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GDP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旺
周跃云
邹毓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3期68-74,共7页
利用《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中我国GDP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发展数据,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和Theil指数分解法分析了大样本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并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层次低碳发展综合水平的影响因...
利用《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中我国GDP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发展数据,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和Theil指数分解法分析了大样本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并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层次低碳发展综合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样本城市的整体低碳发展水平不高,高值城市以东部地区的轻工业城市或综合型城市为主,低值城市则以中、西部的资源型城市或重化工业城市为主;城市整体的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较大,低值城市的空间差异最大、高值城市的空间差异最小、中值城市的空间差异居中;城市低碳发展的区域分异主要由层次间的差异引起;碳排放系数、能源效率、人均GDP是影响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整体和中、低值城市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的排序结果为碳排放系数>能源效率>人均GDP,而高值城市的排序结果是能源效率>碳排放系数>人均GDP。提出:可参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解各城市的碳减排量,对各层次城市宜采取差别化的低碳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低碳发展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陶新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3期78-85,共8页
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和低碳交通实践,对城市低碳交通发展进行了理论阐释。依据城市低碳交通概念、福利经济学、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并科学设置了指标阈值。提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测度方法,并以...
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和低碳交通实践,对城市低碳交通发展进行了理论阐释。依据城市低碳交通概念、福利经济学、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并科学设置了指标阈值。提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测度方法,并以中国6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具有明显的绿色低碳价值导向作用和政策导向作用;目前中国城市交通碳生产力较低、交通污染较大;中国城市急需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塑造城市低碳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低碳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
50
3
作者
张陶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共7页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出了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减排的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交通
能源消费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都市区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失衡度分析——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旺
周跃云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2期11-19,共9页
采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7—2007年北京国内外贸易中的隐含碳及其构成、行业分布和失衡度。结果表明:历年北京均是国内贸易隐含碳的净调入方;1997年、2002年北京是国际贸易隐含碳的净出口方,但2007年逆转为净进口方;北京一半以上的调出...
采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7—2007年北京国内外贸易中的隐含碳及其构成、行业分布和失衡度。结果表明:历年北京均是国内贸易隐含碳的净调入方;1997年、2002年北京是国际贸易隐含碳的净出口方,但2007年逆转为净进口方;北京一半以上的调出和出口隐含碳都是为满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间投入而排放的,多半以上的调入和进口隐含碳是为满足本地最终需求而排放的;北京的国内外贸易隐含碳失衡现象严重,失衡度行业主要是原料、燃料及其加工型行业和轻型装备制造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碳
碳失衡
环境负荷
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GDP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旺
周跃云
邹毓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
湖南工业大学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出处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3期68-74,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检测技术与统计系统研究"(2011BAJ07B03-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发展报告培育项目<中国城市低碳发展报告>
文摘
利用《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中我国GDP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发展数据,运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和Theil指数分解法分析了大样本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并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层次低碳发展综合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样本城市的整体低碳发展水平不高,高值城市以东部地区的轻工业城市或综合型城市为主,低值城市则以中、西部的资源型城市或重化工业城市为主;城市整体的低碳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较大,低值城市的空间差异最大、高值城市的空间差异最小、中值城市的空间差异居中;城市低碳发展的区域分异主要由层次间的差异引起;碳排放系数、能源效率、人均GDP是影响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整体和中、低值城市影响因素的显著性的排序结果为碳排放系数>能源效率>人均GDP,而高值城市的排序结果是能源效率>碳排放系数>人均GDP。提出:可参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解各城市的碳减排量,对各层次城市宜采取差别化的低碳发展政策。
关键词
低碳城市
低碳发展
区域差异
Keywords
low carbon city
low carbon development
regional difference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陶新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3期78-85,共8页
文摘
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和低碳交通实践,对城市低碳交通发展进行了理论阐释。依据城市低碳交通概念、福利经济学、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并科学设置了指标阈值。提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测度方法,并以中国6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具有明显的绿色低碳价值导向作用和政策导向作用;目前中国城市交通碳生产力较低、交通污染较大;中国城市急需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塑造城市低碳形态。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低碳交通
Keywords
city transport
low-carbon transport
分类号
F5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
50
3
作者
张陶新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共7页
文摘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与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作用机制,并对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化率、交通能源强度、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GDP对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长期均衡弹性分别为0.93、0.73、0.68、0.44;②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在中短期内是交通能源强度,长期内是城市化率;③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短期内会促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而长期又有助于使之降低;④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避免;⑤不同的发展理念和政策与技术的组合,可以使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研究,提出了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碳减排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交通
能源消费
城市化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low-carbon transport
energy consumption
urbanization
分类号
F294.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都市区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失衡度分析——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旺
周跃云
机构
湖南工业大学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
首都师范
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出处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2期11-19,共9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镇水处理系统碳排放检测技术与统计系统研究"(2011BAJ07B03-06)
文摘
采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7—2007年北京国内外贸易中的隐含碳及其构成、行业分布和失衡度。结果表明:历年北京均是国内贸易隐含碳的净调入方;1997年、2002年北京是国际贸易隐含碳的净出口方,但2007年逆转为净进口方;北京一半以上的调出和出口隐含碳都是为满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间投入而排放的,多半以上的调入和进口隐含碳是为满足本地最终需求而排放的;北京的国内外贸易隐含碳失衡现象严重,失衡度行业主要是原料、燃料及其加工型行业和轻型装备制造业。
关键词
隐含碳
碳失衡
环境负荷
投入产出模型
Keywords
embodied CO2
CO2 misalignment
environmental load
input-output model
分类号
X19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GDP前110强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
张旺
周跃云
邹毓
《技术经济》
CSSCI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研究
张陶新
《技术经济》
CSSCI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研究
张陶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都市区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失衡度分析——以北京为例
张旺
周跃云
《技术经济》
CSSCI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