等。筛选和构建高产菌株、优化提取工艺、深化改性研究是聚β-羟基丁酸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酯 生物降解 菌株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膜工艺对EVOH/纳米SiO_2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亦武 刘跃军 魏珊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7-110,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用不同的吹膜工艺对复合材料进行吹膜。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对比了不同吹膜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并对复合材...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用不同的吹膜工艺对复合材料进行吹膜。通过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对比了不同吹膜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透明性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不同吹膜工艺改变了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薄膜结构的有序程度(取向度、结晶度、高分子链的排列)、结晶形态等,使薄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及光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当SiO2的质量比m(SiO2)/m(EVOH)=5/100时最为突出,透湿、透气系数最大可下降54.2%、64.4%;拉伸强度最大可提高6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纳米SIO2 吹膜工艺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照对EVOH/纳米SiO_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淑红 刘亦武 +1 位作者 温乾 段利艳 《包装学报》 2010年第2期6-10,共5页
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含SiO2的质量分数为5%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薄膜,将复合膜进行不同时间、不同强度的紫外辐照处理。利用FTIR、TEM、... 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含SiO2的质量分数为5%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纳米SiO2复合材料,并吹塑成薄膜,将复合膜进行不同时间、不同强度的紫外辐照处理。利用FTIR、TEM、SEM对纳米SiO2和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测试了复合材料紫外辐照处理前后的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与偶联剂KH550形成化学键合,经紫外辐照处理的EVOH/纳米SiO2复合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得到了较大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H 纳米SIO2 紫外辐照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的动态流变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璞 钟苗苗 +1 位作者 陈浪 刘跃军 《包装学报》 2015年第1期30-34,60,共6页
利用气相色谱(GC)仪、热重分析(TG)仪、旋转流变仪和熔融指数仪等,研究了工业级聚碳酸亚丙酯(PPC)的溶剂残留、热稳定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GC结果表明,工业级PPC含有质量分数为1.281%的残留环氧丙烷单体;TG及旋转流变测试结果表明,材料... 利用气相色谱(GC)仪、热重分析(TG)仪、旋转流变仪和熔融指数仪等,研究了工业级聚碳酸亚丙酯(PPC)的溶剂残留、热稳定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GC结果表明,工业级PPC含有质量分数为1.281%的残留环氧丙烷单体;TG及旋转流变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加工热稳定性能较差。同时,加工过程中分子链之间的摩擦内耗能极大,产热量极大,更易加剧其降解。因此,加工的剪切速率不可太大,否则降解严重。熔融指数测试结果表明:从常规加工的要求看,加工温度需要达到180℃才有合适的流动性。基于所得研究结果,建议生产厂商考虑适当减小PPC的分子量,并使其相对分子量分布变窄,以提高材料的流动性,这样可极大降低PPC的加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旋转流变性能 热稳定性能 熔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可降解共聚物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磅 刘跃军 《包装学报》 2014年第3期20-24,共5页
在氩气环境下,以丁二酸、己二酸、1,4-丁二醇和尿素为原料,通过高温熔融缩聚和扩链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可降解丁二酸/己二酸-1,4-丁二醇-尿素聚酯酰脲共聚物,并用压延成膜法制备了共聚物薄膜。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量热扫描及万... 在氩气环境下,以丁二酸、己二酸、1,4-丁二醇和尿素为原料,通过高温熔融缩聚和扩链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可降解丁二酸/己二酸-1,4-丁二醇-尿素聚酯酰脲共聚物,并用压延成膜法制备了共聚物薄膜。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差示量热扫描及万能拉力机对共聚物薄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己二酸含量的增加,聚合物薄膜的熔点、结晶度和结晶温度均明显下降。当n(SA):n(AA)=1:1时,共聚物大部分为无定形区域,结晶性能大大降低,水解速率最快,薄膜的降解性能最好。通过调节丁二酸与己二酸添加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使聚酯酰脲薄膜在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之间达到一定程度的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二酸 丁二酸 1 4-丁二醇 尿素 缩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冯建湘 吴任钊 +1 位作者 何雨霖 石璞 《包装学报》 2021年第3期71-82,共12页
近几十年来,高分子材料因具有高性能、易改性、质量轻等特点,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材料。但高分子材料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老化,延缓高分子材料氧化的方法较多,添加抗氧剂是其中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因此... 近几十年来,高分子材料因具有高性能、易改性、质量轻等特点,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材料。但高分子材料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老化,延缓高分子材料氧化的方法较多,添加抗氧剂是其中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因此,对近10 a高分子材料抗氧剂的研究进行梳理,将其分为抗析出型、高效型和无毒环保型3类进行详细分析。根据高分子材料抗氧剂最新的发展动态,认为抗析出、高效和无毒环保是其研发的主要方向。大分子型抗氧剂、负载型抗氧剂和反应型抗氧剂能有效提升小分子抗氧剂的抗析出性能,其中,大分子型抗氧剂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分子内协同作用是抗氧剂高效化的有效手段;生物基抗氧剂是无毒环保型抗氧剂的主要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 抗析出 高效 无毒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缓释抗菌性能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郝喜海 孙淼 +2 位作者 邓靖 史翠平 李慧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6-88,共3页
以β-环糊精(β-CD)为壁材制备丁香精油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缓释抗菌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微胶囊的包埋率为21.79%;当振荡接触时间超过1h时,其抑菌率可达到100%,且经长时间放置,其抑菌率与新制备微胶囊抑菌率无明显差异,说明该... 以β-环糊精(β-CD)为壁材制备丁香精油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缓释抗菌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微胶囊的包埋率为21.79%;当振荡接触时间超过1h时,其抑菌率可达到100%,且经长时间放置,其抑菌率与新制备微胶囊抑菌率无明显差异,说明该微胶囊具有缓释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精油 Β-环糊精 微胶囊 缓释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